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歷史黨員干部讀本

出版時間:2004-6  出版社:紅旗出版社  作者:陳守林 王澤旭  頁數:318  

內容概要

  黨的建設是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大法寶。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實際結合起來,建設起一支團結統(tǒng)一、紀律嚴明、英勇善戰(zhàn)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毛澤東同志豪邁地將黨的建設稱之為“偉大的工程”。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于當代中國建設實踐中,確立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并緊密聯系這條路線推進黨的建設,開創(chuàng)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chuàng)造了新鮮經驗,取得了巨大成就,譜寫了光輝篇章。

書籍目錄

重視學習歷史知識,把握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導論 光輝的歷程、偉大的篇章一、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立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及其特點2.辛亥革命的失敗與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3.新文化運動4.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壯大及其特點5.五四運動6.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7.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8.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9.中國共產黨的產生是中國工人運動發(fā)展的必然結果10.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1.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在大革命的洪流中1.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2.國共合作的建立及革命新局面的形成3.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4.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5.反對國民黨右派篡奪革命領導權的斗爭6.國共合作的北伐戰(zhàn)爭7.北伐戰(zhàn)爭后工農運動的高漲8.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9.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及其危害10.四一二反革命政變11.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12.大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三、掀起土地革命的風暴1.八一南昌起義2.八七會議3.秋收起義和三灣改編4.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5.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6.各地武裝起義和革命根據地的建立7.古田會議8.土地革命的蓬勃發(fā)展9.毛澤東關于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論10.中華蘇維埃政權的建立11.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統(tǒng)治及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12.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13.反對張國燾分裂主義的斗爭14.九一八事變和華北事變15.《八一宣言》及一二九運動16.瓦窯堡會議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策略的制定17.為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而斗爭18.西安事變及其意義19.東北抗日聯軍的英勇斗爭……四、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五、奪取民主革命的全國性勝利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七、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八、“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九、實現歷史的偉大轉折十、走自己的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一、進入社會主義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十二、面向二十一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簡短結論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937年7月,毛澤東為了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武裝全黨,深刻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這種主觀主義的錯誤,總結從1921年到1937年的16年中所經歷的北伐戰(zhàn)爭和土地革命戰(zhàn)爭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歷史經驗,使全黨同志和革命人民確立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深刻理解和自覺執(zhí)行黨關于中國革命的理論、路線和政策,順利地進行即將開展的抗日戰(zhàn)爭,而寫了《實踐論》一文?!秾嵺`論》著重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上,徹底批判黨內長期存在的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揭露其對中國革命事業(yè)造成的危害。《實踐論》根據人類的生產實踐、階級斗爭實踐、特別是中國革命斗爭的實踐,系統(tǒng)地闡明了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指出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除此之外,再沒有第二個標準。《實踐論》深刻地論證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提出“我們的結論是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歷史的‘左’的或右的錯誤思想”。右傾機會主義和“左”傾冒險主義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它們在認識論上卻有相同之處,“都是以主觀和客觀相分裂,以認識和實踐相脫離為特征的”?!  秾嵺`論》是一部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毛澤東精辟地闡述了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揭示了認識運動的總規(guī)律,是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秾嵺`論》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理論系統(tǒng)化了,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認識發(fā)展過程的理論具體化了,發(fā)揮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認識論關于理論和實踐相統(tǒng)一的理論,為中國哲學發(fā)展史增添了極其光輝的一頁?!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共產黨歷史黨員干部讀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