出版時間:2005-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李大明 編 頁數(shù):596
內容概要
四川師范大學教學科研人員對巴蜀文化的研究,起步很早,成果也較為顯著。僅從近20多年來的情況看,就有兩個標志:一是早在1980年,四川師大文科學報創(chuàng)刊不久,就開設了“巴蜀論叢”專欄,發(fā)表省內外巴蜀文化研究的文章,而作者的主體就是川師大的教師。20多年來,該專欄發(fā)表了數(shù)百篇較高水平的文章,一直受到海內外有志于巴蜀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的關注和支持。二是1999年,成立了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這是為數(shù)不多的由教育部批準的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中心成立后,積極組織和大力推進巴蜀文化研究,所以近幾年來,四川師大文學院、歷史系等院系在這方面所取得的學術成果也更為突出。單就學術論文而言,不但川師大文科學報上發(fā)表的文章在學術質量上有了新的提高,而且吸引了校外一些頗有影響的專家學者的好稿,還有的文章則是作者與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簽約科研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次選編這本《巴蜀文學與文化研究》,目的是對上述研究做一個小結,從一個側面向國內外專家學者匯報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的情況。由于時間緊,主要選編了巴蜀語言文學、文獻學、史學等研究論文,在體例上則一仍其舊。又由于編者水平低,選本尚有若干不足之處,敬請學術界同行批評指教。
書籍目錄
巴蜀文學研究 郭祝崧 李冰化神過程 王文才 兩漢蜀學考 李大明 相如辭賦與楚辭 熊良智 揚雄“四賦”時年考 庾光蓉 李尤事跡考證 吳明賢 陳子昂《感遇》詩陳沆箋釋質疑 吳明賢 試論杜甫的“狂” 吳明賢 論杜甫在夔州的農事詩 房銳 孫光憲生平事跡考辨 趙曉蘭 論花間詞的傳播及南唐詞對花間詞的接受 張海 貫休入蜀考論 田道英 論貫休與前蜀高祖王建的交往 李凱 蘇氏蜀學文藝思想的巴蜀文化特征 李凱 蘇洵“雜學”特色及其文藝思想 李凱 文同文藝思想及其藝術成就 王紅霞 黃庭堅蜀中詞簡論 劉益國 論楊升庵的散曲 趙曉蘭 四庫館臣與杜詩學巴蜀文獻研究 王春淑 揚雄著述考略 王仲鏞 陳壽《益部耆舊傳》探微 李巧思 《益州記》佚文考辨 羅清華 峨眉山書目文獻考述 房銳 孫光憲著述考 房銳 《北夢瑣言》與唐五代史籍 常思春 林 琳 談宋代蜀刻韓愈集 庾光蓉 清修《四川通志·經籍志·集部》考論三篇 凌興珍 試論戊戌年四川維新派的喉舌《蜀學報》 郭祝崧 文史現(xiàn)地探究易于求實得實巴蜀語言研究 李恕豪 從語言學等證據(jù)論治水神話的起源 徐仁甫 《杜詩注解商榷》拾補 王啟濤 杜詩疑難詞語考辨 宋子然 四川方言詞義考釋 蘭玉英 成都東山客家方言中“公”、“嫲”的用法 蘭玉英 《華陽涼水井客家話記音》譯注獻疑 鄧英樹 仁壽話的語氣詞“哆”和“喔” 干紅梅 淺析四川話中表示程度深的副詞“少” 巴蜀史研究 李誠 古蜀神話傳說與中華文明建構 陳乾康 論三國時代的吳蜀同盟 段渝 巴蜀文化與漢晉文明 秦彥士 智詵與凈眾—保唐禪派 蔡方鹿 宋代四川理學的興起與發(fā)展 謝元魯 北宋前期四川鐵錢幣值與流通地區(qū)的變化 謝元魯 北宋中后期四川鐵錢幣值和流通地區(qū)的變化 張邦煒 陳盈潔 范成大治蜀述略 屈川 “都掌蠻”消亡的歷史見證 屈川 滇蜀鐵路主權上的英法角逐 劉達永 清溪道與1883年霍西訪清溪縣“記事”評介 黎虹 鴉片與清末西南社會 凌興珍 清末民初成都中外學術文化交流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