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錄(全三冊)

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布萊茲·帕斯卡  譯者:林賢明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反映17世紀人類思想最主要的著作之一。自它面世之日起就受到思想界的激賞,300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其譯本。    帕斯卡爾在笛卡爾理性主義哲學之外另辟蹊徑,一方面以理性主義來批判現(xiàn)實,另一方面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內(nèi)在矛盾及其局限。作者考察了人的本性以及社會、歷史、哲學、宗教等諸多問題。書中闡述的神學思想,實際上向我們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一切神學理論都不過是世俗利益的偽裝,只要把它還原為世俗,就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在神學外衣下掩蓋著的思想實質(zhì)。

作者簡介

作者:(法)布萊茲·帕斯卡 譯者:林賢明

書籍目錄

(一) 第一部分 關于思維和風格的思考 第二部分 沒有上帝的人的不幸 第三部分 論賭博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 信仰的手段 第五部分 公正和效果的動機(二) 第六部分 哲學家 第七部分 道德與教義 第八部分 基督宗教的基礎(三) 第九部分 論永恒 第十部分 論象征 第十一部分 關于預言 第十二部分 關于耶穌基督的證明 第十三部分 奇跡 第十四部分 附錄:辯論的碎片譯者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分 關于思維和風格的思考:  1:數(shù)學思維與直覺思維的區(qū)別。  ——在數(shù)學中,規(guī)則都是顯而易見的,但卻脫離日常的應用;人們由于缺乏使用它的習慣,所以人們把思維用到這個方面就較為困難:但是只要稍微靠近這個方面,人們就能充分地看到這此塬則;如果對于這些如些清楚以至于不可能被人們忽視的原則推理錯誤的話,那就一定是思維上的錯誤了?! 〉谥庇X思維中規(guī)則是根植于日常運用之中的,并且就在每個人的眼前。人們只要用眼睛去看,并不需要什么努力;這只是有一個良好的洞察力的問題,必須有好的洞察力,因為這些原則是如些的微妙,數(shù)量是如此的眾多,以至于人們幾乎不可能不錯過和忽略。漏掉一條原則,則會導致錯誤,所以人們必須有非常清晰的洞察力來看清所有的原則,其次,正確的思維不會導致從一些已知的原則中推出錯誤的結(jié)論?! ∷械臄?shù)學家只要有清晰的洞察力,就會是直覺敏銳的,他們是不會從他們知道的原則中做出錯誤的推理的;而擁有直覺思維的人只要轉(zhuǎn)移目光,多關注那些他們不慣用的數(shù)學原則,那么他們也是會成為數(shù)學家的?! ∫虼?,某些直覺思維不是數(shù)學的思維,某些具有直覺思維的人不能成為數(shù)學家,是由他們根本不能把他們的注意轉(zhuǎn)移到數(shù)學原則上來。而數(shù)學家直覺不敏銳的原因是他們并沒有看到自己眼前的東西,他們習慣于精確而明晰的數(shù)學原則,他們只有在很好地檢查和掌握了他們的原則之后才開始進行推論,所以他們在需要直覺敏銳的事物上就會茫然無措,因為這些敏銳的原則是不允許這樣安排的?!  ?/pre>

編輯推薦

本書為英漢對照全譯本。本書是一本關于基督教的辯護書,作者在作品中大膽深刻地談論上帝,進行了透徹地思辯,以此來反對和說服傲慢自大的天主教以及懷疑論者和自由思想家。作者對人的生命進行了深刻和精湛的分析,對宗教的直接辯護反而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對人的困境出路的分析卻推到前臺,并占據(jù)了中心地位。尤其是對人的偉大和不幸的矛盾深刻描述,更令人驚心動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思想錄(全三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0條)

 
 

  •   小時候就從課本里面知道“帕斯卡”,成為基督徒之后知道帕斯卡還是非常敬虔的基督徒。他的《思想錄》影響很大。想買來有時間仔細品味一下大師的巨著。版本很多,最終選擇了中英文對照版(全三冊)。有英文,能夠更好的理解,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別,尤其是信仰的差別,在翻譯的時候可能會有出路。
  •   值得去認真品味,中英雙譯的,目前思想錄的最好最全的版本。
  •   書蟲對書的質(zhì)量要求很高,不僅僅是內(nèi)容,好的包裝印刷排版乃至于封面設計都是能夠觸動人心的因素,買這本書最關鍵還是沖著帕斯卡而來,這也跟我最近讀的一本以馬內(nèi)利修女所著的《活著,為了什么》有很大關系,建議大家這兩本書搭配來讀,當然前者是把帕斯卡當做自己的人生燈塔來祀奉,兩本書在層級上有著質(zhì)的差別。但是前者不失為一本在當今有著極為現(xiàn)實的意義。當我撫摸著紙張的時候,說實話內(nèi)心還是有點小小的失望,畢竟在讀書的過程中人的觸覺帶動的不僅僅是觸覺,更是多種感官乃至和思維的共振,同時我也認為偉大的文字必須配以優(yōu)質(zhì)的紙張。中英文同頁對照,極大滿足了雙語閱讀的需要,對于喜歡在樹上寫寫畫畫的人來說,這種體驗得到了滿足。一點小瑕疵,包裝有點粗糙,在有底過程中,邊邊角角的有一些劃痕和卷皺。嗜書如命的人,還是有點遺憾。
  •   正如它的書名所說——很有思想。讀過后,感覺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心靈又被凈化的感覺。朝喜歡這本書,這一套書有英文全文,讀了很滿足啊?。?!
  •   人類思想精華太有味道了
  •   受益終身的書!不論從閱歷上還是哲學上說
  •   書的質(zhì)量還是不錯的,就是翻譯的不怎么好,文筆有點生硬。
  •   白毛三三推薦的書必然是好書^o^
  •   看起來很有質(zhì)感 迫不及待想打開書靜靜品讀
