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官員談現(xiàn)代金融

出版時間:2003-1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王東京  

內容概要

現(xiàn)代經濟的一大特征,是經濟的金融化。鄧小平同志曾說:“金融很重要,是現(xiàn)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边@可謂一語中的,參透天下大勢。
  與經濟金融化相伴而行的,是金融的全球化。傳統(tǒng)金融有三大領域:以銀行信用為主的間接融資,以證券籌資為主的直接融資,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保險業(yè)。它們齊頭并進,三足鼎立,構成了蔚為壯觀的金融大廈。隨著經濟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世界金融百川交匯,聯(lián)為一體。美國科學家洛倫茲曾說,巴西一只小小的蝴蝶,在熱帶雨林扇幾下翅膀,可能會在幾周以后,給美國得克薩斯州帶來一場龍卷風。金融全球化莫不如此,既給人類帶來了無數(shù)福祉,也引發(fā)了幾多金融風暴、國際金融“熱點”不斷,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
  成熟的金融市場、完備的金融體系、健全的監(jiān)管機制,是一國經濟具有較高水平的重要標志。中國的金融改革,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大步邁進。20多年來,我們改革傳統(tǒng)的計劃金融模式,初步建立了門類齊全、功能互補的金融體系。資本市場、貨幣市場、保險市場從無到有,日趨成熟。宏觀金融調控,由直接調控為主,轉為間接調控為主。人民幣實現(xiàn)了經常項目下自由兌換,利率市場化積極穩(wěn)妥地展開。作為發(fā)展中的大國,我們嚴守對世貿成員的承諾,正按照WT0有關規(guī)定,進一步放開國內金融市場。
  據說,當年《紅樓夢》問世后,清朝士大夫們如癡如醉,“開談不說《紅樓夢》,讀遍詩書也枉然”。如今,金融發(fā)展日新月異,國人學習金融的熱情,比之當年士大夫醉心紅樓,大有過之而無不及。金融問題不再是學者獨擅,即便是股市中的莊家散戶,存款買國庫券的普通公眾,也對金融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黨政官員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肩負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學習金融知識,其意義更是非比尋常??梢哉f,領導干部惟有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識,才能對錯綜復雜的金融現(xiàn)象,慧眼獨具,直見本質;處理金融問題,才能如皰丁解牛,游刃有余。否則,就難免不明就里,無從下手;倘是憑一時沖動,主觀臆斷,必定造成失誤,給經濟帶來損失。
  西方有一句諺語:條條大路通羅馬。嚴肅規(guī)范的文字,對撰寫學術論文是必須的。然而,對于廣大讀者而言,一本好的金融書,不一定要采用論文的寫法。這些年來,我一直追求一種境界:“真佛只說家常話。”撰文著書,力求文字平實,明白曉暢。現(xiàn)在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便是專門為黨政官員寫的。如果大家讀來感到輕松,且能舉一反三,另有新悟,那么作者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書籍目錄

引言
金融理論
  追根溯源道金融
  揭開貨幣面紗
  貨幣理論兩派之爭
  貨幣政策工具箱
  購買力平價說
  通貨緊縮緣何難醫(yī)
  “巴協(xié)”的舊制新規(guī)
銀行與信用
  商業(yè)銀行煉金有術
  解讀資產負債表
  表外業(yè)務異軍突起
  存款保險有利有弊
  金融業(yè)分久必合
  政策性銀行花開不敗
  信用消費的三道難題
金融市場與證券
  金融市場整合天下財富
  代入理財?shù)男磐袠I(yè)
  投資銀行獨領風騷
  投資基金聚沙成塔
  證券公司的三種角色
  證券的生命周期
  后起之秀話債券
  股指映出經濟冷暖
商業(yè)保險與社會保障
  經濟發(fā)展 保險勃興
  保險中介搭橋鋪路
  保險業(yè)的收支法則
  商業(yè)保險枝繁葉茂
  社會保險一心為公
  投保人的權利與責任
  再保險為保險分憂
國際金融
  國際金融組織舉足輕重
  國際貨幣體系因時而變
  國際收支平衡表
  國際儲備有恃無恐
  外匯市場群英薈萃
  匯率創(chuàng)度各有千秋
 “美元化”焉知禍福
金融風險與監(jiān)管
  監(jiān)管關乎金融安全
  證券風險何以防范
  當心“債務陷阱”
  期貨市場對沖風險
  獨立董事功過評說
  保險市場尤需監(jiān)管
  香港金融保衛(wèi)戰(zhàn)
金融深化與創(chuàng)新
  網絡挑戰(zhàn)傳統(tǒng)金融
  資產組合選擇原理
  金融互換方興未艾
  資產證券化出奇制勝
  企業(yè)并購風起云涌
  可轉換債券進退自如
  發(fā)展中國家金融之誤
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與官員談現(xiàn)代金融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就是書有點臟,希望能搽一下,不要太臟了。
  •   領導沒在新華書店找到這么書,就叫我到網上買,當當網的服務還不錯,所以選擇當當
  •   金融的科普讀物,淺顯。對于想從事研究的朋友沒什么好處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