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操作手冊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日)騰澤,武彥 主編,趙輝 等  頁數:86  

內容概要

直覺對于科研和新技術的開發(fā)至關重要。在2002年我們和日本奧林巴斯公司共同開發(fā)的凸式探頭超聲支氣管鏡(CP—EBUS),使得縱隔及肺門部的解剖結構能夠更容易的顯示和識別。直覺告訴我,CP—EBUS有可能替代縱隔鏡檢查術。時至今日,凸式探頭超聲支氣管鏡歷經多次改良,檢查操作手法也逐漸成熟。在這期間所經歷的研發(fā)之路坎坷頗多,正是大家懷著解決臨床問題的決心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得這本《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操作手冊(EBUS-TBNA)》得以面世。    千葉大學醫(yī)學部附屬醫(yī)院對支氣管鏡的開發(fā)歷史可以追溯至1956年。當時干葉大學的和合(Kawai)、香月(Katsuki)及土手內(Doetuchi)醫(yī)師開發(fā)了用于周圍型肺癌診斷取樣的首個經支氣管毛刷。KKD支氣管毛刷即是由他們三人的名字而命名。在1962年,我科的崛江(Horie)博士開發(fā)了首個纖維支氣管鏡,其光源亮度是當時應用的硬質支氣管鏡的700~1000倍。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又引入了畫面更加鮮明的電子支氣管鏡以替代纖維支氣管鏡。從l997年起,開始了自熒光支氣管鏡的研究和開發(fā)。通過能放大110倍的直視型放大電子支氣管鏡的開發(fā),以及能觀察微細血管結構的窄帶成像支氣管鏡的運用,使得肺門部上皮來源腫瘤在多階段癌變過程中的血管新生首次在世界上通過內鏡得以捕捉。

作者簡介

譯者:趙輝 田雷 編者:(日本)藤澤武彥 (日本)安福和弘 (日本)中島崇裕 合著者:王俊

書籍目錄

第1章 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肖活檢術(EBUS-TBNA)概要第2章 縱隔和肺門的支氣管鏡下及支氣管內超聲下解剖 第3章 臨床病例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盡管已經有很多醫(yī)療中心開始對肺癌病例采用這種新的淋巴結分期策略,但關于EBUS-TBNA實際操作的指導書籍還沒有。EBUS-TBNA操作者需要了解凸式探頭超聲支氣管鏡(CP-EBUS)的光學系統(tǒng),CP-EBUS提供了80度的視野寬度,視野方向呈前上斜35。。因此,為了獲得正前方的視野,進鏡時就需要把鏡頭稍稍下彎。另外要注意的一個地方就是內鏡的先端有超聲探頭存在,在水囊沒有充盈的狀態(tài)下,通過內視鏡是看不到超聲探頭的。因此,要當心內鏡的先端部造成意外的氣管損傷。CP-EBUS采用了創(chuàng)新的超聲波"雜合技術",開發(fā)了獨特的視頻及光纖技術相融合的光學系統(tǒng)??刂浦行拇钶d了CCD控制模塊,這樣就使內鏡直徑縮小到了6.2mm。然而,該系統(tǒng)所獲得的支氣管內圖像沒有常規(guī)的電子纖維支氣管鏡圖像那么清晰。因此,檢查氣管支氣管樹時選用常規(guī)的電子纖維支氣管鏡比CP-EBUS更好??谘什烤植柯樽砗蛻弥袠墟?zhèn)靜藥物之后,就可以把CP-EBUS經口置入氣管。鏡下視野為聲帶前聯(lián)合時支氣管鏡就可順利通過聲門(圖30a)。不要強行通過聲門,因為看不到內鏡的先端部,有可能會造成軟骨的脫位。一旦超聲支氣管鏡進人氣管之后,就要把鏡頭稍稍向下彎曲,以獲得正前方的視野(圖30b)。通常把鏡頭稍彎曲向著氣管隆凸前進到主支氣管會比較安全和容易。這不同于普通的支氣管鏡進鏡方式。例如,要進人右主支氣管,需將氣管鏡逆時針方向旋轉(9~10點鐘方位),觀察到隆凸后再進鏡(圖31)。

編輯推薦

《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操作手冊:EBUS-TBNA》是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操作手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為什么總是日本的內鏡技術這么先進啊!
  •   很有實踐意義,非常不錯的選擇
  •   彩圖,很好,只是沒有想象的厚,覺得有點失望!
  •   沒有隨書光盤,有點**
  •   比較實用,86頁的書這個價格滿貴。鑒于沒有同類的書,這本書還是有獨特的借鑒性的。不滿意的是,書太舊了,完全是二手書的樣子,,封面都卷成煎餅了。
  •   真差勁!書上標明附帶光盤,買過來后卻發(fā)現沒有光盤。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