  •   書已到手,沒有什么折損,一切都好??爝f比較給力,抽空好好拜讀
  •   推薦閱讀,很不錯的書,增長智慧.
  •   中文英文都有。 書是好書
  •   作為一個geek,這本書簡直不能再贊
  •   這是一個起點,這本書還蠻好的,就是我等的水平還是有限的,所以要反復的閱讀,才能吃透
  •   哲思、火花、智慧、責任、三本裝,物超所值。
  •   不錯,三本好書,英漢對照呢
  •   性價比較高,很有趣味的一本書。
  •   非常喜歡這本書?;突途拗?,而且需要用心去讀。
  •   很好的一本書呢 很震撼?。?/li>
  •   掩卷沉思,開卷有益。
  •   還沒度過呢,很期待~~
  •   如題,還沒看,但是送貨速度和包裝都很棒
  •   已經(jīng)有好幾種,有活動,購藏,待讀。
  •   大師作品,快讀一下吧!
  •   中英對照,非常好??!
  •   還未看但是是中英對照的,感覺很不錯。
  •   當初看這書評論不錯,到貨也不錯.
  •   我只看英文部分,原汁原味
  •   偉大!
  •   老公買的,他說不錯。
  •   《思想錄》歷來是本好書,那一段話總是會被不同的人提起"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蘆葦.人的責任在于思考."
    很有提醒人的作用,思考使人偉大,我們應該去學習
  •   中英文對照,既能讀到譯者優(yōu)美的筆觸,又能學習英文。帕斯卡爾之思,啟人心智。只是書的紙質(zhì)能再好一點就好了。
  •   這本書還可以,看著挺好,力挺。
  •   就是快遞員送貨的時候有點不耐煩,要他稍等一下就發(fā)火走人了。
  •   不錯,值得細細看。中英文合排,一面英語,一面中文,隨便可以學點英語,中英對照閱讀.對沒有這些需要的讀者,就要化點冤枉錢了。呵~
  •   雖然只看了一點,但覺得不錯
  •   很喜歡幾米。雖然是黑白,很有感覺
  •   英漢對照著念有個好處,就是很容易就知道中文翻譯的質(zhì)量。在一家打折書店里看到這套書,選讀了些許段落對照讀了一下,譯文質(zhì)量不敢恭維。
  •   還是滿期待
  •   書是正版的,質(zhì)量不錯,內(nèi)容慢慢看
  •   海盜船(附精美學qb習手冊y
  •   代朋友買的,印刷還不錯
  •     很少看書,大多數(shù)看書的時候都會有反感的心理,套用帕斯卡的話說,本來很真摯的看一本書,卻看到了一位賣弄的作者。《思路錄》我每天晚上睡前看10~20頁,現(xiàn)在才看到第80頁,我晚上睡覺,第二天上班都在消化著。每一個宇宙,都有一個屬于它的蒼穹。最開始看的是京東的電子書版本,因為找不到何老師的紙版。那是精簡版,雖然精華在,可是174頁跟500多頁能比嗎?于是去買了本二手的,一拿到書,跟174頁那種對比,少了很多很多。174頁是他們覺得好的地方,他們覺得經(jīng)典的地方,可是這有標準嗎?所以強烈建議大家看原版!昨晚看到第80頁,被下面的標注吸引了。拉.布魯意葉《人論》死亡只不過到來一次,但是一生之中卻無時無刻不使人感受到它,理解死亡比忍受死亡更艱巨得多。這好像就是大家的狀態(tài),是不是我快要要死了,如果,怎么辦?很多很多這個時刻,我還在找答案~今天特地找拉。布魯意葉的資料,真的找不到,維基百科度娘都沒有用,誰能解答我?
  •     英文版看不明白就會對應著讀這本。英文版是西方經(jīng)典全套(硬皮)里的其中一本,跟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合在一本里。這本比英文版少很多句子,是去掉了邊注嗎?
      挺小的時候媽媽給買的,到現(xiàn)在還是最喜歡的一本書。翻譯對我這種一般讀者來說真的很好了,不會讀得云里霧里,像republic英文版反而更好懂一些?,F(xiàn)在每周學一點點法文,希望能早點看大師的原著!
      這本書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班門弄斧啦。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我不是個有天賦的小孩,所以一直對哲學類懷著深深的恐懼,思想錄是打破我畏難情緒的第一本書。對我來說,真的是頭一次知道哲學可以比詩歌更美。對于基督徒,一定要看一看這種大師的杰作,才會認識到什么是真正的謙卑。而對于無神論者,思想錄則是對科學和宗教是否對立最好的解釋。(不過非基督徒還是跳過一些章節(jié)的好,這本書的觀點并不像It's OKay not to be a SDA這類書那么溫和。另外,如果非常支持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建議不要看帕斯卡的作品,會很難接受。)
      這一套書非常適合送給自己的孩子!插曲豐富,文字也不晦澀,絕不會像高中哲學一樣讓人抓狂。向試圖勾引自家小孩多讀書的家長強烈推薦!
      附上我最喜歡的一段:)!
      In writing down my thoughts,it sometimes escapes me; but this makes me remember my weakness,that I constantly forget.This is instructive to me as my forgotten thought; for I strive only to know my nothingness.
  •     這本書幾乎就是在我意識混亂的情況下入手的,但是他卻帶我走出了那段意識混亂的時期。
      帕斯卡爾是偉大的,他要求自己有一種自圓其說的偉大能力,做一個360°都無懈可擊的理論者,他可以為他所有的錯誤都歸結(jié)為:思想作祟。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在這段特殊的時期才有這樣有點畸形的理解。還是越過這段時期,我還是會認為他是典型矛盾的結(jié)合體?
      比如
      因為“他要求自己偉大,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渺??;他要求幸福,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卻發(fā)現(xiàn)自己充滿缺點”
      
