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博古圖

出版時間:2010年9月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宋)王黼 撰,江俊偉 譯注  頁數(shù):587  譯者:江俊偉 注釋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宣和博古圖》共三十卷,分二十類器物。書中器物形模、銘文、字畫三者皆具,均為古籍原貌。“饕餮紋”這一稱謂,在此書更是首次出現(xiàn)。該書獨特的器物描述法、臨摹繪圖、銘文拓本“三位一體”的編纂體例,在青銅器圖錄中均為首創(chuàng),后世眾多同類著述皆以此書為摹本效仿?!缎筒┕艌D》在中國青銅器圖像著錄史上有開創(chuàng)之功、楷模之效。    此書為官方組織編纂,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金石學(xué)著作,而此版本是唯一的白話譯本,更是廣大文物研究者以及收藏愛好者案頭必備的工具書之一。

作者簡介

編者:(宋代)王黼 注譯:江俊偉

書籍目錄

考證古代器物傳世專書(代序)提要鼎篇尊、壘篇彝篇卣篇瓶、壺篇爵篇斝、觚、斗、卮、觶、角篇敦篇簠、簋、豆、鋪篇甗、錠篇鬲、複篇盉篇盦、譙斗、瓿、罌、冰鑒、冰斗篇匜、匜盤、洗、盆、銷、杅篇鐘篇磬篇諄篇鐸、鉦、鐃、戚篇雜篇鑒篇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鼎篇鼎器具備各種形態(tài),或以人類生活所接觸的事物為形,或以自然之物為形。其功用也不只是烹制食物滿足人們?nèi)粘I钏璧谋硐?。《周易》中的《鼎卦》,用卦畫來顯示天下萬物的繁雜現(xiàn)象,比擬其形態(tài),反映其特征。因此,鼎用圓象征陽,用方象征陰;用三足象征三公,用四足象征四輔;用黃耳象征中人之才,用金鉉象征謀斷之才。描摹饕餮,用來警戒貪欲;描繪雌形,用來比喻智慧。雕琢云雷,用‘來象征云雨潤澤萬物的功德;雕刻夔龍,用來象征風(fēng)云莫測的變數(shù)。各種鼎中,大的稱鼐;上有圓蓋的稱鼒;其外附有耳的稱錢。稱為崇、貫的,是以國名命名;稱為讒、刑的,則是記錄相關(guān)事件;稱為牢、陪的,是為說明其不同的功用;稱為神、寶的,意在標明其貴重至極。士用鐵,大夫用銅,諸侯則用白銀,天子用黃金裝飾,這是身份上的區(qū)別;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這是數(shù)量上的差別;用牛、羊、豕、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來命名,這是為了表示用途上的差異。歷代鑄鼎,形制不一,紋飾、款識各有特色。只有查考核對其鑄造工藝,參酌稽考其字畫。推溯本源、詳加審訂,才可對諸如物象的繁多、名氏的疑問,以及那些沒有款識的器具等問題一一作答。

編輯推薦

《宣和博古圖:近千件御藏古器的再現(xiàn)與考證》是第一部考證北宋御藏古器的金石圖錄。彩插圖本,系統(tǒng)分類,詳細剖析傳世青銅器的形制之美、紋飾之美、工藝之美?!缎筒┕艌D:近千件御藏古器的再現(xiàn)與考證》圖文對照,詳細注解,讓讀者透過器物的外在美感,洞察到古代禮制的森嚴與高妙?!缎筒┕艌D:近千件御藏古器的再現(xiàn)與考證》各類青銅古器的全圖展現(xiàn),既利于讀者整體了解。又可幫助讀者從細節(jié)中辨識優(yōu)劣,既可器物雅鑒,又可文化品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宣和博古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6條)

 
 

