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

出版時間:2003-11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保羅·約翰遜  譯者:楊正潤 等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本讓我們警惕人文知識分子的書可能是驚世駭俗的,也可能是嘩眾取寵的,但它十分值得一讀。知識分子可以懷疑和批判,也就難免被懷疑和批判。1998年,《知識分子》在倫敦出版,此后立即在大西洋兩岸引起強烈反響,在英國和美國一版再版,始終暢銷不衰?!秱惗貢u》發(fā)表文章稱它是“一本有說服力的、也是有趣的書;即使不喜歡它的人,也會從中得到樂趣?!奔s翰遜先生在那些偉大的思想家們所干的一切壞事中洋洋得意,告之了許多我們所熟悉的大知識分子――盧梭、雪萊、易卜生、托爾斯泰、海明威、布萊希特、羅素、薩特、威爾遜、高蘭茨……不為我們所知的另一面。

作者簡介

保羅·約翰遜(1928一)。約翰遜畢業(yè)于牛津大學麥格德林學院,此后一直擔任《新政治家》的編輯(至少在我們中國人看來,他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他著作極豐,有20余種,大都是政治和歷史作品,諸如《猶太人史》、《當代》(此書江蘇人民出版杜將在2000年出版)、《英國人民史》等,其中最著名、爭議也最多的就是他的《知識分子》一書。

書籍目錄

關(guān)于知識分子的一種思考(譯序)
1 盧梭:“有趣的瘋子”
2 雪萊:無情的理念
3 易卜生:“恰恰相反!”
4 托爾斯泰:上帝的兄長
5 海明威:深淵
6 布萊希特:冰一樣的心
7 羅素:一則合乎邏輯的廢話
8 薩特:“裹著毛皮的小墨水瓶
9 威爾遜:因懺悔得救的人
10 高蘭茨:被折磨的良心
11 赫爾曼:謊話,該死的謊話
12 理性的逃亡
譯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知識分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4條)

 
 

  •     剛讀畢《知識分子》(保羅·約翰遜著),國內(nèi)發(fā)行本缺關(guān)于馬克思的那一章,網(wǎng)上有譯文。
      作者認為知識分子應(yīng)為本世紀那些造成巨大社會災(zāi)難的計劃負責,作者對一些著名知識分子追名逐利、言行不一進行了揭露(從學術(shù)看很難進行事實反駁),這是本書的價值之一。但是作者選取的十幾位知識分子雖然具有代表性,顯然還不能代表全部知識分子,作者觀念的先行使得本書不免有嘩眾取寵之嫌。本書取得了商業(yè)上的巨大成功,是和作者的選材視角有關(guān)系的。
      什么是知識分子,作者似乎是指那些專家卻對社會事務(wù)指手畫腳的人,他特別指責托爾斯泰這類知識分子只愛抽象的人類不愛具體的人。
  •     該書可能引起如下后果,請慎讀:
      
      再也不相信愛情
      再也不相信文人
      再也不相信圣人
      再也不相信主義
      世界觀崩潰
      
      
      偉光正的盧梭是個性變態(tài),露陰癖,像農(nóng)夫懷里的蛇一樣春天一到就開始撕咬善待他的親朋好友。拋棄5個親生孩子(跟他偉光正的愛彌兒正好相反,他對小孩沒有一點興趣)———當時的孤兒院極其惡劣,被扔到孤兒院的孩子很少能活到成年;嘲笑孩子的母親是個無知婦女,不讓她上桌跟客人一起吃飯。
      
      馬克思無法完成自己好大喜功的寫作大綱,只能勉強寫完了其中一卷(計劃中是6卷),即資本論。馬和恩格斯都是論點先入,再找論據(jù),而論據(jù)又不是基于事實觀察的整理提煉,而是圖書館里找來的過期數(shù)據(jù)。他們只找能支持自己論據(jù)的數(shù)據(jù),如果數(shù)據(jù)不支持或反對了自己的論點,就加以歪曲,甚至捏造。
      
      開口閉口不離無產(chǎn)階級的馬這一輩子唯一深入接觸過的無產(chǎn)階級是他家的女傭,他跟女傭有一個私生子,然后說服恩格斯背了黑鍋認了私生子。由于女傭堅持不送兒子進孤兒院,孩子被送給別家撫養(yǎng)但允許偶爾去馬克思家看親媽,只準從后門進入。
      
