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fā)展理論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熊彼得(Schumpe.J.A.)、杜貞旭、鄭麗萍、 劉昱崗 中國商業(yè)出版社 (2009-08出版)  作者:熊彼得  頁數:164  
Tag標簽:無  

前言

叔本華有言:“人們總是閱讀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時代中最好的作品”,“壞的東西無論如何少讀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無論怎樣多讀也嫌太少?!鼻笞钚露磺笞詈茫瑢⒆钚碌韧谧詈?,這是商業(yè)社會的價值取向,它正在變成一個重復了一千遍的美麗謊言。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諸多困惑還是人們的心靈深處的豐富渴求,都需要了解、學習、掌握并融會貫通人類社會所積淀至今的思想精華。在社會轉型的巨大挑戰(zhàn)和機遇面前,特別是年輕人,更需要學習,而學習的最佳途徑莫過于閱讀經典。沒有經典的文化是沒有靈魂的的文化,沒有經典的人生是沒有歸屬的人生。作為源頭活水,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所載為常理常道,其價值歷久而彌新。經典是時間的濾網篩選出的佳作,這個過程至少是半個世紀。經典不可重復,卻能超越時代、民族和地域,進入永恒,使人感悟,給人啟迪。經典或許不曾暢銷,不是文化快餐,而是每一代讀者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可供體味,可供思考。

