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德] 漢娜·阿倫特 編  頁數(shù):294  字數(shù):200000  譯者:張旭東,王斑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現(xiàn)代西方學術(shù)文庫》系列之一的《啟迪(本雅明文選)》分冊,書中具體收錄了:《從“資產(chǎn)階級世紀”中蘇醒張旭東》、《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漢娜阿倫特》、《論尼古拉·列斯克夫》、《論波德萊爾的幾個母題》等文章。

作者簡介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猶太人。他是20世紀罕見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歐洲最后一名知識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顛沛流離的戲劇,他的卡夫卡式的細膩、敏感、脆弱不是讓他安靜地躲在一個固定的夜晚,而是驅(qū)使他流落整個歐洲去體驗震驚;本雅明的孤獨是喧嘩和運動背景下的孤獨,這種孤獨既令人絕望,又摧發(fā)希望,本雅明的寫作就永遠徘徊在絕望和希望之間,大眾和神學之間,這種寫作因此就獲得了某種暖昧的倫理學態(tài)度。曖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職業(yè),他的主題,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間,他的只言片語,都不是確定的,都是難以分類的。真正確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他的博學、才華和敏銳的辯證融會,正是這種融會,留給了20世紀一個巨大背景和一個思考空間。

書籍目錄

中譯本代序 從“資產(chǎn)階級世紀”中蘇醒張旭東導言 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漢娜阿倫特打開我的藏書  談?wù)勈詹貢g作者的任務(wù)  波德萊爾《巴黎風光》譯者導講故事的人  論尼古拉·列斯克夫弗蘭茨·卡夫卡  逝世十周年紀念論卡夫卡什么是史詩劇?論波德萊爾的幾個母題普魯斯特的形象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shù)作品歷史哲學論綱附錄 本雅明作品年表(選目)

章節(jié)摘錄

  打開我的藏書 談?wù)勈詹貢 ∥艺诖蜷_我的藏書。是的,我在做這件事。書本還未上架,還沒沾染歸列有序的淡淡乏味,我還不能在它們的行列前來回巡視,向友好的觀眾展示。這你們不用擔心。相反,我得邀請你們跟我一道進入打開的、狼藉遍地的箱簍中??諝庵袕浡拘級m埃,地板上遍布紙屑,我得請你們跟我涉足于在黑暗中待了兩年后重見天日的成堆書卷,從而你們興許能夠和我分享一種心境。這當然不是哀婉的心緒,而是一種企盼,一個真正的收藏家被這些書籍激發(fā)的企盼。因為這樣一位收藏家正在跟你們談話,而細心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他不過是在談?wù)撍约骸<偃缥覟榱艘@得客觀實在而令人信服,把一個藏書的主要部分和珍品向你們一一列數(shù);假如我向你們陳述這些書的歷史,甚至它們對一個作家的用處,我這不是太冒昧了嗎?我本人至少有比這更明確、更不隱晦的意圖:我真正關(guān)心的是讓你們了解一個藏書家與他所藏書籍的關(guān)系,讓你們了解收藏而不是書冊的搜集。