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美)格勒 主編,鄭明華 譯 頁數:402 字數:465000 譯者:鄭明華
內容概要
格勒主編的《肝臟活檢病理解讀》著重描述肝活檢,但也包括了相當一部分肝活檢的輔助內容,同時也涉及標本的肉眼特征、標本切除術、電鏡等方面的知識。本書不是一本綜合性的肝臟病理學專著,而是常見與罕見肝臟疾病的顯微研究手冊,并繼續(xù)把重心放在實用性上,我們希望它可以對肝病初學者和經驗豐富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Stephen A.Geller (美國)Lydia M.Petrovic 譯者:鄭明華
書籍目錄
第1章 肝臟活檢簡史
第2章 肝臟活檢的適應證
第3章 技術注意事項
第4章 解剖因素
第5章 肝臟活檢檢查
第6章 肝臟的胚胎發(fā)育學
第7章 肝臟的非特異性反應
第8章 急性病毒性肝炎
第9章 慢性肝炎(肝臟慢性炎癥壞死性疾?。旨壟c分期
第10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與相關疾病
第l1章 藥物和毒物對肝臟的損傷
第12章 肉芽腫
第13章 酒精性肝病
第14章 代謝性疾病
第15章 血色病和其他鐵相關性疾病
第16章 銅貯積?。╓ilson病、印度兒童肝硬化和Menkes病)
第17章 小膽管疾病
第18章 大膽管疾病
第19章 血管病變
第20章 肝硬化、肝纖維化和非硬化性門靜脈高壓癥
第21章 全身性疾病時的肝臟病理變化
第22章 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衣原體、原蟲和蠕蟲引起的肝炎
第23章 良性腫瘤和腫瘤樣病變
第24章 肝臟原發(fā)性與轉移性惡性腫瘤
第25章 移植病理
第26章 膽汁淤積的評價
第27章 鑒別診斷:肝臟活檢常見問題
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經驗認為楔形活檢往往缺少明顯病變的組織,而且外科醫(yī)生對異常的肝臟理解也是令人失望的。對集中在包膜或在包膜下的局灶性病灶,楔形活檢是一種選擇。如果懷疑有原發(fā)的不典型肝病,那么甚至在手術操作中都應該使用肝活檢針取樣。在楔形活檢取樣中:①包膜可能很厚并且很難得到有助于診斷的肝實質。②肝包膜纖維化發(fā)展到肝實質纖維化可能很像肝硬化(據文獻記載,必須存在特征性的再生肝細胞)。③在包膜正下方可能存在大量的慢性炎癥細胞,可能被誤診為慢性肝炎。④大量急性炎癥細胞浸潤整個肝小葉是手術后的非特異性反應,相對來說膽管錯構瘤比較常見,且多發(fā)。這可能會誤導外科醫(yī)生考慮為轉移瘤。但這種病變也可能會被粗心的病理學家誤診為轉移瘤。 腹腔鏡下活檢的首要作用是用來診斷不容易獲取的局灶性病變標本。根據位置與大小的不同,需要選擇標準的經皮穿刺或CT引導下抽吸。如果沒有明顯的結節(jié)或者團塊,應當選擇細針穿刺而不是楔形活檢。 經頸靜脈活檢一般用于有明顯的腹水、或者有嚴重血小板減少癥或其他凝血功能紊亂的肝病患者。經頸靜脈活檢鉗獲得的標本是成碎片的,門管區(qū)也可能有缺損。但是獲得的核心標本的技術目前已經成熟,標本能滿足要求。這項技術可以很好地證實肝細胞病變。 很明顯,抽吸活檢的樣本不能顯示結構上的變化,然而結構上的變化恰恰是發(fā)現很多病變的關鍵。同時,在肝彌漫性炎癥性病變的診斷上也有很大的限制,因此,一般常用于評估占位性病變標本。 肝臟活檢樣本的處理 雖然立刻固定肝臟活檢標本對確保最佳的組織質量至關重要,但是事先了解穿刺目的,包括臨床醫(yī)生和病理學家一起商討,可以確保一次性完成診斷前的準備,避免僅僅為了能夠獲得合適的標本而進行第二次穿刺。 甲醛溶液是最常用的固定液,極其穩(wěn)定,能夠滲透和充分地固定組織,并且是最經濟的固定物;甚至還能夠應用于組織化學、免疫化學和分子學研究中。用甲醛溶液來固定組織標本的特性全世界通用,而且后來的固定液容易使細胞發(fā)生變化。 大體上,病理學家能決定哪個標本液是最適合固定的,大部分肝臟病理學家喜歡用4%中性緩沖甲醛溶液。雖然微波加工可以縮短固定時間,但肝臟針芯活組織檢查需要至少2~3小時的充分固定。楔形活檢標本至少需要12小時固定,除非可以把它都切分成約1~2mm厚的標本,只有這種情況下才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獲得令人滿意的固定標本。
編輯推薦
《肝臟活檢病理解讀(第2版)》由利品考特公司出版,系列中的每一本都是臨床病理診斷的難點和熱點,并由該領域的權威專家所撰寫。全書包括哈佛醫(y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醫(yī)院、芝加哥大學醫(yī)學中心、康奈爾大學醫(yī)學院癌癥中心、南加州大學的病理學教授等。每《肝臟活檢病理解讀(第2版)》都根據臨床病理實際問題編排,討論日常工作中常見的診斷問題,重點強調經常遇到的診斷難題和陷阱。用詳盡的文字和圖示討論關鍵的病理診斷特征和鑒別診斷要點,有時也適當探討腫瘤發(fā)生的分子生物學進展。各書根據需要附有200~500余幅不等的高質量顯微照片及數十表格,用于強調和突出診斷及鑒別診斷要點。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