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系列教材》編委會 頁數(shù):70 字數(shù):224640
內(nèi)容概要
2011年,教育部決定在浙江、湖北兩個省份首次開展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工作。小學學段的筆試分為兩個科目,科目一為《綜合素質(zhì)》,科目二為《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為了助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廣大考生一臂之力,華圖教育的專家們在深入研究教師資格考試改革政策及《綜合素質(zhì)》(小學)考試大綱的基礎上,依靠社會各界的力量,按照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堅持新穎性、前瞻性,突出實用性的原則完成了本試卷的編寫。本試卷共包含10套標準預測試卷,在題型、題量方面力求最大限度地切合實際考情,以求及時高效地檢驗考生的復習情況。且每套試卷都配有詳盡的解析,使考生不僅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最大限度地幫助考生度過筆試。
作者簡介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專用系列教材》編委會是由華圖教師培訓研究中心和我國十幾所著名師范大學的二十幾名教授與行業(yè)教育專家組成,是迄今為止最為科學、最具權(quán)威性、最具影響力的教師資格認定教材。
書籍目錄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一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二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三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四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五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六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七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八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九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十
參考答案及名師詳解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一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二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三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四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五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六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七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八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九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十
章節(jié)摘錄
綜合素質(zhì)(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一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 1.素質(zhì)教育的時代特征是()?! . 面向全體學生 B.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C.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D. 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2.下列不屬于教師職業(yè)權(quán)利的是()?! . 生存權(quán)利B. 教育權(quán) C. 專業(yè)發(fā)展權(quán)D. 參與管理權(quán) 3.下列關于終身教育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終身教育是指非正規(guī)教育 B. 終身教育這一理念是由法國成人教育家保羅·朗格朗最先提出來的 C. 終身教育具有終身性、全民性、廣泛性、靈活性和實用性的特點 D. 教師和學生都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4.師生關系在人格上是一種()?! . 平等關系B. 上下關系 C. 道德關系D. 教育關系 5.《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沒有禁止小學生進入的娛樂場所是()?! . 歌舞廳B. 迪斯尼樂園 C. 營業(yè)性網(wǎng)吧D. 電子游戲廳 6.學生們經(jīng)常對老師進行評價,包括長相、衣著、行為舉止。這說明教師職業(yè)具有()特征。 A. 復雜性B. 示范性 C. 創(chuàng)造性D. 長效性 7.《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國家對未成年人實行()與保護相結(jié)合的原則?! . 教育B. 尊重 C. 愛護D. 關心 8.處理學生傷害事故應該遵循()原則。 A. 準確、完整B. 及時、適當 C. 真實、公平D. 依法、客觀公正、合理適當 9.師德的靈魂是()。 A. 關愛學生B. 提高修養(yǎng) C. 加強反思D. 提高業(yè)務水平 10. 從教師個體職業(yè)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師的職業(yè)良心首先會受到()。 A. 社會生活和群體的影響 B. 教育對象的影響 C. 教育法規(guī)的影響 D. 教育原則的影響 11.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句話出自()?! . 孔子B. 孟子 C. 韓非子D. 老子 12. 馬克思指出的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唯一方法是()?! . 理論聯(lián)系實際 B. 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 C. 知識分子與工農(nóng)相結(jié)合 D. 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 13. 在“東山再起”這個典故中,“東山”是指主人公()的隱居之地。 A. 謝安B. 孫權(quán) C. 曹操D. 王羲之 14. “連中三元”一詞來源于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這里的“三元”指()?! . 秀才、舉人、進士B. 狀元、榜眼、探花 C. 解元、會元、狀元D. 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15. 我國古代指南針、火藥、印刷術(shù)三大發(fā)明都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 戰(zhàn)國時期B. 唐朝 C. 宋朝D. 明朝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綜合素質(zhì)標準預測試卷及名師詳解-2012最新版-小學-20元代金券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