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哲學

出版時間:2004-10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許良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們跨入了21世紀。展望新世紀哲學的發(fā)展前景,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哲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這將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哲學轉向的一大特征。哲學交叉學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一組新興學科群,它包括經濟哲學、政治哲學、文化哲學、歷史哲學、社會哲學、宗教哲學、道德哲學、法哲學、人生哲學、自然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生態(tài)哲學、心理哲學、語言哲學、邏輯哲學、藝術哲學、管理哲學等學科分支。21世紀是以問題為中心的世紀,恐怖襲擊、兩極分化、知識經濟這些復雜的問題使近代以來傳統(tǒng)的學科分類無能為力,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越來越要求學科交叉,哲學交叉學科正是代表了這一國際、國內哲學發(fā)展的最新趨勢。1996年,復旦大學哲學系進行課程體系改革,我們研究了國內外28所大學哲學系課程設置,發(fā)現交叉學科是國外大學普遍開設的課程,而在國內則幾乎是空白。尤其是牛津大學哲學系的課程設置,對我們觸動很大。牛津大學哲學系有七個交叉方向,包括哲學與生理、哲學與宗教、哲學與現代語言、哲學與數學,但是學生選擇最多的是哲學與政治、經濟,選擇這一方向的占全體學生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說,當代最重大的交叉是哲學與政治、哲學與經濟的交叉,這正突現了哲學在解決政治與經濟問題上的重要性。

內容概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技術正成為影響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從政治、經濟、文化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無不滲透著技術的力量。與之相應,對技術的思考與研究也正成為社會公眾和學術界的一大熱點,技術哲學便是其中從哲學的高度對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的一門新的學科?!都夹g哲學》對技術哲學的歷史發(fā)展、技術本質論、技術價值論、技術發(fā)展模式論、技術與社會,以及技術與人類未來等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技術哲學》可作為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研究者和科學技術政策決策部門工作者的參考書,以及相關專業(yè)的教學用書。

書籍目錄

引論 第一章 技術哲學的歷史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遲到的技術哲學 第二節(jié) 技術哲學的萌芽 第三節(jié) 近代技術哲學思想的發(fā)展第四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的技術哲學思想第五節(jié) 技術哲學的全面繁榮 第二章 技術本質論 第一節(jié) 技術概念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jié) 馬克思:技術的本質乃是人的本質的外化第三節(jié) 海德格爾:“座架”作為技術的本質 第四節(jié) 技術和科學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第三章 技術價值論 第一節(jié) 技術的二重性特征 第二節(jié) 技術的價值負荷 第三節(jié) 技術的社會價值(使用價值)第四章 技術發(fā)展模式論第一節(jié) 來自科學哲學的啟示第二節(jié) 技術發(fā)展的累積模式第三節(jié) 技術發(fā)展階段論 第五章 技術與社會 第一節(jié) 技術決定論第二節(jié) 社會建構論第三節(jié) 技術、社會互動論 第六章 技術與人類未來 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三節(jié)  近代技術哲學思想的發(fā)展隨著科學與技術在近代的加速成長,有關科學與技術的進一步思考也如期得到了發(fā)展。近代早期的英國唯物主義者F·培根(Franeis Bacon 1561-1626)不僅是科學方法論大師,而且對技術問題作了廣泛探討。在他看來,技術是人類征服自然的重要手段,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的發(fā)明比起政治上的征服以及哲學上的論爭更有益于人類?!艾F在流行的哲學還抱著和滋養(yǎng)著某些教條,這些教條的目的(如果仔細加以考察)乃是教人相信,凡是困難的東西,凡是可以用來支配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東西,都不能期待于技術和人的勞動。”①1620年,在《學術的偉大復興》中,培根倡導重建科學以引導“一系列和一大堆的發(fā)明,使之在某種程度上征服和戰(zhàn)勝人類的貧窮與痛苦,有才智的人應該利用自己的技藝和手使自然脫離其自然狀態(tài),壓榨并鑄造它,因為事物的本性在技術的挑釁下比其自由狀態(tài)下更易暴露出來”。培根對技術的發(fā)展持樂觀主義態(tài)度并予以高度評價。他認為,盡管中世紀科學進展不大,但技術卻充滿活力,不斷取得進展。好多世紀以來“各種科學始終站在原來的地方,幾乎保持著同一的狀況;得不到明顯的進展……但是,在以自然和經驗為依據的機械技術中間,我們看見發(fā)生的卻是相反的情形,因為這些東西(只要它們是人民大眾所需要的)是在不斷地繁榮和生長,好像在它們中間有著一種生命的氣息,起初很粗鈍,’然后便利起來,往后則變得很美觀,而且在一切時候都在向前進展”②。

后記

《技術哲學》作為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資助項目、復旦大學交叉科學基金和上海理工大學人文社科基金的資助項目.歷經反復修改,時至今日方算完稿,說來原因多多。其中之一便是技術哲學尚屬新興學科,國內外有關材料不斷涌現,致使作者每次翻看原稿都深感有修改之必要。即使是現在擺在讀者面前的這一稿。也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還望讀者批評指正。本書能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復旦大學哲學系孫承叔教授和陳其榮教授的多方指導與幫助,以及復旦大學科研處和上海理工大學科研處的大力支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技術哲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這本書閱讀起來比較輕松,不是我想象的那樣艱澀,相信你拿到它也會有同樣的感覺。但是輕松的書就是沒有意義的嗎,不是,作者是一位誠懇的學者,文字中處處可見,有這點,它就足以超越大多數國內學者。
  •   這本書太一般了,書名起的太大又太正宗了。買回來翻了兩下沒有看
  •   書不錯,可是卓越網的貨卻太少,想買還買不到!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