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讀的關(guān)于信仰與人生的30部經(jīng)典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齊宏偉  頁數(shù):278  
Tag標簽:無  

前言

跟書打交道這么多年,我最大的體會是讀書要讀經(jīng)典。讀一本壞書的最大壞處是耽誤了同時瀆一本好書。“開卷有益”固然不錯,但那是在有了扎實的精神底子之后。何況人生苦短,更不應該出租自己的頭腦成為平庸思潮的跑馬場,跑來跑去一輩子,弄得心靈反沒了安頓,豈不可悲? 馬克·吐溫說所謂經(jīng)典就是人人盼著已經(jīng)讀過卻沒有人愿意去讀的作品。經(jīng)典難讀,那些最偉大的典籍拒絕人隨意進出,它們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方式顯明自身的深邃和高貴。然而,經(jīng)典無一例外都具備一種品質(zhì):質(zhì)樸。只要你肯謙卑,肯花上時間一讀再讀,就發(fā)現(xiàn)它們不噱頭,不炫耀,對人生有真知灼見,確實見證了人生的種種奧秘,錯過它們就錯過了人生那最瑰麗的風景、最莊嚴的境界和最微妙的慧識。一旦讀進去了,它們就如清泉活水注入你心田,汩汩流淌一生。只需要,只需要輕輕劃開一道口子,一道小小的縫隙,那精神清流就會滲進來、流進來、沖進來。本書的寫作動因就是想推薦人生中最值得精讀的文學原典,并提供“ 一道口子,一道小小的縫隙”,讓經(jīng)典的清泉滋潤日常生活。早就有動筆的沖動,但怕解讀不好反和一本又一本所謂“名著導讀”一樣糟蹋了名著,直到2004年遇見彭兄,他一再提及可以有這樣一本書,甚至一套書,連書名都想好了,才使我下定決心承擔下來。沒想到,為寫再讀,經(jīng)典自身的魅力竟消除了寫的負擔,又給了我那么多語言性的“驚艷”和精神的“ 顫栗”,我不得不稍微按捺一下,才避免過分嘮叨。我內(nèi)心充滿了分享的沖動和喜悅。經(jīng)典=語言(驚艷)×精神(顫栗)。這是和經(jīng)典的緣分,也是和文學的緣分。這才是本書寫作的最深動機。巴爾扎克有不朽的作品,也有速朽的作品,果戈理有成功的作品,比有失敗的作品,但文學總是美好的。我無法想象沒有文學的人生,正如帕斯卡爾可以設想一個人沒有手,沒有腳,甚至沒有頭,卻無法想象他可以沒有思想。還記得小時候讀莎士比亞的《麥克白》,我根本不知道那本前邊撕去幾頁的連環(huán)畫叫什么名字,但里邊的神秘和憂郁卻深深打動了一個11歲孩子的心,他忘了本是到鄰居家玩一會兒,然后馬上要回家吃飯的。那一刻他明白了文學是可以移動的樹林和無法洗干凈的手。他走進了那神秘的黑夜,忘了吃飯,也忘了時間。在這個除了課本幾乎沒什么藏書的l山村,誰也說不清這本奇怪的畫冊是怎么來的。15年后,我選擇了一個工作,能時時有機會在臺上與人分享一本父一本文學名著。那種我能設想的最美好人生是書香彌漫的人生,那種我能設想的最心動時刻是遭遇好書的時刻。因此,除了名著,物品愛買的書是解讀名著的書。隨意組合文字,是種誘惑。但文學是在與這種誘惑的搏斗中產(chǎn)生的。文學讓語言成為路。像兒時黃昏,母親喚著乳名喊孩子回家吃飯,一個個孩子沿著晚霞籠罩下的鄉(xiāng)村士路,赤足回家。那炊煙下鍋灶上的飯菜香是真的,那回家的路是真的。文學和生活一樣真實廣闊。每一本打開的書頁,和每一片落葉同樣真實,甚至書頁本身都散發(fā)著木香。在千百次感動過后,生活還跟原來一樣,融雪在明亮陽光下滴落下來,鴿群在澄澈天空飛過。但又全不一樣了。誰說圣潔不可以成為一種美麗,生活的莊嚴不可以成為一種實際?誰說那最黑最黑的海底就一定沒有那條最黑最黑的魚? 那是來自神秘境界的消息,文學生于世界變成境界的剎那。于是:人,人著;生,生著。生活之殼破碎,心魂之翼張開,生活就意味著生活的可能性,人亦是。