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網絡媒體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大玖  頁數(shù):288  
Tag標簽:無  

前言

最近30年,中國和世界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世界出現(xiàn)了“冷戰(zhàn)”結束后的新格局,東西方之間進入了超越意識形態(tài)分歧的全面對話與交流的新時代,互聯(lián)網帶來的傳播技術革命引發(fā)了新一輪全球化浪潮。中國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文革”動亂,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時期。30年來,中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鄧小平的親自倡導下,一百多萬中國學子走出國門,開始海外求學的旅程;幾百萬中國新移民到世界各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海外華人中大陸、香港、臺灣地區(qū)新移民大幅度增長,為海外華人社區(qū)帶來一系列意義深遠的巨大變革。中國與世界形勢的變化,海外華人人口大幅度的增長,為海外華文媒體的發(fā)展帶來新的機遇、新的市場和新的挑戰(zhàn)。中國的國際交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如何發(fā)揮傳播媒介的作用,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特別是與西方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增進了解,減少摩擦,消除誤解,互利共贏,成為大眾傳播媒介關注的一個新的課題。海外華人華僑是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和平使者,是中國軟實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全球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海外族群之一。海外華人身體力行,將中國與世界編織在一起,為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推動中國與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積極的貢獻。海外華文媒體是連接海外華人與祖國和所在國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它服務于海外華人,在滿足海外華人的精神需求和信息需求方面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充分發(fā)揮海外華文媒體的作用,服務海外華人,塑造中國的國家形象,增加海外華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國對外傳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新聞史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

內容概要

本書是海內外第一本系統(tǒng)研究最近30年海外華文媒體發(fā)展變化和現(xiàn)狀的專著。作者在美國華文媒體工作多年,在廣泛收集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采訪了許多海外華文網站的創(chuàng)始人和知情者,對海外華人在東西方文明沖突中的作用,以及海外華文媒體市場和受眾、未來發(fā)展方向有著準確、精辟獨到的分析和研究。對于了解最近30年中國留學生和海外華人狀況、研究東西方文化沖突、研究中國對外傳播有著重要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李大玖,女,美籍華裔知名記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大學兼任教授、武漢大學客座教授,前美國《僑報》副總編。曾經多次在采訪第一線報道重大國際新聞,專訪多位中美高級領導人,多篇深度報道為全球各大媒體所轉載。代表作有《王誠勇販賣人體器官案》、《美國教育考試委員會與新東方之爭》、《死亡無法抹掉的陰影——紐約華人艾滋病探源》等。