如果我通過詳談不同的藏書方式來論說收藏,那完全是隨意的。這種或別的做法僅僅是作為—個堤壩,阻擋任何收藏家在觀賞其藏物時都會受其拍擊的記憶春潮。任何一種激情都瀕臨混沌,但收藏家的激情鄰于記憶的混沌。事情還不止于此:那貫注于過往年代,在我眼前浮現(xiàn)的機遇和命運在這些書籍習以為常的混亂中十分醒目。因為,這堆藏書除了是習慣已適應(yīng)了的混亂,以至于能顯得秩序井然,又會是別的什么呢?你們當中誰都聽說過有人丟了書就臥病不起,或有人為了獲得書而淪為罪犯。正是在這些領(lǐng)域里,任何秩序都是千鈞一發(fā)、岌岌可危的平衡舉措。“唯一準確的知識”,安納托·法朗士(Anatole France)說,“是出版日期和書籍格式的知識”。的確,如果一個圖書館的混亂有什么對應(yīng),那就是圖書目錄的井然有序?! ∫虼耍谝粋€收藏家的生活中,有一辯證的張力居于混亂與有序兩極之間。當然他的存在還牽連著許多別的事情:他與所有權(quán)有神秘的關(guān)系,這點我們下面會再談;他與物品的關(guān)系,就中他不重視物件的功用和實效,即它們的用途,而是將物件作為它們命運的場景、舞臺來研究和愛撫。對收藏家來說,最勾魂攝魄的莫過于把單獨的藏物鎖閉進一個魔圈里,在其中物件封存不動,而最強烈的興奮,那獲取的心跳從它上面掠過。任何所憶所思,任何心領(lǐng)神會之事,都成為他財產(chǎn)的基座、畫框、基礎(chǔ)和鎖閉。收藏物的年代,產(chǎn)地,工藝,前主人——對于一個真正的收藏家,一件物品的全部背景累積成一部魔幻的百科全書,此書的精華就是此物件的命運。于是,在這圈定的范圍內(nèi),可以想見杰出的相面師——收藏家即物象世界的相面師——如何成為命運的闡釋者。我們只需觀察一個收藏家怎樣把玩欣賞存放在玻璃柜里的物品就能明白。他端詳手中的物品,而目光像是能窺見它遙遠的過去,仿佛心馳神往。關(guān)于收藏家神魔的這一面,他年深日久的形象,我就談這些?! 杂兴鼈兊拿\。這句拉丁格言大概有意將書籍的品性一言以蔽之。所以像《神曲》(The Divine Comedy)、斯賓諾莎(Spinoza)的《倫理學》和《物種起源》這樣的書有其各自的命運。然而收藏家對這句格言卻有不同的理解。對他,不但書籍,而且一部書的版本另冊都有各自的命運。在這個意義上,一本書最重要的命運是與收藏家遭遇、與他的藏書會際。當我說對一個真正的收藏家,獲取一本舊書之時乃是此書的再生之日,并不是夸張。這是收藏家的童稚之處,與他老邁的習性相混合。兒童能以上百種方式毫厘不爽地翻新現(xiàn)存事物。在兒童中,收藏只是翻新的一個過程;其他手段有摹寫物態(tài),剪裁人形,張貼裝飾圖案,以及從給物品涂色到為其命名等等整套兒童的收藏方式。更新舊世界,這是收藏家尋求新事物時最深刻的愿望。這就是之所以一位舊書收藏家比尋求精裝典籍的人更接近收藏的本源。書籍怎樣跨越收藏的門檻成為收藏家的財產(chǎn)呢?下面我就談?wù)劔@取書籍的歷史?! ∷蝎@得書籍的途徑中,自己寫書被視為是最享譽的方法。提起這個,你們不少人會不無興味地想起讓·保羅(Jean Paul)的窮困小教師吳之(Wutz)的藏書。吳之在書市的書目上看到許多他感興趣的書名,他反正買不起,就都寫成書,這樣逐漸建立了他的大圖書館。作家其實并不是因為窮才寫書賣文,而是因為他不滿意那些他買得起但又不喜歡的書。女士們,先生們,你們也許會覺得關(guān)于作家的這個定義十分離奇。但上面從一個真正的收藏家的角度所作的言談都是離奇怪異的。獲取書籍的尋常手段中,最適合收藏家的是借了書意味著不歸還。我們這里推想的真正出色的借書者其實是個資深的藏書家。這并不是因為他狂熱地捍衛(wèi)他借來的財寶,也不因為他對來自日常法律世界的還書警告置若罔聞,而是在于從不讀借來的書。