內容概要

  熊彼特寫這部著作的年代,正是資本主義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國民生產總值持續(xù)增長,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過渡的時期。該書從各個不同的側面,概括了資本主義產生和發(fā)展的主要經濟現象,在描述歷史發(fā)展過程的同時,作了開創(chuàng)性的深刻論述,將歷史敘述和理論論證融為一體,體現了熊彼特卓越的文體風格?! ‰S著時間的流逝,他的理論經受住了時間的洗禮?!督洕l(fā)展理論:財富創(chuàng)新的秘密(精華本)》作者開創(chuàng)性地用“創(chuàng)新”理論來解釋和闡述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透徹地闡述了經濟發(fā)展的原動力,《經濟發(fā)展理論:財富創(chuàng)新的秘密(精華本)》因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熊彼得(Schumpe.J.A.) 譯者:杜貞旭 鄭麗萍 劉昱崗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JosephAlois schumpeter(1883年~1950年),被譽為二十世紀的經濟學天才及現代企業(yè)思想之父。曾任奧地利的財政部長、一家銀行的董事長。移居美國后.一直任教于哈佛大學。其“經濟發(fā)展”理論對經濟學思想史有著巨大的貢獻。是第一個以非美國人身份被選為“美國經濟學學會”會長的經濟學家。其代表著作有:《經濟發(fā)展理論》、《產業(yè)循環(huán):資本主義過程的理論的、歷史的和統(tǒng)計的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經濟分析史》、《從馬克思到凱恩斯十大經濟學家》。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受一定環(huán)境制約的經濟生活的循環(huán)流轉第二章 經濟發(fā)展的基本現象第三章 信貸與資本信貸的性質及其作用第四章 企業(yè)家的利潤第五章 資本的利息第六章 經濟周期的初步評述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受一定環(huán)境制約的經濟生活的循環(huán)流轉1實際上,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研究者把從眾多事實中單獨抽出的一個事實稱為經濟的事實,這其實是人在內心模擬現實的,技術條件下人為地抽象出經濟事實,這種抽象還有很多,經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F實是一個事實,決不可能是完全的或者純粹的只是經濟的,它總是存在著其他的常常是更為重要的方面。盡管如此,就像我們有權利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經濟一樣,在科學中我們也同樣可以涉及經濟。社會活動是(至少直接是)人類行為的結果,而經濟活動則是經濟行為的結果。經濟行為的概念可以解釋為以取得貨物為目的的行為。在此意義上,我們可以研究行為的經濟動機,或研究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經濟力量等等??墒牵覀冄芯康膶ο笾皇悄康脑谟谕ㄟ^交換或生產來取得貨物的經濟行為,因此我們將經濟行為的概念限制在這種類型的取得上,而把比較廣泛的領域留給經濟動機和經濟力量這兩個概念,因為在將要談論的經濟行為這個比較狹窄的領域以外,我們還需要通過經濟動機和經濟力量這兩個概念對其進行補充說明。因此,由經濟行為概念所限定的經濟事實領域就是首先應該關注的領域。每個人都會有經濟方面的行為,每個人要么是一個“經濟主體”,要么就是依附于某個經濟主體。當各社會階層的成員在職業(yè)上各有分工以后,我們就可以將其區(qū)分兩大類人:一類是以經濟行為或營業(yè)為主要活動的人,另一類是在經濟方面的行為相對于其他方面而言居次要地位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所有其他社會成員也必須有經濟方面的行為,但是后者的經濟生活是由一個特別集團的人來代表的,這個集團的活動可以說是構成經濟生活的主體部分,此時,不管經濟生活同人們的其他重要表現所具有的一切關系如何,它都不再包含抽象的意思。像談一般的經濟規(guī)律一樣,下面先說說經濟發(fā)展的問題。而闡明經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正是本書的主要目的所在。在提出論點以前,我打算先講一些也會對之后論述有所幫助的原則。對于方法論上的注釋方式,我不喜歡用所以摒棄之。在這方面,我只想提請讀者注意,本章所說的的確是經濟理論主體的一部分,但在主要之點上并不要求讀者具有需要特別為之論證的知識。其次,由于我們的論證僅需少數理論上的結論,我很高興能利用這樣的便利,所以在以后的論述中會盡可能簡單表達我所要說的東西,。不用專門術語,盡管這樣做不免會使論證的準確性有所降低。但是,除非必須準確表述,否則我都會盡可能采用這種辦法。探討經濟現象的一般形式、一致性或理解的關鍵所在等就是將其看作需要進行研究、探索的“未知的事物”,追本溯源,直到它們相對成為“已知的事物”。當確知兩種現象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系時,如果起“原因”作用的現象是非經濟現象,那么我們的問題就解決了,就完成了作為經濟學家所能夠做到的事情,從而其以后的事情則需依賴其他學科來解決了。反之,如果作為原因的因素其性質本身是經濟的,我們則須繼續(xù)努力闡釋,直至到達非經濟領域為止。這對一般理論和對具體事例來說,都是如此。按照人的一般思維模式,我們總是習慣于把經濟數據和非經濟數據聯系起來的因果關系描述為一般形態(tài)。經驗告訴我們,這樣作是可能的。同所有事物一樣,經濟事件也有其自身存在的邏輯,我們只不過需要自覺地對其進行準確地表達而已。為了簡便起見,在具體做法上,我們將假設整個社會是一個相對孤立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也能像在比較復雜的環(huán)境中一樣看到事物的本質,而本書所要研究的恰恰就是這種事物的本質。因此,為達到我們預想的目的,就需要將心中想象的經濟機制的主要特征概述出來。為此,我們設想研究的主要是一個私人財產、分工和自由競爭居于統(tǒng)治地位和在商業(yè)上有組織的國家。一個從來未曾看到或聽到過這種國家的人,當他看到一位農民在為一個需要面包的遙遠城市生產谷物時,他就會不得不問,這個農民怎么會知道那里的消費者需要面包并且恰好是那么多呢。當這個農民說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生產的谷物會在哪里會由何人所消費時,他肯定會大吃一驚。