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第1版 (2006年5月1日) 作者:黃漢平 頁數:220 字數:16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在國內外拉康研究的基礎上,運用比較詩學、跨學科研究的方法探討拉康理論的成因、特質及其對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尤其是文化批評的影響,以有助于國內文藝界和理論界認識拉康與西方后現(xiàn)代文化批評,從而提供一定的思想和理論借鑒資源。全書主體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第一章)從追蹤拉康的學術發(fā)展歷程人手,探尋拉康理論的主要思想淵源:黑格爾的哲學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索緒爾的語言學和列維一斯特勞斯的結構人類學。第二部分 (第二、三、四章)主要從拉康思想的結構系統(tǒng)中抽取其若干關鍵詞——鏡像階段論、自我、他者、無意識、想象界、象征界、實在界、主體、欲望等等——進行深入剖析,認為這些相互關聯(lián)的理論關鍵詞在心理、語言和文化層面上構成了拉康式精神分析學的精髓,并且對后現(xiàn)代批評話語發(fā)生深刻影響。第三部分(第五章)從拉康在阿爾都塞、德勒茲等同時代人的理論中的反響,從拉康對《竊信案》的文本闡釋及其所引發(fā)的連串回應,從拉康理論與女性主義批評的關系等方面探討拉康對后現(xiàn)代文化批評的影響。
書籍目錄
代序引言第一章 拉康理論產生的背景及其思想淵源 一 拉康的學術歷程 二 拉康與弗洛伊德 三 拉康與黑格爾 四 拉康與索緒爾、列維一斯特勞斯第二章 鏡像階段論和俄狄浦斯情結 一 鏡像階段論 二 俄狄浦斯情結問題 三 自我和他者第三章 無意識與語言 一 無意識理論的演變 二 無意識具有語言的結構 三 無意識是他者的話語第四章 主體的顛覆與欲望的辯證法 一 想象·象征·實在 二 需要、需求與欲望 三 欲望源于存在的缺失第五章 拉康對后現(xiàn)代文化批評的影響 一 拉康與阿爾都塞、德勒茲 二 拉康與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批評 三 拉康對女性主義批評、電影理論的影響結語拉康年表參考文獻附錄一 主體附錄二 彌賽亞性:等待未來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