帕斯捷爾納克說:“書是一塊立體的滾燙的熱氣騰騰的良心……精神世界沒有書便不會延續(xù),就會絕種。猴子就不曾有過書?!庇终f:“不久以前,人們以為書中的場面是編造出來的.這是誤解。書何須那些場面?人們忘記了,我們惟一能夠支配的事是使發(fā)自內(nèi)心的生命之音不要走調(diào)。” 好書就是那些使發(fā)自內(nèi)心的生命之音不走調(diào)的書。在一個處處走調(diào)的世界上,我們能認出那些好書嗎?有時候,習慣于謊言的人們把真理也當成了謊言。沒有別的辦法,只有質(zhì)樸.那些偉大的名著是質(zhì)樸的,它們自身強烈的精神特征表現(xiàn)為一種驚人的質(zhì)樸,介紹它們的時候也需要這種品質(zhì)。文學不是一種專業(yè),而是人生的一種境界。這里介紹的30本文學經(jīng)典都和信仰、人生有關(guān)。但它們不因為和信仰、人生有關(guān)就不是經(jīng)典。或者反過來說更對,經(jīng)典難道可以和信仰、人生無關(guān)嗎?經(jīng)典是最多的精神含量和最自然的表達方式相乘,美是真理顯露的動姿。那些不為了發(fā)表而為了探索心靈的書讓我敬佩。那些不只提供答案而且提供迷惘的書讓我親近??吹侥切┮孕撵`的經(jīng)歷參與了歷史進程的著作靜靜排放在書架上,就由衷激動而歡欣,沉潛而寧靜,你知道面對的是無數(shù)種人生的可能,是無數(shù)顆滾燙的心。身處斗室,讓真理之光充盈,陪伴,粉碎了自我又成全了自我。我愿意借著寫成一本好書的努力來表達對好書、對文學的敬意。還記得早年求學歲月嗎? 很多次,坐在列車硬座車廂里,和鄰座說夠了話,而前邊還有漫漫K夜要熬。有人在打瞌睡,咣當咣當?shù)牧熊囆羞M聲中,你卻難以睡著。這時,你總會拿出一本書,讀著讀著,一夜很快就過去了。甚至連座位都沒有的時候都有,你站在列車擁擠的過道里看一本講述人類苦難和溫情的書,在昏黃的燈光下,竟不知不覺站著讀了一夜。人生不是可以在書中消磨一生的旅途。然而,在人類共通的苦難中,是書使你學會把自身的磨難放在一個合適位置,然后更有勇氣承載它。總有一方璀璨的精神星空,值得你去仰望。這不是逃避,而是生活本身。在可以陪伴你度過漫漫長夜的書中,但愿也有這一本。這就夠了。以書會友,也以書為友。以書為友,也以書會友。

內(nèi)容概要

  真正的文學,一方面貼近苦難深淵,另一方面仰望燦爛星空,是人類生存暗夜中的超越之思,給人帶來靈魂的驚艷和顫栗。本書精選三十本深受基督教精神資源影響的一流世界文學名著進行導讀和評析,既有內(nèi)容簡介,又有解讀門徑,既有對作家精神譜系之溯源,又有對作品藝術(shù)神韻之賞析,資料性和感悟性并重,一書在手,即可領(lǐng)略人類精神險峰上那無限風光?! ∽髡卟灰騻€人偏好而忽略客觀史識,不因風景瑰麗而忘記歸路,大力引介中國文化傳統(tǒng)稀缺元素之同時,又力求對人類生存和個體困境有深入反思?! ”緯鴰Ыo你一種信心:閱讀就是與大師對話,與自我對話,與人生對話。拿起來,讀吧,這里有精神性的驚艷和生存性的顫栗,欣悅使書頁變?yōu)殚T檻。

作者簡介

齊宏偉,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研究領(lǐng)域為基督教與中西文學。近期出版專著《心有靈犀——歐美文學與信仰傳統(tǒng)》(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詩集《彼岸的跫音》,已在《文化中國》(加拿大)、《南京大學學報》、《中國比較文學》、《南京師范大學學報》、《江蘇社會科學》、《社會科學論壇》、《基督教文化學刊》、《跨文化對話》、《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在《蔚藍色》(美國)、《海外校園》(美國)、《鐘山》、《青春》等刊物發(fā)表散文、詩歌多篇。

書籍目錄

