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產階級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作者:連連  頁數:458  字數:33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任何一項研究,從產生研究的靈感或沖動,到收集經驗資料,最后到分析、概括和提煉,常常會耗去研究者三年五載的時間,而等到它的出版更是遙遙無期的事情。緣此,從事研究的人都懂得用“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來為自己的單純或執(zhí)著解嘲,但事實上,就像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春天撒了種子不去想像秋天收獲的農夫一樣,每位研究者也無一不期待著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早日付梓,因為那里面畢竟凝聚著一個人的心血。當我寫下上面這段文字的時候,我該為這套叢書的作者們感到慶幸,因為經過幾年的磨礪,從選擇中國中間階層研究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的選題,到完成各自的博士論文并通過答辯,再經歷一次次的修改,現在他們在自己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著作終于獲得了出版的機會。能夠想像,再過幾個月,當他們拿到洋溢著油墨清香的樣書時,心中會有怎樣的激動和寬慰。其實,我并不是以一個“局外人”或單純的指導者的心態(tài)來寫這篇“總序”的。在大多情況下,作為指導教師,除了一般的課程以外,我只需要和我的研究生們擬定他們的論文選題,并對他們的研究方案提些建議,或者進行一些必要的討論,在論文完成以后再給一些修改意見。但對于這套叢書的作者們的研究來說,我涉足的程度卻要大得多,因為我不但是這項研究的指導者,也是這項研究的參與者。

內容概要

本叢書為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周曉虹教授指導的“中國中間階層研究”課題的系列學術著作,是國內社會學界中問階層研究的最新成果。叢書完整描述了中國中間階層在經濟、文化、教育和政治參與等方面的社會特征,對該領域的研究具有突破性意義。叢書作者直接面對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對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武漢等大城市中間階層的生活狀態(tài)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和訪談。以實證分析的方法,描述和論證了中國中間階層的現狀。本叢書重點探討了中間階層對中國社會現實與發(fā)展的影響。同時,為了提供歷史的參照,也收錄了關于20世紀30年代老上海中產階級的研究成果。

書籍目錄

總序/周曉虹第一章 導論 一、選題論證與研究主題 二、理論概述與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與本土實踐 四、文獻研究與資料綜述第二章 與上海一起成長一、上海的成長——一座城市發(fā)展的獨特模式二、鄉(xiāng)下人·外地人——上海人三、上海中產階級的產生及其特點第三章 新式職業(yè)與中產階級一、職業(yè)——上海中產階級的孵化器二、職業(yè)需求與職業(yè)收入三、職業(yè)與社會分層第四章 中產階級的文化資本一、中產階級的家庭背景二、中產階級與學校教育三、職業(yè)獲取與文化資本第五章 中產階級的社會資本一、社會資本概念二、家庭關系與職業(yè)三、同鄉(xiāng)關系與職業(yè)四、個人關系及職業(yè)團體、學術團體的作用五、職業(yè)與社會流動第六章 中產階級的群體特征一、現代科層制度與中產階級二、職業(yè)化的知識階層第七章 生活方式與消費特征一、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二、以西化生活為導向的時尚娛樂消費三、中產階級的文化消費特征第八章 危機中的中產階級一、中產階級的政治潛能二、中產階級與社會變革結語參考文獻 一、檔案、文獻資料 二、論著 三、論文 四、英文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在現代高度分工和專業(yè)化的社會里,人口最大限度地被納入了正規(guī)的職業(yè)體系,“無論是經濟階層還是政治階層實際都建立在職業(yè)的基礎之上”。②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職業(yè)是劃分社會階級與階層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③社會不平等的許多衡量指標都與職業(yè)不平等高度相關。正如布勞和鄧肯所認為的,“現代工業(yè)社會里的職業(yè)結構不僅構成了作為社會分層最主要維度的重要基礎,而且也是不同制度與社會生活領域之問相聯結的一環(huán)……聲望階層的等級制度及各經濟階級的等級制度,都扎根于職業(yè)結構,政治權力與權威的等級制度也是如此,因為現代社會里的政治權威主要是作為一種全日制的職業(yè)來從事的?!雹堋半A層可以根據經濟資源與利益來定義,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決定這些的首要因素是其職業(yè)地位……如果階層與人們所占據的經濟角色以及其在經濟關系中的經營作用有關的話,那么在當代社會,相較于一個人的雇用地位,這些更精確地反映在其特定職業(yè)上……職業(yè)地位并非包含了階層概念的所有方面,但它肯定是階層的最好的單獨指標?!雹葸@使得職業(yè)分層與階級分層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關一致性,職業(yè)結構組成了階層系統,職業(yè)地位也成為人們最主要的社會地位,它包含著職業(yè)權力、職業(yè)所帶來的財富以及職業(yè)聲望三部分內容。

后記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在這最后交付的一刻,滿城桂子飄香,杭州迎來了它最美的時節(jié),我也終于享受到了一場馬拉松似的寫作結束時的輕松和愉快。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書,盡管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和不足,但數年來的努力與付出,卻使我始終將其視為生命中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的見證。7年前,我的博士生導師周曉虹教授以其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和開闊的學術視野將我們帶人了中產階級的研究領域,并根據我的學科背景將1949年前的上海中產階級作為我的博士論文研究的內容。數年來,無論是關于研究的選題、內容、思路及方法,還是就論文的撰寫和書稿的修訂,周老師所給予的悉心指導和幫助都使我受益良多且終身難忘,是他給予我的最充分的信任、鼓勵和支持成就了本書最終的完成。在此,謹向導師致以內心最真摯的感謝!他的學術追求、文章道德、師者風范永遠是我心中美好的記憶。感謝張鴻雁教授、翟學偉教授、夏維中教授、陳友華教授和成伯清教授對論文所提出的寶貴而中肯的意見,這些意見不僅對論文的修改十分必要,而且使論文獲得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感謝風笑天教授、陳友華教授在社會調查和研究方法上給予的有益指導。

編輯推薦

《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產階級》:一項歷史社會學的考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產階級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關于“中間階層”的論著出版一系列。本文視角與其他有所不同,對于需要的研究人士很有用。
  •   買了還沒有看,只是覺得立意比較新,研究中產階級的著作不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