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乘佛學(全二冊)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方東美  字數(shù):5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此書是一部講學筆記,是由一代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在輔仁大學講授《中國大乘佛學》的錄音筆記整理校訂而成,共二十一講。在本書中,方先生重點講述三論宗、天臺宗和唯識宗。以淺顯的口語表述深奧的佛學,并以中西印比較文化的觀點隨處闡發(fā),毫無晦澀窒礙之感。本書可作為學習大乘佛學的入門工具書。

作者簡介

方東美(1899-1977),名珣,字德懷,后改字東美,
安徽桐城人。著名哲學家,畢生致力于學術事業(yè),融匯佛儒道,會通東西哲學與文化,建構了以生命為本體、兼容并包的哲學體系,對促進國際學術界對中國哲學與文化的了解,貢獻良多。他曾自我評價:“我的哲學品格,是從儒家傳統(tǒng)中陶冶;我的哲學氣魄,是從道家精神中醞釀;我的哲學智慧,是從大乘佛學中領悟;我的哲學方法,是從西方哲學中提煉?!?/pre>

書籍目錄

《中國大乘佛學 上》目錄: 弁言 一 中國大乘佛學——引論 二 中國大乘佛學前奏——六家七宗 三 僧肇三論 四 道生的“佛性論” 五 中國大乘佛學——從佛經(jīng)翻譯談起 六 中國大乘佛學——佛學從印度到中國的演變 七 天臺宗的判教方法 八 法相唯識宗的判教方法 九 華嚴宗的判教方法 十 三論宗的哲學 十一 研讀三論宗哲學所應具備的根本關鍵 …… 《中國大乘佛學 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一直等到春秋時代,貴族的封建社會漸漸破滅,于是知識階級的下層,所謂“士”就起來,把古代貴族封建社會里的高度的文化承受了。然后像儒家,孔子采取“有教無類”的辦法,就把古代的智慧傳播到社會中比較低的層次。然后再把古代所謂“氓”,就是只曉得“饑求食,渴求飲”的低級的民眾,再用有教無類的教育方法,把他們轉化成為與古代貴族有同樣的精神修養(yǎng),有同樣的高度智慧。 在這種情形之下,就產(chǎn)生了儒家的孔、孟、荀,道家的老、莊,然后是墨家的墨子同別墨,乃至于政治方面的法家等,許多顯學都出來了。 那么,我為什么提到這種事體呢?因為從佛學傳到中國來之后,現(xiàn)代許多人回顧這段史實,就提出不同的說法。 一種是西洋所謂的“中國通”,事實上是中國不通,因為有許多文字的隔閡及文化的隔閡,使他對中國民族文化的演變、發(fā)展,并不明了歷史的內在的情形,而是拿西方學者的一種偏見來看,那么這種偏見怎么形成的呢? 三、避免錯誤的歷史觀念 我平常說,西方歷史上有一個主要的觀念,這個主要的觀念多多少少與希伯來的宗教有關系。譬如希伯來的宗教講末世論,然后再看歷史,那么這歷史就要指出:在宗教的教主還沒產(chǎn)生以前,人類是苦惱的、是黑暗的、是陷于罪惡的。等到一個大教主出來了,顯現(xiàn)他的精神感召力,才把許多人從黑暗、痛苦、災難之中引到一條路上面,那就是人類的歸宿。在西方講宗教、講末世論,就是說,從黑暗、痛苦、災難出發(fā),產(chǎn)生一個精神的歷程,指點一條人類的歸宿,然后這樣方可以到達高尚的精神領域,像天國。把黑暗化作光明、把災難化作幸福的歷史進程,我平常叫做“歷史的直線進程”。 “現(xiàn)在”,在歷史的直線進程里面,原是一個中性的狀態(tài)。但是從近代天文學的演變,尤其是近代生物學的演變看來,一切發(fā)展的程序并不從時間本身來著想,而是把時間觀念化成空問觀念來設想。 譬如西洋的歷史進程是一條線向前發(fā)展的。但是我們要問一條線時間的構造是如何?它本身不能加以說明。假使我們把時間化成段落,段落化成構造單位,構造單位化成時點,這樣一來,就馬上把時間的概念引到幾何學里面去了:把它化成一條線,而一條線的構成是點與點銜接構成的。

編輯推薦

《中國大乘佛學(套裝共2冊)》是由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大乘佛學(全二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4條)

 
 