      馬克思(及燕妮)是不肯工作的懶鬼,靠舉債度日。以至于馬克思自己的媽辛辣地說她希望卡爾能夠‘a(chǎn)ccumulating some capital, not just writing about it'. 馬是猶太人但反猶。
      
      薩特同樣對無產(chǎn)者毫無興趣,但不幸陰差陽錯選擇了共產(chǎn)黨作為他的政治立場。他無恥地為斯大林辯護,說蘇聯(lián)人不出國旅行是因為他們熱愛自己偉大的國家,蘇聯(lián)公民之言論自由高過西方人。多年后他承認撒謊,說是一離開好酒好肉招呼他的蘇聯(lián)立馬就說人家壞話也太不上道兒了,也因為“I didn't really know where I stood in relation to both the USSR and my ideas."
      
      雪萊(以及拜倫),易樸生,海明威,布萊希特,羅素,托爾斯泰。。。都是不要臉的,骯臟的,撒謊成癖,利用名聲和隨之而來的權(quán)勢在世界各地潛規(guī)則女文青的assh*les. 這些貌似為底層人民的疾苦奔走呼號的公知對底層人民本身毫無興趣,他們感興趣的只是把底層人民拿來當素材和論據(jù)。
      
      總之:姑娘們,下次再看到靠碼字起家的男子,請把他一腳踹到地溝油里去!
      
      p.s. 聽說中文版把馬克思那章刪了。-------- 英文版網(wǎng)上有免費下的。
      
      p.s. 看看最后一段,千萬要警惕臭知識分子啊 -
      One of the principal lessons of our tragic century...is-beware intellectuals. Not merely should they be kept well away from the levers of power, they should also be objects of particular suspicion when they seek to offer collective advice. Beware committees, conferences and leagues of intellectuals. Distrust public statements issued from their serried ranks. Discount their verdicts on political leaders and important events. For intellectuals, far from being highly individualistic and non-conformist people, follow certain regular patterns of behaviour. Taken as a group, they are often ultra-conformist within the circles formed by those whose approval they seek and value. That is what makes them, en masse, so dangerous, for it enables them to create climates of opinion and prevailing orthodoxies, which themselves often generate irrational and destructive courses of action. Above all, we must at all times remember what intellectuals habitually forget: that people matter more than concepts and must come first. The worst of all despotisms is the heartless tyranny of ideas.
  •     一直想看這本書,大概還是懷著八卦的心態(tài)吧。終于從網(wǎng)上下載了臺版的PDF文檔,繁體字和豎排版實在讓我的閱讀速度有些下降。仔仔細細從序言導讀讀起,似乎觀點對立的兩篇,揭示了全書的背景,以及閱讀的外延。心里對編輯立刻充滿敬佩,序言和導讀都是臺灣知名學者,媒體人,見解深入獨到,完全提升了我對全書的期望值。
      
      導讀中,“體制內(nèi)知識分子”這個詞吸引了我的注意。在當前社會中,知識分子大多依賴于某個學術(shù)組織或單位(大學,研究所,協(xié)會,中心等,名稱林林總總,但不能脫離社會組織)。有了單位,就有金主。這詞兒雖然不怎么好聽,但說白了也就如此??倸w就是出錢養(yǎng)活這幫“知識分子”的“主兒”。被體制收編之后,自然就得為體制唱贊歌咯。即使是所謂的意見建議,也不過是小修小補,所謂顛覆性的理論自然無從談起。
      
