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 作者:杜維運 頁數(shù):957
Tag標簽:無
前言
從一九八七年的春天,我正式開始撰寫《中國史學史》,到二○○四年的六月,第三冊問世,前后歷時十七年。曠日持久,不堪回首。惟寫史年歲,難以精確計算。十年二十年一直寫一部書,心無旁騖,是極為不可思議的。撰寫前所做的醞釀工作,也甚為耗費時間。我在大學時代,即做了史學史上的糾謬工作。所寫一文,費時將近兩年。接著撰寫趙翼、王鳴盛、錢大昕、全祖望、章學誠、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萬斯同、戴名世、錢謙益等史學家的史學,耗時在十年以上;負笈英倫,擴展史學視野到西方世界寫成《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一書,又數(shù)歷寒暑。如此算起來,應(yīng)是增加了另外一個十七年。然而在一九九七年當我寫完此書的第二冊以后,興起而寫中國通史者三年,那么撰寫十七年,又不是一個很精確的數(shù)字了。寫史年歲,確定非易。論定《史記》歷二十余年寫成,《新唐書》歷十七年寫成,《資治通鑒》歷十九年寫成,只是檄論,其中多少有其彈性。
內(nèi)容概要
臺灣學者杜維運先生長年致力于史學史研究,尤擅長于中國古代史學史、中西古代史學比較等研究,在史學史研究方面創(chuàng)獲頗豐,成就顯著。這部史學專著就是他歷時十七年之久撰著而成的。全書共分三冊,第一冊由夏、商、周起迄于東漢;第二冊由魏晉南北朝迄于唐代之結(jié)束;第三冊由宋代起迄于十九世紀初。
作者簡介
杜維運,1928年出生于山東省嘉祥縣,畢業(yè)于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1962年、1974年兩度赴英國劍橋大學學習,歷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杜先生長年從事中國史學史及中西史學比較研究,著有《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清代史學與史家》、《史學方法論》、《趙翼傳》、《聽濤集》、《中西古代史學比較》、《憂患與史學》、《中國通史》、《中國史學史》等多種著作,主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二、三)
書籍目錄
第一冊 前言 第一章 引論 第二章 史學的起源與史官的設(shè)立 第三章 史學原理的出現(xiàn) 第四章 幾部較早的史書與史學的放出異彩 第五章 史學成熟時期的來臨 第六章 經(jīng)學極盛下的史學發(fā)展 第七章 中國古代史學的世界地位 參考書目第二冊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衰亂與史學的極盛 第九章 史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史學范圍的擴大 第十章 正統(tǒng)的史學思想出現(xiàn)與正史觀念的形成 第十一章 盛唐史學的特色與成就 第十二章 劉知幾的史學 第十三章 唐代喪亂以后的史學 第十四章 中國中古史學的世界地位 參考書目第三冊 第十五章 宋代史學的蓬勃發(fā)展 第十六章 歐陽修揭開宋代史學序幕 第十七章 司馬光創(chuàng)寫睥睨世界的編年史 第十八章 鄭樵的史學 第十九章 元代史學 第二十章 明代政治的嚴酷與史學發(fā)展的受阻 第二十一章 明代中葉以后的史學 第二十二章 清代史學的歷史地位 第二十三章 清初史學的創(chuàng)新 第二十四章 清乾嘉時代歷史考據(jù)學的極盛 第二十五章 浙東史學的賡續(xù)發(fā)展——全祖望、邵晉涵與章學誠的史學 第二十六章 立于乾嘉學風以外的史學家——崔述與趙翼的史學 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以后西方史學的進入黃金時期與中國史學的由極盛入衰微 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二)史料自由開放、大量印刷與私人修史事業(yè)鼎盛宋代官修的實錄及國史,準許人民傳抄,這是史料的自由開放,為近代所不及。同時由于印刷術(shù)的進步,相關(guān)史料,大量印刷,普遍流傳,以致形成私人修史事業(yè)的鼎盛。宋代史學的蓬勃發(fā)展,從這方面充分表現(xiàn)出來。中國書籍,自古以來,由竹木而帛楮,由傳寫而石刻,代有進步。降及唐代,著作益富,卷軸益多,于是雕板印書之法發(fā)明。惟雕板的大量應(yīng)用,是在唐末及五代之世。近代斯坦因在敦煌發(fā)現(xiàn)唐刻金剛經(jīng)一本,為唐懿宗咸通九年(八六八年)之物,不但刻工精細,書末也有印送者的姓名及印書的年代。五代時期,雕板印刷更為盛行,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手工抄書。后唐長興三年(九三二年)馮道倡議于國子監(jiān)內(nèi)雕板印刷九經(jīng),成書一百三十冊,后蜀也用木板雕印九經(jīng)、文選與初學記等。到了宋代,雕板印書趨于極盛。北宋仁宗慶歷年間(一。四一。四八年),布衣畢異發(fā)明了活字板印刷,掀開印刷術(shù)的新頁(全世界最早的發(fā)明)。此時自群經(jīng)、佛經(jīng)以至文史載籍,皆被大量刻印。北宋的都城開封,南宋的都城臨安,以及福建的建州,四川的眉州,變成雕板印刷的中心,所印之書,極為精美,私人爭相珍藏,宋敏求藏書三萬卷,王仲至藏書四萬三千卷;南宋時,私人藏書逾萬卷者比比皆是,陳振孫藏書五萬一千卷,葉夢得藏書十萬卷(漢代國家藏書僅一萬三千余卷,唐開元年間,長安及洛陽兩京,藏書僅十二萬五千九百余卷),史學家袁樞的家鄉(xiāng)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文薈萃,“家有詩書,戶藏法律”(注一七)。
編輯推薦
《中國史學史(套裝共3冊)》是由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