  •   方東美先生的書應該很值得一讀
  •   方先生的文字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化、哲學的必讀,必須推薦,真心推薦。
  •   方東美大師大作,好好拜讀學習
  •   艱深佛學深入淺出講解,有味道
  •   佛學經(jīng)典。因其深厚的國學與西學功底而更加經(jīng)典。
  •   佛法與哲學的融合,完美的經(jīng)典。
  •   看完,還接著吧當當網(wǎng)上方東美先生的其他書籍也一并購買了,大家就是大家,這年頭少有了,
  •   還沒細看 我是慕方先生大名才買的
  •   大師之作,毋庸置疑
  •   大師的書應該不錯的
  •   東方美,大家之作,。喜歡
  •   牛人的書,值得一讀。
  •   也是名家之作??!
  •   方老前輩學問很高。代一位教授買的書,她很喜歡。
  •   我們都應該看看,學學的書,佛法無邊。
  •   大徳之作,靜心拜讀,受益匪淺。
  •   古今完人,可惜已經(jīng)施身臧海。
  •   好社加好書,是吾所好
  •   品相不錯,內容還沒看,應該很好
  •   發(fā)貨速度很快包裝也很嚴實很滿意
  •   送貨快,準確,價格合理
  •   把佛教知識普及的非常非常好
  •   這么好的書,裝幀和用紙都太草率了,價格定的偏高,內容很好,其他有些失望!
  •   是一本對中國大乘佛學有深度研究的一本好書,對研究和了解大乘佛學有幫助,但只限于教學上的了解,修行還是照原佛經(jīng)。
  •   這兩本書寫得不錯,但是比較偏向于文化意義上的論述,深入度不夠。
  •   被糟蹋了,搞成了簡體橫排!讀這種書的人會喜歡嗎!
  •   內容系統(tǒng)詳實,很有幫助。
  •   紙張一般,內容也一般。
  •   很好的佛學研究書籍
  •   中國大乘佛學(套裝全2冊)
  •   素雅樸質的幀裝
  •   任何文化遠非我們想像的那么簡單
  •   經(jīng)典是值得讀一讀的,那是人類歷史的明珠。
  •     《中國大乘佛學》一書是由中國著名哲學家方東美先生(1899 - 1977)于1974年9月至1975年5月在臺灣輔仁大學講授“中國大乘佛學”的錄音筆記匯編而成,本書加上之后的《華嚴經(jīng)哲學》一書,全面闡發(fā)了方先生晚年成熟的佛學理論。方先生二十歲左右接觸佛學,沉潛多年,直至晚年與儒家、道家乃至西方哲學融會貫通之時,方將其所見娓娓道來。后學淺薄,自無法對先生思想通觀評論,本文即就書中于我感觸頗深之幾處,展開論述。
      
      一、 佛學是宗教還是哲學
      
      方東美先生認為,佛學亦宗教,亦哲學。但作為宗教的佛學與其他宗教不同,作為哲學的佛學也與其他哲學不同。宗教講究救贖,講究宇宙中存在一個精神主宰,人通過服從它來實現(xiàn)真理的獲得與自我的解放。佛學承認這一點。但不同于其他宗教的是,其他宗教必須是有神論,而佛學卻可以是無神論。人并非通過外力獲得拯救,而是靠自己的努力發(fā)展去獲得真理。哲學講究確立本體,只有確立了本體的性質,才能獲得統(tǒng)一,從而遍觀萬物。佛學承認本體的存在,但卻從不用性質去規(guī)范它。對于宇宙本體的歸納,佛學從“有”出發(fā),然后破有到“無”,再到“無無”、“無無無”……思想永不停止,在不斷的破與立之中,遍經(jīng)一切階段,正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向無窮的境界發(fā)展而去。
      
      二、愛智慧還是智慧度
      
      眾所周知,哲學(Philosophia)一字的希臘文本意是愛智慧。在古希臘的觀念中,哲學家只是愛智慧之人,并非那些自詡得到智慧的智者(Sophist)。梁文道先生認為,Philosophia一詞與pathos(意為凄愴、傷感)同源,蘊含著愛智慧而無法得到的痛苦。但在佛學的觀念中,智慧(粗淺地與“般若”等同)不但不是修行者的目的,亦不能夠加以執(zhí)著。因為一旦執(zhí)著,智慧便僵死于一處,失去了其本真涵義。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將智慧作為工具,經(jīng)歷無窮的飛躍過程,度到理想的精神彼岸。一旦度到彼岸,便可舍去舟楫。如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趣的一點:古希臘人視智慧為追求不到卻仍需追求的目標,佛學則視智慧為成佛入凈土的必要手段。此一對比,可發(fā)現(xiàn)佛學精神頗為樂觀。
      
