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建筑5

出版時間:2011-12-1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中心  頁數(shù):7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對北京市延慶縣古崖居遺址進行調(diào)研及測繪的第一手資料。書的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以文字為主,是對古崖居調(diào)研的理解和總結(jié)。分別是對現(xiàn)有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整理,對聚落選址布局、建筑空間形態(tài)、古崖居先民的生活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同學們測繪后的感想和心得。第二部分是測繪圖。以圖片為主兼有文字介紹,是利用測繪圖和照片這些視覺信息來描述古崖居。
崖居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居住空間形態(tài)。在中國,人們對這種居住方式了解很少,更不要說研究這種居住文化的起源、發(fā)展、傳播和演變。延慶縣古崖居是迄今為止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善的一處先民居住遺址。對它的詳細測繪工作有助于相關學科共同研究崖居文化,有助于彌補國內(nèi)民居研究中這個領域的空白,同時還希望能推動建筑學的地域性研究。
最后,希望隨著本書的出版,能夠喚起更多的人來關注、研究和保護這一處人類文明遺址。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中心 聚落研究小組

書籍目錄


文字
 古崖居的選址與景觀印象
 關于“奚人說” 古崖居部分生活功能的探討
 懷疑
 加減空間的意向
 建造的推想
 洞穴之家
 對古崖居調(diào)研的認識
 古崖居資料匯編及隨想
測繪圖
 全景
 奚王府
 前山部分
 后山部分
附錄
 附錄一 從山門到山頭還有多遠?
 附錄二 洞居面積一覽
 參加調(diào)研人員
 圖例

章節(jié)摘錄

  對古崖居洞居的描述和猜測工作已在圖紙部分完成,此處不再贅述。以下是在測繪過程中的反思。換句話說,是對這一過程的懷疑。不知是否可以將這次測繪工作的目的定義為:通過對古代崖居的細致測繪,試圖分析崖居空間布置的規(guī)律,希望能對當下建筑設計起到某種作用。期間還出現(xiàn)過其他目的,如:試圖通過測繪能夠有助于對古崖居產(chǎn)生時間的斷代,試圖從民族遷移的角度分析其產(chǎn)生的歷史、社會原因等。但因為專業(yè)背景、資料掌握不足等原因,都有不同程度的放棄。  假如這一總結(jié)基本準確的話,懷疑接踵而至?! ?.由于保護不力,崖居塌落情況十分嚴重,多數(shù)洞居外殼都因為溫差變形塌落。因此,所能測繪到的洞居基本上都是殘存之物,加上棧道不在,交通行為無法再現(xiàn)。使得掌握古崖居空間布置規(guī)律的企圖(對于沒有受過考古訓練的建筑師而言)變成對空間規(guī)律的自由想象,規(guī)律成為自圓其說的說法?! ?.假如并不認為形式規(guī)律是唯一的話,那么我們是如何考察這一規(guī)律呢?管理部門正式開放的洞居只有一個:三居室。這一稱謂直接將古崖居的空間布置方式與現(xiàn)代住宅空間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等同。很自然這將影響到測繪人員的認識。所有的測繪分析復原工作都是從分析崖居住者的使用行為出發(fā)。而史料不足、資料欠缺成為最大的困難,我們僅能從殘留的床灶和基本的空間劃分推斷其最簡單的生活場景。當功能簡化為最簡單的生活需要時(廁所沒有找到),它對現(xiàn)代建筑設計的指導作用就值得懷疑。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大建筑5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