      因此“他要費勁苦心積像他自己也想別 人來遮蔽自己的缺點,它既不能忍受別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點,它既不能忍受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br />   
      于是“充滿缺點而又不承認缺點”“它在缺點之上又增加了一項故意制造缺點”
      
      讀完這本書,我在想,我是活在生活里,還是活在思想里?
  •     平時最怕這樣的書,邏輯散漫,很輕盈,讀完后還是不著邊際。說到底有些問題聯(lián)系得不是很緊密,個人底蘊不夠的話只能算走馬觀花了一回。其實我最想看到的還是帕斯卡關于超越自己的討論,以有限來探求無窮,本身就是見痛苦的事。這類說辭,多多少少覺得很像老莊之言了。不知道接下來還有些什么值得我期待的精彩篇章。
  •      可悲而偉大的存在
       ——淺談帕斯卡與《思想錄》
      在讀這本書之前,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已經(jīng)從各種其他方面與這位天才有過了接觸, 國際單位制中氣壓的單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帕斯卡同時也是概率論的奠基人,二項式展開的系數(shù)規(guī)律也由他的“帕斯卡三角形”成功解釋,他也是機械計算機的發(fā)明人,等等不一枚舉。無論是哪項成果都足以令普通人為之驚嘆,但就是這樣的一位天才,卻在39歲的時候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而這本《思想錄》則是他生命最后的幾年完成的哲理散文,與之前他在科學界數(shù)學界留下的影響一樣,這本書也對后世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人的偉大之所以為偉大,就在于他認識自己可悲。一棵樹并不認識自己可悲。因此,認識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認識我們之所以為可悲,卻是偉大的?!雹排了箍ㄉ羁痰卣J識到人的雙重性,既可悲卻又偉大。人作為人存在而非一棵樹,就注定了人能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而認識到自己這獨一無二的存在性卻是一棵樹無法體會到的可悲,但正是這種其他生物無法體會的可悲卻將人與它們區(qū)分開,人也因此獲得了自身作為人的價值,成為了一種偉大的生物。人就是這樣一個因為可悲而偉大的生物,不同于其它生物,孤獨的存在,唯一的存在,偉大的存在。
      帕斯卡在《思想錄》中一直討論的對象就是人,人類盡管在對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頗見成效,但對自身,作為人的自身,卻很少有涉獵。因為相對人自身來說,外界更易捕捉,更易分析研究。人自身充滿著眾多謎題,雖然近在咫尺,卻好像永遠無法觸碰到最核心的部分。而帕斯卡在早年對自然科學的深入研究之后,晚年或者說晚期進入了神學領域的研究,開始為上帝為信仰辯護。這一點從我們現(xiàn)代人的眼里看來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一個科學家,一個數(shù)學家,何以“晚節(jié)不?!保瑥囊粋€科學的理性斗士,變回了一個宗教的衛(wèi)道士。其實,在帕斯卡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各種思想各種理念紛繁交錯的17世紀,而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思想觀念的變化,可能經(jīng)歷幾代人的時間都不一定會改變太多。特別是宗教信仰,在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時,人是如此無力,如此渺小,正如帕斯卡在《思想錄》中提到的“這些無限空間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懼”⑵,個人在面對未知的世界時充滿著不安,“我瞻望四方,我到處都只看到幽晦不明。大自然提供給我的,無往而不是懷疑與不安的題材”⑶,此時上帝的存在或許才能帶來片刻安慰。對于科學家來說更是如此,越是對于自然的研究深入,就越會發(fā)現(xiàn)未知的領域遠遠超出了自己掌握的真理,例如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者,微積分的創(chuàng)立者,一直以科學家身份聞名于世的牛頓,在晚年依舊成為了上帝忠實的信徒。究其實質(zhì),其實是一種對于自然無比精密的規(guī)律與有序狀態(tài)的心悅誠服,但卻依舊無法擺脫對于上帝的依賴,因為宗教對于西方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一種深入骨髓的遺傳基因了,很難想象對于一個從懂事起就接受宗教的教育,宗教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堂是每個村落、每個城市生活的核心部分,帕斯卡自身也認識到了這點:“習慣是我們的天性?!雹仍谝粋€沒有深厚宗教基礎的國度,我們可能很難想象為何上帝在西方人的心中是如此無可替代、無法抹消的一個概念。
      帕斯卡在《思想錄》提到:“感受到上帝的乃是人心,而非理智。而這就是信仰:上帝是人心可感受的,而非理智可感受的。”⑸而羅曼羅蘭在給弗洛伊德的信中也提到,他認為這是一種無限的、不受任何束縛的事物的感覺——實際上是一種“大洋般的”感覺。他補充說,這種感覺是一種純粹主觀的事實,跟信念無關。它無法讓人相信個人的永生,但它是宗教能量的來源,各種教會和宗教體系都紛紛占有這種能量,將它引入特定的渠道,并且無疑要將它消耗殆盡。他認為,即使一個人不接受所有的信仰和幻想,他僅憑這種大洋般的感覺就可以稱自己是宗教信徒了。⑹可以見得,宗教是非理性的產(chǎn)物,也難怪會與近代理性的產(chǎn)物——科學頻頻沖突。但人類的歷史一直是由理性與感性兩種思維不斷交替著而前行的,每當有一種力量過于強大時,總會出現(xiàn)反對的聲音。就如現(xiàn)在雖然是科學技術相當發(fā)達的時代,人們卻異常重視對于個人價值的訴求,人本思想伴隨著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展一同前行。
      帕斯卡生活在17世紀中期,歐洲大陸經(jīng)歷了宗教改革后,宗教世界分裂為天主教世界和新教世界,彼此都宣稱自己的信仰才是正確的信仰,為上帝所認同的信仰。以至于彼此兵戎相向,爆發(fā)了一系列的宗教戰(zhàn)爭,最后雙方都損失慘重,不得不認識到彼此對立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最終只能握手言和,互不干涉。帕斯卡正是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宗教信仰的爭論是人們生活中每天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或許如今的我們會給宗教改革蒙上一層英雄主義的光環(huán),事實上,新教和天主教在對于上帝的信仰問題是同樣虔誠的,甚至在迫害異端的手段上也是有過之而不及。而與此同時發(fā)生的也正是科學的突飛猛進,原本被教會壟斷的知識(諷刺的是,這知識卻是身為異教徒的古希臘羅馬人留下的)逐漸被科學家證明是謬誤頻出的,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質(zhì)疑起了基督教的權(quán)威來,人們開始試著去過沒有上帝的生活,也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時候,帕斯卡提出了他那著名的上帝賭注論:“讓我們說‘上帝存在,或者是不存在’。你有兩樣東西可輸:即真與善;有兩件東西可賭:即你的理智和你的意志,你的知識和你的福祉;而你的天性又有兩樣東西要躲避:即錯誤與悲慘。既然非抉擇不可,所以抉擇一方而非另一方也就不會更有損于你的理智。這是已成定局的一點。然而你的福祉呢?讓我們權(quán)衡一下賭上帝存在這一方面的得失吧。讓我們估計這兩種情況:假如你贏了,你就贏得了一切;假如你輸了,你卻一無所失。因此,你就不必遲疑去賭上帝存在吧!”⑺可以說,對于真正的信徒來說,這是一個完全沒有意義的賭局,因為賭上帝存在與否對于他們來說本身就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想法。但對于眾多質(zhì)疑基督教權(quán)威的人們來說,這卻是一個十分有力的論證,因為此賭注論用了非常理智的論證方法,將信仰化為一次賭局,對于每個人來說,信與不信都存在著可能性,也因此存在著風險?;蛟S會有人提出質(zhì)疑,認為因為此賭注論而相信上帝的人并非真正的虔誠,帕斯卡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因賭注論而走上的信仰的人必須為了信仰而去努力去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虔誠,最后成為真正的信徒。當然,看似牢不可破的賭注論卻還是存在著缺陷的,因為它主要針對的對象乃是懷疑上帝不存在的人,也就是說已經(jīng)暗示了上帝是可能存在的, 如果存在別的選項,例如其他宗教可能是正確的,或是失去上帝并不會失去福祉等,在此基礎之上的賭注論也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答案了。當然,我們不能因為可以證明賭注論存在缺陷而忽視了其價值與意義,它是一個以人類理智為分析基礎的論證,甚至將賭博引入了原本嚴肅的宗教討論之中。也正是帕斯卡早期對概率論的研究貢獻(近代概率論是從研究賭博開始),以及他對自然科學的研究,使得他的思維論證方式有別于之前的任何神學家。
      帕斯卡對于人類之于無窮無限世界的渺小,有著無限的感傷,“人是無窮小和無窮大之間的一個中項”⑻,“對于無窮而言就是虛無,對于虛無而言就是全體,是無和全之間的一個中項”⑼。他不斷重復著人相對于無窮的渺小與無力,不僅是龐大存在著無窮性,微小也存在著無窮性,而人正是出于這無窮大與無窮小之間,在遼闊無垠的區(qū)域中飄蕩,想抓住某一點,可發(fā)現(xiàn)它是如此無法靠近。這就是當時的人們,深深地感到人類的無力,無法真切了解把握這個世界,無法把握自己的生命。帕斯卡認識到人最懼怕的就是無聊,無事可做的人是痛苦的,所以只有用消遣來排解無聊帶來的不幸,無論是上至國王貴族,還是下至普通平民皆是如此。所以大臣才會不斷想方設法取悅國王,給他以各種消遣娛樂,以使得他不至于會想起他自己,因為想起自己會令國王不幸。“人心是怎樣地空洞而又充滿了污穢??!”⑽人們不僅僅排遣自己的無聊,也讓他人排遣這種極易產(chǎn)生的無聊感。我們告訴別人只有當他們的健康,他們的財富,他們的地位都是良好的時,他們才是幸福的。而離開了這些之后,他們就會看到自己,從而再次被無聊感所淹沒。所以人們只有用著這種令他人勞碌操心的方式獲得所謂的幸福。正如帕斯卡提到的:“自我有兩重性質(zhì):就它使自己成為一切的中心而言,它本身就是不義的;就它想奴役別人而言,它對于別人就是不利的,因為每一個自我都是其他一切人的敵人并且都想成為其他一切人的暴君?!雹厦總€人的選擇都會對別人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而它會干涉到他人的選擇,所以也可以說“他人即地獄”,我們也可以由此看到帕斯卡有著存在主義思想的某種萌芽。
      但正如1969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寫到的一樣,“人類從帕斯卡痛苦的懷疑中得到的祝福,比從萊布尼茲對‘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美好的世界’的盲目理性的信仰中得到的還要多?!雹形覀儚呐了箍ㄗ髌分胁粌H僅看到的是那份對于無窮自然的無力,對于全能上帝的依靠,也看到了帕斯卡對于人類思想的贊頌,“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于非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置他于死地的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yōu)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雹讶艘驗樗枷攵兊脗ゴ罅似饋?,因為他知道他的無力、他的脆弱,他知道自己的可悲,所以人是偉大的、高貴的、不同于其它生物的存在。
      
      
      
      
      