      在自然科學領(lǐng)域也大抵如此??茖W研究不過是謀生的手段,社會輿論根本沒必要把科研人員推上神壇,賦予什么拯救人類的職責。所謂科學家的社會責任,使命云云,不過是自己給自己戴的高帽子。帽子底下不過是自高自大的虛榮心而已。
  •      約翰遜的這本書與我們當今的“潮流”——鄙視知識分子,嘲笑高學歷,頗有契合之處。比如,眼下網(wǎng)上常有人將教授戲稱為“叫獸”,而大眾媒體也的確不是披露某些教授的無恥言行。一個浮躁拜金的社會出現(xiàn)招搖撞騙、德行有虧的知識分子是在不足為奇。然而我們也不能以“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的態(tài)度把一鍋湯都倒掉,相反,在看到食堂的飯菜中有蟲子、有鐵絲、有創(chuàng)可貼的時候,還要淡定地把它夾到一邊,面不改色地把剩下的菜吃完,這種大無畏的態(tài)度才能確保那些期望自己有一天也成為一盤菜的人不致喪失前進的動力和信心。簡單說,約翰遜者中選取一小撮知識分子、且之論及其私生活中的負面因素的做法,讓人難以信服。專門說話壞而不肯定其學術(shù)成就,有避重就輕之嫌,至少也落得個不中肯的評價。
       不過,除方法論上有缺陷之外,這本書的價值也要予以肯定。作者搜集這些大八卦肯定花了不少力氣,雖然只論及了一小部分知識分子,但打破公眾心目中的神話本身就是值得贊賞的,特別對于只對這些人的名聲一知半解、對其私生活一無所知的讀者,尤其有益。本來,盧梭、雪萊、托爾斯泰、海明威、羅素、薩特、易卜生、布萊希特,這些人物可算如雷貫耳了,即使不把他們當做高高在上的神一樣的存在,也會敬畏他們當年的影響的。然而,讀過此書,忍不住要感慨:他們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有欲望、有弱點,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所作所為甚至與其所鼓吹的原則恰恰相反,即便在一般的道德標準中,那也是德行有虧、不值得尊敬的。這就提醒我們,不要輕易地成為某某人、某某理論的盲目信徒,更要警惕那些華麗的、仿佛正在深入人心的言論是否只是作者的胡說八道。在本書的最后,約翰遜寫道:“任何時候我們必須首先要記住知識分子慣常忘記的東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須處于第一位,一切專制主義中最壞的就是殘酷的思想專制。”作者在試圖論述他自己的觀點的時候,遠比絮叨那些情節(jié)雷同的八卦有趣,可惜這些觀點的論述并沒要占太大篇幅,往往看得還不過癮的時候就戛然而止了。
       書中提到盧梭是集權(quán)主義的發(fā)端,這個提法并不新鮮,但從本書中也看不到充分的論證和解釋。無論從學術(shù)上、還是文字上,這本書都沒有什么特別出彩的地方,但這個話題,不得不說很吸引人。這也是我能耐著性子把后面根本不知道是誰的威爾遜、高蘭茨、赫爾曼等人的內(nèi)容也讀了一遍的原因。說實在的,我覺得光看楊正潤的序就可以對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有大概把握了,甚至讀完全書,又讀了一遍序,越發(fā)覺得序很好。
       讀完書之后,更想讀一下書中提到的人物的作品了,以前只是聽說,從沒想過自己去看看。先列幾本備著,也不知是否有時間看:
      海明威:《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
      薩特:《惡心》
      羅素:《西方哲學史》,這書買了好長時間都沒看……
      索爾仁尼琴《古拉格群島》和加繆的《局外人》,這兩本書是聯(lián)想到的:P
       啊,對了,我本以為作者罵了那么多個人,咋沒罵馬克思呢,原來也罵了的……
      
  •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讀完此書就能明白此話的意思了。知識分子思考和闡釋了什么東西是一回事,他們自己本身是個什么東西又是另一回事。照笛卡爾的說法,我們,或者說讀者,或者說大眾,只需要了解前者就足矣。要想按中國人身心合一的要求,找個思想深邃、文筆優(yōu)美、品格高潔的人,可能性幾近為零,甚至比零還少。所以,但凡有那么個人,文章寫得讓你心曠神怡、相見恨晚,那就不要再去琢磨他本人是什么樣子,也許他愛隨地吐痰,也許他愛睡覺打呼嚕,總之可能離圣人標準十萬八千里,這樣真相往往會讓人的夢破碎。但話又說回來,我們有時就是忍不住地想把文章背后的那個人給揪出來,因為我們內(nèi)心深處,多多少少都游蕩著一絲八卦之魂。
  •     蔡:這個社會對於知識份子有很多的期望,他們認為知識份子因為知道較多的事情、道理,受過比較多的教育,所以應(yīng)該要活得比較像一個有尊嚴、有原則的人,實際上,臺灣自己發(fā)生的事情,已經(jīng)一再地證明了知識份子未必會做正確的抉擇,在很關(guān)鍵的時刻,他們比很多沒有受過知識教育的人,表現(xiàn)得更懦弱或者更沒有原則。那我今天介紹的這一本書「所謂的知識份子」,就是要揭穿有史以來一些最具盛名的知識份子,不管他們是大作家還是大學者,他們分別度過了一些什麼樣子的人生階段,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是一個很不合格的人!
      