假如我的經(jīng)驗可權(quán)作證據(jù)的話,借書者通常是屆時還書,很少會讀過此書。那么,不讀書,你們會反問,應(yīng)是藏書家的特點嗎?這真是聞所未聞,你們會說。這一點也不新奇。我說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事,專家們可為我作證,但引用安納托·法朗士給一個市儈的回答已足矣。這個市儈羨慕他的藏書之后問了一個千篇一律的問題:“那么這些書你都讀過嗎,法朗士先生?”“不到十分之一。我想你不會每天都用你的塞維赫瓷器吧?”  順便提一句,我對這種態(tài)度的特權(quán)做過試驗。有幾年時間,至少占我藏書歷史的三分之一,我的藏書擁有不到兩三個書架,一年內(nèi)只增加幾寸。這是它軍紀嚴格的時期,沒有證據(jù)說明我還沒讀過,任何書一律不準進入我的收藏。這樣,要不是因為價格上漲,我也許不會把藏書增至堪稱圖書館的規(guī)模。一時間,重點轉(zhuǎn)移,書籍獲得真正的價值,或干脆就是難以獲致,至少在瑞士是如此。危急之時,我從那里寄出一個大宗訂書單,因而能購置像《藍騎士》(Der Blaue Reiter)和巴赫芬(Bachofen)的《塔那基的智者》(Sage von Tanaquil)這樣的絕本。這些書那時還能從出版商那兒買到。你們也許會說,你探討了所有這一切旁門左道后,我們最終該走上獲取書籍,即買書的大道了吧。買書是通衢大道,但并不平直舒坦。一個藏書家購書和一個學生在書店里買課本,一位紳士為淑女買禮品,或一個商人為消磨火車旅途買書,沒有什么共同之處。在旅途上作為過客,我也有過極難忘懷的購買。財產(chǎn)和所有屬于戰(zhàn)術(shù)的領(lǐng)域,收藏家稟有戰(zhàn)術(shù)本能。經(jīng)驗教會他們,攻取了一座陌生城市時,最卑微的占董店會是一座堡壘,最偏僻的文具店可能是戰(zhàn)略要地。在我尋求書籍的征途中,不知有多少城市向我袒示了它們的秘密?! 〔⒉皇撬凶钪匾馁徺I都是在書商的店鋪里進行的。郵購書目的作用大得多。即使郵購者對欲購之書了如指掌,個別的版本總是令人感到意外。郵購總不免有賭博的意味。購置的書有時今人沮喪,有時則有欣喜的發(fā)現(xiàn)。舉個例子。記得有一次,我為我原有的兒童書籍訂購一本有彩色插圖的書,原因僅是書中有格林寫的童話,由位于圖林加的格林瑪書局出版。格林瑪書局出版了格林編輯的一本童話書。有了這十六幅插畫,我這本童話書就是上世紀中葉生活在漢堡的杰出德國書籍插圖畫家萊色(Lyser)的早期作品的現(xiàn)存絕本。另外,我對人名的同音反應(yīng)是正確的,因此我又發(fā)現(xiàn)了萊色的一部作品,即《琳娜的童話書》。萊色書目的編著者還不知有此書,它應(yīng)有比我在這里首次介紹的更詳細的說明?! ≠徺I書籍絕不僅僅關(guān)乎金錢,或單單有專門知識即可。兩者相加還不足以建立一個真正的藏書庫。一個真正的藏書庫總是有些深不可測,同時又是獨絕無雙的。任何通過書目郵購的人除了以上說到的品格外還必須有鑒賞力。出版日期,地點,規(guī)格,先前的主人,裝幀以及諸如此類的細節(jié)必須向買主有所暗示——不是枯燥孤立的事實,而是一個和諧的整體。根據(jù)這和諧整體的品質(zhì)和強度他必須能夠鑒別一本書是否中他的意。拍賣場合則要求收藏家有另一套本領(lǐng)。對書目的讀者,書籍本身要會言傳意授。或者,如果版本的來源已確定的話,有可能表示先前的所有主。一個有意參加拍賣的人,除了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以免被競爭沖昏了頭,還必須給予書籍和對手以相等的注意。這樣的事頻頻發(fā)生:某人因出價越來越高,便死抓住一項高價貨不放,多半是為了彰顯自己而不是為了買書。