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理論

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雅克·比岱  頁數(shù):62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馬克思的錯誤在于試圖建立一個可以替代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的社會形式。由羅爾斯最近重提的契約主義的基礎是很脆弱的。羅爾斯在一切非正義的現(xiàn)實主義理論之外提出了一種正義理論。然而,當現(xiàn)代批判思潮想把世界構想成它的原樣的時候就求助于馬克思所開創(chuàng)的那些令人懷疑的社會學,而當它試圖提出一種社會計劃時又經(jīng)常被契約主義、法制國家的學說和人權與公民權這些理論所深深吸引。在概念的同一性中來思考存在的事和合適做的事的哲學計劃與常識的這種精神裂解形成鮮明對照,這一計劃已經(jīng)由斯賓諾莎和黑格爾做過深入細致的闡述。這既是政治實踐的要求也是理論的要求。作者正想重拾這樣一種意圖。

書籍目錄

導言第一部分  元結構  第1章  契約  第2章  合作  第3章  元結構國家第二部分  結構與體系  第4章  元/結構的轉化  第5章  現(xiàn)代社會的構建  第6章  世界體系第三部分  政治  第7章  商品契約主義批判  第8章  對組織有方的社會主義的批判  第9章  話語倫理學之批判漢法譯名對照表

章節(jié)摘錄

  根據(jù)兩種相反的學說,這種二律背反在想象中已得到了解決,每一種學說都片面地強調契約的一個方面。也就是說,有人宣稱31經(jīng)濟很自然地屬于個體間契約并不受中央契約的制約。也有人宣稱剛好相反,他們說經(jīng)濟的理想的自然秩序是社會契約論的秩序。在第一種情況下,他們只重視市場,在第二種情況下,他們只看重計劃。在一頭的極上是“自由主義”(在意大利語中經(jīng)濟自由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是有區(qū)別的),在另一極是“集體主義”。位于它們之間的是一些過渡形態(tài),所有這些形態(tài)不斷地受這兩個相對立的極的影響?!白杂芍髁x”在形式上接受了社會政治契約,可是它實際上是把經(jīng)濟作為一個保留的領域,在這一領域內只有被指稱為自然的一理性的關系的個體間關系起作用。相反,集體主義國家注意把計劃當作是一種共同的協(xié)約秩序,當然是理想的自然。為了唯一的理性目的,第一個社會契約指定(規(guī)定)了個人之間的自由關系的建立:它把總體意志詮釋為非意志,總體意志確定皮埃爾和保爾之間的契約是唯一合法的,并且為了已決定的項目所有意愿的所假設的聯(lián)合本身就帶有對自由的違背,因為它的對象不能是這樣的。第二個又趨向認為個體間契約關系游戲本身不帶有任何可以匯聚的原理,它義無反顧地向沖突和混亂發(fā)展。從哲學的角度看,造成自由主義思想混亂的原因是:一種非常自由的、契約的意志除了主張市場為主之外也可能提倡別的東西,而造成集體主義思想混亂的原因是:一種共同意志也可能提倡商業(yè)關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總體理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