      
      參考文獻:
      ⑴⑵⑶⑷⑸⑺⑻⑼⑽⑾⒀ 帕斯卡《思想錄》
     ?、?弗洛伊德 《文明及其不滿》
     ?、?969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     沒有點力薦的原因很簡單 書名是“論宗教和其他主題的思想” 很可惜我只對這“其他主題”感興趣
      看哲學是這個世界上最治愈的事了。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開始看,看到最后總之全世界的人都是瘋子都是傻子,顫抖吧地球人你們永遠無法參破這個世界的!所以我們這點小傷小痛,放在偌大的宇宙里,算什么。
      今天買了一本粉紅色的校名本,本來準備記記賬省省錢的,但是還是開始抄漢字,是一個好習慣。
      康德,萊布尼茨,奧古斯丁,三個人在帕斯卡爾這里匯合,歷史真奇妙。我不開文藝腔,我年紀大了。
      他說宇宙本身結(jié)構(gòu)中就存在一種根本性的機遇因素。自然科學永遠最接近于神性,我一個學政治的慚愧地低下了頭。
      感到目前快樂的虛妄而又不知道不存在的快樂的虛妄,這就造成了變化無常,變化無常,變化無?!獩]有任何呈現(xiàn)于靈魂之前的東西是單純的,而靈魂也從不單純地把自己呈現(xiàn)于任何主體之前。因此就出現(xiàn)了我們會對同一件事又哭又笑。
      他一直說,偉大的可悲??杀膫ゴ蟆H松皇强杀?,連偉大也只是一個安慰的形容詞而已。
      虛榮,忙亂,無聊,不安,四個關鍵詞。不堪忍受的莫過于完全的安息,無所事事,沒有消遣,無所用心。虛無、淪落、無力、依賴、無能、空洞。從靈魂深處出現(xiàn)無聊、煩惱、絕望。
      這些形容詞讓我控制不住地在文圖二樓的角落顫抖,一瞬間我只希望末日快點來臨,救救這些可悲的人類吧。
      時間便這樣流逝,向阻礙作斗爭而追求安寧;假如戰(zhàn)勝了阻礙,安寧又變得不可忍受。
      總的來說,整個人生只是如此。請自行享受你偉大的可悲。
  •     整體依順著所羅門的智慧篇的樣子來探索世界,先是抽象世界,然后是具體的人,還有信仰與世界的關系,哦,我忘了,這些碎碎念是編者排列的。世界是如此的復雜,不足以用系統(tǒng)的具體的單調(diào)的描述來真實的描述,所以碎碎念是一種合理的方式。帕斯卡兄,一生科學成果無數(shù),思維敏銳是肯定的了,如此也滲透到了神學人文思維中去,有時候讓人感覺他在拿著思維的刀鋒去劈開人本性的混沌,然后用精確的度量來闡述其內(nèi)容。在零散中飄散著各種小主題,大主題。不斷的變換描摹的方式和主體的位置。遇到思維深刻的就暢快的連續(xù)奮筆書寫,可以看出來,是在各種靈感的帶領下前進的。面前同樣擺著另一本據(jù)說可以和帕斯卡這書媲美的重負與神恩,對比一下確實很像,都是零散的碎碎念。只是女人更加飄逸感性空靈神秘些,令人更加難以把握。。不過最關鍵的覺得還是帕斯卡最后對于宗教的以及先知書的行云流水的有章法的排列是很好的借鑒,比如關于懷疑論他說到了夢和現(xiàn)實,很精彩的探討,邏輯銜接的緊密而恰當,不愧為數(shù)理學家。小總結(jié)也很出人意料。而帕兄是知道人文科學和數(shù)理科學的迥然不同,故而在宗教篇里,就不過分的運用理性和邏輯,而是更多的運用資料和論述來書寫。沒有他那當時的資料和用語的來源,有時候真的不知道在說什么,盡管有注釋。作者的記憶力驚人,經(jīng)文運用的嫻熟而直白,但不知道原文究竟是直白的還是中文翻譯的直白??傊?,是很通俗的翻譯,有時候通俗是能讓人眼睛一亮的,尤其是把它們擺列起來以后。這種零散的心是不容易讀的,慢慢來吧,或許那句話就成了某真理的突破點。先說這么多~enjoy it~
  •     最近因為學校的運動會,讀書的進度被耽擱了好多。忙中偷閑,讀完了帕斯卡爾的《思想錄》。特別喜歡讀法國思想家的書,優(yōu)美的語言,雄辯的論述,翻開之后就不忍合上。這部書被后人奉為法蘭西第一部散文杰作,確實值得仔細品讀。
      
      相信所有人都聽過這句話——人是會思想的蘆葦。帕斯卡爾的這句話把整本《思想錄》的思想表達的淋漓盡致,理解了這句話,也就理解了整本書?!叭酥徊贿^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yōu)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鄙系圪n予了人類最寶貴的思想,同時也給了人類脆弱的身體。我們的思想隨時可以跳出星球之外,與浩瀚的星辰為伴;隨時可以落在露珠旁,和花蕊嬉戲;隨時可以逃離現(xiàn)實的世界,構(gòu)造出另外一片碧海藍天。但是,我們的肉體卻時刻被束縛在土地上,忍受時間的侵蝕,我們要親眼目睹它一點點的腐朽、衰敗,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被各種各樣的欲望反復折磨直至重歸于一堆黃土之中。這就是人類,時刻都在無限和有限的矛盾之中掙扎,既強大又軟弱,既偉大又渺小,既悲憫又高岸,認識到了這一點,就是我們認識自己的開始。
      
      從人類產(chǎn)生自我意識的那一刻起,死亡的陰影就時刻籠罩著我們,無盡的恐懼就隨著而生,我們唯一確定的未來就是死亡。我們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脆弱,我們在大自然的神力面前瑟瑟發(fā)抖,我們意識到人類是如此渺小,是洪荒大地中的可以忽略不計的一個質(zhì)點,是無盡時空中微乎其微的一瞬。我們低頭看著貧瘠土地上忙碌的螞蟻,就像命運殘酷的看著疲于奔命的我們,我們又何嘗不是一群螞蟻,和億萬生靈一樣,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掙扎著走向死亡。那些指點江山、建功立業(yè)的人們,就像是一只螞蟻領著一群螞蟻多占了幾個蟻穴,多存了一些糧食,就要開始在蟻穴旁為自己豎起了幾座土堆,在上邊刻上一篇篇蟻文,歌頌自己偉大。它們也妄想要不朽,要讓后人看到自己的功業(yè),可笑又可悲!殊不知,那些在我們看來像海洋一樣深邃的思想,像星辰一樣耀眼的豐功偉業(yè),那些自以為站在人類之巔想要不朽的人們,其實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一個個不堪一擊的土堆,一群群不自量力的螻蟻。人類短短數(shù)百萬年的歷史和地球數(shù)十億年的歷史相比何其短暫,也許就是在這同一片土地上,已經(jīng)有無數(shù)個同樣的文明誕生又滅亡。人類不管有多么輝煌的文明,最終也必將被時間洪流沖洗的干干凈凈,人類那些璀璨的成就,就像是沙灘上的一個個腳印,轉(zhuǎn)瞬之間就會被海水還原如初。宏觀的無限告訴我們,人類雖然自詡?cè)f物之長,但是同樣的脆弱渺小。認識自己,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有限,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時刻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戒驕戒躁。
      