      三、上回向與下回向
      
      為什么要修習佛學?一人成佛,于世間人的意義在于何處?方東美先生用上回向與下回向的概念解釋了這兩個問題。修習佛學的目的在于成佛,而修習的過程則使人的精神世界不斷上升,脫離平面的世俗生活,超越至價值世界,領悟到最高的文化,并且參與到文化的創(chuàng)造中去。這個上升的過程,叫做上回向。但是,這樣的人身處象牙塔之上,與世間大多數(shù)人精神相隔絕,往往會產(chǎn)生孤獨困苦之感。對他而言,他有必要拯救世間眾生,采取各種方便技巧,使他們也可以順著同樣的精神階梯向上攀登。正如太陽失去照耀的對象只剩下光本身也會痛苦不堪一般,大哲學家、大宗教家也需要承擔起向價值世界引導民眾的責任。這個下降的過程,叫做下回向。
      但在這里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哲學家認為他具有引導民眾的責任,但民眾卻不一定需要哲學家的引導。當一個人滿足于自身所處的事實世界,或者價值世界中的較低等級時,哲學家是否有權利去打破該人自滿的現(xiàn)狀,而迫使其向上前進?我認為哲學家并沒有這個權利。因為一旦賦予哲學家此種權利,哲學家便可以作為暴君,去恣意左右民眾的思想。在我看來,哲學(包括佛學)必須將自己的作用限制于精神治療。當一個人面臨著精神上的痛苦而不能自我解決時,哲學才能出場,通過將他引導到較高的精神境界從而消除痛苦。正所謂孔夫子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是也。
      
      四、以“三自性”的觀點來解決西方哲學中主客二分所帶來的認識論困惑
      
      從笛卡爾開始的西方近代哲學家,在面對自身如何認識外物的問題上,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認識事物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外在對象,這便是唯物論。另一種觀點認為,認識事物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內在心靈,這便是唯心論。認識的過程可分解為三個部分,即主體活動,客體對象和主客體之關系,方東美先生于此做了吊橋的比喻:主體活動、客體對象分別是吊橋的兩端,主客體之關系則是吊橋本身。依照此比喻來理解,西方的兩種認識論觀點僅僅強調了吊橋兩端中的某一端,而輕視另一端以及吊橋本身。在這樣的觀點之下,事實和價值產(chǎn)生了明顯的區(qū)分,因為事實只關涉客體,而價值只關涉主體。于是再也沒有了可以融合兩者的圓通智慧,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也就此分家。這就是法相唯識宗用以解釋大乘佛學的“三自性”中的第一性——“遍計所執(zhí)性”,是其認識論發(fā)展的初等階段。而其后中等階段“依他起性”的觀點,則提出了另一種認識主客體關系的方法。所謂“依他”,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兩種條件構成一個關系,在這里面兩種條件都重要,然后關系才可以成立?!奔词钦f,不偏廢主體和客體中任何一者,通過強調兩者間的關系來認識事物。這樣的認識論比起“遍計所執(zhí)性”近了一步,但仍有缺陷在。因為這樣的認識,還是依存在主體與客體之上,并無自性,會因著主體或客體的毀滅而毀滅,并非恒常不變的認識。但認識論發(fā)展的最終階段——“圓成實性”則解決了這一問題。這種認識,站在非常高的視角,超脫了主體、客體以及主客體關系,對這三者進行綜合通觀。如同吊橋之上固定的某點,從這點吊下的鋼索支撐了吊橋兩端以及吊橋本身的存在,那么基于這點的認識,自然是自足圓滿的。
      方先生對于“三自性”的解釋十分清晰明白,并令人對“圓成實性”的認識角度心生向往。但究竟如何做到從此角度認識事物,以及在這種角度下認識到的事物會呈現(xiàn)出如何非常的形貌,則語焉不詳?;蛟S這些問題本身就是并非通過語言可以說清的。
      
      以上就是我閱讀此書頗有感觸的幾點。方東美先生此書既重知識性又重哲學性,并貫通中西,為一本佛學入門不可多得的好書。書中對佛學經(jīng)典的介紹,以及方先生自己的判教方法亦十分值得一讀。惜筆者對這些經(jīng)典不甚了解,故不敢妄加評論。按照我的理解,哲學是一種精神治療。而迄今為止,佛學比任何其他學說都更加令我信服。有朝一日,當我重陷不可排遣的痛苦中時,定會重讀此書,拾階而上,再入佛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