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族

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鋒 等編著  頁數(shù):401  字數(shù):420000  

內容概要

  《中華民族全書:中國白族》通過物質文化、民間文化、社會文化、信仰文化、文化傳承、族際交往和文化人物來介紹白族。在歷史發(fā)展和文化積累方面,白族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并保持著較為完整的延續(xù)性;在民族文化交流方面,白族文化具有突出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文化多樣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同時,白族文化又以和諧為核心,追求多元文化的交融共處。這些特點集中體現(xiàn)了白族開放的文化精神和杰出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

書籍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白族概況
第一節(jié) 族稱族源
第二節(jié) 人口狀況
第三節(jié) 歷史沿革
第四節(jié) 生態(tài)資源和自然名勝
第五節(jié) 語言文字
第六節(jié) 民族區(qū)域自治
第二章 白族的物質文化
第一節(jié) 生產習俗
第二節(jié) 飲食習俗
第三節(jié) 服飾習俗
第四節(jié) 居住習俗
第五節(jié) 交通運輸習俗
第六節(jié) 人文歷史遺跡
第三章 白族的民間文化
第一節(jié) 民間教育
第二節(jié) 民間科技
第三節(jié) 民間醫(yī)藥
第四節(jié) 民間文學
第五節(jié) 民間體育13l
第六節(jié) 民間游戲
第七節(jié) 民間造型藝術
第八節(jié) 民間歌舞藝術
第九節(jié) 白族曲藝
第十節(jié) 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四章 白族的社會文化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社會組織
第二節(jié) 家庭禮儀
第三節(jié) 交往禮儀
第四節(jié) 親屬稱謂2ll
第五節(jié) 誕生禮儀
第六節(jié) 取名習俗
第七節(jié) 婚姻習俗
第八節(jié) 喪葬習俗
第九節(jié) 節(jié) 慶習俗
第十節(jié) 禁忌習俗
第五章 白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節(jié) 宗教信仰
第二節(jié) 宗教活動
第三節(jié) 哲學思想
第四節(jié) 預測與占
第六章 白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
第一節(jié) 積極促進民族團結
第二節(jié) 堅定維護祖國統(tǒng)一
第三節(jié) 英勇保衛(wèi)祖國邊疆
第四節(jié) 大力推動新中國各項事業(yè)建設
第七章 白族的精神氣質
第八章 白族的文化傳承
第一節(jié) 民族教育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白族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民間文學藝術創(chuàng)新
第四節(jié) 民族社團活動
第五節(jié) 民族文化價值
第九章 白族的族際交往
第一節(jié) 商貿交往
第二節(jié) 族際往來
第三節(jié) 文化互動
第四節(jié) 白族文化與外國文化的交流
第十章 白族的文化發(fā)展愿景
第一節(jié) 民族文化大州建設與白族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機遇
第二節(jié) 非物質文化遺產工程與民族文化保護
第三節(jié)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民族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
第十一章 白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
第一節(jié) 古代有影響的文化人物
第二節(jié) 近現(xiàn)代有影響的文化人物
第三節(jié) 當代有影響的文化人物
第十二章 白族的重要著作與文獻
第一節(jié) 白族文獻概況
第二節(jié) 重要白族著作和文獻簡介
附錄
一白族歷史大事記
二參考文獻
后記
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行星觀測。白族對肉眼可見的五大行星也有一定認識,在各行星中,最受關注的要算金星了。《南詔野史》記載宋靖康元年(1126年)閏五月“金星入月”,舊《云南通志》也有萬歷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太白經天”的記錄。洱海東岸的漁民也特別注意觀察金星,把金星作為判斷即將天明的標志,稱其為“值班星”。火星也是白族人民比較熟悉的行星。舊《云南通志》說順治三年(1646年)“瑩惑(火星)守井鬼”,就是當時對火星的觀測記錄。楊士云對五大行星都有一定的研究,他在《天文》“五星”中就分別列舉了歲星(木)、熒惑(火)、慎星(土)、太白(金)、辰星(水)五大行星。他在一首《十一日》的詩中寫:“金星晝見復經天,水火纏房土亦連,欲識水星今日次,斗邊一尺太陽前?!边@是某一天他觀察五星的記錄。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首詩中,楊士云已認識到水星離太陽很近,表現(xiàn)了相當高的認識水平。他在另一首詩中寫道:“太歲左行歲星(木)右,一紀周天常作偶?!睏钍吭圃谶@首詩中記載了木星的逆行現(xiàn)象,這是古代歲星紀年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可見他具有豐富的天文學知識。  月亮觀測。在白族的原始崇拜中,月亮有著重要地位,因此白族十分重視觀察月亮的運動,并取得很大成績。楊士云在《天文》中說:“月行有遲疾,似遲日十二,度算極疾日十四?!奔疵枋隽嗽铝吝\動不均勻性現(xiàn)象以及月亮運動有個最快點問題。清代,白族學者李滮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更準確、深入的研究,他以月亮過近地點的時間作為起始值,用籌算的方法精密地計算出了月亮的不均勻運動在不同日期、不同時刻的一系列理論值,并編出完整的《鈦陰行度遲疾限損益捷分表》(即月離表),精度非常高,他還指出月亮快慢運行是對稱的。這些認識都是十分可貴的?! ≡诿耖g,洱海邊的白族漁民由于打魚的需要,也特別注重對月亮圓缺的觀測。白族人十分熟悉每月月亮出入的方位,并總結出“月在上弦,上半夜好捕魚,月在下弦,下半夜好捕魚”的生產規(guī)律。  ……

編輯推薦

  《中國民族全書》內容充分展示中國五十六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全面探尋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波瀾起伏的歷史軌跡;深刻解讀中國五十六個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氣質;真切反映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生機勃勃的發(fā)展前景;積極推動中國五十六個民族走向未來的團結進步;著力加強中國五十六個民族面向世界的交流溝通。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白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