另一方面,一個收藏家記憶中最精彩的時刻是拯救一部他從未曾想過更沒用憧憬的目光流連過的書,因為他瞥見此書孤零零地遺棄在書市,就買下,賦予它自由。這猶如《天方夜譚》中的王子買到一個美麗的女奴。你看,對一個收藏家,一切書籍的真正自由是在他書架上的某處?! “蜖栐说摹扼H皮記》(Peau de chagrin)在我的藏書庫長列的法文書中脫穎而出,至今仍是我在一個拍賣行最激動的經(jīng)歷的見證。這發(fā)生在1915年,在愛彌爾·赫什(Emil Hirsch)主辦的魯曼拍賣行。赫什是一位最杰出的書籍作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書商。我說的這個版本1838年由拉布斯出版社印行于巴黎。我拿起這部書,在上面看到的不僅是它的魯曼行的編號,甚至還有前買主九十年前以現(xiàn)今價格的八分之一買下此書的商店的標簽。上面寫著:“帕比特利·法朗諾”。那真是一個好時光,還能在一家文具商那里買到如此精美的版本。此書的鋼刻畫是由法國最杰出的裝幀圖像藝術(shù)家設(shè)計,由最優(yōu)秀的刻印家鐫刻。但我要告訴你們我怎樣得到這本書。我事先去愛彌爾·赫什的拍賣行巡察了一下,瀏覽了四十至五十本書。巴爾扎克那本特別的書激起了我永遠占有它的強烈愿望。拍賣的日子到了,幸運的是,據(jù)拍賣的時間安排,《驢皮記》的版本前面先拍賣此書的全套彩色插圖,與書分開印在印度紙上。賣主們坐在一條長桌邊,與我直角相對坐著第一輪拍賣中有個眾目所矚的人,他是慕尼黑有名的收藏家巴倫·馮·西莫林(Barcon von Simolin)。他對這套插圖興趣極大,但面臨出價對手??傊?,競爭十分激烈。結(jié)果這套插圖贏得整個拍賣最高的出價,遠遠超過三千馬克。沒人預料到這么高的數(shù)目,在場的人都頗為興奮。愛彌爾·赫什一直顯得無動于衷,不知是想爭取時間還是有別的什么考慮,他徑直轉(zhuǎn)向下一個拍賣品,沒有人對此有太多的注意。他喊了價,此刻我的心怦怦直跳,深知我不是這幫收藏家中任何一位的對手。我只叫了一個比通常稍高的買價,拍賣商沒有引起買主們的注意就履行了通常的手續(xù),說道,“還有出價的嗎?”他的木槌三聲震響,中間短暫的間歇有如永年,接著便加上拍賣的費用。第二天早晨我去當鋪的經(jīng)歷說起來就離題了,我倒愿意談?wù)勎蚁敕Q為拍賣的反面的另一件事。那是去年在柏林的一家拍賣行。拍賣的書籍在質(zhì)量和題材上五花八門,僅有幾部論述神秘論和自然哲學的稀有著作值得注意。我為幾部書喊了價,但每次都注意到坐在前排的一個人似乎專等著我出價,然后出個更高的價來對抗,顯然準備擊敗任何出價。幾輪之后,我已無望購買那天我最感興趣的書。這部書是稀罕的《一位青年物理學家的遺言》,由約翰·威廉·里特(Johann Wilhelm Ritter)于1810年在海德堡以二卷本出版。這書從未重印過,但我一直認為其前言是德國浪漫主義個人文體最重要的范本;編著者通過他為據(jù)稱是過世的無名朋友寫訃告來講他自己的人生故事,其實作者與他的朋友毫無二致。當這本書推出拍賣時我突然靈機一動。事情再簡單不過了:反正我一出價拍賣品便會被那家伙奪走,干脆不喊價了。我控制住自己,緘口不言。我所希望的如期而至:沒人有興趣,沒人出價,書被擱置一旁。我覺得隔幾天再問津此書較明智。結(jié)果當我一周之后造訪書店時,發(fā)現(xiàn)那本書已擱在二手書部門。我獲致此書是得益于無人有興趣?!∫坏┠阕呦蚨殉缮降南浜t,從中發(fā)掘書籍,讓它們重見天日,或者說不眠于夜色,有多少記憶蜂擁而至!能最清楚地顯示打開藏書之魅力的,莫過于要中斷這活動真是難上加難。我從中午開始,直到半夜才收拾到最后幾箱。此刻我拿起兩本由褪色的紙板裝訂的冊子。嚴格地說這些冊子不應(yīng)在書箱里。