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的理論與實踐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倡平  頁數:276  

前言

  近年來,湖南教育科研可謂異軍突起,飛速發(fā)展。尤其是進入“十五”規(guī)劃以來的十年,湖南教育科研以強勁的發(fā)展勢頭、鮮明的管理特色、良好的社會聲譽,躍居全國先進行列,成為湖南教育的一大亮點和特色,為全國教育科研界所關注。  湖南教育科研之所以如此強勢,這與湖南教育與湖湘文化有密切的關系。因為湖南教育與湖湘文化一脈相承,唇齒相依。就湖湘文化的蘊含和特點而言,有學者概括為:重視傳道求仁,踐履務實;主張關心現實,經世致用;提倡不囿成見,兼容并蓄。由此可見,湖湘文化的傳承是湖南教育的文化底蘊,湖南教育的發(fā)展又是湖湘文化得以源遠流長的優(yōu)質載體。歷史與現實告訴我們,湖湘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湖南教育功居首位,而影響和推動湖南教育蓬勃興旺,不斷向前的,又當首推湖湘文化。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第一任組長,前省教育廳廳長蔣作斌曾把湖湘文化對湖南教育的影響概括為三個方面。①  第一,以推崇屈原、賈誼精神為特征的愛國主義傳統,是湖南歷代教育的重要內容。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因忠而被謗自沉汨羅江。西漢初期的賈誼因力主改革被貶長沙。他們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教育后人弘揚愛國精神的典型素材,并世代流傳?! 〉诙?,融合百家、兼容并蓄的開放精神,是湖南歷代教育的重要方針。在古代湖南,這種融合包括:不同民族文化,如越文化與楚文化之間的溝通與融合;湖南內部不同地域文化之間以及湖南與其他省區(qū)文化之間的溝通與融合;不同學派,如法家、道家、儒家以及佛教與道教,宋學與漢學之間的溝通與融合;與外國文化之間的溝通與融合。湖湘文化這種敢于博采眾長的開明風格,也是湖南教育和學術興盛的重要原因。

內容概要

  《教育科研的理論與實踐》以教育科研為載體,重點突出湖南教育科研的特色,具有理論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對于湖南教育科研工作者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全書共分為九章,第一章 為教育科研的知識準備;第二章 為教育科研的理論選擇;第三章 為教育科研的方法運用;第四章 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第五章 為教育科研的課題設計;第六章 為教育科研的管理實施;第七章 為教育科研的價值評價;第八章 為教育科研的成果表述;第九章 為湖南教育科學實踐與展望。本著作的目標讀者為:教育科研工作者。

作者簡介

  李倡平,湖南安化人,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下放知青,曾任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團委書記兼學校黨委秘書.湖南省教育委員會直屬機關團委書記、機關黨委宣傳干事、省委派駐郴州市郴縣農村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活動工作組組長,省教育委員會成人教育處科長、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省委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副組長。  社會兼職有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咨詢評審鑒定專家,全國教育科學管理研究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理事,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咨詢評審鑒定專家,湖南省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與管理研究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先后主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學重點課題子課題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重點課題2項,參與省部級課題研究4項。在《教育研究》、《中國成人教育》、《教育與職業(yè)》、《教商探索》、《職教論壇》、《湖南社會科學》、《大學科學教育》、《湖南日報》理論版等國家和省級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教育科研的知識準備一、教育科學的基本內涵與研究對象二、教育學及分支學科的分類三、教育科學研究的學科劃分四、教育科研的基本類型第二章 教育科研的理論選擇一、理論及教育理論的基本要義二、國外教育理論介紹三、國內教育理論介紹第三章 教育科研的方法運用一、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類型二、幾種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三、教育科研方法運用常見誤區(qū)第四章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一、教育科研素養(yǎng)和能力的內涵與特質二、教育科研素養(yǎng)的基本構成三、教育科研素養(yǎng)的基本特點四、教師如何增強自身的科研素養(yǎng)與能力第五章 教育科研的課題設計一、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二、教育科研課題的設計三、教育科研課題的論證四、課題設計與論證案例第六章 教育科研的管理實施一、教育科研管理的基本內涵與管理理念二、教育科研管理的基本對象與任務三、教育科研的組織管理四、教育科研的制度管理五、教育科研的過程管理第七章 教育科研的價值評價一、教育科研價值的基本內涵二、教育科研的價值取向三、教育科研的價值標準四、教育科研的價值評價原則第八章 教育科研的成果表述一、教育科研成果的形式二、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類型三、教育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四、教育科學研究報告的撰寫第九章 湖南教育科學實踐與展望一、湖南教育科研主要成就回顧二、湖南教育科研的主要特點三、實踐中積累的主要經驗四、發(fā)展中面臨的問題與創(chuàng)新附錄一 國家及湖南省有關教育科學研究的規(guī)章制度附錄二 有關教育科學研究專業(yè)術語附錄三 作者公開發(fā)表的相關論文選錄附錄四 作者主持參與的課題研究和相關成果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開展教育科學研究首先要了解和懂得什么是教育科學。《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解釋為:“教育科學是研究教育規(guī)律的各門教育學科的總稱。”①作為研究教育規(guī)律、原理、方法的教育學是教育科學的基礎學科,而這一基礎學科因研究和教學需要及教育的不同對象,對教育科學知識體系進行了人為的邏輯分類,分為學前教育學、普通教育學、高等教育學、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學、特殊兒童教育學、比較教育學等。我們通常所講的教育學一般指普通教育學,二級學科有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yè)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隨著現代教育學的豐富與發(fā)展,將來還會衍生出新的教育學?! £P于教育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什么,盡管學術界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解釋,我個人認為不外乎兩種對象。第一種對象首先是人。這里所指的人不僅指學生而且包括所有的自然人和社會人,只要是人就會有教育,有教育就會有對教育的研究。施教者要研究受教育者,同時施教者本身也是研究的對象。因此毫無疑問,教育研究的對象中必然包括人。一切進入教育活動領域的人都是教育研究的對象,因為教育是人的社會活動,教育的對象是人。如教師為.了搞好自己的教學、教育工作,就必須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研究他們的身心特點、個別差異;研究他們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不同反應方式;在不同交往團體中的不同表現,等等。同時,我們也要研究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研究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研究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的手段,等等。近年來,國內興起的“教師教育學”研究,就是把實施教育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專門研究的學科。又如家長是不是研究的對象,照理說也應該是。家庭教育主要依靠家長來完成,家長的思想素養(yǎng)與能力,家庭環(huán)境影響與熏陶與教育有關,良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第二種對象是教育現象及其規(guī)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教育科研的理論與實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