前言處境篇 1.心魔(《蠅王》) 2.誘惑(《白鰳》) 3.分裂(《化身博士》) 4.失落(《失樂園》) 5.空虛(《傳道書》) 6.絕望(《變形記》) 7.荒涼(《荒原》) 8.疾病(《癌癥樓》 9.死亡(《伊凡·伊利奇之死》) 10.苦難(《約伯記》)求索篇 11.追尋(《浮士德》) 12.方向(《你往何處去》 13.欲望(《安娜·卡列尼娜》) 14.務虛(《務虛筆記》) 15.證悟(《吉檀迦利》)  16.自?。ā稄突睢罚? 17.延宕(《哈姆雷特》)  18.犧牲(《雙城記》)  19.超越(《神曲》)  20.仰望(《天路歷程》)信念篇  21.理想(《堂吉訶德》)  22.智慧(《銑知》)  23.良心(《悲慘世界》)  24.愛情(《雅歌》)  25.詩意(《日瓦戈醫(yī)生》)  26.懺悔(《阡悔靈》)  27.思想(思想錄》)  28.恩典(《路加福間》)  29.自由(《卡拉馬佐夫兄弟》)  30.永恒(《海的女兒》)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走了一段時間,小和尚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 “男女授受不親,何況咱們又是出家人……您剛才怎么能背一名女子 過河呢?” “哦……你是說剛才那女子啊……我已經(jīng)把她放下了。你怎么還背著 她?” 老和尚回答。 這個寓言故事暗藏禪宗機鋒,機智又巧妙地指出“魔由心生,孽由人 造”,人們不也常說“你心里有鬼”這樣的話嗎? 獲諾貝爾獎的“英國當代文學經(jīng)典”《蠅王》一書的主旨也可用“心 魔”二字來概括。當然,作家戈爾了的靈感,不是來自中國禪宗或印度佛 教,而是來自《圣經(jīng)》。 他給書起名叫“蠅王”,即“蒼蠅之王”,此名稱來自于希伯來文 Baalzebub,意為“蠅神”,在《圣經(jīng)》中特指非利士人以革倫城所拜之神 ,在《舊約》時代名聲很響,據(jù)《列王記》記載,公元前9世紀,以色列王 亞哈謝不慎從陽臺上跌下得病,就是去求問這位神祗自己會不會好,此事 受到先知以利亞嚴厲的斥責。 小說《蠅王》中,孩子們獵殺野豬后砍下豬頭,插在木棒上,豬頭上 落滿了蒼蠅,變成了“蠅王”?;膷u上,還有孩子們特別懼怕的“野獸” ,其實那是一位飛行員腐爛的尸體,上邊也落滿了蒼蠅,也是“蠅王”。 蒼蠅聚集處正是藏污納垢之處。在戈爾丁看來,這樣的污垢不只在小島上 存在,不只在人心外存在,也存在于人心深處,根本就是人心的一部分, 人心深處的邪惡也會源源不斷生出來,就像蜜蜂制造蜂蜜。 真正認識到這一點的是小說中的西蒙,他類似于《圣經(jīng)》中的先知, 戈爾丁也說“在我的寓言中,他是一位耶穌式的人物”,是他首先說出“ 大概野獸就是咱們自己”這樣的話,結(jié)果被孩子們轟下去了。后來,他上 山發(fā)現(xiàn)了“野獸”不過是一個腐爛的人,于是沖到山下要告訴孩子們,讓 他們不要再恐懼,沒想到被發(fā)狂的孩子們當成“野獸”給活活打死了。人 心中的魔障使人不愿知道真相,人對自己本性如戈爾丁所說的那樣是“驚 人的無知”。 因此,那個豬頭變成的“蠅王”嘲笑西蒙說: “別夢想野獸會是你們可以捕捉和殺死的東西!”豬頭說道。有一陣 子,森林和其他模模糊糊地受到欣賞的地方回響起一陣滑稽的笑聲。“你 心中有數(shù),是不是?我就是你的一部分?過來,過來,過來點!我就是事 情沒有進展的原因嗎?為什么事情會搞成這副樣子呢?” 這正是《蠅王》的主旨?!跋壨酢逼鋵嵲谌诵闹?,是人本性的一部分 ,人犯罪墮落不是社會原因,也不是私有制熏染,而是人自身的幽暗本性 所致。 英國作家巴倫坦曾在19世紀中葉寫出《珊瑚島》這樣的荒島小說,里 邊寫到拉爾夫、杰克等少年人在輪船失事后漂流到小島上,如何團結(jié)友愛 ,戰(zhàn)勝了海盜,幫助了土人,還發(fā)現(xiàn)了寶藏等等。