它們是我從母親那兒繼承的兩個相冊,里面有她小時貼上的黏滯照片。它們是兒童圖書集的種子,至今仍在繼續(xù)生長,雖然不在我的書園里。沒有一個現(xiàn)存的藏書庫不擁有幾冊貌似書籍的藏品裝飾著藏書的邊角。這些不必是可粘貼照片的簿冊或合家相冊,不必是作者簽名的書,裝有小冊子和宗教箴言的夾子。有些人熱衷于傳單或內(nèi)容簡介,其他人則嗜好手寫的復件或無法獲致的書的打字稿本。期刊當然也是藏書庫多彩多姿的邊邊角角的一部分。我們再回到剛才提到的相冊。實際上,繼承是獲得一份收藏的最佳途徑。因為一個收藏家對其所有物的態(tài)度源于物品所有主對其財產(chǎn)的責任感。因而,在最高的意義上,收藏家的態(tài)度是一個繼承人的心愿。一份收藏最顯著的特征總是它的可傳承性。你們應(yīng)知道我現(xiàn)在談這些,心里完全明白這個關(guān)于收藏的精神氣候的討論,會加強你們不少人持有的收藏的熱情已過時的信念,加深你們對收藏家這類人的懷疑。我完全無意動搖你們的信念和疑心,但有一件事應(yīng)注意:隨著收藏物失去了主人,收藏的現(xiàn)象也喪失了意義。盡管公共的收藏從社會角度講也許弊端更少,于學術(shù)興許比私人收藏更有用,但物品只有在后者才獲得自身應(yīng)有的價值。我不是不知道我在這兒討論的、有點多此一舉地向你們展示的這種人已行將絕跡,但正如黑格爾(Hegel)所說,只有當夜幕降臨,智慧女神之梟才展翅飛翔。收藏家滅絕之時也是他被理解之日。  現(xiàn)在我已收拾到最后一個半開的箱子,時間已過了半夜。我心中充滿與現(xiàn)在所談很不同的想法——并不是思想而是意象,是記憶。我發(fā)現(xiàn)那么多東西的各種城市的記憶:里加,拿波里,慕尼黑,丹茲格,莫斯科,佛羅倫薩,菲色,巴黎;記憶中還有羅森塔爾(Rsenthal)在慕尼黑豪華的住房,丹茲格證券交易所,已故的漢斯·勞爾(Hans Rhaue)的期票在那兒支付,蘇森古在柏林北部的霉氣熏人的書窯。記憶呈現(xiàn)這些書所在的房間,我在慕尼黑的學生宿舍,在波恩的房間,伯蓮茲湖畔的伊色瓦德的幽靜,最后是我兒童時代的房間,現(xiàn)在我擁有的數(shù)千本書中有四五千本先前就在那個地址。啊,收藏家真幸福,閑人真快樂。人們對這種人要求最少,他們中最能自適愜心者,莫如那個戴著史畢茲維格“書蟲”(Spitzweg's Bookworm)面具,能過名譽不佳生活的那個角色。因為他內(nèi)在有種精神,或至少是小精靈。這精靈確保一個收藏家——我指的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收藏家——擁有藏物,使之成為他與身外物品所能有的最親昵的關(guān)系。并不是物品在他身上復活,而是他生活于物品之中。于是我在你們面前建構(gòu)了他的居室,用書籍作為建筑的磚瓦,現(xiàn)在他就要退隱內(nèi)室了,這也理應(yīng)如此。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啟迪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相比較同類本雅明文選,啟迪中收錄的其較為優(yōu)秀的作品比較全,如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shù)作品、講故事的人、普魯斯特的形象、論波德萊爾的幾個母題、歷史哲學論綱、講故事的人等均有收錄,因此建議大家在比較時可選擇這本來購買閱讀?。?/li>
  •   雖然收錄的不全,但算是精華了,有助于初步了解本雅明
  •   本來以為會特別難讀懂,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還是很有收獲的......
