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黛之辨

出版時間:2009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作者:曾揚華  頁數(shù):39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釵黛之辨》上篇的第四、五、六章集中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范圍以及就作品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對釵、黛二人作了廣泛的、至少有三十多次的比較,盡管它們之間的角度差異相當大,但對比的結果卻是絕對鮮明的一致:林黛玉總是處在正面的位置上,而薛寶釵卻毫無例外地是一個負面形象?!  垛O黛之辨》的下篇說的是寶、黛、釵三人的婚戀問題,故事的當事人是三個青年,但關鍵人物卻是賈母。賈母是一個極不尋常的人物,卻遠遠沒有引起人們對她的足夠關注,對她的研究很不夠,原因是對她了解得很不夠,如果看懂了她,完全可以寫一部有份量的專著。

書籍目錄

引言上篇第一章 釵、黛之爭的歷史回顧一、擁林派二、擁薛派三、“釵黛合一”論第二章 林黛玉第三章 薛寶釵第四章 釵黛之比較一、美麗神話與“和尚說的”二、“金玉”與“木石”三、俗美與仙姿四、見人與見物五、“冷香”與體香六、共讀“西廂”與說“混賬話”七、多情與無情八、戀愛與謀婚九、應景與巴結十、紅麝串子與鵲鸰香串十一、冷漠與真情十二、銅臭與書香十三、譎詐與憨厚十四、結黨與獨善十五、釵、黛與湘云十六、襲人與晴雯十七、鶯兒與紫鵑十八、撲蝶與葬花十九、“上青云”與“飛到天盡頭”二十、“停機德”與“詠絮才”第五章 象征藝術中的釵與黛一、《紅樓夢》中的象征藝術二、象征藝術中的釵與黛第六章 再直觀些看作者的態(tài)度一、家庭根底二、第一件事三、第一次亮相四、居處安置五、紅樓夢曲六、先天之癥七、愛情無價第七章 撼山易,撼薛寶釵難一、《紅樓夢》的特殊筆法使人們不易看清薛寶釵二、對有些理論的誤解影響了人們認清薛寶釵三、薛寶釵有深廣的社會現(xiàn)實基礎四、新的觀察方法不能真正讀懂薛寶釵下篇第一章 世人齊說賈母“舍黛取釵”第二章 賈母與林黛玉第三章 賈母與薛寶釵第四章 賈母與史湘云第五章 賈母與王夫人第六章 王熙鳳該如何第七章 擴展視野與破除障礙第八章 “舍黛取釵”是后四十回的最大敗筆結語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但我們?nèi)绻阋詾橥醴蛉耸鞘裁磿r候都像個“木頭似的”,什么時候都“不大說話”,那就大錯特錯了。賈府中,王熙鳳以罵人粗鄙兇狠聞名,其實以慈善人著稱的乃姑王夫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是沒有王熙鳳罵得那么多,人們不大注意得到罷了。如她當眾罵寶玉:“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保ǖ诙嘶兀┯衷敱娏R趙姨娘母子“養(yǎng)出這樣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種子來”(第二十五回)。于此可見一斑。還是這個王夫人,親手制造了金釧兒、晴雯兩條命案,司棋之死、芳官等幾個被逼得走投無路而出家為尼,都和她有關。這就是這位具有“菩薩心腸”的“慈善人”的真正面目。就是這樣一個王夫人,她和賈母說的“木頭似的”、“不大說話”對得上號么?因此,賈母所獲得的印象,實際上乃是王夫人在她面前做給她看的,而在背后卻完全是另一回事。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同王熙鳳在談到她有一次見到晴雯的樣子時曾說:“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說得。后來要問是誰,又偏忘了?!笨?,王夫人連要查問一個、r頭姓名這樣的小事都不愿在賈母面前進行,賈母如何能不誤認為她是一個不會說話的木頭人呢?就是這樣一個王夫人,當賈母不在她面前時,自然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了。她不但會說話,絕不像木頭,而且在關鍵問題上,她還會做出與賈母針鋒相對的事情來,“孝順”二字她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了。前面已說到過的:賈寶玉向她討三百六十兩銀子為林黛玉配丸藥,她當眾拒絕了,還斥寶玉是“放屁”、“撒謊”(第二十八回)。又借人參之事和薛寶釵一起在背后譏笑賈母是“那沒見世面的人家”(第七十七回)。再接著看后面的。第五十五回,因鳳姐兒“小月”了,不能理事。王夫人便“將家中瑣碎之事,一應都暫令李紈辦理”。這自然是合理的。也許考慮到李紈這個人“尚德不尚才”的特點吧,王夫人又“命探春合同李紈裁處”,這也合情合理。令人意外的是,王夫人又借口“園中人多,又恐失于照管”,“因又特請了寶釵來,托他各處小心”。說她是找借口,是因為原來鳳姐理事時,她只住在園外,也未見出過什么特別的事情?,F(xiàn)在李紈、探春皆住在園內(nèi),又有什么好擔心的呢?顯然,王夫人的真正目的,是要把薛寶釵引進賈府的事務中來,其用意自然是再明白不過了。偌大一個賈府,已經(jīng)有一個李紈和一個“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在暫代鳳姐理事,卻還要安排一個被王熙鳳視為“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親戚家的未出閣的女孩子來理家,實在是超乎常情、十分不合理的。但王夫人卻就是這樣做了,而且還反復囑托,要她做出成績來,體現(xiàn)了王夫人對薛寶釵的殷切期望。而薛寶釵也果然不負所托,她白天上廳議事,晚上坐轎查夜(其實平常本有林之孝家的帶人查夜的,所以過去從不見王熙鳳查夜,李紈和探春就更不用說了),積極異常。她每天掛在嘴上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德行”早已蹤影全無了。最值得注意的當是“繡春囊”事件引發(fā)的第七十四回的抄檢大觀園事件了。