一百年后,戈爾丁對此 不以為然,認為他的前輩巴倫坦對人的本性過于美化,因此在《蠅王》中 才反其道而行之,特意安排這群幾乎同名的少年人也同樣流落到一個荒島 上,不過這次敘述的不再是他們?nèi)绾紊屏己秃纻b,而是寫他們?nèi)绾尾挥萌?教就傾向于放蕩和邪惡,不再寫他們?nèi)绾螆F結(jié)和友愛,而是寫他們?nèi)绾畏?裂和殘酷。更重要的是,放蕩、邪惡、分裂、殘酷等,他們似乎天生就會 ,邪惡這一面的吸引力遠遠大干善良、豪俠、團結(jié)和友愛那一面的吸引力 。 為了體現(xiàn)這樣的主旨,他安排一幫孩子們在島上進行一場實驗,轟轟 烈烈而又悄無聲息的人性實驗。戈爾丁巧妙設計了拉爾夫和杰克的矛盾、 斗爭。顯然,小說中的金發(fā)少年拉爾夫代表了人類文明化自身的努力。他 一到荒島就用海螺為號召集了所有幸存的孩子們,讓孩子們投票選出首領(lǐng) ,告知大家必須偵察地形,還制定了發(fā)言規(guī)矩,指揮孩子們生火,安排人 看守好火堆,好向外界求救,也要大家搭建窩棚,還要大家在固定地方大 小便等。而臉上有雀斑的杰克,則代表了人類自身野蠻的沖動。他一到島 上,就鬧著要當首領(lǐng),后來把臉上涂得花花綠綠,對吃肉、打野豬著迷, 帶著大家去瘋狂屠殺野豬,祭拜豬頭“蠅王”,還帶領(lǐng)大家狂歡,狂歡中 他們殺死了西蒙。后來,他干脆帶著大隊人馬離開了拉爾夫,占山為王, 誰要是不聽他就用殘酷的懲罰對待。這一招比拉爾夫苦口婆心的說服有效 多了,最后,大多數(shù)人被杰克拉了過去。 拉爾夫他們幾個孤零零地住在窩棚里。他們在睡覺的時候,聽到有樹 枝折斷的聲音,拉爾夫在絕望中乞求“野獸”去選小家伙們吃。黑暗中, 有人襲擊窩棚,他們自相打斗,杰克他們乘亂偷走了豬崽千的眼鏡。豬崽 子他們拿著象征權(quán)威和秩序的海螺去城堡巖那邊去要回眼鏡。到了城堡巖 下,豬崽子大聲質(zhì)問他們是“像你們那樣做一幫涂臉的黑鬼好呢?還是像 拉爾夫那樣做一個明白事理的人好呢”?是“照規(guī)則、講一致好呢?還是 打獵和亂殺好”?是“法律和得救好呢?還是打獵和破壞好呢”? 說得多好,但已經(jīng)沒人聽得進去。 結(jié)果,杰克的忠實手下羅杰把全身重量壓在杠桿上,一塊巨大的巖石 從山頂滾落下來,拉爾夫只顧自己躲起來,豬崽子沒了眼鏡什么都看不見 ,于是—— 巨石在豬崽子的下巴到膝蓋之間這一大片面積上擦過;海螺被砸成無 數(shù)白色的碎片,不復存在了。豬崽子一言未發(fā),連咕噥一聲都來不及,就 從巖石側(cè)面翻落下去。巨石又彈跳了兩次,最后消失在森林之中。豬崽子 往下掉了四十英尺,仰面摔倒在海中那塊紅色的方礁石上。腦殼崩裂,腦 漿直流,頭部變成了紅色。豬崽子的手臂和腿部微微抽搐,就像剛被宰殺 的豬的腿一樣。隨后,大海又開始起落,發(fā)出了緩慢而長長的嘆息,白色 的海浪翻騰著沖上礁石,又夾上了縷縷粉紅色的血絲;而隨著海浪再退落 下去,豬崽子的尸體也被卷走了。 后來,他們對拉爾夫也趕盡殺絕,放火燒林,整座樹林整個小島都被 他們點著了。拉爾夫逃出樹林,遇到一艘巡洋艦軍官才僥幸獲救,最后他 失聲痛哭,為“童心的泯滅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 這已不是一場孩子玩的游戲,而是成人世界的寓言。人類不是一次又 一次經(jīng)歷到黑暗戰(zhàn)勝光明、邪惡戰(zhàn)勝善良的斗爭嗎?戈爾丁最后安排大人 們介入救了這群孩子,可是,誰又來救出黑暗中自相殘殺的大人呢?也難 怪戈爾丁稱自己是“悲觀主義者”,對人類的命運和前途實在難以樂觀起 來,戈爾丁的目光中有著悲天憫人的憂傷。 《蠅王》中豬崽子的眼鏡給島上帶來了火,這火蔓延開來卻幾乎要燒 毀整個荒島。而原罪正是人心中的魔影,人人都無法避免?!妒ソ?jīng)》提及 人墮落后,原罪成為人性中揮之不去的黑暗,無論人類的文明如伺進步和 發(fā)展,也絕不可能完全消除得了世界的黑暗,因這黑暗不僅僅在外界,更 在人心里頭,甚至,這種黑暗隨著科學的進步而擴大和蔓延,人類的無知 也隨之增長。