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魯迅余抄

出版時間:2010-11-22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玉石  頁數(shù):30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一所好的大學應該是人類精神的童年。它應該擁有一片永久的綠色空間。這空間在自然界也在人精神世界里。無論它變得怎樣古老,在這里生長并從這里出發(fā)的都是含苞待放的希望。我愿永遠不會再有人用野蠻的思維和暴力鏟除北大人百年來葆有的靈魂的一點綠色。

作者簡介

孫玉石,1935年11月出生,遼寧海城人,1960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yè),1964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任教至今?,F(xiàn)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魯迅與五四文化以及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研究。著有《〈野草〉研究》、《中國初期象征派詩歌研究》、《中國現(xiàn)代詩歌藝術》、《中國現(xiàn)代主義詩潮史論》等。

書籍目錄

讀魯迅的《革命時代的文學》對“革命文學”論爭性質的一點看法過渡時代的偉大橋梁——學習魯迅“五四”時期關于解放思想的論述深情的紀念珍貴的記錄——介紹幾篇紀念魯迅的珍貴短文附:宋慶齡等紀念文章四篇研究一點魯迅研究的方法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座豐碑——日本新譯20卷本《魯迅全集》陸續(xù)出版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問題之商榷“民族魂”的知音——重溫許壽裳對魯迅闡釋的一個側面1981年版《魯迅全集》第1卷注釋修訂札記1981年版《魯迅全集》第l卷正文??迸e要“近史”性質的學術突破——談修訂新版《魯迅全集》評說紛紜仍談“新——漫話2005年修訂版《魯迅全集》總會有人走近和詮釋這部經典的——2005年版《魯迅全集》第1卷注后瑣言閱讀魯迅“三思談談魯迅研究中的“過度闡釋”問題——魯迅研究當代性與科學性關系的思考深層理解與割舍不斷的情誼——在“中國三十年代文學研究會”座談會上的“發(fā)言在“魯迅與書法”學術討論會上的發(fā)言在《魯迅譯文全集》出版座談會上的發(fā)言魯迅——近代文學辭典條目《野草》拾零——《野草》題名的由來魯迅佚文注后附言蘊蓄與文章美——魯迅美學思想拾零“劉喜奎的臣子”是怎么一回事?做“勸孝”樂府的是誰?拓荒者的姿態(tài)和品格孤軍奮戰(zhàn)者的精神世界略談《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讀《野草·題辭》讀《秋夜》說《影的告別》讀《雜感》讀《夜頌》讀《二丑藝術》魯迅《野草》點評《野草》導讀魯迅:深化研究與自我調整魯迅與北京大學走近高山和大海的精神橋梁——為《魯迅大辭典》出版座談會作學術問路自述

章節(jié)摘錄

  他的這些“中國人”、“國民性”、“民族性”等概念,就不是科學的概念。我們當然不僅僅要看概念,還要看魯迅的思想實質。我們應該對魯迅一些文章做更深入具體的分析。世界上沒有一貫正確的人,也沒有百分之百的馬克思主義者。魯迅的偉大正在于他是一個人,不是一個神。對于他后期有關這方面的文章,應該全面地分析,不應僅看他的字句。應該去掉它不科學的外殼,理解他戰(zhàn)斗精神的真髓,而不應該相反,由這些言論得出魯迅一貫堅持改造國民性思想的結論來?! ∮蛇@個問題的爭論,使我考慮魯迅研究的一個根本問題,即克服神化魯迅的觀念是一個十分艱苦的工作,也是一個使魯迅研究科學化的過程。它不僅要改變我們學術研究的一些方法和風氣,也涉及怎樣從根本上建立我們研究魯迅的科學的歷史觀:我們要切切實實地把魯迅看成一個腳踏在中國大地上在外在與內心的緊張斗爭中艱苦前進的偉大的人,而不能出于良好愿望地把魯迅視為洞察一切一貫正確的偉大的“神”。我們要用整個歷史的眼光來觀察分析魯迅,而不能以魯迅自己的一切言行為標準來判斷整個歷史。我們要在魯迅客觀存在的本身中發(fā)掘他的精神光輝,而不能離開魯迅本身的客觀存在憑著良好的愿望去為他增添什么精神光輝?! ∑浯挝矣纱丝紤]:研究魯迅怎樣聯(lián)系實際的問題。魯迅的著作和思想有長遠的歷史意義。他一生的道路和許多思想(但并非全部)對于人們有永恒的啟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思想都一定可以與現(xiàn)實中某一種思想和運動找到必然的聯(lián)系。特別是魯迅先生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某種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就不一定再適用,或者去繼續(xù)發(fā)揚提倡它。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就又能重復十年浩劫歷史中出現(xiàn)的一些引人深思、令人發(fā)笑的錯誤。也可能出現(xiàn)新的實用主義的毛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走近魯迅余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說到“痛苦”體驗對于研究者來說是否必要的問題:在當代性、科學性之外,還有一個維度,那就是魯迅詮釋的“個人性”維度。比如,竹內好是真正被魯迅吸引、因此投入而認真地沉浸到魯迅的世界中去的一個特例,雖然“離開”了魯迅的具體場域,但卻生發(fā)出獨特的“竹內魯迅”價值。如果“痛苦”是不必要的,那么竹內好的魯迅研究簡直可以被現(xiàn)在的魯迅研究者棄之不顧了。
      