后記

二十多年前,我曾寫過《釵黛十論》一文(見拙著《紅樓夢新探》,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此后,對此問題也斷斷續(xù)續(xù)地有些思考。在長期講授《紅樓夢》課程的過程中,又對公認的賈母“舍黛取釵”的命題產(chǎn)生了懷疑,并寫過一些散篇的論文,如《賈母的煩惱》、《賈母與薛寶釵》等,但未作過更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離開教學第一線之后,時間久了,雜務少了,便不免常有點“閑且憊矣”的感覺,腦海中又不時會閃現(xiàn)這兩個問題。起初也不大在意,慢慢地還是萌生了再進一步探索一下這兩個問題的想法。開頭也只是想想而已,并未真正動筆。及至打定主意,并真正動筆寫起來,到了深入進去的時候,卻確切地感覺到是給自己找了兩個難題。因為上篇寫的有關釵、黛之爭辯是一個持續(xù)了兩百多年都沒有結果的問題,擁釵、擁林、并美、俱貶的意見都有,持任何一種意見要寫出新意來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在薛寶釵于今頗合世緣、許多人都認為這類人物在今天很吃香的情況下,我的那些看法就更顯得不合時宜。而下篇所寫是翻賈母“舍黛取釵”的案,就更是艱難了。因為這個命題從古以來就似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所有的紅學家與讀者所共識,是所有研究著作和影視戲劇所遵守的一個根本前提。它從來就不曾成為一個問題?,F(xiàn)在要對此提出反對意見,恐怕就連要找到幾個爭辯的對手也不容易了。作這樣的文章豈非更是難上加難?更何況這兩個問題又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不光是只涉及到釵、黛幾個人而已,而是幾乎要牽扯到全書的許多重要人物以及他(她)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其他事件的重要聯(lián)系,而且相應地對許多人與事將產(chǎn)生好些與傳統(tǒng)見解不一般的看法??梢哉f,這是兩個差不多要攪動全書的問題。這種情況倒確乎是我提筆之前所始料不及的。不過盡管如此,到了這個時候,雖然感到下筆不易,卻很難止步了,抱著一種探索的心情,覺得不妨試寫下去看看再說吧。因為自己有一種想法,認為“紅學”恢弘博大,可研究的東西實在太多,但其核心內(nèi)容恐怕還應該以作品本身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如果沒有《紅樓夢》作品本身的研究,對其他與之有關的衍生物的研究又有何意義呢?而從“紅學”產(chǎn)生之日起,直至今日,竊以為對作品本身的研究還是相當薄弱的。眾多的“舊紅學”家們,對作品的某些人物和具體情節(jié)上或有一些閃光的見解,但從未在總體上把握到小說的實質,因此遠未得其真諦?!靶录t學”的主要人物,影響雖大,但其工作主要在考證方面,也取得了許多成果,而對文本的涉獵和研究則甚少。1954年以后至今半個多世紀里,“紅學”可謂空前興旺,表現(xiàn)在隊伍逐日增大,研究領域不斷拓寬,產(chǎn)品空前增多,已成為一門公認的“顯學”。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和是非,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紅學”界至今尚未確立文本研究應為“紅學”的核心內(nèi)容這樣一個觀念。在頗為熱烘喧鬧的“紅學”研究中,文本研究的工作相對來說就顯得太少了,它需要去研究的問題和做的工作實在太多了?;谝陨系恼J識,所以盡管覺得是難題,還是勉力寫下去并且也總算寫完了。同時覺得,對這么兩個重要的問題進行一番探索,確實是有必要的,不妥之處,竭誠地歡迎批評指正,而如果其中還有少許看法能得到讀者的認同,就更是意外的收獲了。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得到郭浩先生的幫助,特致衷心的感謝。本書所根據(jù)的文本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的《紅樓夢》。

編輯推薦

《釵黛之辨》是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釵黛之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文章將釵、黛進行比較,很細致,比如作者把釵黛居住的環(huán)境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黛玉住的是重滿竹子的院落,凸顯主人公高潔有節(jié);而寶釵住衡蕪院,所謂衡蕪原來就是那類低等寄生類植物,不正像寶釵本人外表冰冷,實質趨炎附勢的性格嗎。像此類的比較,可見作者是用心分析了釵黛二人。當然,喜歡此書的原因還在于,我是一個擁黛貶釵派,所以,看此,覺得作者處處說得合理,^_^!
  •   很沉重的一本書,特別從北京發(fā)貨過來,除了封面有一點小污漬,沒什么,還沒有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