他還可能看出,谷物必須通過一些人才能達到最終消費者那里,而所有這些人也都不知道這個最終消費者,只有最后出售面包的人可能知道,甚至這些出售人在知道具體的消費者需要購買面包以前,一般也是從事過生產或購買面包的人。對這些問題,那位農民能夠很容易地給予回答,為了他的最大利益,他根據長期的經驗知道自己應當生產多少谷物,多年的失敗或者成功的經驗使他懂得其生產應當考慮到市場需求的大小和強度。他盡可能地維持這個數量,因為他知道過多或過少對他而言來是沒有好處的,他只有根據環(huán)境的變化來逐漸調整自己的產量。農民在其他項目核算中也是一樣的,一般情況下,他在一定的限度內都知道自己必須購買東西的價格,也知道必須付出的勞動量(不論他是按純粹的經濟原則來計算自己勞動的價值,或他用與其他任何人都完全不同的目光來看待自己在土地上的勞動),根據長期的經驗,他對耕作方法也是一清二楚掌握熟練的。也是根據經驗,所有購買他谷物的人也都知道他的需求大小和強度。在所有的經濟節(jié)奏中這是最引人注目的,也是進行得比較迅速的,是經濟周期的“循環(huán)流轉”。正是由于在每一個經濟周期中都會發(fā)生基本相同的事情,所以交換經濟的機制運行有著巨大的精確性。過去的經濟周期支配著像那個農民一樣的個人的活動,事實嚴厲地教育了他,迫使他必須那樣生活,而且在每一個時期內,農民必須要么直接依靠前一時期的物質產品,要么依靠用這種產品的收入所能獲得的東西來那樣生活。而以往所有的生活過程又使他卷入到一個不能輕易擺脫的社會和經濟的關系網。這些關系給他帶來一定的生產資料和生產方法,并把他牢牢地限制在這一既定的軌道上。在此出現了一種對我們具有重大意義的力量,對它的研究此處暫且不予進行,留待后文進行更加仔細地研究。此刻須說明的是,在以下的分析中我們總是假定:在每一個經濟周期中,每個人都是靠前一時期生產的貨物來生活,只要生產延伸到過去,或者說只要一個生產要素的產品繼續(xù)不斷地流動,那就是可能的。我們這樣說,只是為了使說明變得簡明易懂。上面的例證啟發(fā)我們,如果將農民的例子加以推廣并應用到其他方面,則其意義就更大了。為了略為說得精確一些,我們假定:每個人把自己的產品全部售出,此時,當他消費自己的產品時,他就是自己的顧客,因為這種私人消費此時也是由市場價格決定的,即是說通過減少對自己產品的私人消費可以間接地獲得其他貨物的數量;反之,私人消費的數量按市場價格來進行,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這種數量實際上是在市場上體現出來的。因此,為了生產和消費,所有的商人都同那個農民一樣,在同一時刻既是買主又是賣主。這種分析同樣可以適用于工人,工人們的服務可以和出售的東西是相同的?,F在,既然每個商人都根據經驗生產產品和尋找買主,那么把所有人放在一起來看,其情形與從商人的位置來看必定是完全一樣的。按照銷售的可能性而生產的產品,除非出現干擾(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干擾顯然是可能發(fā)生的),否則所有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可以賣掉的。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我們不妨再看一些例證。比如屠夫所銷售的肉的數量,得由其顧客所需購買的量和其購買價格來決定。如果其顧客是位裁縫,那么屠夫買的肉又依存于裁縫的營業(yè)收入,而裁縫的收入又依存于其顧客比如說鞋匠的需求和購買力,而鞋匠的購買力又依存于他所為之生產的人們的需求和購買力,如此等等,直到最后遇到那些收入來自將自己的貨物賣給屠夫的人。這種在數量上相互連鎖和相互依存關系的經濟現象隨處可見。不論從何處進人,不論從何處離開,最終還是得回到那個起點。這種分析既不會自然而然地完全停止,也不會由于其他的因素所決定的原因而步人歧途。排除習慣表示消費行為的方式,則我們的分析會更加全面。例如,每個人認為自己是面包的消費者,而不是土地、服務、鐵等等的消費者。如果不是這樣,則各種貨物在循環(huán)流轉中的途徑就更加清晰:每種商品的每個單位并不總是像它的先行者在前一個經濟周期內所經歷的生產進程那樣,經過同一道路走向同一個消費者。但是這種事情確實會發(fā)生,而不致改變任何實質性的東西。我們可以想象,生產力的永久源泉,年復一年地,一次次重新使用,其目的均在于到達同一個消費者。殊途同歸,就像這種事情是必然發(fā)生的一樣。因此,可以說,在經濟制度的某一處,一項需求可以說是正在等待每一項供給,在這個制度中沒有一個地方是有商品而沒有它的補充物,即為人們所持有的其他商品。這些人會根據經驗確定的條件,用它來交換上面所說的貨物,再根據所有商品都能找到市場這一事實來實現這一點?!梢哉f,到此為止,經濟生活的循環(huán)流轉就結束了。換言之,所有商品的賣主又以買主身份去購買這些貨物,用來在下一個經濟周期按照已經達到的水平維持他們的消費和生產設備,反之亦然。可見,各個家庭或廠商的行為,都是按照經驗給定的數據和同樣由經驗確定的方式來進行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的經濟活動就不可能有變化發(fā)生。數據就有可能改變,人一旦注意到這種變化就會立即按照它來行為。但是人習慣于墨守成規(guī),往往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屈從于環(huán)境的壓力加以改變。這樣,經濟制度就不會自行而隨意地發(fā)生變化,從而在任何時候都和以前存在的狀態(tài)聯系著。這一現象可稱為“維塞爾的繼續(xù)性原則”。實際上,如果經濟制度不會“自行”改變的話,那我們只是假定它保持原狀,而對我們所要達到的目的而言并沒有忽視任何至關重要的東西,之所以如此這般不過是用理想的精確性來表達一個事實而已。如果我們描述一個完全沒有變化的制度,那么我們的的確確是在描述一種抽象的東西,而其目的僅僅是為了表達實際發(fā)生的事情的本質。這同正統(tǒng)的理論并不相悖,至多也只是同習慣的說法有些不符,而后者卻不能清楚地表述我們的論點。目前,我們暫時如此。當然,通過另一個途徑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結果。一個社會在一個經濟周期內生產和銷售的所有商品的總和,可稱為社會產品。為了我們的目的,這個概念的意義沒必要進行更加深入地鉆研。因為,就像經濟制度本身也不是一種按照統(tǒng)一計劃運行的“經濟”一樣,社會產品本身并不是作為社會產品而存在的,它也不是系統(tǒng)活動自覺向往的結果。然而這種抽象對我們是有用的。我們可以想象在經濟周期終了時,所有個人產品在某個地方匯集起來,然后根據某種原則將其分配。因為。這個假設沒有包含對事實的重大改變,所以至今為止它還是完全可以容許的。接著可以說,每個人此對都有一份貢獻,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東西。在制度的某一處,每種貢獻都有另一個個人請求權與之相應,每個人的份額都在某個地方隨時準備著。人們從經驗得知,要有所得必須有所貢獻。所以,無論根據什么原則進行分配,其所有貢獻和份額在這個制度的循環(huán)流轉結束時都必須互相抵銷。而至此為止所作的假設是:所有的相關數量都是由經驗給定的。

