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的人文價值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馮惠玲  頁數(shù):261  

前言

從申辦、籌辦到舉辦,第29屆奧運會幾乎貫穿了北京在新世紀開元十年的發(fā)展進程,同時也是此間中國社會最重要的事務之一。當中國以文化、經(jīng)濟和政治上所有可能的資源投入奧運,奧運也把最大化的財富反饋于中國。在這些財富中,有的巍然矗立在北京城,有的則深植于大眾心田。前者如鳥巢、水立方,后者如自信、擔當、愛國精神和世界情懷。我們更看重的是那些無形的財富,也就是北京奧運的人文價值。奧運會會旗已經(jīng)傳遞到倫敦并將流轉至更多城市,而奧運圣火在北京點亮的人文之光已經(jīng)成為中華文明華彩的一部分。如今,我們可以這樣描述、確認自己的身份:仰承五千年文明薪火的中國人,經(jīng)受近代百年屈辱的中國人,改革開放、奮發(fā)圖強的中國人,實踐、增益奧林匹克精神的中國人。以此身份認同,這個偉大的族群為自己的夢想和人類共同體的和諧而奮斗不息。這種民族身份的確認,是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眼光進行統(tǒng)觀的結果。總結、開掘北京奧運的人文價值,亦當獲取這雙重眼光,即站在古今中西的十字路口,發(fā)現(xiàn)指引人文理想、精神家園的路標。路標需要描畫,需要樹立,需要我們在前行途中周循奉行。2008年9月,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將總結、清理北京奧運的意義和經(jīng)驗列入研究議程,并于2009年1月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的支持,課題名稱為“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的重大意義與基本經(jīng)驗”。這個題目是宏大而深刻的,我們把研究目標聚焦在北京奧運的人文價值層面,即前述人文路標的描畫、樹立與奉行。

內容概要

本書在風格上有一“統(tǒng)”一“放”:統(tǒng)者,以",心思想隨筆的自由、靈動為主,放棄學術論文的嚴肅、刻板,如此才與奧運賽事的激烈、人們內心的激情相應相和:放者,課題組成員和本書作者來自文學、哲學、傳播學、管理學、政治學、體育學、外交學和社會學等諸多學科,各人皆以所在學科的獨特視角憶之吟之,不強求一致。當然,這些并不影響我們對北京奧運人文價值深切的關心和深入的探求?! ∵@本書是團隊協(xié)作的成果,來自學多科并多年從事奧運研究的專家學者在深度碰撞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前述十四個專題的觀察和詮釋。在章節(jié)分工上樊華執(zhí)筆第一章和第九章,韓東暉執(zhí)筆第二章,袁濟喜執(zhí)筆第三章,胡百精執(zhí)筆第四章,李樹旺執(zhí)筆第五章,葛晨虹執(zhí)筆第七章,魏娜、劉成運、.崔玉開執(zhí)筆第八章,孫維佳(北京奧組委原媒體運行部部長)執(zhí)筆第十章,鄭水泉、降瑞峰、謝天武、李劍、鄭維偉執(zhí)筆第十二章,陳岳、李永成(北京外國語大學)執(zhí)筆第十三章,金燦榮、李寶俊執(zhí)筆第十四章,我與徐擁軍合寫了第六章、與胡百精合寫了第十一章。喻國明、王斌(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金元浦也參與了寫作工作,牟峰、王宏偉、馮仕政參與了策劃和文稿修改,胡百精協(xié)助我完成了全書的統(tǒng)稿。我們還要衷心感謝人大出版社編輯精心的編輯工作,以及很多領導、學者及學生對人文奧運研究和這本書給予的幫助與支持!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北京奧運、中國元素及其當代價值 一、福娃貝貝:水日潤下 二、福娃晶晶:木日曲直 三、福娃歡歡:火日炎上 四、福娃迎迎:土爰稼穡 五、福娃妮妮:金日從革第二章 北京奧運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一、何謂傳統(tǒng):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境遇 二、北京奧運:中國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進程中的標志性事件 三、北京奧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縮影第三章 北京奧運、文化互通及其世界意義 一、奧運畫卷與中國意蘊 二、同一個夢想與天下情懷 三、《火的戰(zhàn)車》與東方圣火 四、奧運精神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第四章 北京奧運、狂歡文化與共同體精神 一、狂歡的理由與人的解放 二、中國式狂歡與創(chuàng)發(fā)型社會性格 三、狂歡記憶與共同體精神第五章 北京奧運、體育精神與人的優(yōu)美第六章 北京奧運與國民心態(tài)第七章 北京奧運與公民素養(yǎng)第八章 志愿永恒第九章 給未來的信——感念北京殘奧會第十章 北京奧運會與媒體政策的歷史性變革第十一章 北京奧運與現(xiàn)代國家治理第十二章 北京奧運與文化中國國家形象構建第十三章 北京奧運、全球與民族主義第十四章 北京奧運與中國外交附:圖片目錄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子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在山水環(huán)境的熏陶和比附之下,人的修養(yǎng)和境界也會受到影響?!八睂摹拔宄!敝械拿赖率侨寮覀鹘y(tǒng)意義上的“智”。《荀子·宥坐》中記載了孔子答弟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于東流之水。子貢問于孔子日: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日: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洗洗乎不湄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絮,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迸R水而觀,可以從水的遍及天下、無所作為想到“德行”;可以從水的流動趨下、隨物賦形想到“義氣”:可以從水的浩浩蕩蕩、無窮無盡想到君子的“道”;可以從水的奔騰向前、無所畏懼想到“勇敢”:可以從水的表面平坦、準則公道想到“法度”;可以從水的量見多少、不用削刮想到“正義”;可以從水的無孔不入、無色透明想到“明察”:可以從水的洗滌萬物、清潔污垢想到“教化”;可以從水的千曲萬折、無語東流想到“志向”。德、義、道、勇、法、正、察、善化、志,幾乎所有的儒家傳統(tǒng)美德都能在“水”中找到投射,中國人可以通過“觀水”反思自身,獲得“水”一樣的修養(yǎng)和德行?!八钡淖匀恍誀钜采顬榈兰宜瞥纭@献诱f:“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說德行“上善”的人,做人行事就像水一樣,潤澤萬物,有利于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總是流向低洼的地方,處在人們厭棄的卑下位置,所以最近于“道”。上善之人謙遜退讓,樂于像水那樣避高就低;他的心胸深廣,善于向水那樣積聚成淵:他在交往中仁愛待人,像水那樣坦然沒有私欲;他說話講求信用,像水那樣不欺不詐;他以正義治國,像水那樣清靜無為;他遇事總能勝任,像水那樣善于適應;他的行動無不合于時運,像水那樣順勢自然。正因為他能像水那樣與世無爭,所以才不會有所過錯。雖然老子更多地強調的是“水滴石穿”、“以柔克剛”的“弱”的特質,但是儒、道兩家都在水中領悟了做人的“大道”——平凡卑下,但是卻平和、柔謙、堅韌、執(zhí)著,水在“積少成多”之后就會展現(xiàn)出它們的巨大力量。

編輯推薦

《北京奧運的人文價值》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京奧運的人文價值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