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王曉春 頁數(shù):25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小學這么多門課,沒有哪一門像語文課這樣狼煙不斷,戰(zhàn)火連綿。指手畫腳,人人爭先,外行內行,扭作一團。發(fā)言盈庭,論文如山,潮起潮落,上下波瀾。眾說紛紜,越聽越煩。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總算把事情弄亂套了,把語文老師搞糊涂了,以至越教越不會教了。這門課似乎成了永恒的焦點、熱點、難點、亂點和看點。 …… 語文老師招誰惹誰了,該如此被折騰來折騰去? 語文教學如此隨風搖擺,到底有譜沒有?語文學科的專業(yè)尊嚴何在? 語文有那么復雜嗎?語文不就是一門課嗎? 語文有那么偉大嗎?語文不就是基礎教育的學科之一嗎? 我們?yōu)槭裁床荒芟駥Υ渌鱾€學科那樣,老老實實厘清它的專業(yè)范圍,確定什么是它的“本職工作”,什么是它無力完成的任務呢? 以課程的視角觀察語文,討論并厘清語文教學的專業(yè)特點與范圍,這就是我給本書確定的任務。我還想克服理論工作者熱衷空談和一線教師囿于經驗這兩種弊端,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設一座橋梁。
作者簡介
王曉春男,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教師觀念(特別是思維方式)更新,班主任工作,問題學生教育,語文教學,家庭教育等。已出版《給教師一件“新武器”——教育診療》《今天怎樣做教師》《教育智慧從哪里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問題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語文課缺少專業(yè)尊嚴 第一節(jié) 語文教學最混亂,語文教師最焦慮 第二節(jié) 語文教師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一、“語文味”:搞不清什么味 二、“兩個園子”:不知誰家的園子第二章 語文課的專業(yè)性是如何被掏空的? 第一節(jié) “人文精神”旗手們的強勢介入 一、20世紀90年代的語文大討論 二、“語文”概念的大缺口 三、為突出“入文精神”而強調“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四、理科教師的不滿 第二節(jié) 教化主義的膨脹 一、語文教師的救世情結 一、語文教師的牧師情結 三、過分張揚教化功能,會遠離智慧 第三節(jié) “文學”思路的擴張 一、語文快變成文學的“殖民地”了 二、非理性思潮的泛濫 三、對“文學欣賞”的非理性理解 第四節(jié) 語文課有先天的弱點 一、“雜貨鋪”里不準賣“雜貨” 二、搞清“說什么”,為的是學會“怎么說”第三章 有了語文知識體系,才會有專業(yè)性 第一節(jié) 什么是語文知識 一、為“語文知識”正名 二、“語文知識”成了替罪羊 三、我國的“語文知識”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澳大利亞課標中的語文知識 一、澳大利亞語文知識的框架 二、總結 第三節(jié) 語文知識與課程內容 一、教材內容≠課程內容 二、如何研制課程內容第四章 專業(yè)的語文課應該是什么樣的? 第一節(jié) 課程標準 一、語文的性質 二、語文的教化功能 三、語文的地位 四、語文課中的情感教育 五、結論 第二節(jié) 教材 一、怎樣理解“教材”一詞的含義 二、教材并非語文教學之本 三、選什么樣的文章 進入教材 四、按什么線索編選課文 五、知識體系與生活:強調哪個……第五章 我對語文專業(yè)性的探索——教學設計
章節(jié)摘錄
我們之所以開設語文課,是要讓學生學到一般在生活中學不到的東西,比較專業(yè)的語文知識,規(guī)范的語言用法。而這些東西,通過“內容帶動形式”的日常學習語言的方法一般是學不到的?! ⒐ο壬f過,他在“文革”中抄寫大字報,對提高書法水平大有幫助。這顯然是“內容帶動形式”的路子??墒侨绻_書法課,能這么辦嗎?抄海報,寫春聯(lián),就這樣上書法課,行嗎?顯然不行。書法課要講很多“形式”方面的東西,如字的間架結構啊,筆畫筆順啊,運筆啊等等,這才成其為一門課程?! ≈灰且婚T課程,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脫離”生活;只要是一門課程,就要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具體內容,在形式上做文章?! ∑鋵崈和瘜W習語言,重點總是在“說什么”。人類學習語言都是側重內容,用內容帶動形式,用“說什么”帶動“怎么說”?! ≌Z文之外的所有學科,都符合這個語言運用規(guī)律?! ∥í氄Z文課特別,理解“說什么”反倒是為了搞清“怎么說”,偏要把形式放到內容的前面,偏要和一般的語言學習規(guī)律唱反調,偏要和人們的習慣唱反調。這就可見語文課是一門很不自然的課程,它和其他學科擰著勁,和師生擰著勁,甚至和生活擰著勁。可是它只能如此,否則就不是語文課了。不強調語言形式,語文課就會像泥牛人海一樣消融?! ∮谑悄憔兔靼诪槭裁创笈Z文教師都愛犯“跟著作者跑”的毛病了,因為我們平日運用語言都是這樣的。人家談生意,我當然也就跟著想生意,人家談家常,我當然也就跟著說家常,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Z文課不允許這樣,語文課要求你聽人家談生意,想的是“他是如何談生意的”,聽人家談家常,研究的是“他為何用這種方式談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