  •   一部很棒的金石學(xué)名著.白話譯注,再現(xiàn)宣和收錄的古代青銅器。增加彩色插圖并詳加介紹,嚴謹求實編譯。很好
  •   修訂過的宣和博古圖,很實用。
  •   宣和博古圖,古人心血,今人增益,配以彩圖,修訂版式,甚佳
  •   對了解青銅器很有幫助,是很好的一部工具書。
  •   這本書對了解青銅器知識有益,白話更注重理解;但缺少原文是個遺憾,古漢語是一種文化,從這個角度講:今非昔比。
  •   青銅器的圣品~
  •   本是湊單而買,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是一本了解古青銅文明的好書.
  •   第一次買這種古玩收藏類的書,并不是太懂,不過感覺好專業(yè)啊,可以學(xué)到好多以前沒接觸過的知識。我想我需要一本字典,才看了第一頁就有多好不認識的字啊。
  •   很值得精讀的收藏指導(dǎo)書籍,當當,您真棒!書品相好,交貨迅速!我們還會來,
  •   這一系列的書大多數(shù)都買了,編排得很不錯!
  •   知識寶庫,值得擁有
  •   價格,質(zhì)量,紙質(zhì)都很好
  •   圖文并茂,看著好,如果圖片再多些更好。
  •   很重,字很大個
  •   特別篇不少本沒有貨,趕緊進呀
  •   內(nèi)容好'紙張一般
  •   這套書整體的策劃還是不錯的,內(nèi)容也都很有意思,可以長見識,就是內(nèi)容的排版上,有些顯得有些亂。
  •   這套書其實很難得,希望更多的資料出版。
  •   科普讀物,價格優(yōu)惠 發(fā)貨及時!適合收藏參考書籍!
  •   古典附上現(xiàn)代專家詮釋是傳統(tǒng)文化流傳發(fā)展的好形式。
  •   內(nèi)容值得研究學(xué)習(xí),只是紙張、裝幀印刷不太喜歡
  •   原文譯文對比,還是比較容易讀懂的!
  •   果真是博古
  •   可惜不是彩色的,而且紙張也差,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沒辦法,這個價格估計只能買到這樣的書了吧。
  •   書做得很丑,本想看原文,結(jié)果沒有原文,只是翻譯后的文字,失望至極。古書的美就美在古文字,一旦翻譯成白話文,味道全無。另,這類書,最重要的就是排版要簡單而美,就算有留白,也應(yīng)在正文版式里,而不是書的邊角。重慶出版社是在走幾年前山東畫報的出版路子,在這點上,還是多和山東畫報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吧,差的不是一分兩分。如果我是在書店中看了實物,我一定 不會買。有的書,寧愿沒有,也不能將就!
  •   本來《宣和博古圖》是一部器物學(xué)研究經(jīng)典,但這個本子做得很差。一是擅自減損原書的核心內(nèi)容,二是大部分沒有原文。這也是重慶出版社這一套書的問題,對讀者太不嚴肅。這些書太不可信賴,還是購買其它品牌出版社的書吧。
  •   圖解詳細+文字嚴謹,很直觀,不錯!
  •   粗略翻看了一下,很多圖片都是手繪上去的并不是很精細,說明很簡單。但對于外行來說用來了解古物也已經(jīng)足夠。
  •   是正品圖書,物美價廉,內(nèi)容全面、對深入學(xué)習(xí)專業(yè)知識很有幫助,喜歡重慶出版集團這套《深入閱讀中國古代物質(zhì)文化叢書》,已經(jīng)是第二次買了。插圖稍小了點,建議出精裝大開本的,最好能把生僻難認的字標出注音。這套書都是幾十塊一本,但《陶鑒》卻2百多,貴出十倍,不知為何?
  •   很大一本,但是內(nèi)頁紙質(zhì)和版式不是很喜歡
  •   買來一個多月了,今天才開始詳細翻看,結(jié)果就這么翻了幾翻,書就基本散了——背膠斷了三處,中間的部分完全掉了下來,紙張雖然厚實,但有些馬糞紙的感覺,而且內(nèi)容不夠詳盡,完全不值,就算兩折都不值,不建議購買
  •   看這書感覺見識了好多!
  •   好書一套,簡單明了,圖文并茂一目了然
  •   《博古圖》是第一部考證北宋御藏古器的金石圖錄,本書則是第一本將這部著述帶給普通讀者的白話本。全書內(nèi)容充實,收錄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銅器839 件。對于我們了解北宋歷史,以及我國青銅文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   講解古物的書籍不算少,但是這本書勝在“全”字上,近千件古物娓娓道來,再配有插圖,紙張的感覺也十分舒服,簡直就是進行了一次歷史的回溯。很好看~~
  •   怎么沒貨呢,很想看這本書的,在朋友那看過一次覺得很不錯,收錄詳細,內(nèi)容豐富,本來想買來送給朋友的,希望快點到貨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