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新論

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陳鼓應  

內(nèi)容概要

《老莊新論(哲學社會科學類)(修訂版)》是中國文庫叢書之一。

作者簡介

1935年生,福建省長汀人。臺大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畢業(yè)。歷任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qū)研究員、北京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學刊。著有《悲劇哲學家尼采》、《尼采新論》、《存在主義》、《莊子哲學》、《老子注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黃帝四經(jīng)今注今譯》、《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道家易學建構》、《管子四編詮釋》及《耶穌新畫像》等書。退休后亦在臺大哲學系及文化大學兼課。2003年起于“國立”高雄師范大學經(jīng)學研究所主講《道家思想研究》科目。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老子文集
一、老子其人其書
引言
老學先于孔學
——先秦學術發(fā)展順序倒置之檢討
老子與孔子思想比較研究
論《老子》晚出說在考證方法上常見的謬誤
一一兼論《列子》非偽書
《墨子》與《老子》思想上的聯(lián)系
——老子早出說新證
二、戰(zhàn)國楚簡《老子》及道家古佚書
引言
從郭店簡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
郭店簡本《老子》所呈現(xiàn)的重要哲學問題
——由改寫哲學史的觀點談起
楚簡之宇宙生成論
——兼論《性自命出》之尚情說
楚簡之宇宙談化論及異性復分說
三、老子論述
引言
老子哲學系統(tǒng)的形成
老子的有無、動靜及其體用觀
老子與先秦道家各流派
——道家在先秦哲學史上的主干地位
第二部分 莊子文集
一、莊子內(nèi)篇詮釋
引言
:開放心靈與價值重估
:平等精神與破除自我中心的格局
:精神生命的闡揚
:知識分子的悲劇意識及其隔離的智慧
:理想人物的審美心胸及宇宙精神
:“天人合一”的境界及“死生一如”觀
:無治主義
二、莊子外篇解說
引言
:任情率性
:至德之世的憧憬
:竊國者侯
:安情適性
:象罔得玄珠
:言外之意
: 禮儀法度應時而變
:精神四達并流
:知恬交養(yǎng)
:海河對話
:魯侯養(yǎng)鳥
:藝術心境
:審時處和
:至美至樂
:道不離物
三、莊子雜篇發(fā)微
引言
:“性者生之質”
:流人思親
:“萬物殊理道不私”
:得意忘言
:三言的意涵
:“道之真以治身”
:“以利惑其真而強反其情性”之批判
:匡諸侯、安四鄰
:“真者精誠之至”
:“以必不必”
:“內(nèi)圣外王之道”
四、論說《莊子》
引言
莊子論道
——兼論莊、老道論之異同
莊子認識系統(tǒng)的特色
莊子的悲劇意識和自由精神
關于莊子研究的幾個觀點
——序劉笑敢博士《莊子哲學及其演變》
附錄一 尼采哲學與莊子哲學的比較研究…
附錄二 先秦諸子引用《老子》重要概念舉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老莊新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