  •   值得一讀,絕對
  •   非常不錯,排版和印刷都挺好,內(nèi)容更是沒得說。
  •   張旭東的這個譯本來得不是時候,太遲了。為什么不在十年以前?那時我們盼望情人一樣盼望著它的到來,只因為讀了《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后來有了《本雅明肖像》,有了《經(jīng)驗與貧乏》,有了《本雅明文集》,有了。。。十幾種有關(guān)本雅明的書。當然,還有了生活的磨練,以及興趣和視野的改變。于是,對張旭東的本雅明,我們斷了念想,一如忘了初戀??墒?,你為什么又來撩撥我,在這么多年之后、在現(xiàn)世安穩(wěn)的今天?物還是,人已非,《啟迪》于我已不再是圣經(jīng)。它的許多篇章早已讀過,有些觀點已不認同,還有,它的選目太少,好多經(jīng)典文章沒有選入。雖然如此,見了它仍忍不住動情,毫不猶豫地買下它。經(jīng)典畢竟是經(jīng)典,盡管情人已不再是情人。
  •   可惜出得不系統(tǒng),各個譯本的質(zhì)量也參差。張旭東的譯文,是最喜歡的,雖然也許只是先入之見。還記得九十年代初讀《發(fā)達資本主義的抒情詩人》一書時的興奮感。該書序的質(zhì)量也很高,對于當時還沒有聽過本雅明大名的讀者來說,這篇序的意義或許不亞于書本身。呼吁一下,張旭東先生能把本雅明譯全了,至少再多譯兩部本雅明的重要作品。譯得好的本雅明讀起來應(yīng)該讀起來像劇本的獨白。這個感覺揮之不去,或許是因為左派文人都有一種身處歷史劇中的悲愴感?極喜歡本雅明,或許是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感情上永遠是左派。“一個人二十歲時不是左派簡直沒有良心,一個人三十歲時還是,就只能是沒腦筋了。”<注:學習本雅明的考據(jù)癖,在網(wǎng)上搜了搜,此名言的出處簡直是個秘,說法很多,但無定論,版本也很多(不下十幾種)。有人以為肖伯納的名言,可是肖到了晚年還是左派,顯然不會自毀長城。羅素還比較像。>據(jù)說,本雅明的理想乃是用引文寫一部著作,這只有超級有想象力的書癡才想得出來。本雅明有一妙喻,引用文字,如同強盜剪徑。對于GOOGLE這樣的超級裝備,不知道大盜本雅明對此是驚喜,還是覺得無趣?有寫本雅明的詩,結(jié)尾是“到天亮的時候,我們卻聽到光線的行刑隊在擦槍”。天亮的時候,那時本雅明已經(jīng)到了邊境,撐一下就過去了。不過,惶惶不可終日也夠叫人討厭的,更何況“太陽底下并無新事”呢?
  •   本雅明的著作,很有啟發(fā)性,文字也不錯
  •   三聯(lián)書店的書一般外表還不錯本雅明的書不好懂啊
  •   高深讀物,閑人莫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