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的過程

出版時間:2009-07-28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亨利·J.亞伯拉罕  頁數(shù):426  字數(shù):592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國際比較法學界享有盛譽的一本專著,是為數(shù)不多專門以司法制度為比較對象的作品,在中文世界已有的關于司法制度的譯著中,本書是對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司法制度的分析和介紹最詳細的作品,也是最全面、最深刻和最權威的作品之一。從作者寫作本書的初衷以及本書的內在邏輯理路來看,本書更是一本研究和介紹美國憲政結構中司法機構之規(guī)范性構造和現(xiàn)實運作情況的專著性教材。本書運用了法學、政治科學、法哲學、政治哲學和法社會學等多學科的方法和視角,既詳細地介紹了美國司法制度的整體構造及其在美國整體的憲政結構中所占據(jù)的地位,同時也用豐富的資料令人信服地帶領我們近距離地觀察這個司法制度在實踐中運作的一些重要細節(jié)和各種實際效果。對一些具有美國特色的制度,例如陪審團制度、法官選任制度以及聯(lián)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決策機制,作者也做了重點的介紹和分析。
  本書不但是即將進入司法職業(yè)生涯,因此不得不同美國司法體制打交道的美國法學院學生了解、熟悉并適應美國司法制度的最佳教材,同時也是外國學者了解和研究美國司法制度最重要的參考材料之一。其對中國學者思考和分析中國的司法改革問題也極具參考和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亨利·J·亞伯拉罕,已榮譽退職的弗吉尼業(yè)大學政府和對外事務的JamesHart教授。共有12部著作,其中包括:《法院與自由》(FreedonlandCourt,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7版)。是美國政治科學協(xié)會的法律與法院部所頒發(fā)的第一位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
泮偉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
宦盛奎,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學院法學系講師,法學博士
韓陽,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書籍目錄

建構中國的司法研究場域——譯者導言
第七版序
初版序
表格、圖表和插圖
第一章 導言:法律和法院
 法律的性質
 普通法和制定法
 一些補充性的法律定義和概念
第二章 法院人員的任用
 選舉
 任期期限
 資質及動機:美國
 “重組聯(lián)邦最高法院”和被任命者的“真實”政見
 美國參議院的角色
 資質和經驗:英國和法國的特殊情況
第三章 法院、法庭和陪審團
 法院的類型:初審法院和上訴法院
 庭審程序:概況
 神的聲音還是人民的聲音在起作用:陪審團
 陪審團的選舉和組成
 從違法到審判:一個程序的記錄
第四章 美國的法院系統(tǒng)(一)——下級法院系統(tǒng)
 一個二元的法院系統(tǒng)
 州法院系統(tǒng)
 聯(lián)邦法院系統(tǒng)
第五章 美國的法院系統(tǒng)(二)——聯(lián)邦最高法院
 位于司法權力的最高點:聯(lián)邦最高法院
 工作中的聯(lián)邦最高法院
 在關閉的門背后
 外界對法院人員的影響
第六章 域外法院
 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法院
 法國的法院系統(tǒng)
第七章 司法審查(一)——最高的權力
 司法審查的定義
 國外的司法審查
 國內的司法審查
第八章 司法審查(二)——爭論和限制
 民主國度里的司法審查:神圣還是罪過?
 劃出一條界線——或致力于此
 對法官的制約——法律的傳統(tǒng)
 對于司法權力和效力的其他限制
 爭奪最高權力:政治權力斗爭之中的
 最高法院
第九章 尾聲:一個現(xiàn)實主義的防御壁壘
 司法自我約束的16句重要箴言
 防御壁壘
附錄A 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成員
附錄B 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承繼關系表
參考文獻注釋
附錄一 普通主題索引
附錄二 姓名索引
附錄三 法院案例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院對這位林肯的繼任者抱有極大的敵意,以至于對他每次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空缺的嘗試都予以拒絕。議會甚至要廢除這個空缺,這對約翰遜無效的提名是雪上加霜。一個世紀后,1968年,林頓·約翰遜試圖晉升亞伯·福塔斯,同時啟用美國第五巡回區(qū)上訴法院的霍默·索恩貝里(Homer Thornberry)法官接替福塔斯留下的位置,對這兩項努力,參議院都予以了否定。林頓·約翰遜的失敗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hù)參議員都無視這位任期將滿而又未能重新當選的總統(tǒng)的提名。自從十年前,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任命大法官波特·斯圖爾特(Potter Stewart)后,共和黨一直沒有機會擔任這個職位。嗅到勝利氣息的共和黨人想要自己占有這個空缺的職位。大量紀錄在案的例證都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即許多被提名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候選者都因為他們所牽連到的一些公共事務,而得不到參議院的認可。就像在1795年,參議院以10:14票駁回了約翰·拉特里奇(John Rutledge)作為首席大法官的提名,即使他曾經在提名之后、國會休會期間在這個職位上已經工作過4個月。當約翰·杰伊(John Jay)辭掉首席大法官職位時,拉特里奇曾經建議華盛頓總統(tǒng)任命他接任這一職位,但卻因他大肆批評《1794年杰伊條款》(Jay Treaty of 1794),而遭到聯(lián)邦黨人的投票反對。聯(lián)邦參議員拒絕這位反對他們曾為之斗爭的協(xié)議的人接替這一職位,雖然他有能力達到華盛頓對首席大法官這一高位的嚴格要求。與此同時,參議員們拒絕拉特里奇的理由,因幾乎全體一致的北部聯(lián)邦媒體對他的譴責而得到支持。1811年,被詹姆士·麥迪遜(James Madison)提名的亞歷山大·沃柯特(Alexander Wolcott)以9:24票落敗,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媒體熱情支持的聯(lián)邦參議員們反對他作為美國康涅狄格州的關稅征收員時大力執(zhí)行禁運和禁止交流的規(guī)定。此外,還有一些關于沃柯特是否具有合法資格的問題。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是少數(shù)幾本能夠達到經典地位的政治科學教科書之一……學生們不但從中學到當他們成為律師或者法官時要做的許多事情,同時他們享受著對文本閱讀和討論的過程……這是一本關于美國司法制度基本信息的儲藏庫,文筆簡潔,結構精美。——《法律與政治評論》

編輯推薦

《司法的過程(第7版)》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名人推薦

是對司法制度比較研究的一部經典之作。既照顧到了初學者,又總能為該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豐富的信息?!狥rancesco Parisi,喬治梅森大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司法的過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全面細致、資料翔實。讓人減少很多對西方司法制度的誤解
  •   要全面的學習西方的法律體系,這本書是必不可少的。司法的過程,其實要學習的就是西方的司法。我們的司法,雖然脫胎于蘇聯(lián),但是很多東西是從西方的司法體系中學來的。
  •   不錯的一本書,有所收獲
  •   活動時滿59減15時買的
  •   看了第一章,不錯,很詳細,但也有法律專業(yè)書籍的一些通病,就是翻譯問題。中國不懂外語的讀者看專業(yè)書籍只能依靠翻譯,但一個長句往往讓人覺得讀起來很累。
  •   用的是什么臨床的圖片。
  •   本書簡明扼要,數(shù)據(jù)翔實,比較進行了追溯歐美司法過程的歷史和近現(xiàn)代的發(fā)展過程!
  •   雖然我沒看完 書的質量啥的都還不錯
  •   發(fā)貨不是很快,不過圖書肯定是正版,
  •   本科不是學法律的,買來這本書充實一下自己的知識。雖然有些翻譯顯得略有晦澀,但是整體內容還是讓我受益匪淺的。最大的感觸是:原來司法獨立對于法治國家如此重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