      蔡:這些人是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是一個沒有那麼高道德標準,活得也不那麼像樣的人,所以他們的理論、想法,就應(yīng)該被廢除?就應(yīng)該被忽視呢?我認為當然不是這樣子!孔子很早就講過這句話,說「不要以人廢言,不要因言舉人」不要因為這個人不是一個對的人,那他所有講過的話都不成立,並不是這樣子的---我想用這個態(tài)度來讀「所謂的知識份子」的話,會了解人性是有這麼多的黑暗面無法抗拒,表面上知識份子的光環(huán),跟實際上所過的人生是有差距的,能夠知道這一點,我相信在接下來當你在要求別人的時候,比較知道要求的是可能達成的?還是根本不可能達成的奇蹟?
      
      蔡:不可否認這本書很多八卦樂趣,你在裡面看到這些大哲學家像沙特,或者大戲劇家像伊卜生,他們有多麼地自我中心、自戀,或者是亂搞愛情關(guān)係,對於自己的伴侶背叛、不忠誠,這些當然都有很多八卦的閱讀樂趣,那更多的---我想這個節(jié)目裡面也出現(xiàn)很多的對於知識的討論,這並不能夠延伸為我們對於人性全面的信賴,我們還是得理解:人在大多數(shù)時刻是很脆弱的!沒有辦法抵抗很多的誘惑!個性上的缺陷並不因為他的著作的偉大,就可以加以掩蓋。我想如果對於人性很有興趣了解的話,那這本「所謂的知識份子」不應(yīng)該是帶來幻滅,而是帶來更多的理解。
  •     之前看了兩章,今晚繼續(xù),保羅·約翰遜的【知識分子】,眼中一片悲涼。作為文字的生產(chǎn)者,他們都熱愛抽象的人,但大多并不能延伸到任何一個具體的人,當然,除了自己。他們熱衷與觀察這個社會和之間的人,包括自己,帶著濃厚的主觀色彩,不可否認,正是這些主觀的東西讓他們的文字燦燦升輝,但這并不意味著真實和公正。
      他們欲望強烈,野心勃勃,通常懷著改革的幻想,希望能推動歷史的車輪;他們從書和報紙中尋找素材,嫁接著種種情節(jié)和期望,通常俯視著筆下的人物,流連在造化的成就中;他們害羞,恐懼太多,通常不能正常生活,希望世界圍繞自己公轉(zhuǎn),沉浸在傷害帶來的安全感中。
      他們鄙視暴力,又崇尚暴力;他們蠻橫似不通世故,又精通各種社交技巧;他們熱愛女人,又憎惡女人。他們多出生與矛盾和不安中,也多死與孤獨和寂寞中??傊?,和筆下的世界相比,他們通常是恰恰相反。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本書,關(guān)注那些著名的知識分子,更多的在私生活方面。我想這是人的好奇決定的。但,知識分子更大的意義是為人更好的生活提供一種可能,而不是一個榜樣,不是嗎?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作家如是,偉大的作家如是,渺小的眾人不也是如此這般。
      
      
  •     第一是自做主張刪去了關(guān)于馬克思的那一章。本質(zhì)上和偷竊,撒謊沒有區(qū)別。
      
      第二是,大家仔細看看封面,再仔細看看?。。。?br />   知識分子拼錯了!他拼的是INTELLECTUCALS,有一點點英文常識,甚至有點點拉丁字母常識的都不會這么拼。應(yīng)該是INTELLECTUALS
      