書籍目錄

導語第一部分 將祖國和世界編織在一起 第一章 研究的起點:承認差異    跨文化傳播的挑戰(zhàn) 第二章 海外華人及其軟實力    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海外族群之一    圍繞太陽轉的行星    教育科技獨領風騷    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的民間使者 第三章 滄海桑田的變遷    海外華人歷史性發(fā)展的新紀元    唐人街從半封閉走向開放    充滿活力的華人新移民 第四章  中國與世界之間的船頭嘹望者    背景各異立場多元的海外華文媒體    海外華文媒體的地位和作用    海外華文媒體發(fā)展瓶頸    中國大陸新移民的文化沙漠第二部分 全球中文網絡媒體的起源(1986-1995) 第五章 全球第一個中文網絡媒體    早期網絡媒體的基本形式    最早的留學生英文網絡媒體    CND——第一個華人電子期刊    全球第一個中文網絡媒體《華夏文摘》的創(chuàng)刊    蓬勃發(fā)展的留學生電子刊物 第六章 全球第一個中文網絡論壇    早期的留學生英文論壇     第一個華文網絡論壇的誕生    史無前例的“全球中文大聯(lián)侃” 第七章 全球華文網絡文學的發(fā)端    全球 第一個純文學華文網絡媒體    最早的中文網絡詩歌和網絡小說    早期網絡作家圖雅和他的作品 第八章 百家爭鳴的留學生思潮    吳弘達引發(fā)的爭論    無神論與基督教大論戰(zhàn)    反對臺灣獨立支持祖國統(tǒng)一    希望各民族和諧相處    深度探討中國社會問題 第九章 開創(chuàng)全球華文媒體新紀元    對中華文化的回歸與依戀    華文媒體插上了信息技術革命的翅膀第三部分 蓬勃發(fā)展的海外華文網絡媒體(1995-2008) 第十章 如火如茶的創(chuàng)業(yè)年代    斯坦福大學 第一個豎雞蛋的人    華淵網—— 第一個中文綜合性門戶網站    海外學子創(chuàng)業(yè)熱潮席卷神州    文學城——網絡媒體非營利時代的終結者    萬維讀者網——獨具一格頌雅風 第十一章  海外各國華文網絡媒體綜述 第十二章  張揚個性時代的個性化媒體 第十三章 海外華文網絡媒體新聞的基本特征 第十四章“愛國”“賣國”爭論20年回顧 第十五章  網絡時代海外華人輿論新趨向第四部分 海外華文媒體發(fā)展前瞻 第十六章 重新構建中的海外華文媒體  第十七章 全球性華文媒體集團的崛起  第十八章 中國媒體走向海外的機遇與挑戰(zhàn)附錄:世界各國主要華文網站索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研究的起點:承認差異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思想。人各有志。——泰倫斯任何人類交往研究的核心是對不同文化的認同。——拉里·薩莫瓦《跨文化交流》跨文化傳播的挑戰(zhàn)2007年3月,中國著名笑星趙本山和姜昆先后到紐約演出。本來是慰問僑胞之旅,紐約華人卻對趙本山毫不領情,許多人對趙本山的演出提出措辭嚴厲的批評。華人律師陳梅甚至用“無聊和下流”五個字來評價這位在中國紅得發(fā)紫的笑星:“一諷刺殘疾人,二諷刺肥胖者,三諷刺精神病患,他的演員模仿殘疾人,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薄斑@種演出放在主流社會,演出廳門口會聚集很多殘疾人和肥胖者抗議。再看姜昆帶來的中國廣播藝術團,同樣是逗笑說唱,內容正派積極向上。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边@些報道經過互聯(lián)網廣泛傳播,令趙本山惱怒不已。為什么在中國當紅的頭牌笑星在美國受到如此奚落?為什么人氣不如趙本山的笑星姜昆在紐約仍舊受歡迎?

后記

從2007年3月開始寫作,到2008年11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駐站一個月,對書稿中的一些重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并對書稿進行最后的修改和補充,斷斷續(xù)續(xù)大約持續(xù)了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實際上,書中所涉及的一些問題困擾我大約已經快20年了。1990年我剛到美國的時候,生活在南卡羅來納州一個看不到中文報紙、中文電視,當?shù)貨]有華人社區(qū)的環(huán)境中。唯一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是變了味的中國餐館。那里沒有中國超市,記得我們到一個韓國超市買了幾盒豆腐,拿回家一看卻已經變質了,只好非常惋惜地扔掉。有一次,一位老師帶來一部中國影片《過年》,全校的中國留學生聚集在一個大教室里觀看,感覺非常親切。從那時起,我常常思考,中國文化對于一個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華人究竟意味著什么。進入美國《僑報》之后,身為一個長期在新聞第一線工作的記者,我?guī)缀趺繒r每刻都感受到《僑報》所遭遇的激烈的市場競爭,感受到海外華文報業(yè)的艱辛和旅美華人華僑對我們的殷切期盼。這種感覺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在我心頭縈繞,久久揮之不去。每當我路過街頭的報攤,每當我瀏覽海外華文網站,很多問題都會引起我的思考。離開《僑報》以后,很多人勸我想辦法賺錢,我開始思考我人生的意義和人生目標是什么。中國是我的祖國,美國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我愛這兩個國家,愿意為這兩個國家之間友好交往,為兩種文明的融合與發(fā)展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我在美國多年的生活經驗,我深感大眾傳播媒介的重要作用。我決心為困惑我心中多年的疑問尋找答案,于是開始對海外華文媒體進行一些深入的系統(tǒng)的研究。幸運的是,我的想法得到了方漢奇教授和鄭保衛(wèi)教授的支持,并聘請我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最近幾年我在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講學。

編輯推薦

《海外華文網絡媒體:跨文化語境》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海外華文網絡媒體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書中事實材料對我有用,不錯。了解海外華文媒體,有必要讀一讀。
  •   介紹的東西有點滯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