      當我們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望著一片無垠的幽藍和空曠,很容易理解宏觀的無限。然而,正是因為對無限的認識,也容易讓我們陷入到虛無之中,我們窮盡一生去學習知識,去發(fā)現(xiàn)我們距離真理還是一樣的遙遠,我們的一生不管如何努力,卻還是遠離永恒和不朽,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將消逝無蹤,那我們的生命還有什么意義?“他追求偉大,卻看到自己渺??;他追求幸福,卻看到自己可悲;他追求完美,卻看到自己充滿這缺憾。他要求受人敬愛,卻只得到憎惡與鄙視?!边@像是人類命運的真實寫照。我們習慣于想象宏觀的無限,卻往往忽視微觀的無限。當我們?nèi)グl(fā)掘微觀的無限時,我們向內(nèi)感觸自己結(jié)構(gòu)緊湊的骨骼、錯綜有致的脈絡,我們審視自己的每個器官,每滴血液,每個細胞,我們感慨它竟然如此的精密復雜,它的結(jié)構(gòu)如此的完美無缺。我們感嘆造物主的聰穎睿智,感嘆天地造化的靈異神奇。我們的身體由血肉、骨骼、器官組成,血液又有細胞組成,細胞還可以繼續(xù)無限的分下去,我們相對宏觀無限是虛無,但是相對于微觀的無限而言又是整體。我們力量也許很弱小,我們的所有努力相對于無限來說也許真的微不足道,但我們應該記住一句話,“你往湖中投入一顆石子,這個世界就不再是原來的世界了”,不過多小的改變都是改變,不管歷史會不會記住我們,我們都曾存在過,未來的世界可能沒有我們,但是過去的世界卻不會把我們遺忘。認識自己,還要知道如何在有限中把握無限,在有限中創(chuàng)造無限。
      
      想要好好的體會這本書的思想,最好是到一片空曠的荒原中,獨自躺在草地上,讓大地支撐身體所有的重量,放松自己的靈魂,松開所有束縛自己的東西,把思想無限的擴展開來,掙脫出束縛它的身體,離開支撐它的大地,超越這片險隘的時空,不要讓任何東西阻礙,從無限和有限兩個方面認識自己,真的領悟到了這一點,我想這本書的精髓也就得到了。“人只有正視自己才能更好的生活”,這是帕斯卡爾想要告訴我們的真諦。
      
      
  •     “你實在是自隱的神!”當那一位隱匿的時候,理性的論證和感性的體驗都不足以構(gòu)成憑據(jù)了。這時候,就只有憑著信心去領受。然而何為信心?本質(zhì)上講乃是一種冒險,或曰賭局。從這個意義上講,帕斯卡爾的哲學是基督教唯一的哲學。喜歡其中的一句---“‘難道再沒有辦法看到底牌了嗎?’‘有的,有圣書’”
  •     
      
       好幾年前的時候曾經(jīng)翻譯過一個美國學者Grotius寫的一本小冊子《帕斯卡爾》,印象中那本書寫得并不太好,Grotius是個基督徒,對帕斯卡爾的同情和敬仰雖是真誠,無奈卻似乎無力刻畫當代思想和文化的基本輪廓,因此也就無法有力地呈現(xiàn)帕斯卡爾思想的相關性和動人之處了。
      
       讀了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刪節(jié)版的《思想錄》,雖然很遺憾這本書刪節(jié)得厲害,但還是先勉力做點記錄,以后再慢慢斟酌何先生的全譯本。
      
       《思想錄》的論述是字條式的,章節(jié)之間缺乏嚴密的次序,然而,這是帕斯卡爾有意為之,他說“我要在這里漫無順序地寫下我的思想,但也許并非是一種毫無計劃的混亂不堪:這才是真正的順序所在,它將永遠以無順序的本身表明我的對象?!薄九了箍?,《思想錄》,何兆武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第165頁,后同,除非另有提示】帕斯卡爾說,思想的事實本來應該就是無序的,反應了人的脆弱性,刻意的秩序則是妄為。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論宗教和其他主題的思想”,其最大特點是理性思索完全沉浸在靈性的關切之中:正統(tǒng)的基督教信仰(上帝的無限和人的脆弱)、信仰在理性本身中刻下的烙印、信仰與理性的沖突與和解等主題既構(gòu)成帕氏論述的核心,也構(gòu)成了帕氏論述的精神背景。雖然帕斯卡爾也附帶性的論述了正義、權(quán)力和法律,但相較之下并不吃重。或許帕斯卡爾的論述并不切中當代思想的具體脈絡,但與當代哲學家和思想家致力于細密理論的澄清和梳理相比,則構(gòu)成驚人的對比:帕斯卡爾猶如先知一樣指證著現(xiàn)代社會中自我封鎖的理性的枯干;而且,如果說海德格爾那樣試圖在詩歌或大地中召喚靈性的行為有點像巫師或江湖術士的話,帕斯卡爾則是一個真正的朝圣的思想者。
      
       帕斯卡爾說,“精神自然而然要信仰,意志自然而然要愛慕;”【15】這與古希臘的“靈魂自然渴慕著至善”的主題一致,然而卻已經(jīng)基督教化了,因為事實上“人類并不知道要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它們顯然是走入了歧途”;在更嚴重的處境中,“人類缺少心靈:它們不肯和心靈交朋友,”【17】“真正的本性既經(jīng)喪失,一切就都變成了它的本性;正如真正的美好既經(jīng)喪失,一切就都變成了它的真正美好?!薄?8】
      
      帕斯卡爾借用了亞里斯多德的語詞,卻賦予了更為悲觀的色調(diào),“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獸;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現(xiàn)為天使的人卻表現(xiàn)為禽獸”【28】;這種悲觀甚至有宿命論的色彩,“但是做孩子時是如此脆弱的人,有什么辦法年紀大了就可以真正堅強起來呢?我們只不過是在改變著幻想而已。凡是曾經(jīng)脆弱過的東西,永遠不可能絕對堅強?!薄?9】但帕斯卡爾也在悲觀中透露出躊躇的自信:“…沒有一種卑屈使我們不可能獲得善,也沒有一種圣潔使我們不可能免除惡?!薄?46】人是偉大而可悲的,兩者相互牽纏,因為人類的可悲“是一位偉大君主的可悲,是一個失去了位的國王的可悲?!薄?15】為什么呢?這是因為,人的“天性具有某些完美,可以顯示它是上帝的影子,也具有某些缺陷,可以顯示它不過是上帝的影子?!薄?36】
      
       為何人會又卑微又偉大,“人在自然界到底是個什么?對于無窮而言就是虛無,對于虛無而言就是全體,是無和全之間的一個中項?!薄?2】這似乎是帕斯卡爾對人最本質(zhì)的理解。而“無限”在此就意味著自然以及自然背后的上帝。就自然而言,帕斯卡爾說,人面對著無窮的大和無窮的小的世界,“就讓他在這些渺小得可怕、正如其他那些同樣巨大得可怕的奇跡里面銷魂吧?!薄?1】“這便是我們的真實情況;是它使得我們既不可能確切有知,也不可能絕對無知。我們是駕駛在遼闊無限的區(qū)域里,永遠在不定地漂流著,從一頭被推到另一頭。我們想抓住某一點把自己固定下來,可是它卻蕩漾著離開了我們?!覀?nèi)紵胍獙で笠粔K堅固的基地與一個持久的最后據(jù)點的愿望,以期在這上面建立起一座能上升到無窮的高塔;但是我們整個的基礎破裂了,大地裂為深淵?!薄?5】
      
       帕斯卡爾描述的這種人的處境,與現(xiàn)代人的處境在某些方面也有類似之處:現(xiàn)代人也同樣直面浩瀚的宇宙和神秘的微觀世界。可是現(xiàn)代人卻理性而冷靜地審視和計量著這一切,既不為無限所動,也非無動于衷,而是通過包括科學和政治等技藝在大地上建構(gòu)了可靠的生活,并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認識。
      
       使得帕斯卡爾與現(xiàn)代人區(qū)別的是他那虔誠的基督教信仰,人面對的無限不是數(shù)量的無限,而是一位絕對的、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上帝,正是上帝確定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大自然是把它自己的影子以及它的創(chuàng)造者的影子銘刻在一切事物上面的?!薄?3】正是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上帝設定了人的卑微、人的有限、人的理性和人的尊嚴。真是對無限的意識和渴慕?jīng)Q定了人的焦慮和方向。
      