這是《圣經(jīng)》的觀念,戈爾丁受此影響很深。 戈爾丁的思路也暗合了美國神學家尼布爾對人類罪性的劃分。尼布爾 認為“人生一有焦慮,就會產(chǎn)生驕傲和情欲。人若尋求將其偶然[生生存抬 升到無限意義之域,那他就會陷入驕傲;人若尋求通過沉溺于‘易變之善 ’及自失于某種自然的生機之中,來逃避其自由的無限可能性及自我決斷 的危險與責任,那他就會陷入情欲”。如果說杰克很明顯是情欲之罪的代 表,那拉爾夫的所作所為也體現(xiàn)了某種驕傲。拉爾夫看似是一個小面角色 ,但他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一方面固然想在島上建立某種秩序,但他自身 也渴望攫取更大權(quán)力以顯示自己的榮耀,他完全不尊重豬崽子的自尊心, 豬崽子明明告訴他不要告訴別人自己的綽號,但他一轉(zhuǎn)眼就公開說了出去 ;一遇危險,馬上想犧牲自己手下的小家伙們給“野獸”吃。這是尼布爾 所說的“權(quán)力的傲慢”。所以,戈爾丁放棄了巴倫坦塑造近乎完美的少年 英雄的意圖,而是著力寫出個人心中普遍性的邪惡。連稍具正面角色的豬 崽子,孩子們用他的眼鏡給島上帶來了火,但他自己太過于輕信科技和文 明的力量,這正是尼布爾說的“知識的傲慢”。小說中的先知角色兩蒙, 從他悲慘的遭遇來說,類似于一個發(fā)揮啟蒙功能的先知,但他也有自以為 精神優(yōu)越從而看不起小孩子們的一面,他的精神的優(yōu)越性也和他的神經(jīng)質(zhì) 混合在一起,或可近似于尼布爾所說的“精神的傲慢”。驕傲和情欲吞噬 了所有人。 總之,個個都自我中心和自以為義,有時候明明知道應該做什么,卻 偏偏放任自流。而更可怕的是,人們對自身心靈中的魔影表現(xiàn)出驚人的無 知,被“進步”、“發(fā)展”這些大詞型瞎了心眼! 當然,除了人心靈中的魔影,《圣經(jīng)》還提到了魔鬼或“撒旦”等靈 界事物的存在,這和戈爾丁把靈界秘密都歸結(jié)于人心孽障不完全一樣。 不過,人類確實太像諱疾忌醫(yī)的蔡桓公,絕不愿被人指出得了病。這 或許就是《蠅王》手稿曾被21家出版社拒絕過的原因。P5-8

編輯推薦

《一生必讀的關(guān)于信仰與人生的30部經(jīng)典:從懺悔錄到復活》帶給你一種信心:閱讀就是與大師對話,與自我對話,與人生對話。拿起來,讀吧,這里有精神性的驚艷和生存性的顫栗,欣悅使書頁變?yōu)殚T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一生必讀的關(guān)于信仰與人生的30部經(jīng)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5條)

 
 

  •   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這是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虛無而華麗的表面以下是一顆顆躁動不安的靈魂!這是一個無限度張揚個人個性的時代,這是一個以“我就是我”來言說自己的時代,沒有絕對真理,沒有絕對的真相,只要我愿意,就沒有什么不可以,就沒有什么不可能。
      
      于是,眾說紛紜的言說仿佛彌漫于森林中的迷霧一樣,冰冷而潮濕,令人分不清林中小徑在何方。而《一生必讀的關(guān)于信仰與人生的30部經(jīng)典》(以下簡稱《一生》),與其他無數(shù)名著的導讀書籍不同的特點在于,它企望通過陽光的照耀驅(qū)除迷霧,為我們指出林中小徑何在。
      