媒體關注與評論

凱恩斯才氣縱橫,橫掃當代;熊彼得智慧深邃,歷久彌新?!  艾F代管理之父” 彼得·杜拉克美國的經濟,比起其他國家更明顯反映出熊彼得所謂的創(chuàng)造性破壞。  ——原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ǒng)管理委員會主席 格林斯潘倘若你問我,最愛與哪些最有趣的人再共度一個黃昏,我的答復是熊彼得與凱恩斯,他們都讓世人震撼。熊彼得是一位較凱恩斯偉大的學者,也是更優(yōu)秀的知識分子?!  ?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海耶克熊彼得的思想仍與現在及未來有密切的關系?!  ?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薩繆爾森熊彼得是二十世紀經濟學界的巨人,所倡導的整體經濟過程的莊嚴視野足以與亞當?斯密及馬克思相提并論?!  敶洕枷胧芳摇●R克·布勞格

編輯推薦

《經濟發(fā)展理論:財富創(chuàng)新的秘密(精華本)》:二十世紀的經濟學天才,現代企業(yè)思想之父,西方經濟學界第一本用“創(chuàng)新”理論來解釋和闡述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的專著。熊彼得通過《經濟發(fā)展理論》,早在1912年闡述了現代社會是如何前進的秘訣,歷經90多年還能閃閃發(fā)光,足見其理念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是顛撲不破的。在當今社會新經濟,新知識響徹云霄之際,反觀其本質內涵,仍然脫離不了“創(chuàng)新”這個老概念。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經濟發(fā)展理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1條)

 
 