       在帕斯卡爾那里,人似乎是在經(jīng)歷上帝的放逐或考驗,正在努力回到上帝身邊。而這種回歸是有痕跡可察的?!爸腔郯盐覀儙Щ氐酵辍isi efficiamini sicut parvuli(若不變成小孩子的樣子。)”【23】《圣經(jīng)》的智慧能領人回歸。他說“人心有其理智,那是理智所根本不認識的;…人心天然地要愛普遍的存在者?!薄?4】“我們認識真理,不僅僅是由于理智而且還由于內(nèi)心?!薄?6】一個例子就是第一原理常常是由心靈直覺到的。這里顯然是有些含混的,因為這一思想,在現(xiàn)在看來既可以促成智識上的唯理主義,也可以促成唯信論。
      
       帕斯卡爾給出了一個充滿爭議的、關于上帝存在的“賭博論證”:“上帝存在、或者上帝不存在”。如果信仰上帝存在的話,假如上帝存在,就會贏得永生,而就算上帝不存在也一無所失;不信仰上帝存在,贏了也一無所得,輸了就輸了永生。帕斯卡爾的答案是應該信仰上帝。有人批評說,這個賭局未必像帕斯卡爾所想象的那么好,因為如果上帝不存在而選擇信仰上帝的話,這并非對人毫無損失。但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帕斯卡爾說前提是理性已經(jīng)面臨極限,必須做出孤注一擲的選擇:“根據(jù)理智,你就既不能得出其一,也不能得出另一;根據(jù)理智,你就不能辯護雙方中的任何一方”【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版,第110頁】;第二,依據(jù)帕斯卡爾對人的有限性和脆弱的刻畫,這種賭局是人類必然的情形,“然而不得不賭;這一點并不是自愿的,你已經(jīng)上了船?!援斘覀儽黄炔坏貌毁€的時候,預期說我們是冒生命之險以求無限的贏局,倒不如說我們是必須放棄理智以求保全生命?!薄旧虅瞻?,110-111頁】;第三,帕斯卡爾的基本意圖似乎僅僅是說服那些愿意信仰,卻又無法信仰的人。這些人“希望走向信仰,但卻不認識信仰之路”。帕斯卡爾說困難在于激情的阻礙,而這種生命之賭則可以有助于克服這種激情的阻礙?!旧虅瞻妫?12-113】
      
       如果說帕斯卡爾對上帝的辯護和沉迷也會讓人生厭的話,那他對理性的論述則更容易引起共鳴。他既說,人類存在的渺小蒙蔽了我們對無限的視野,同時卻不吝贊美人類和理性。他說,“真正的人性、人的真正美好和真正的德行以及真正的宗教,都是和知識分不開的?!薄?8】“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覀?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正是由于它而不是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提高了自己?!薄?7-88】“人顯然是為思想而生的;這就是他全部的尊嚴和他全部的優(yōu)越性?!薄?1】這些論述與帕斯卡爾的神學思想處于某種含混而微妙關系之中,而這恰恰是帕斯卡爾思想中最動人心弦的部分??v使對基督教信仰不抱同情的人,也常常能在帕斯卡爾對理性的真誠贊美中找到某種共鳴,而且在我們這個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已然分裂的時代,帕斯卡爾對理性的的那種似乎無條件的認同更是絕響了。
      
       江緒林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     書中多半篇章屬于宗教性的論述,除顯示一個基督教徒自以為是的執(zhí)著外,在一個異域異代的讀者眼里有多么荒唐可笑;因此閱讀過程中反而不時產(chǎn)生對自身所在歷史文化的警惕,某些我們歷來的闡釋和演繹,其局碎在一個異域異代的人眼里是否也會同樣的荒唐可笑?
      
  •     “在這些不朽的爭論者之中,只有帕斯卡爾留存到現(xiàn)在,因為只有他是個天才,只有他屹立在實際的廢墟之上。”法國這家伏爾泰這樣評價帕斯卡爾。
      
      第一次聽說帕斯卡爾這個名字是在初中的物理課上,那時候老師講到正是此人發(fā)現(xiàn)了大氣壓的存在,并且較為精確地測量了相關的數(shù)據(jù),這為物理學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核心概念,同時也打下了好的基礎。
      
      第二次接觸到帕斯卡爾是大學的時候,外國文學老師在給我們推薦名著時,提到了他的《思想錄》。后來我下鋪的兄弟還真的去買了回來研讀。我還記得,那是最經(jīng)典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譯世界名著版本。當時我熱衷《經(jīng)濟觀察報》、《南方周末》和一些批評學派的一些圖書,就沒有在意這位哲人。
      
      時間一晃五年過去了,今年7月初,我回來趟闊別三年的學校,再一次見到了敬愛的劉老師,當我聽再次向我推薦這本書時,我才真正意識到他的分量。所以很快就去亞馬遜上購買了。靜下心來開始閱讀時,才恍然大悟,如獲至寶,導致根本無法停下來,有的時候不忍心一下子看完,而去看如《盜書賊》、《非議歷史》一些爛書,只是爛書就是爛書,用放大鏡也不能從中找出幾點營養(yǎng)。
      
      帕斯卡爾是一位天才,在他生活的17世紀,短短的一生他在物理、化學、生物、建筑、心理學、哲學等多個領域有建樹,這本由筆記整理而成的《思想錄》就是他哲學思索的集中體現(xiàn)。帕斯卡爾的思辨色彩對后來康德辯證法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可以說是辯證法的先驅(qū)之一。
  •     如果的確要引用內(nèi)容的話不建議看中文 要是看著玩就無所謂了.反正哲學給人感覺就是云山霧罩 翻譯的云山霧罩 也許會讓這類文字 更神奇@@
      
      英譯的沒問題,比照看了中文的翻譯,哲學的邏輯思維不太好.
      
      第六編,哲學家,(348),何老師沒明白哲學語境里,人和宇宙的關系
      
      不是帕斯卡水準差,是翻譯讓帕斯卡的水準下滑了,悲劇
      
      你奶奶的 自己備個案 還因為字數(shù)問題 不能發(fā)咩??????????????????????????????????????????????????????????????????????????????????????????????????????????????????????????????????????????????????????????????????????????????????????????????????????????????????????????????????????????????????????????????????????????????????????
      
      
  •     我看了蒙田的,翻譯的差,一點美感都沒有了,不過貌似蒙田也沒有想的那么好,而且蒙田自己老有常識性的錯誤,幼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代的原因,也許那時他已經(jīng)算聰明的了。
  •     他對於律法的看法實在是出自於一個實實在在的基督徒眼裡。關於世俗的法律,他的看法和馬丁路德一樣。他對於強權(quán)和正義之間的關係也拿捏的相當準確,現(xiàn)實之至。他蔑視律法,但是他建議遵從律法,因為這樣是在強權(quán)之前保全自己的最佳辦法。
      
      然後是他對於神聖律法的看法。「我們只需要遵從上帝的旨意,而不必遵從他的法律。因為法律法規(guī)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保證人民能夠獲得聖靈。」這句話我實難茍同:即便是律法,也亦是上帝的旨意。何來遵從旨意而放棄律法之說?帕斯卡爾對於猶太人以及猶太教的看法雖然不及黑格爾來的極端,但是我仍然難以肯定的講他是贊同猶太教的。而難以接受猶太教的人往往是不願意接受猶太人的律法。
      
      帕斯卡爾說,世界上只有三種人:基督徒,猶太教徒,異教徒?;酵缴衤},異教徒世俗,猶太教徒介於兩者之間,因為猶太教徒信奉和基督徒所信奉上帝相同的上帝,但是同時又眷戀和異教徒所眷戀塵世相同的塵世。這一點我覺得還是講得不錯的。這也是我從來不認為我是真正的基督徒而是有一部分猶太教徒的特徵的原因之一。
      