      漫天迷霧之中,身邊古木參天,卻無法確定自己身處何方的時候,我們需要尋找正確的方向,而非肆意按照幻想出來的預期方向。同樣,閱讀一本名著,首先需要做的是找出作品和作者寫作的原意,而非把我的預期意愿強加在作品之上?!兑簧氛峭ㄟ^讓作品自身的言說來掃清其上的迷霧的,讓作品言說作品,還原作品的原來意義。
  •   如果你想了解一些鮮為人知西方文化信仰經(jīng)典,請你讀這本書~~內(nèi)容超乎想象,往大處說指明人生方向,往小處說提高文化修養(yǎng),裝幀排版都透出樸素的美感,與市面上粗制濫造的經(jīng)典快讀絕不是一個檔次的,發(fā)貨也很迅速~~
  •   自稱文學女青年,但其實看的文學書不多,這本書看了有一段時間了,如涓涓細流,沁人心脾,齊宏偉的另外幾本書我也一起看了,只可惜作品中的很多書我都沒有看過。
  •   這本書我很喜歡,作者對許多名著從基督教價值觀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讓人有心靈的觸動。。。
  •   信仰決定人生的顯在,我信故我在。濃縮了人類思索和實踐的精華,難得的一本書。
  •   在所認識少之又少的作家中,齊宏偉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他的書也是我最喜歡的。這本書介紹了30部經(jīng)典之作,我想我會全部買回來讀一讀。
  •   中國需要信仰 通過對30部經(jīng)典著作的概述讓我們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信仰與人生的關(guān)系
  •   “如果你們說沒有了靈魂的人還是人,那我寧可作一只甲蟲?!笨ǚ蚩ǖ摹蹲冃斡洝贰W髡邔π叛龊腿松狞c評很全面,它猶如黑暗里的一掌明燈。
  •   從信仰的角度解讀經(jīng)典。
  •   人生與信仰是離不開關(guān)系的
  •   絕對好書,值得反復品味,是第三次買了,送人。齊宏偉的書買的差不多了。好書??!
  •   很好的書,提到與信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好書可以塑造心靈,壞書腐蝕心田,他推薦的這些書可以好好讀~塑造……
  •   買過3次了,這次給別人買的。很好。齊宏偉的書買的差不多齊了。
  •   喜歡齊宏偉老師的書!!
  •   作者用明銳的目光讓名著不再晦澀難懂,也給心靈一雙眼睛,探索我們的人生和價值。我非常的喜歡。非常好的一本書,我非常的喜歡,
  •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帶給我很多思考.原來世界名著這么有韻味和意義.
  •   這是我大學老師的作品,當時是一本教學推薦用書,但是讀后感覺非常好~解讀很真實,很容易敲擊人的心靈~
  •   雖然還沒有看,大致瀏覽了一下,人生感想中的方方面面,仿佛都會給我力量!每天清晨看一篇,每天都是陽光的!
  •   人也并不像他自己所認為的那樣會時時刻刻熱愛真理追求自由,……人為了一戈比可以出賣世界,為了一分鐘的快樂可以出賣天國。而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權(quán)力代表者們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奴役人們?;蛘哒f人性早就制造出自己的神來取代真正的神,好讓自己隨心所欲地墮落。所以,無神論是迎合了人墮落的需要,而不是真理。更有趣的是,人類的墮落是一種上升式墮落,爲了自己成為神,就逐漸驅(qū)逐了神。
  •   很慶幸買了這本書,名著若不這么讀,就白讀了!
  •   先大概了解經(jīng)典,再自己買某一部經(jīng)典來讀是很有幫助的。這些經(jīng)典確實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深度探討人性,值得細讀!
