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0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任光宣 等 頁數(shù):250
Tag標簽:無
前言
北京大學的歐美文學研究經(jīng)歷了不同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具有十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和鮮明的特色,尤其是經(jīng)過1952年的全國院系調整,教學和科研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充實與加強,匯集了馮至、朱光潛、曹靖華、楊業(yè)治、羅大岡、田德望、吳達元、楊周翰、李賦寧、趙蘿蕤等一大批著名學者,素以基礎深厚、學風嚴謹、敬業(yè)求實著稱。改革開放以來,北大的歐美文學研究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各語種均有成績卓著的學術帶頭人,并已形成梯隊,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已陸續(xù)出版了一批水平高、影響廣泛的專著,其中不少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的科研獎或教材獎。目前北京大學的歐美文學研究人員承擔著國際合作和國內省部級以上的多項科研課題,積極參與學術交流,經(jīng)常與國際國內同行直接對話,是我國歐美文學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2000年春,北京大學組建了歐美文學研究中心,歐美文學研究的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兰o之交,為了弘揚北大歐美文學研究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促進歐美文學研究的深入發(fā)展,我們組織撰寫了這套《北大歐美文學研究叢書》。該叢書主要涉及三個領域:(1)歐美經(jīng)典作家作品研究;(2)歐美文學與宗教;(3)歐美文論研究。這是一套開放性的叢書,重積累、求創(chuàng)新、促發(fā)展。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來系統(tǒng)展示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北京大學歐美文學研究的優(yōu)秀成果和獨特視角,加強與國際國內同行的交流,為拓展和深化當代歐美文學研究作出自己的貢獻。通過這套叢書,我們希望廣大文學研究者和愛好者對北大歐美文學研究的方向、方法和熱點有所了解。同時,北大的學者們也能通過這項工作,對自己的研究進行總結、回顧、審視、反思,在歷史和現(xiàn)實的坐標中研究自己的位置。此外,研究與教學是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套叢書來促進教學和人才的培養(yǎng)。
內容概要
20世紀,俄羅斯文學與基督教依然有著不解之緣和千絲萬縷的關系。《俄羅斯文學的神性傳統(tǒng):20世紀俄羅斯文學與基督教》通過對20世紀俄羅斯本土和僑民作家詩人的作品解讀和個案分析,探討和研究基督教與圣經(jīng)文化傳統(tǒng)在俄羅斯作家詩人意識中的深層積淀及其對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和作用。
作者簡介
任光宣,男,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北京大學歐美文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并兼任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理事、普希金研究會秘書長,北京市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國家圖書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多年從事俄羅斯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俄羅斯文學與宗教關系、俄羅斯當代文學、俄羅斯文化藝術史等。有《俄羅斯文學史》、《俄羅斯藝術史》、《俄羅斯文化十五講》、《藝術與科學》、《藝術與世界宗教》、《與友人書簡選》等著譯以及論文和文章近百篇?,F(xiàn)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研究項目《俄羅斯文學與圣經(jīng)》的負責人。
書籍目錄
序言上篇 20世紀俄羅斯本土文學與基督教 概述第一章 “頭戴白色玫瑰花環(huán)”的耶穌基督第二章 史詩《安魂曲》的《福音書》層面第三章 “新福音書” ——《大師與瑪格麗特》第四章 《日瓦戈醫(yī)生》的基督教氛圍第五章 20世紀的受難圣愚——維涅奇卡第六章 小說《生》的宗教寓意第七章 魔幻的《金字塔》第八章 世界終結的神話《昂里利亞》第九章 基督再臨的故事第十章 新“圣徒形象”第十一章 “天路指南”小說下篇 20世紀俄羅斯僑民文學與基督教 概述第一章 基督教道德倫理的藝術闡釋第二章 獲得救贖的《神的禧年》第三章 《福音書》之光照亮《格烈勃的旅程》第四章 虔誠的罪和《贊美詩》結語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杜納耶夫這本書的最基本的論斷是,世界上的“全部真理寓于東正教之中”。顯然,作者是從東正教神學觀點出發(fā)去考察、論述和研究宗教與俄羅斯文學的關系,這也是《東正教與俄羅斯文學》這本書最顯著的一個特征?! 《偶{耶夫指出,迄今為止俄羅斯的許多評論家和研究者雖然寫了不少研究俄羅斯文學的著作和論文,但是他們主要是從社會學、歷史學、哲學、審美學、倫理學、政治學等角度去研究俄羅斯文學,沒有抓住俄羅斯文學的本質特征,即俄羅斯文學“對現(xiàn)實世界的宗教的、東正教的理解”。他毫不客氣地指出:“無數(shù)的研究者和評論者幾乎都沒有涉及俄羅斯經(jīng)典文學的客觀屬性和主觀屬性及其基本特征……”②因此,他要用自己的研究方法闡釋和論證俄羅斯文學的最基本的屬性——她的宗教性?! ∈紫龋偶{耶夫否定蘇聯(lián)時期的俄羅斯文學研究,向這些研究方法提出了大膽的挑戰(zhàn);其次,他的觀點也與當今對俄羅斯文學的許多傳統(tǒng)的認識和觀點相左。比如,其中最明顯的一點是,他否定俄羅斯文學中“白銀時代”的提法,指出“在‘白銀時代’的美學和意識形態(tài)里,東正教的真理被忘卻和否定了”③。他認為“白銀時代”的藝術家把美神靈化,使之幾乎變成評價所有生活現(xiàn)象和藝術作品的唯一標準,讓審美凌駕于道德之上了。此外,杜納耶夫還對俄羅斯的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嗤之以鼻,認為所謂的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首先注重人的存在的肉體一物質方面,津津樂道地玩昧陰暗的動物本能,不僅鄙視人生的精神復雜性,而且鄙視其心靈的復雜性。后現(xiàn)代主義取消道德性問題,仿佛認為道德性是沒有必要的”③。總之,杜納耶夫以其東正教神學的立場、角度、觀點和論斷引起了俄羅斯文學研究界的注目,并且招來一些俄羅斯文學理論家的質疑?!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