      魯迅對于生命之間的”痛苦“是非常敏感的:造物主已經使人與人在肉體上的痛苦互相隔膜,而人又制造了精神痛苦的互相隔膜。
      
      但之所謂”痛苦“,并不是把研究者體驗到的痛苦機械地類比和附會到被研究者身上去、形成那種“借他人之酒澆自己塊壘”。魯迅研究中的”痛苦“,應該是魯迅的痛苦而不是我們的痛苦。但如果想要理解魯迅的痛苦,我們自己首先得有那種理解痛苦的能力。
      
      但這種能力是通過尊重并體驗自己的痛苦而形成的。而且這種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修養(yǎng)“的。與其說修養(yǎng),不如說”修煉“。但總之,研究者自己的”痛苦“體驗很重要。
      
      這種能力使得我們不但能夠發(fā)現(xiàn)魯迅的偉大之處,更能夠發(fā)現(xiàn)他的痛苦之處,以及他的那些”不完美“之處所在——但我們的努力并不在于把魯迅描述為一個完美無缺的人,恰恰相反,目的正在于認識和接受這種“不完美”?!驗轸斞甘恰叭酥印倍皇恰吧裰印薄_@需要對痛苦的耐受性訓練。所謂”耐受性“訓練,也并不是逃避和忽略”痛苦”的能力,而是需要一種特別勇敢有韌性的東西,也就是魯迅所說的“直面”,這需要一個人的精神底色上帶著類似宗教般的敬畏、悲憫和包容,這是魯迅的精神底色,對研究者也構成一種巨大的挑戰(zhàn)。
      
      對于魯迅來說,他顯然是更傾向于把痛苦呈現(xiàn)在紙上、或者壓在紙背——但即使壓在紙背,也不是混沌曖昧的,而是那么一種”一捅就破“的銳利和清晰狀態(tài)。他文學的最高理想不是消除”痛感“,而是保護和升華痛感。這種痛感是個人得以改變自身、直面現(xiàn)實、乃至于最終參與歷史的原動力。所以他會反對年輕人輕率地”整理國故“,或者輕率地徒手請愿,而是以擔當生存為生命的第一要義。他會反對年輕人讀中國古書,認為那里面有太多教人逃避現(xiàn)實的東西。
      
      
      與一般的文學史研究對象相比,魯迅的獨特性在于他的世界太強大了,面對他的強大,他的研究者都不自覺地會敞開自己的”主體世界“,造成的效果是,魯迅能把每一個試圖走近他的人打回“原形”,所以魯迅研究但凡是真正“進去”的,多少都帶著一點“個人性”的影子。魯迅研究不止是對”魯迅的研究“過程,魯迅的接受史、研究史甚至是他歪曲的“形象史”,都是不同歷史和時空里的“時代精神”折射史。也是不同類型知識分子的心靈自我暴露史。
      
      魯迅研究的“個人性”傾向,或許最需要的不是放棄這種研究方式,而是能夠發(fā)展出一種更健康的研究規(guī)范,使之能夠在“歷史化”和“科學性”的雙軌上良性運行,否則要么失之隨意化,要么變得令人噤聲不敢嘗試。
      然而魯迅顯然又仍然值得當代人甚至后代人繼續(xù)閱讀下去,關于他的思考顯然還沒到“終結”的時候。每一個人、每一代人都有可能在與魯迅深入而持久的”對話“中折射出不同的“個性”。比如,經常有人說現(xiàn)在是一個平庸的時代,所以到處都充滿了平庸的魯迅詮釋,但這不正好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材料、借魯迅的“透視鏡”,使我們可以認識”當代人”到底有多平庸的一條有效途徑嗎?
  •     說實話,對于現(xiàn)在人評論 魯迅這樣的人,我總不抱太大希望,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學歷,什么背景,統(tǒng)統(tǒng)沒用。因為魯迅早已成為一個符號,在解讀又能說出什么?不過,別人有發(fā)表書地權利,我無權干涉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