  •   推薦這本,作者文筆很好,選的幾部經(jīng)典也正是自己非常感興趣的
  •   難得這樣有深度的作品,期待作者有新的著作……
  •   還沒讀呢 但是翻了翻 書的質(zhì)量很好~??! 鼓勵大家買呦~
  •   很喜歡這本書,在朋友那里看到就決定自己也買一本來讀。
  •   大概介紹了30部書,要想收益還得看原書
  •   還沒有完全看完,對但已經(jīng)看過的部分,感覺得蠻不錯的.作者所推薦的書有一些是沒有看過的,看到那么精彩的分析解評,就想要看看原著.
  •   在這個追求功利與效益的快餐時代中,此書無疑是一本好書.讓我們回到經(jīng)典去思考永恒的問題.
  •   這本書不錯,幫人買的。
  •   讀書讀到這種程度,才算是真讀書!
  •   齊老師的又一個作品,拓展了我們國人的視角。
  •   很不錯的書,慢慢地看。
  •   書不錯,價格也優(yōu)惠
  •   很不錯的書,很受啟發(fā)。
  •   這個商品不錯,幫人買的
  •   雖然是幫人買的,還是要推薦一下。
  •   很棒的一本書,眼光不一樣,增長見聞
  •   這個商品不錯,看看吧。
  •   在靈命上有所長進 教會弟兄推薦 很好的
  •   早就想看了,推薦你也看
  •   幫同學買的,據(jù)說很好。
  •   看了以后,如夢初醒,又像瞎子見到光明
  •   這個商品不錯!GOOD!
  •   我非常喜歡。。
  •   嘻嘻!
  •   最初遇到這本書,是在一家專售宗教類書籍、用品的小店。隨手翻翻,便發(fā)現(xiàn)本書絕對不是那種名著導讀或速讀之類的快餐書籍,可能因為作者是研究宗教和中西文學的學者教授,所以有更多個人的理解和洞見。記得當時讀《變形記》,作者給它的關(guān)鍵詞是絕望,那種閱讀后的共鳴,讓我印象頗深。
  •   本書似乎是刻意而為,這些文學類的鑒賞性散文,如果是從心底流出來的,那就是好的。“內(nèi)容簡介”太過簡單,也許不如不簡介呢。讀者心得,一家之言。適合大學文學教師備課借鑒。
  •   覺得還挺好的,以前就想買類似的書,像文學導讀。。。
  •   從宗教的角度解讀文學作品,打開了另一扇窗
    惜部分解析顯得有些簡陋
  •   信仰?人生?人活著是為了什么?吃飯,睡覺?不足夠的,人最好是有信仰的。
  •   每一部作品的詳細分解,讓我們了解到很多的信仰真理,不愧是一本好書。
  •   可以說這本書是基督信仰書籍的導航小冊紙。
  •   什么時候人都需要一刻,可以心靈平靜。這本書應該就是了,書中評價的名著很中肯,很有啟發(fā)性。如果你本人讀過,再來遇見這本書。那么,恭喜你,你發(fā)大財了。讀讀吧,呵呵~~連我這種經(jīng)常不買書的老朽都憑著直覺網(wǎng)購了一本……呵呵只可惜的是這一套叢書其他的基本,我尤其想看繪畫的那本在當當上找不到,over~~
  •   今天剛收到,還沒開始讀,不過書的質(zhì)量不錯。瀏覽了一下,全是國外的名著,應該不錯吧…
  •   人應當思想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終須選擇歸于上帝,才是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歸宿(永生).
  •   這本書作者是很有思想的,可以從書中學到很多東西,只是書中摘抄篇幅太多,特別是雅歌那一章??傮w感覺滿意。特別是書中講解的片段發(fā)人深省!是我買時始料不及的。在這里想提醒一下關(guān)注此書的朋友,這不是摘抄片段的書,而是類似于心得筆記,買之前一定要明白。
  •   里面介紹的很多書都沒看過,看看作者寫的評論也挺好
  •   作者有扎實的文字功底。概括性很強。非常喜歡。不過介紹的書有些在當當上買不到
  •   這本書內(nèi)容很好,印刷包裝都不錯,值得收藏,
  •   許多書沒看過,遺憾!有機會得好好看看……評論文章寫得很好!
  •   書不錯,當當?shù)姆找膊诲e。
  •   真的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書!真的很喜歡!