  •   封皮是熊彼特的“經濟發(fā)展理論”而封二是凱恩斯的“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書的目錄和內容也不一致,這真是垃圾出版社,要求退貨,賠償損失?。?!
  •     我覺得這本書的翻譯者實在是很爛,看了十幾頁我就實在是不想再往下翻了,典型是一個毫無經濟學功力,且英語水平也有待提高,就為了賺點錢?浪費了我許多的寶貴時間。本來是想重點看一下熊彼特關于創(chuàng)新理論的一些見解和看法,以及技術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對經濟的推動,但是現在看來我還是得求助于原著或者別的譯本。比較失望。
  •     以下評論針對這個譯本。
      
      本人未讀過該書中文版,但接觸過英文原版,厚厚的兩卷本。令我好奇的是,一本原文有一千多頁的英文書,怎么翻譯成中文后只有240頁,中文表達再簡練也不可能差別這么大呀!又或者是翻譯者的“毀滅性創(chuàng)造”,總之令人十分費解。
  •     這本書一直在心里躺了很久,終于在近日擺上日程。
      展書一看,卻越讀越不對味:這本書的主題怎么不是經濟周期?
      再看了看相關的評價,發(fā)覺這本書根本就是熊彼特的《經濟發(fā)展理論》的打亂章節(jié)的再版。不可否認《經濟發(fā)展理論》是一本杰作,但長安出版社這樣掛羊頭賣狗肉,就非常不厚道了。
      
      ————————————————————————
       《經濟發(fā)展理論》※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 何畏 易家詳等譯
       書名原文: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quiry into profits,capital,credit,interest,and the business cycle 
      ——原譯文《經濟發(fā)展理論》第六章——
       下面關于危機的理論,更正確地說,關于經濟重復變動的理論,甚至還不象已經闡述了的關于企業(yè)家職能,信用、資本、貨幣市場、利潤和利息等理論那樣,有一個對主題比較令人滿意的表述。一個令人滿意的理論,今天比起過去來,將會更加需要一種對于大量的日益增多的資料所進行的綜合處理,以及依據那些表明經濟情況及其相互關系的各種不同的指數而制訂出的許許多多的個別理論。我在這方面的工作還只是一個骨架;我自己所許諾的徹底研究尚未完成,而且按照我的工作計劃,象這樣的情況還要持續(xù)一段長的時期。盡管如此,但我還是要把這一章發(fā)表出來,除了在文字敘述方面以外,沒有作其它任何變更。這不僅是因為這一章在危機的考察中有其地位,而且也因為我仍然堅持它是正確的;不僅是因為我相信這一章包含的內容可以為本書對這一主題的論證作出貢獻,而且也因為這種貢獻表達了事物的實質。為此,我準備在這一章的基礎上接受批評。
      
      ——長安版《經濟周期循環(huán)論》第一部分——
        關于危機的理論,更準確地說是周期性的商業(yè)波動理論,不像已經被詳細說明了的關于企業(yè)家職能、信貸、資本、貨幣市場、利潤、利息等理論那樣,它甚至還沒有一個令人比較滿意的對其主題的陳述。一個令人滿意的理論,在今天看來應該比過去更需要對大量的不斷增多的資料進行綜合處理,更需要以那些表明商業(yè)環(huán)境及其相互關系的不同指標為基礎,制定出許多個別理論。在這方面,我的工作還只是一個不成形的框架;我所承諾的徹底研究還沒有完成,而且按照我的工作計劃,這種情況還將長時間持續(xù)。盡管如此,我還是要提交這一章,除了在表述上,沒有其他任何變化,這不僅是因為現在這一章對于考察危機有其一定的地位,而且還因為我仍然堅信它是正確的;不僅是因為我相信這一章包含的內容有助于本書對這一主題的論證,而且還因為它對本書的貢獻表達了事物的本質。因此,我愿意在這一章的基礎上接受批評。
      ————————————————————————
      
  •     經濟學在著作我讀的也不少,不管是古典經濟學還是當代經濟學都未曾遇到過如此晦澀難懂的漢譯本。熊彼特寫書的年代與我們并不遙遠,是他老人家的理論難懂還是翻譯人的功底不行?我嚴重懷疑后者。
  •     開始讀時覺得有些深奧,但是慢慢理解熊彼特的理論,便領略了百年來暢銷不衰的經濟學經典巨著的精髓。他用他的創(chuàng)新理論,他用他的經濟體系四個階段行為分析一一為你解讀經濟學,讓你了解透徹
  •     這本書被列為推薦的根本原因是中文版本行文比較晦澀,不知是因為翻譯的原因,還是老先生論證的本身復雜。
      