      但不過帕斯卡爾真真是個典型的基督教徒。
  •     這本書有思想、有智慧、有助于修身養(yǎng)性,且文字優(yōu)美。雖然作者身處17世紀,他的某些見解卻頗具超前意識,具有現(xiàn)實意義,僅從這點來說,也值得一讀。
      “論叛亂”中:導致叛亂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貧困,二是民怨。社會中存在多少破產(chǎn)者,就存在多少潛在的叛亂者。......
      人性的愚昧恰恰使民眾常常辨別不清究竟什么是對自己真正有益的事情。
      
      一個政府必須發(fā)展商業(yè),扶植工業(yè),減少失業(yè)和無業(yè)游民,振興農(nóng)業(yè),抑制物價,減輕稅收,等等到。......為了使財富分配均勻,就必須用嚴厲的法律限制高利貸以及商業(yè)的壟斷、地產(chǎn)的壟斷等。
      
      給予人民以某種程度的言論自由,以使他們的痛苦與怨恨有發(fā)泄的途徑,也是保證國家安全的一種重要方法。
      
      在政治上,設法為人們保留希望,并且善于引導人們從一個希望過渡到另一個希望,這是平息民怨的一種有效辦法。政治上的一個主要手腕,就是面對無論多困難的局面,都要使人民相信并非完全沒有有希望。
  •     凝視寒夜微弱的燈光,  心里泛起一股濃濃的憂愁。我突然感覺自己陷入了四面楚歌里。    一道程序在占去了我兩個小時后,去不能如我所愿得到解答,我分明覺察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在悄悄地瓦解我的意志。我恐慌了,怎能這樣,我不是不堪一擊的?!   ∥疫@樣想著,人總能時時都如意呢?就像現(xiàn)在一樣??墒?,誰能告訴我,我可以阻止我的不快。沒有一個人能夠,能夠保證?!   ∪司褪沁@樣,總是在一個周期中,在一個環(huán)中,快樂的痛苦著,痛苦的快樂著,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我們都是感性的?!   ≡撛鯓泳驮鯓影伞!   ∥夜懿涣?。
  •     讀帕斯卡爾《思想錄》之《做有信仰的人》
      
      我寫信給朋友,勸他立志追求真理。他卻回答我:“追求真理于我何益?!蔽依^續(xù)勸導他。過了一段時間,他說經(jīng)過我的指點,他找到了光明。但是對宗教毫無懷疑的信任,對宗教本身來說,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為那樣他就放棄了他的追求。因此我告訴他:“你是毫無理智的機器,不懂得自己思考?!?br />     ——帕斯卡爾《思想錄》
      
      不知道怎樣表達?看看身邊在信仰里的人,常常就會有這樣的困惑。我像一個游僧把人帶到了佛像前就轉(zhuǎn)身而去了,因為再往下我所能給予的就太少了。帕斯卡爾說,“對宗教毫無懷疑的信任,對宗教本身來說,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為那樣他就放棄了他的追求。”我自己認為,這句話說得太好了。信仰不是思考的終結(jié),而應是真正思考的開始。我們平時去山里看星辰,漫天鋪陳,美麗但卻有些惶然。但若我們從北斗七星開始一點一點看過來,這密布的星辰竟然是井然有序排列組合在深邃的天空;那北斗七星就好比是我們的信仰。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語境,一個基礎,一個永恒的依托;它使我們的房子不再是建筑在沙子上,而是建造在了磐石上。帕斯卡爾說,“人一般不說“我知道我該怎樣做,我的信仰是什么,”而是說,“在那些繁瑣的儀式中寄托了我的希望”。這樣認為的人,他們信仰的就不是宗教而是迷信了?!笔堑?,信仰是一個思的開始;它猶如高處的一個燈盞,照亮了我們前面的道路。對于虔誠與迷信,帕斯卡爾是這樣描述的:“虔誠與迷信是完全不同的。虔誠是好的,但如果虔誠到了迷信的地步,那就會毀壞虔誠的圣潔?!?br />   
      其實,這樣一個問題是很難描述的,界限也是很難劃分的。愛,我想愛應是一個重要的評判依據(jù);愛,不僅僅是對永恒的愛,對上帝的愛,不可或缺的還有對他人的愛,對面對的人的愛,對隔岸的人的愛;當不論在什么狀況里,我們的心里都還輕漾著這愛的漣漪的時候,我想,我們離真正的信仰就不遠了。
  •     他是一個純粹的天才,遠遠超越了他的時代。相對后世很多著名的哲學名著,帕斯卡的這本書要迷人的多,也深刻的多。
  •     很愛很愛帕斯卡爾的這本《思想錄》。一位科學家的哲學筆記。
      
      
      人顯然是為了思想而生的,這就是他全部的尊嚴和他全部的優(yōu)異。(216-265(170)317-110)
      
      L’esprit de finesse.敏感性精神(心智)。L’esprit de finesse其原則就在日常應用中,并就在人人眼前。人只需開動腦筋,并不需勉強用力。(需要哇?。栴}只在于有良好的洞見力,但是這一洞見力必須良好;因為這些原則是那么細微,而數(shù)量又那么繁多,以致人們幾乎不可能不錯過。可是,漏掉一條原則,就會引起錯誤;因此,就必須有異常清晰的洞見力才能看到全部的原則,然后又必須有正確的精神才不至于根據(jù)這些已知的原則進行謬誤的推理。(21-910.105-187)
      
      精神可以是強勁而又狹隘的(掌握少量原則的深處),也可以是廣博而又脆弱的(含大量原則而不混淆)。(22-909.274-563)
      
      正如我們的精神由于人們生氣勃勃的精神交往而得到增強和規(guī)范,我們也無法說清它又是怎樣由于我們與卑鄙腐化的精神不斷相接而墮落和淪亡的,傳染病毒都不像它那樣泛濫。(蒙田《文集》第三卷第八章)
      
      當我們想要有效地糾正別人并指明他是犯錯誤時,我們必須注意他是從哪個方面觀察事物的,因為在那方面他通常是真確的;我們必須承認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錯誤。他對這一點會感到滿意,因為他看到自己并沒有錯誤,只不過未能看到各個方面而已;人們不會惱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們卻不愿意自己犯錯誤;而這也許是由于人天然就看不到一切的緣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觀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錯的緣故,因為感官的知覺總是真確的。(93-5(9)276-185)
      
      當人們不理解一樁事物的真相時,能有一種共同的錯誤把人們的精神固定下來,那就最好不過了。(147.44-926*(87419-8)
      
      我們寫一部著作時所發(fā)現(xiàn)的最后那件事,就是要懂得什么是必需置于首位的東西。(63-8*(19)243-886)
      
      戲劇演出也只是生活中的某一方面而非全貌,刻意找機會把它們在我們內(nèi)心中重演,會犯的錯誤等于觀察不到生活全方面的錯誤。像愛情片那樣去戀愛,深信自己的純潔和無辜,便自然接受在片中看到的歡樂和犧牲。
      我們喜愛某些角色,只是我們自身所有,心靈一致,引得我們衷心去熱愛他。
      有人說得好而寫不好,那是由于場合和人群炙暖了他們,從他們的精神里引出了缺少這種溫暖時他們所不會具有的東西。(62-963(47)61-25)
      
      一個跛腳的人并不使我們煩惱,但一個跛腳的精神卻使我們煩惱。原因是面對跛腳的人時,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我們的腳沒有毛病,但是對自己的精神卻沒有那么大的把握。(104.92-81(82)83-68)
      
      只有在最聰明的人中間,想象力才具有最偉大的,能兌服人的本領。
      想象并不能使蠢人聰明,然而它卻能使它們幸福。
      制服、文憑、獎項是穿著它們(擁有它們)的人靠它來博取人們的想象力。想象力安排好一切。(111-153(88)293,154-205)
      
      凡是曾經(jīng)脆弱過的東西,永遠不可能絕對堅強。(183-723(104)181-205)
      