  •   這30本書,沒看這本書之前,我還真不知道還可以這樣理解~
  •   這快遞也太慢了吧。真是足足有7天。
  •   我覺得主要還是要自己去看,里面介紹的也不是很好。
  •   作者推薦的書還可以,能夠省卻我們許多的盲目。適合床上閱讀。
  •   篇幅有點短了,看得有點不過癮
  •   本書的信仰指的就是基督教,這讓我很失望,用基督教去解釋信仰與人生,可以,但是,不能用信仰與人生去解釋基督教,更不能用基督教的教義來涵蓋所有的信仰和人生意義。
  •   當我讀了這本書之后,有一種震憾的感受,使我知道了,文學最深的涵義,在于詮釋人性的深刻價值意義與人性最深處里面的幽暗之處,之后,再由此出發(fā),尋求生命的價值,不是在于人類自己本身,而在于彼岸那永恒的救贖,只有人類與永恒的他者有了那重新的關(guān)聯(lián),才真正尋回了人之為人的永遠存在的意義。
  •   在忙碌的、快餐式的社會生活中,很多經(jīng)典,我們都“沒有時間”靜下心來體會,偶爾的涉獵也是不明就里。老實說,看了這本書之后,我覺得我以前的很多東西都是有看沒有懂。這本書使我對經(jīng)典的認識有了進一步升華,也是一本導讀。
  •   有些章節(jié)特別吸引我,比如對《失樂園》一書的講解,解答了我長期以來心中的困惑!此類讀物對空閑時間較少的上班族來說還是比較實用的。對還沒有接觸多少經(jīng)典著作的青少年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   對于中國人寫西方文學的書有三點,第一、其實并未讀懂西方文學的偉大之處。我相信僅憑官方對西方名著的評價,通過馬克思理論的評價,很少人會覺得西方文學的偉大,更不知道為什么這些書是人類的名著。而這本書讓我知道西方文學的偉大,在乎關(guān)于人性、靈魂、愛、罪惡、死亡、拯救和希望。這些偉大的主題才是人類永遠關(guān)注的,才稱得上偉大,才稱得上不朽,才讓每一個認真思考過的人覺得驚嘆!相反僅從意識形態(tài)和歷史唯物主義,會讓人覺得人不是人,只是棋子而已。第二、很多人并沒有真信仰,對基督信仰只是簡單的、文化的接觸,這樣貌似客觀,實則膚淺,讓人覺得隔靴搔癢,難以帶讀者進入真正的偉大和震撼,其實就是那些作者很難稱得上真信仰,只是文化取向而已。但是文化取向,意味著失去信仰真意,也就沒有真正的解讀了文化。因為文化的核心是信仰,根基也在信仰。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現(xiàn)在官方意識形態(tài)必須建立在馬克思的原因。第三、很多真信仰,信仰純真的基督徒寫的書,往往并非澈透的讀懂西方的文學,所以也難于真正的解讀,可能是自說自話,難于解釋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看我評價的人,更多是非基督徒的,但是我很推薦你看看這本書,即使抱著開放的心態(tài),也應該看看,因為判斷和品讀的權(quán)利,當你讀這本書時,在乎你!
  •   不論是小說還是傳記,抑或其他,豐富的表達帶來了豐滿的信仰,這是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受。有的作者是在用生命去詮釋、表達、抒發(fā),有的著作之所以傳世是因為心靈的通性,這本書集結(jié)通性,試圖在閱讀指引上更明確、更堅定。
  •   這本書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思想深刻,非常好。
  •   齊老師的書總是很適合年輕人去讀的 ~ 帶來更多的思考和感動~~~
  •   齊宏偉的這部不錯,點評的各個作品也很到位,有時間就看看,值得一讀。
  •   語言好,思想深邃,很有啟發(fā)
  •   想來這是我第二次閱讀齊的作品,自由,價值,信仰在文學中閃出來,激蕩所有人去追尋真理。
  •   書中內(nèi)容經(jīng)典。值得細細品味
  •   喜歡這本書 但是此書貌似不是正版
  •   有些抽象,我個人感覺
  •   我是總結(jié)了,以后有什么一生什么一生的,一本書一本書可以干成什么的,基本不靠譜,只能做個大概的了解,別被書名給雷到了,總的而言這書還可以,只能做個大致的了解。
  •   書的內(nèi)容很好,可是書的裝訂有點差,剛打開的開膠了
  •   一拿到手就看了,還不錯
  •   還沒看呢,隨手翻了幾頁,覺得內(nèi)容不錯,有看頭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