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作者:杜森,高祥照主編 頁數(shù):256
內(nèi)容概要
《土壤分析技術(shù)規(guī)范》包括土壤樣品的采集和處理、土壤黏粒的提取、土壤水分物理性質(zhì)的測定、土壤顆粒分析、土壤有機(jī)質(zhì)的測定等共24章內(nèi)容。
書籍目錄
第二版編寫說明第一版編寫說明第一章 土壤樣品的采集和處理1.1 土壤樣品的采集1.2 土壤樣品的處理和貯存第二章 土壤黏粒的提取2.1 土壤黏粒的提取第三章 土壤水分物理性質(zhì)的測定3.1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測定(烘干法)3.2 土壤最大吸濕水的測定3.3 土壤穩(wěn)定凋萎含水量的測定3.4 土壤田間持水量的測定(威爾科克斯法)3.5 土壤毛管持水量的測定3.6 土壤飽和含水量的測定第四章 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的測定4.1 土壤比重的測定(比重瓶法)4.2 土壤容重的測定(環(huán)刀法)4.3 土壤孔隙度的計算第五章 土壤顆粒分析5.1 吸管法5.2 比重計法5.3 土壤質(zhì)地的測定(指測法)第六章 土壤有機(jī)質(zhì)的測定6.1 油浴加熱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第七章 土壤氮的測定7.1 土壤全氮的測定(凱氏蒸餾法)7.2 土壤水解性氮的測定(堿解擴(kuò)散法)7.3 土壤銨態(tài)氮的測定7.4 土壤硝態(tài)氮的測定第八章 土壤磷的測定8.1 土壤全磷的測定(氫氧化鈉熔融—鉬銻抗比色法)8.2 土壤有效磷的測定8.3 土壤無機(jī)磷的分級測定8.4 土壤磷吸收系數(shù)的測定第九章 土壤鉀的測定9.1 土壤全鉀的測定9.2 土壤緩效鉀的測定(硝酸提取—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9.3 土壤速效鉀的測定(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十章 土壤腐殖質(zhì)組成及胡敏酸光密度的測定10.1 土壤腐殖質(zhì)組成的測定10.2 胡敏酸光密度的測定第十一章 土壤pH、交換性酸和石灰需要量的測定11.1 土壤pH的測定(電位法)11.2 土壤交換性酸的測定(氯化鉀交換——中和滴定法)11.3 石灰需要量的測定(氯化鈣交換——中和滴定法)第十二章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12.1 EDTA—乙酸銨鹽交換法12.2 乙酸銨交換法12.3 乙酸鈣交換法第十三章 土壤交換性鹽基組成的測定13.1 酸性和中性土壤交換性鹽基組成的測定(乙酸銨交換法)13.2 不含鹽和石膏的碳酸鹽土壤交換性鹽基組成的測定(氯化銨——乙醇溶液交換提取法)13.3 含鹽和石膏的碳酸鹽土壤交換性鹽基組成的測定(乙醇洗鹽、氯化銨——乙醇溶液交換提取法)(試用)第十四章 土壤水溶性鹽的測定14.1 土壤水溶性鹽的提取14.2 水溶性鹽總量的測定14.3 碳酸根和碳酸氫根的測定14.4 氯離子的測定(硝酸銀滴定法)14.5 硫酸根的測定14.6 鈣、鎂離子的測定14.7 鈉和鉀離子的測定(火焰光度法)14.8 離子總量的計算第十五章 土壤碳酸鹽和石膏的測定15.1 土壤碳酸鹽的測定15.2 土壤中石膏的測定第十六章 土壤礦物全量分析16.1 樣品的熔融與提取16.2 硅的測定(動物膠凝聚質(zhì)量法)16.3 鋁的測定(氟化鉀取代—EDTA容量法)16.4 鐵的測定16.5 鈦的測定16.6 錳的測定16.7 鈣、鎂的測定16.8 鉀、鈉的測定(火焰光度法)16.9 全硫的測定16.10 磷的測定(鉬銻抗比色法)16.11 燒失量的測定(灼燒減量法)第十七章 土壤銅、鋅、鐵、錳的測定17.1 土壤全量銅、鋅、鐵、錳的測定(高氯酸—硝酸—?dú)浞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7.2 土壤有效態(tài)銅、鋅、鐵、錳的測定(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ICP法)第十八章 土壤硼、鉬的測定18.1 土壤全硼的測定18.2 土壤有效硼的測定18.3 土壤全鉬的測定(酸溶—極譜法)18.4 土壤有效鉬的測定(草酸—草酸銨浸提—極譜法)第十九章 土壤不同形態(tài)鐵的測定19.1 游離鐵(Fed)的測定(DCB法)19.2 無定形鐵(Feox)的測定(Tatom氏法)19.3 絡(luò)合態(tài)鐵(FeP)的測定(堿性焦磷酸鈉浸提—比色法)19.4 土壤全鐵(FeT)的測定第二十章 土壤有效硫和有效硅的測定20.1 土壤有效硫的測定(磷酸鹽—乙酸或氯化鈣提取—硫酸鋇比濁法)20.2 土壤有效硅的測定第二十一章 土壤鉛、鎘、鎳、汞、砷、鉻、氟、硒的測定21.1 土壤鉛、鎘、鎳的測定21.2 土壤汞的測定21.3 土壤砷的測定21.4 土壤鉻的測定21.5 土壤氟的測定21.6 土壤硒的測定(熒光光譜法)21.7 土壤有效態(tài)鎘的測定21.8 土壤有效態(tài)鎳的測定21.9 土壤有效態(tài)鉛的測定(乙酸提取—無焰原子吸收光譜法)(試用)21.10 土壤水溶態(tài)氟的測定(氟離子選擇電極法)(試用)21.11 土壤水溶態(tài)硒的測定(沸水提取—熒光光度法)第二十二章 土壤氧化還原性質(zhì)的測定22.1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測定(電位法)22.2 土壤還原性物質(zhì)總量的測定22.3 土壤二價錳的測定(硫酸鋁提取—比色法)22.4 土壤水溶性亞鐵的測定(鄰菲噦啉比色法)第二十三章 土壤有效養(yǎng)分的聯(lián)合浸提測定23.1 Mehlich 3法(試用)23.2 ASI法(試用)第二十四 章實驗室質(zhì)量控制24.1 實驗室基本要求24.2 實驗室內(nèi)部質(zhì)量控制24.3 實驗室間質(zhì)量控制24.4 數(shù)值修約、運(yùn)算及測定結(jié)果的判斷附錄附錄1 常用元素的原子量表附錄2 化學(xué)分析常用法定計量單位表達(dá)式附錄3 標(biāo)準(zhǔn)溶液的配制和標(biāo)定附錄4 常用酸堿水溶液的密度和濃度附錄5 常用基準(zhǔn)試劑的處理方法附錄6 不同組成形式的換算因數(shù)表附錄7 標(biāo)準(zhǔn)篩孔對照表附錄8 正態(tài)分布表(單尾)附錄9 Q值(a=0.10)附錄10 F分布表(1)a=0.05附錄11 F分布表(2)a=0.01附錄12 t分布表附錄13 化驗室的臨時急救措施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