      要使自己記得自己的責任,就必須讓自己從事某種自己所憎惡的事情;這時候我們就要托辭自己還有別的事情要做,并且我們就以這種辦法使自己記起了自己的責任。
      假如人是幸福的,那么他越是不消遣就會越發(fā)幸福。
      消遣帶來的幸福是從別的地方、從外部帶來的。固而它是依賴性的,并且可能受到千百種意外事件的干擾而造成無可避免的痛苦。
     ?。?10-226(146)372-152)
      
      自然模仿本身:一粒谷子種在好的土地上就有出產(chǎn);一條原則種在好的精神里也有出產(chǎn)。(31-9549119)405-92)
      
      對人的描述:依賴性,獨立的愿望,生活需要。(160-158(126)174-117)
      
      人的狀況:變化無常,無聊,不安。(199-619127)414-97)
      
      無聊-對于一個人最不堪忍受的事莫過于完全的安息,沒有激情,無所事事,沒有消遣,也無所用心。
      這時候,他就會感到自己的虛無,自己的淪落,自己的無力,自己的依賴,自己的無能,自己的空洞。
      從他靈魂的深處馬上就會出現(xiàn)無聊、陰沉、悲哀、憂傷、煩惱、絕望。(201-160(131)406-101)
      
      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于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要比致他于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yōu)勢,而宇宙對他卻是一無所知。
      因而,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搿U怯捎谒皇怯捎谖覀兯鶡o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因此,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264-319(347)121-219)
      
      能思想的葦草-我們應該追求自己的尊嚴,絕不是求之于空間,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規(guī)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會有用;由于空間,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并了我,有如一個質(zhì)點;由于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265-217(348)232——220)
      
      一個人的德行所能做到的事不應該以他的努力來衡量,而應該以他的日常生活來衡量。(322-711(352)269-228)
      
      偶然的機會引起了思想,偶然的機會也勾銷了思想。(我想這就是為何思想讓我空虛的原因吧,因為他們在不經(jīng)意間逃逸了。我的脆弱與虛無便產(chǎn)生于此。)
      事物三等:肉體,精神,意志。(98-952(370)265-435)
      
      我們罪惡的兩大根源即是驕傲與怠惰。(725-715(497)686-609)
      
      步入虔誠是艱難的。(723-744(498)746-610)
      
      ==============================
      2012年讀阿蘭 德波頓的《寫給無神論者》 P165頁也有整頁《思想錄》的摘抄
      
      他以魅力十足的古典法文告訴我們,幸福是一種幻覺(“任何人若看不清這個世界的虛假,那他自己就十分虛假”);
      苦難是一種常態(tài)(“假如我們的處境真的幸福,我們就沒有必要再考慮其他問題”);
      真愛是一種妄想(“男人的心是多么的空虛和骯臟”);
      我們十分膚淺十分虛榮(“雞毛蒜皮會給我們安慰,因為雞毛蒜皮會給我們煩惱”);
      即使最強健者也會被眾人容易感染的疾病逼入絕境(“蒼蠅強大無比,足以可以麻痹我們的頭腦并且吃掉我們的身體”);
      一切人間的制度都必然潰敗(“凡人必有弱點,天下沒有再淺顯的道理”);
      我們極其荒謬地慣于夸大自身的重要性(“有那么多王國居然對我們一無所知!”)。
      基于如此這般的情形,帕斯卡建議,我們能做的最好事情不過是直面自身處境中的絕望事實:“人之偉大在于知道自己的悲慘。”
  •     257—233(346)234—218
      
        思想形成人的偉大。
      
        264—391(347)121—219
      
        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yōu)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因而,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因此,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265—217(348)232—220
      
        能思想的葦草——我應該追求自己的尊嚴,絕不是求之于空間,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規(guī)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會有用;由于空間,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沒了我,有如一個質(zhì)點;由于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
      
      
  •     帕斯卡爾用概率論來分析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問題,從而說明了有宗教信仰比沒有宗教信仰和無神論要好,關鍵是人因此生活得更好。信不信有靈魂,信不信有上帝,你必須賭一賭!
  •     思想猶如意識,沒有什么可以阻止,因為人類喜歡思考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就自找一個問題。真的,你相信嗎?
  •     之前遠不知道帕斯卡爾的魔力。
      一思想
       名句:“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
       文中“能思想的葦草”這一著名的比喻,不僅確立了思想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也蘊含著帕斯卡爾對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與激情。揭示兩種相反的真理的關系,是帕斯卡爾思想的重要特點。帕斯卡爾認為要同時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軟弱無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錄》中,反復地論述了這一人的悖論:即人是偉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達到幸福的,又是處于十分悲慘的狀況的。所以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至少是認識人的一部分,偉大與卑微的統(tǒng)一,高貴與貧賤的統(tǒng)一,幸福與不幸的統(tǒng)一,我們對自己越是認識的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個真實的人。
      
      二宗教
       帕用“敏感性精神”原理幾近說服了無神論的我,至少我開始接納宗教。楊小凱曾用自己的晚年經(jīng)歷來理解宗教,而帕用其寬容且謹慎的邏輯向人闡述。盡管他被后人稱為“悲觀主義”。但問題的根本在于——真理并非只有一個,爭論的意義在于人可以以怎樣的心態(tài)更重要的生活在此。
      
  •   "Classics are books people talk about but never read." - Mark Twain
  •   冒昧一問,您是位姐姐吧?~~~很多好書都沒有評論,可能是真正體會到其偉大的人反倒知道為它做書評太難,您看《約翰·克里斯多夫》的書評,我總覺著那些人們都沒看懂,文學書上說它是理想主義的頌歌它就是啦?
    上次您推薦了一個書法的分享,真美~
  •   評論越是近代的書越是需要深厚的知識積淀
  •   江sir你又上首頁了!??!太強了!?。?/li>
  •   帕斯卡爾對理性的認同,是思維的邏輯凈勝,是數(shù)學精神,是當今社會和以后社會進化的驅(qū)動力.帕斯卡爾作為數(shù)學家,他的純凈的數(shù)學精神非常神奇,你會發(fā)現(xiàn),當把數(shù)學邏輯應用到日常生活的觀察后,甚至應用到宗教后,有很多深刻的結(jié)論.也許是玄妙的. "使一個人從虛無中誕生,和使一個人從曾有到再有,哪個更困難?" ,是誕生更困難,還是復活更困難? 思維的沒有雜質(zhì),才能發(fā)現(xiàn)世界的神秘. "大自然是神恩的影子,可見的事物是不可見的事物的影子" 這是深深的感嘆,邏輯和數(shù)學也不能證明什么.人的可悲,思想的偉大."一位偉大國王的可悲"."一棵樹的可悲".要有發(fā)現(xiàn)和思考.要前進."世界具有宏偉的無窮性,這是容易發(fā)現(xiàn)的;而微小的無窮性,有時會被忽視." "我們處于2個極端之間" 我們永遠處于無窮之間.... 木訥星系. 20120301
  •   當人們不理解一樁事物的真相時,能有一種共同的錯誤把人們的精神固定下來,那就最好不過了。
  •   :P
  •   我們罪惡的兩大根源即是驕傲與怠惰。(725-715(497)686-609)
    ——此話乃是生活中的真理。
  •   當人們不理解一樁事物的真相時,能有一種共同的錯誤把人們的精神固定下來,那就最好不過了。
    喜歡
  •   同喜...
  •   看過~~很思想!
  •   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搿?br /> 這是一句只有真正的思想家才會說的話。
  •   現(xiàn)代人應該被稱作一個有思想的工具。
  •   所謂尊嚴,是人的自大. 人太渺小太可悲了,只能依靠思想來彰顯自己高于其它事物. 可憐!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