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文化闡釋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林新華  頁數(shù):198  
Tag標簽:無  

前言

2008年秋,林新華同志的力作《崇高的文化闡釋》即將出版,囑我作序。我為他的誠意所感,撰為是文。從美學范疇而言,崇高相當于我國通常所說的“壯美”。即一種美的對象,具有形象上或精神上的偉大的特點,令人驚心動魄,心往神馳,是為崇高。王國維稱“宏壯之形式常以不可抵抗外力之勢力喚起人欽仰之情”,即此。據(jù)《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辭?!?、《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等書記載,相傳為古希臘哲學家朗吉弩斯所作的論文《論崇高》,為崇高下的定義是“優(yōu)美的語言”、“偉大精神的表達”和能激起“狂喜”的力量。這篇論文指出崇高的源泉存在于作者的道德、感情和想象力的深度,這種崇高情愫的表達也是天才的靈感來臨時一瞬間的產物,而絕不是按照常規(guī)所能產生的。這個概念至17世紀末和18世紀在英國產生極大影響。英國18世紀著名政論家伯克把崇高與美看作是對立的,其美學著作《論崇高與美》指出:“崇高的對象在它們的體積方面是巨大的,而美的對象則比較小;美必須是平滑光亮的,而偉大的東西則是凹凸不平和奔放不羈的”;“美必須是輕巧而嬌柔的,而偉大的東西則必須是堅實的,甚至是笨重的。它們確實是性質十分不同的觀念,后者以痛感為基礎,而前者則以快感為基礎”;“這種區(qū)別是任何一個以影響人們的情緒為職業(yè)的人所永遠不能忘記的”。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基人康德認為崇高是一種不可比較、不可測量的“絕對的大”,是心靈借助于理性的力量,讓想象力活躍于理性觀念的無限世界中,然后產生出來的。其后德國席勒、俄國車爾尼雪夫斯基等美學家對崇高都有獨到見解。

內容概要

崇高與當今人類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有什么內在關聯(lián)?在文化多元、觀念多樣的人類生存圖景中,崇高應該包含哪些文化內涵?傳統(tǒng)美學理論關于崇高的言說,是否因知識條件和時代局限而存在著盲點?正視并回答上述問題,已成為當下的崇高研究不可回避的關鍵。為此,本書從藝術人類學的立場出發(fā)對崇高問題展開了跨文化美學分析。全書以邏輯和歷史統(tǒng)一的歷史優(yōu)先性為原則,以本土性為研究崇高問題的立足點,分析不同文化情境中各民族的崇高事象,關注不同文化情境中崇高的表達和體驗,探討不同民族的崇高和崇高感,展示崇高問題的豐富性、差異性和復雜性,并希望通過這些研究探討跨文化視野中崇高的可通約性。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崇高問題研究的理念和方法 第一節(jié) 崇高的不同相位 第二節(jié) 崇高在文化上的可通約性 第三節(jié) 原則和方法  一、 歷史優(yōu)先性原則  二、 跨文化比較的方法第二章 崇高問題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分析 第一節(jié) 西方美學家對崇高問題的探討  一、 主體同一性的預設  二、 客體上側重點的不同  三、 對克服恐怖的關注 第二節(jié) 中國美學家在崇高問題研究上的進展 小結第三章 崇高與恐怖 第一節(jié) 恐怖的不同含義  一、 恐怖的歷史階段性  二、 恐怖的分類 第二節(jié) 崇高與可以克服的恐怖  一、 克服自然的恐怖  二、 克服道德的恐怖 第三節(jié) 崇高與不可克服的恐怖 第四節(jié) 崇高與恐怖的戲劇化第四章 崇高與生命圣化 第一節(jié) 生命圣化的內涵  一、 生命圣化的含義  二、 生命圣化的表達與體驗 第二節(jié) 生命圣化形成崇高的必要條件  一、 主體意識的凸顯  二、 價值上的認同感 第三節(jié) 生命圣化之崇高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一、 生命歸屬感中所形成的崇高  二、 生命獻祭形成的崇高 小結第五章 案例分析:崇高作為人的精神支柱 第一節(jié) 武士、 騎士精神與崇高 第二節(jié) 阿茲特克人與崇高 小結結語:崇高問題與當代美學建設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崇高問題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范疇是構成各門科學系統(tǒng)的重要的、核心的組成部分。列寧指出:“在人面前是自然現(xiàn)象之網(wǎng)。本能的人,即野蠻人沒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區(qū)分開來,自覺的人則區(qū)分開來了。范疇是區(qū)分過程中的一些小階段,即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些小階段,是幫助我們認識和掌握自然現(xiàn)象之網(wǎng)的網(wǎng)上紐結?!绷袑幵谶@里既指出了范疇在人類認識世界時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了范疇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因此,我們在研究任何范疇的過程中都不能忽略上述兩個方面,文藝美學的范疇研究也不例外。文藝美學范疇是人們對文藝審美現(xiàn)象及其本質進行認識和掌握的一種思維方式。它一方面作為反映文藝美學理論體系中一些最一般最本質的特性、方面和關系的基本概念,作為構建文藝理論體系的“紐結”而存在;另一方面又是連接文藝理論體系與現(xiàn)實生活的重要“紐結”。然而,在對具體的文藝美學范疇進行研究時,研究者很自然,也比較容易做的就是從理論本身的體系出發(fā)對其進行研究。 塔塔爾凱維奇在分析西方美學概念發(fā)展的歷史時就已經意識到這一傾向:為了在他的內心掌握住復雜多變的現(xiàn)象,人們便將它們類分在一起,當他按照極其普遍的范疇,將它們納入大類之時,他便在它們之中建立了廣大的秩序和條理。

后記

書,終于可以出版了。提筆準備寫這本書的最后幾句話,心中說不出什么滋味,隱約中有著些許的輕松和暢快,但又有著不安和遺憾。崇高問題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一個新問題。古今中外的美學家、學者陸陸續(xù)續(xù)從不同的角度對此進行研究,不斷修正著崇高的相關理論。要想從原有的研究路向著手進行探討并有所超越,這是較難的。結合自身這幾年的知識積累,我試圖從人類學的視野出發(fā),以跨文化的視角,將不同文化情境中的崇高問題進行比較、分析和歸納,梳理出其可通約的特性。由此出發(fā),我對朗吉弩斯、博克、康德等研究者的觀點也做了簡單的剖析和評價??粗媲暗臅澹矣幸环N一吐為快的輕松。然而,當我再細讀這些文字的時候,眼前又浮現(xiàn)出這些美學老人因其深厚的學術底蘊積聚而成的高大形象。我雖然堅信自己所選擇的論證路向上的恰適性,但又因自身在學術修為上的淺薄而惴惴不安——唯恐對舊有的研究在評價上失之公允。同時,在寫作中,我明顯感到自己筆力的不夠,每每需要深入之處又戛然而止,使書中一些地方顯得僅有材料的堆積而無論點之凸顯。因此,我在此懇請讀者、專家不吝批評指教!書稿寫畢之時,我首先要感謝我的碩士生導師張德興教授、博士生導師鄭元者教授,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我在學術和生活上的鼓勵、支持和幫助?;羧唤淌谠诎倜χ袨楸緯餍?,謹此致謝。我還要感謝我的妻子朱玲君對我的支持和幫助。沒有她不辭勞苦地幫我查找、輸入資料,本書就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完成。

編輯推薦

《崇高的文化闡釋》是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闡釋不同文化中的崇高觀念不能脫離其各自的文化傳統(tǒng)。同時,崇高也正是依靠文化傳統(tǒng)而具有了可通約的特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崇高的文化闡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