      企業(yè)的利潤在馬克思來看是基于“剩余價值”(由于未讀過《資本論》不做過多的評述)而熊彼得的觀點則是“企業(yè)家”的“創(chuàng)新”。
      
      論證過程從一個理想的經濟循環(huán)理論開始,理想的狀態(tài)下,一個充分循環(huán)的經濟系統(tǒng)是不產生利潤的,現實狀態(tài)中,在生產要素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利潤是下降趨近與零的。
      
      把生產要素從現有的生產環(huán)境中抽離,形成新的組合從而產生大于生產要素的成本,這就是利潤的根本。
      
      實現生產要素重新組合的過程叫做創(chuàng)新,實現生產要素重新組合的人稱為企業(yè)家。
      
      而現階段企業(yè)家身份的濫用讓我們逐漸忘卻了企業(yè)家的本質含義。
      
      為了實現生產要素的抽離,需要新的購買力,這就是信用。企業(yè)家與信用的結合,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而這就是經濟發(fā)展的原動力,也是根本作用。利息也是信用在利潤中抽取的回報。
      
      經濟危機的本源在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停滯,在于企業(yè)家稀缺造成的經濟處于利潤無線趨近與零的經濟循環(huán)。解決之道,在于鼓勵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家精神。
      
      恰好,最近準備讀的彼得杜魯克的一本書名字叫做《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家精神》,僅以此為名。
      
      
  •     《 財富增長論-經濟發(fā)展理論》目錄
      
      西方經濟學派源流簡表
      英文版序言
      第一章 由一定環(huán)境所制約的經濟生活的循環(huán)體系
       經濟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經濟與技術對生產的不同影響
       最基本的兩種生產要素——勞動和土地 原材料
       決定產品最終價格的因素分析
       生產資料和產品的價值中的時間因素
       經濟循環(huán)體系中的交換
       貨幣價值與價格體系的形成
      第二章 經濟發(fā)展的根本現象
       社會環(huán)境下的經濟發(fā)展
       原材料、力量和經濟發(fā)展間的關系
       信用對經濟循環(huán)的影響
       生產手段新組合的實現與企業(yè)家的職能
       在現有經濟體系中創(chuàng)新的困難
       企業(yè)家在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 信貸與資本信貸的性質及其作用
       購買與信貸
       信貸的本質
       信貸的作用
       資本的本質
       貨幣市場存在的價值
      第四章 企業(yè)家利潤
       企業(yè)家利潤的產生方式
       新市場、新企業(yè)與新的利潤來源
       非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利潤獲取
       利潤的歸屬
       關于企業(yè)家利潤的補充意見
      第五章 資本的利息
       利息的源泉
       利息的歸屬
       利息與剩余價值
       利息的分類
       利息的貨幣形式
       購買力對利息的影響
       利息與貨幣供給
       利息與持久性收入
      第六章 經濟周期——初步評述
       對經濟周期的基本看法
       經濟體系的發(fā)展過程
       論經濟周期對企業(yè)家產生的影響
       企業(yè)家對經濟繁榮的促進作用
       經濟蕭條產生的原因
       經濟蕭條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積極影響
       對經濟危機治療方式的探討
      
  •      讀《經濟發(fā)展理論》有感,其實《經濟發(fā)展理論》就講兩個字“創(chuàng)新”。關于創(chuàng)新,關于熊彼特的“創(chuàng)新”。
      
