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1-0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杜維明,盧風 頁數(shù):208 字數(shù):154000
Tag標簽:無
前言
這個訪談錄源自我從2007年6月21日到7月15日對杜維明先生的七次訪談。杜先生時任哈佛燕京學社社長和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及哲學講座教授。①這七次訪談的第一至六次都是在哈佛燕京學社的社長辦公室里進行的,最后一次是在哈佛燕京學社社長官邸中進行的?! ∮袡C會訪問杜先生,是因為此前受他邀請去哈佛燕京學社做訪問學者。在赴美之前,清華大學哲學系的萬俊人教授曾建議我找機會采訪杜先生,我想這個訪談錄可表明萬教授的建議是個很好的建議。在2007年8月回國后,我請清華哲學系的博士生張容南女士把訪談錄音轉錄成文字,并叮囑她嚴格按錄音轉錄。張容南女士為此付出了辛勞,特在此表示感謝!訪談錄文字稿出來以后,我逐字逐句地閱讀了一遍,做了一些語言上的修飾,并按訪談順序為每次訪談記錄加了標題(一級標題),然后通過電子郵件發(fā)給了杜先生。杜先生讓他的秘書為他打印了紙質文字稿,并極為仔細地從頭到尾對文字稿做了修改和潤色。
內容概要
本書是盧風教授對杜維明先生的訪談錄,主要討論現(xiàn)代性的價值導向?,F(xiàn)代社會以日益復雜的制度和日益發(fā)達的媒體激勵、勸誘人們以努力賺錢、及時消費的方式追求人生意義,其價值導向是經濟主義和消費主義的,而經濟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實質是物質主義。本書著力分析如此粗俗的價值觀何以能成為強有力地影響制度的主流價值觀。
作者簡介
杜維明,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1940年生于云南昆明,祖籍廣東南海。師從牟宗三、徐復觀兩位先生,獲臺灣東海大學學士學位,哈佛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著有《論儒學的宗教性》、《仁與修身》、《道學政》等。
盧風,清華大學哲學系教
書籍目錄
前言一 討論的話題啟蒙與中國思想現(xiàn)代性的價值導向現(xiàn)代社會的制度安排文明的可比性問題多元主義與相對主義哲學與生活之道二 現(xiàn)代人的意義追求人總是追求意義的經濟人或理性人西方的慈善事業(yè)現(xiàn)代企業(yè)家和現(xiàn)代企業(yè)尊重他人的自主性思想精英在現(xiàn)代社會的作用當代美國知識分子與美國夢現(xiàn)代制度與經濟主義公平與效率多元性與差異性三 市場經濟、民主政治與物質主義民主與物質主義社會不應市場化資本的邏輯民主的多面向和惡質化現(xiàn)代性的去道德化傾向現(xiàn)代性價值導向的錯誤和危險宗教與物質主義四 “為己之學”和個人責任仁愛的外推孔顏之樂儒家的“心術”與禮法第二軸心時代事實與價值的二分儒家的根源性智慧五 體知與思想方法儒家的體知反對排斥性的二分法科學是人與自然的對話儒家之敬畏贊天地之化育內在超越與外在超越自力與他力六 “天人合一”與儒家的終極關懷如何理解“天人合一”“天”與終極實在人文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凡俗的神圣與神圣的凡俗進步主義軸心文明的超越突破自由主義的進步主義歐洲中心論與美國中心論七 文明進步與進步主義科學、藝術進步與道德進步儒家的歷史觀資本主義與道德進步自我道德與公共道德個人是關系網絡的中心點公與私的相對性經濟增長并非絕對好不同文明的具體比較“天下”觀念和普世價值涵蓋性、整體性的人文精神
章節(jié)摘錄
一 討論的話題 盧風(以下簡稱盧):杜先生,我來哈佛已五個多月了,一直想對您進行訪談,但您一直很忙。今天您約我,我特別高興,希望能找到我們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很長時間以來,我主要研究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一直在對西方現(xiàn)代性進行批判性反思。在這一領域,也許能找到值得深入探討的有意義的話題?! ⒚膳c中國思想 杜維明(以下簡稱杜):作為一個中國學人,尤其是研究西方哲學思想的學人,你對重新反省現(xiàn)代中國的啟蒙心態(tài)會有較為寬闊的視野,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在現(xiàn)代轉化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儒家一直對啟蒙運動和啟蒙思想對中國人及中國文化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包括負面影響,有著同情的了解和批判性的認識。作為一個西方哲學研究者,你也要試著站在儒家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如關于科學理性、外在超越等問題。請你先想一下,我們是否可以從啟蒙心態(tài)談起。啟蒙心態(tài)有其源頭,我們要先談一下這個源頭,再談一下啟蒙心態(tài)在中國的成長過程。啟蒙思想登陸中國有相當長的時間了,它對現(xiàn)代中國人的影響仍然很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