      真郁悶,又被楊正潤當傻瓜耍了一通。
  •     終于讀完了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的《所謂的知識分子》(Intellectuals),這是一本“顛覆”之作,作者把籠罩在所謂的知識分子頭上的光環(huán)拋開,把這些“人類的良心”放在聚光燈下,從個人生活的角度觀察他們,從而揭露出他們?nèi)A麗的外衣下藏著的“小”。
      
      讀這本書,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作者揭露或顛覆的極有可能是你崇拜或是喜歡的大師級人物。當看到自己喜歡的人被無情地剝?nèi)ネ庖隆⑻宦冻鋈诵灾谐髳旱囊幻娴臅r候,或許你的心里會失去一些平衡。作者重點揭露和顛覆的“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有:盧梭、雪萊、馬克思、易卜生、托爾斯泰、海明威、布萊希特、羅素、薩特等等。這些對現(xiàn)代文明產(chǎn)生過重要貢獻的先賢大哲們,在作者證據(jù)確鑿的筆下,暴露出卑劣下作的人格:虛偽、虛榮、傲慢、自私、貪婪、吝嗇、刻薄、粗暴、好色、偏執(zhí)、頑固、說謊、自我中心、極度自戀、忘恩負義、言行不一、雙重標準……幾乎人類所有的劣行惡跡全在他們的身上出現(xiàn)。你會感到,你所面對的不是先賢大哲,而是一群下流的無賴。讀之,會讓人經(jīng)常一身冷汗,不敢相信事實果然如此。但是,如果閱讀經(jīng)驗足夠豐富的話,那么,你會對作者的描述和結(jié)論很以為然。因為作者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公開的資料,而非什么秘密檔案,只不過作者善于把這些散落于四面八方的資料串聯(lián)起來,從而為我們勾勒出不同于我們過去經(jīng)驗的、全新的所謂的“知識分子”的形象。
      
      作者在檢驗這些知識分子的時候,使用了五個基本標準:道德;對親友的態(tài)度;對自己理念實踐的行動力;表里一致的誠實;對暴力的態(tài)度(這是作者認為最“關(guān)鍵”的一點)。在這五個標準的觀照之下,很少有人能夠逃得出作者設(shè)下的心靈拷問,只好化出原形,將自己的尾巴露給大眾看。原來,所謂的導師、所謂的偉人、所謂的知識分子,不過是些站在高坡上、揮手指方向的“吹笛人”,他們引領(lǐng)人類走向他們所期望人類走向的地方,而他們自己卻在一旁冷笑著,將膜拜他們的人類看成是無知的群氓。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他們那里,人類不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不是什么活生生的“人”,這導致了他們對“人”的蔑視和踐踏。
      
      其實,說得這么熱鬧,只不過還是在重復作者的觀點。在我看來,這本書可以歸為“好看的書”一類,雖然有點兒“八卦”,但讀來很是暢快。從某種意義上說,讀這本書有一種報復性的快感,有點兒“拉皇帝下馬”的勁頭,而且不用擔心被剮。這本書我讀了很長時間,基本上是“三上”:馬上、廁上、枕上。讀的時候經(jīng)常會被書中的描寫逗樂,因為作者揭露出來的那些東西,很適合人的偷窺欲望,好像你不是在讀一本書,而是跟隨那些先人們生活在一起,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你的面前表演著。魯迅先生曾經(jīng)定義“喜劇”,說,喜劇就是把人生中的丑惡撕破給你看。那么,這本書撕破了太多的丑惡,你讀了沒法兒不樂。說句粗話:丫怎么全都這德性呀?!
      
      書的最后一句話挺好,抄在這里:“任何時候我們必須牢記知識分子慣常忘記的東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須處于第一位,一切專制主義中最壞的就是殘酷的思想專制?!?br />   
      說句老實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很慶幸自己不是“知識分子”。我從來沒有拿自己當過知識分子,也不打算成為一個所謂的知識分子,我只是個讀書人而已。
      