       書中關于創(chuàng)新的內容,首先讓我想到的卻是我的初中的一位化學老師。關于創(chuàng)新的全部內容,我所聯想到的也是那位化學老師在課堂上給我講課的內容。例如書中說到“創(chuàng)新是從內部自行發(fā)生的變化”,“是打破原來靜態(tài)均衡的動態(tài)過程”.這毫無異于初中的那位老師給我講述的關于化學反應和催化劑中的內容。熊彼特講到企業(yè)是一個動態(tài)的循環(huán)過程。收入等于支出,沒有利潤但循環(huán)還是可以進行。收入大于支出就會產生利潤。收入小于支出就會破產?;瘜W反應其實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正反應,逆反應循環(huán)過程。如果正反應大于逆反應,就會產生許多的正反
      應產物,正如熊彼特說的利潤。如果逆反應大于正反應,就會產生許多逆反應產物,正如債物。為了得到得到我們所需要的,即正反應產物,我們使用催化劑,催化劑可以加快正反應,抑制逆反應,從而得到更多的正反應產物?;瘜W家們把這種過程叫“催化劑”,這是化學家們的術語,不過經濟學家熊彼特稱之為“創(chuàng)新”。也許我也可以給它取個名字,這個名字必須表達這樣一層含義:一種發(fā)自內部的動態(tài)循環(huán),一種
      物質或能量能夠改變這種動態(tài)平衡。
      
       好吧,讓我好好想一想?!ぁぁぁぁぁ?br />   
       小時候看的動畫片《七龍珠》里有這么幾個人胖子亞奇羅北,悟空
      ,酷林,他們吃了一種很小很小的豆子之后力量就會大增,體力也就恢復正常,這個豆子就叫“仙豆”,“仙豆”,沒錯就是“仙豆”,仙豆能夠很好地表達我想要的那一層含義。哈哈,終于被我找到
      了。
  •     這個評論不完全算是書評,只是熊彼特這本書實在經典,卻沒人評論,于是拿一篇過來湊數。
      
      顛覆性創(chuàng)新:讓自己變成Geek先
      
      
      >文:Minjie/敏杰
      
      中國人喜歡用高度概括和抽象的詞匯來表達政策,比如毛時代的”十大關系”,江時代的”三個代表”。而”自主創(chuàng)新”這四個詞,近幾年在媒體頻頻出現,高層也相當重視。不管是胡sir還是溫sir,都屢屢在重要場合提及這個詞。這也是近幾年來創(chuàng)新,第一次正式進入 紅頭文件。這一次,我有些不一樣的感覺。
      
      胡溫的智囊里,一定有熊彼特的粉絲。
      
      20世紀末,人們高呼重估熊彼特,硅谷的英雄在dotcom泡沫里高喊著顛覆性創(chuàng)新,熊彼特學派認為經濟的發(fā)展來自顛覆性創(chuàng)新的擴散傳播,而創(chuàng)業(yè)者在其中有重要意義。德魯克在《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家精神》做了進一步的論述,作為在維也納聆聽過熊彼特演講的聽眾,相比凱恩斯、弗里德曼,他更相信熊彼特。顛覆性創(chuàng)新,而不是漸進式的創(chuàng)新,會把經濟周期打破,往往是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人們常常對顛覆性創(chuàng)新又愛又恨愛,愛,因為它常意味著更快更有效更能解決問題,恨,因為它太具有破壞性了,已有的產業(yè)鏈價值鏈需要重新改造,人們需要重新學習新的技術,并且,這或多或少的會影響現有的行為方式。
      
      
      對于企業(yè)來講任何產品不管有多新,終將變成日用品(Commidity),或者終有一天消失。比如多年前Apple剛推Ipod的時候,滿城轟動,很多人以買到IPOD為榮,而現在,你只要花最少幾十美元,便可以享受到數字移動音樂的樂趣。而至今為止,還有多少人記得Sony力推的MiniDisc呢?LP Walkman這類產品更是早早的走入了歷史。
      
      一個企業(yè),為了保持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在創(chuàng)新上。從新產品開發(fā)的角度 (New Product Development),按照市場和技術兩個維度,常??梢宰鲆韵聞澐?。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a/TypesOfNewProducts.svg/500px-TypesOfNewProducts.svg.png
      
      
      其中的Completely New,即為顛覆性創(chuàng)新,大部分的企業(yè)都擅長漸進式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大部分中國的企業(yè)。他們會把產品的某個屬性,某個功能做的更好,比如手機的拍照功能,隨著時間,新手機的像素慢慢提高。再比如制造業(yè),企業(yè)善于在某項指標上越做越好。而顛覆性創(chuàng)新則少之又少。
      
