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研究指要

出版時間:2005-6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志剛  頁數(shù):487  
Tag標簽:無  

前言

  張志剛教授主編的教育部“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宗教研究指要》就要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這是我國宗教學學科建設二十余年來的一個新成就,它說明我國“文革”結束以來出現(xiàn)的研究宗教學的熱潮日益走向深入和發(fā)展。只要我們簡單地回顧一下百余年來宗教學術研究在中國社會和學界步履維艱的歷程,并與當今宗教學發(fā)展的盛況做點比較,就可比較清晰地理解到我的上述說法并非夸大其詞。  宗教學,作為一門具有科學意義的人文學科,產(chǎn)生于19世紀下半世紀的西歐。從一開始,這門新學科的奠基人就把人類社會的一切宗教視為學術研究的對象,而不是信仰的對象,并應用理智的態(tài)度和實證的方法對之進行客觀的比較性研究,以此來揭示宗教的本質、特性和功能,并努力探索人類宗教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軌跡與規(guī)律。在其進一步的發(fā)展中,不同的宗教學者先后應用各具特性的理論與方法來解讀或詮釋各種宗教現(xiàn)象,從而形成了一個接一個各具特性的宗教學的分支學科,如宗教人類學、宗教心理學、宗教社會學、宗教現(xiàn)象學、宗教史學以及宗教哲學,出現(xiàn)千帆競渡、百家爭鳴的盛況?! ≡谥袊?,近現(xiàn)代的西方宗教學是隨著清末開始的西學東漸過程而逐漸引進過來的。這個過程進展得很緩慢,成效也不甚顯著。截至民國時代在大陸的終結,除了少數(shù)社會學家、民族學家和哲學家偶爾涉足這個領域,或譯介幾本西方宗教學的著作,或發(fā)表幾篇淺嘗輒止的文章以外,學術界幾乎沒有出現(xiàn)一個稱得上宗教學專家的專業(yè)學者。

內(nèi)容概要

這部教材的出版是我國宗教學學科建設二十余年來的一個新的成就。它的出版必將吸引全國宗教學術界和宗教系所的注意,使大家的眼睛為之一亮。    本書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和優(yōu)點,這就是各篇章的作者,如方立天教授、牟鐘鑒教授、金宜久教授、卓新平教授……都是中國在這方面的權威學者。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卓越的學術貢獻,由他們執(zhí)筆的這些章節(jié),應該說體現(xiàn)了我國宗教學界現(xiàn)在所能達到的高水平。    這本教材由“三編”構成,即“宗教史研究”、“宗教學研究”和“當代中國宗教研究”。此種結構安排主要是為了適合“宗教學教學和研究之中國國情”。首先,從國內(nèi)外大學宗教學專業(yè)的教學計劃來看,一般要先上一門導論性的或概論式的課程,可問題在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尚不具備全面且系統(tǒng)的宗教史知識,因而第一編的內(nèi)容便不可或缺了。這部分由國內(nèi)一流專家學者引介的歷史背景知識,不僅僅有助于初學者跨入宗教研究的門檻,即使對本專業(yè)的學者或教師以及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來說也是難得的“參考綱要”。

書籍目錄

序編者序第一編 宗教史研究  第一章 佛教    一 佛教的創(chuàng)立、演變與傳播    二 佛教的典籍、教義、制度和儀軌    三 佛教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四 佛教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第二章 道教    一 道教的形成和演變    二 道教的經(jīng)典、教義、宮觀、道術與齋醮科儀述要    三 道教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    四 道教研究概述  第三章 猶太教    一 猶太教的起源、形成和歷史沿革    二 猶太教的主要經(jīng)典、信條和習俗    三 猶太教的影響    四 猶太教的研究現(xiàn)狀  第四章 基督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    一 基督教的形成與發(fā)展    二 基督教的經(jīng)典、教義、圣禮和教制    三 基督教對世界歷史文化的影響    四 基督教研究概述  第五章 伊斯蘭教    一 伊斯蘭教的興起與傳播    二 伊斯蘭教的經(jīng)典、教義和禮儀制度    三 伊斯蘭教對社會各個領域的影響    四 伊斯蘭教研究現(xiàn)狀  第六章 新興宗教    一 新興宗教概論    二 新興宗教與現(xiàn)代社會    三 新興宗教的組織結構    四 新興宗教的未來第二編 宗教學研究  第七章 宗教學的形成    一 宗教學的形成背景    二 倡導者的學術主張    三 學科概況和研究意義  第八章 宗教人類學    一 宗教人類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二 宗教人類學的基本框架    三 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形態(tài)    四 創(chuàng)生性宗教    五 靈魂觀念與神靈觀念    六 宗教儀式的基本要求    七 宗教運動與社會變革  第九章 宗教社會學  第十章 宗教哲學  第十一章 宗教文化學第三編 當代中國宗教研究  第十二章 當代中國宗教概況  第十三章 現(xiàn)行宗教政策法規(guī)  第十四昌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佛教  一 佛教的創(chuàng)立、演變與傳播  二 佛教的典籍、教義、制度和儀軌  三 佛教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四 佛教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佛教,亦稱“浮屠教”、“釋教”、“大教”、“佛道”等,是以佛為最高教主,以佛崇拜為基本信仰,以解脫眾生的煩惱、痛苦、生死,啟導眾生轉迷開悟為根本特征的宗教。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又與儒家、道家(含道教)合稱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三教”。佛教是人類有史以來所有宗教、學派中典籍最多、內(nèi)涵最復雜、體系最龐大的派別。佛教歷史悠久,內(nèi)部派別紛繁,各具異彩。佛教具有多種不同類型,如貴族性佛教與平民化佛教、精英佛教與大眾佛教、義理佛教與修持佛教、僧人(寺院)佛教與居士(在家)佛教、山林佛教?! ∫弧》鸾痰膭?chuàng)立、演變與傳播 ?。ㄒ唬┽屽饶材岬膭?chuàng)教活動與早期佛教  1. 釋迦牟尼創(chuàng)教的歷史背景  佛教由約公元前6世紀—前5世紀古代北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南部)王子悉達多·喬答摩,即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釋迦牟尼生活在一個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社會動蕩不安、新舊思想交替而宗教生活盛行的時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宗教研究指要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條)

 
 

  •   我最愛的宗教學的入門書籍系統(tǒng)了解了宗教的基礎知識對于宗教知識雜亂無章的我來說無異于做了一次系統(tǒng)的整理好讓我將過去看過的書籍思想進行分門別類
  •   張志剛主編的,宗教學必讀
  •   國內(nèi)宗教研究的風向標。
  •   基本知識比較詳細,不過基本沒有個人見解。
  •   但是系統(tǒng)性就稍差了,也是篇幅所限
  •   雖說是教科書但是也不枯燥
  •   好評,寫的還挺通俗易懂的
  •   如果想對宗教方面的知識作一個初步的了解,是一本不錯的,能夠拋磚引玉的書
  •   是國內(nèi)所謂的名家所編寫,很有可取的地方,值得入門者細讀!
  •   框架挺清晰的。。。就是內(nèi)容有點小高深啊。。。。
  •   作為基礎讀物來讀
  •   北大出版社要好好反省了 錯別字率大大超過中華書局 上海古籍
  •   東西講的不少,但都只是很簡略地介紹一下,當做入門書籍還是不錯的。書的氣味有些刺鼻。。。久了還好。其他的裝幀還不錯,可以接受。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