      還有一個細節(jié)很有意思:我在火車上看這本書的時候,中間出去接了個電話,回來之后,發(fā)現(xiàn)這書被一位先生捧在手里埋頭苦讀,對我這個書主人不理不睬,直到讀完其中的一章之后,才不舍地把書還給我。他讀的那一章是第三章:馬克思——披上科學外衣的詩人革命家。
  •   那為啥還要給個五星呢???
  •   intellectuals也有被人肉的一天
  •   這些人也是滄海一粟的凡人被神化而已,了解其本來面目讓人不再迷信,但從次滑入什么都不信的黑洞大可不必
  •   看書評就好興奮 陰暗的八卦書 一定要讀一讀。只有捧、沒有打,這世界回不平衡的。真理自然浮現(xiàn)、不怕的。
  •   也不能一棍子都打死啊。既不能崇其人而盡拜其文,也不可鄙其人而全毀其文啊。
  •   人和職業(yè)要分開來看?。≈皇怯行┤私o自己戴高帽的樣子蠻可笑的
  •   呵呵^
  •   蔡康永這段話寫得非常好,很實在。
  •   我想第一條并不是他的錯。
  •   那是誰的錯?我的錯?
    不許登第三章,可以拒絕出版吧?
    都他媽不是自己的錯,反正中國人就是不認錯。
  •   我覺得那章并不是很過火 畢竟馬克思不是國家領(lǐng)導人 一般是作者自己的決策
  •   譯者幾年前就發(fā)過聲明了:全書翻譯好,交給出版社他就出國訪學了,出版社奉命抽去馬克思那一章,他并不知情,也很惱火的。
    此書第二版封面上把“知識分子”一詞的英文弄錯,那是美編的問題,怎么扯得上譯者?喬治的火氣太大了吧?
  •   這樣都不火 那怎么火? 殺人放火?
  •   喬治還真的很悶騷豁
  •   這種指責對譯者太不公平
    你不能讓譯者一個去反駁中國的出版審查制度視而不見,什么叫拒絕出版,像這種一般是出版社雇傭譯者翻譯,譯者交上譯文以后,別的就不關(guān)譯者的事了。有幾個譯者、作者大牌到一字不許易否則就不出版?
    至于封面,更與譯者無關(guān)。
  •   至少交待一句吧,第三章沒有翻譯行不行?
    我騰出時間來就翻翻第三章,剛看完,的確很惡毒。
    封面不是譯者的錯,那看來是讀者的錯了,讀者活該是吧?
  •    一般來說,出版社邀請翻譯的時候,會給予一段的時間,在翻譯沒有完成前,是不給一分錢的(有預支除外),而且如果不能通過審批的話,你翻譯了幾年的東西,很可能就無法出版,自然你也拿不到錢。
    國內(nèi)的翻譯費相當?shù)玫?,有名的譯者可能還多些,無名的簡直不把翻譯當人。幾年翻好,卻沒有出版又不給錢的情況也是有的。
    而且拿走稿子之后,就不再和作者聯(lián)系,直到出版前(甚至出版后)你才發(fā)現(xiàn)被刪節(jié)了。
      這時候,你如果拒絕出版,那么首先,你分文沒有不說,很可能這本書因為這一段,十幾年都無法和讀者見面。出版審查就是這樣的東西,改到作者發(fā)瘋,也未必通過。
    書籍出版,不僅僅是作者的事,或者讀者的事,還有出版社,和審查機構(gòu)。不能完全責怪到作者身上。  至于封面,基本上沒有作者有權(quán)干涉封面的。一般是出版后拿到書,才知道封面長什么樣子。
  •   呵呵,孩子沒譯過書沒出過書吧?
  •   SydneyCarton
    是啊是啊,我沒譯過書沒出過書,我還沒見過豬跑呢,不也一樣吃豬肉?嘻嘻
  •   呵呵,所以吃到注水肉就不怪屠宰場黑心怪豬憋尿過度?
  •   好無趣,有本事別加定語?。?br /> 那你這么說,我可不可以說
    “所以吃到母豬肉肉就不怪豬沒長好怪屠宰場黑心?”
    比一次是有趣,加定語才比得出第二次,好無趣,沒天分。
  •   呵呵,您老先去自修邏輯吧,有空再翻個修辭學吧。
  •   好,我先自修去了,仔細想想,覺得還是你對。
  •   哈哈,好玩,喬治好丟人
  •   “他讀的那一章是第三章:馬克思——披上科學外衣的詩人革命家。”
    哈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