      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創(chuàng)新來自與企業(yè)內部,企業(yè)通過R&D的過程創(chuàng)造新的產品。
      
      而根據許多最新的研究,創(chuàng)新往往來自用戶本身。
      
      對于高科技產品,我們常把用戶按照正態(tài)分布分類。
      
       *
      
       Innovators - 創(chuàng)新者
       *
      
       Early adopters - 早期使用者
       *
      
       Early majority - 常規(guī)使用者 早期
       *
      
       Late majority - 常規(guī)使用者 晚期
       *
      
       Laggards - 滯后使用者
      
      
      在這里,所謂的Innovator即為新技術的發(fā)明者,而這群人往往對技術相當狂熱,或是非常熟悉某個領域,總有一些用戶,他們不滿意現有系統(tǒng)的效果,為了提高自己的效率,他們總通過發(fā)明創(chuàng)造各種方式和技術,改善工作效率。慢慢的當這種新技術在圈子里流傳時,嗅覺靈敏的企業(yè)看到了這樣的機會,于是商業(yè)化和大規(guī)模應用到來。這些早期的用戶,他們的目的非常的單純,也從不有任何的雄心。比如發(fā)明了超文本的Berner Lee,他在1991年在CERN做的工作,宣告了新的時代的到來,而他自己則說,他所作的僅僅是他工作中的需要。再比如即時通訊IM系統(tǒng),最早出現在MIT的工作站上,Zephyr系統(tǒng)的出現是為了解決,數百個工作站之間的通訊問題。而過了長達九年,第一個商業(yè)化的即時通訊軟件ICQ才由以色列公司推出,出現在市場上。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Geek這個詞開始變的正面起來,在MIT、Stanford、CMU這類學校,常??梢钥吹酱┲约涸O計的T恤的年輕人,他們大部分都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怎么泡女生,因為技術比女人更讓他們興奮。那些年輕人以技術為樂,他們神出鬼沒,也許從不上課。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們驚人的能量。 正是這樣的人,在不停的創(chuàng)造著新的技術。
      
      國內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中國第一程序員”求伯君和他的伙伴雷軍,早期的王志東,姑且不論他們在企業(yè)運營層面的表現,就技術來講,都是出類拔萃之人。
      
      當然Geek也并不僅僅存在高科技領域,比如食品行業(yè)的巧克力牛奶,巧克力棒,最早都是由顧客自己發(fā)明的。幾年前非常流行的榕樹下這樣的文學類網站,其創(chuàng)始人算是個文學青年,也算是在文學類領域的Geek。
      
      所以,如果你要想創(chuàng)新,先讓自己沉浸在最新的科技,或者某個自己最有經驗的領域,讓自己習慣用最新的服務和技術解決問題。自然而然的,你總會發(fā)現現有產品服務解決不了的問題,于是,你的機會就來了。
      
      創(chuàng)新,讓自己先變成一個Geek。
      
      http://www.qianminjie.com/weblog
  •   同感,簡直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翻譯的太爛了!耐著性子讀了幾節(jié)內容,實在忍無可忍!即使鄒建平沒有經濟學功底,起碼一段話該表達一個中心意思吧?簡直亂七八糟……
  •   兄弟,這本書是中國社科出版社2009年版的,您確定沒有看錯出版社?求證一下
  •   出版社: 中國長安出版社
    出版年: 2009-8
  •   多謝多謝!
  •   翻譯爛的讓人不能卒讀,簡直意思都表示不清,還掛羊頭賣狗肉,把經濟發(fā)展論硬生生的起了個周期循環(huán)論的題目?。。∧岈斶@個翻譯德文老師是不是教體育的?。。?!
  •   完全同意,簡直差的不能卒讀,書是好書,被翻譯毀了!
  •   Geek是一個好詞。
  •   geek的一個標準是家里有局域網
    這個我達到了
  •   熊彼特,用偉大來形容真不過分
  •   “自然而然的,你總會發(fā)現現有產品服務解決不了的問題,于是,你的機會就來了?!?br /> 欣賞
  •   等我看完這本書后,再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