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書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作者:張覺  頁數:30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商君(商鞅),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大政治家,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進一步了解一下商君,認真地研讀一下《商君書》,無疑是每一個想熟悉與研究中國文化者的要務之一。
商鞅在中國歷史上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梁啟超把他列為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闡述其政治思想與軍事思想的《商君書》一向被人們看作是先秦法家的重要典籍。
本書對《商君書》作了詳細的解讀。

書籍目錄

導言
一、小引
二、知人論世
?。ㄒ唬┥叹幍臅r代
 (二)商君的生平事跡
?。ㄈι叹臍v史評價
三、《商君書》的真?zhèn)?br />?。ㄒ唬┛急妗渡叹龝氛?zhèn)蔚闹鳌?br /> (二)對《商君書》真?zhèn)螁栴}的主要觀點
?。ㄈ渡叹龝犯髌?zhèn)慰急?br />?。ㄋ模┙Y論
四、《商君書》的流傳與讀法
?。ㄒ唬渡叹龝返木幖捌鋾?br />?。ǘ渡叹龝返纳⒇懊髑灏姹?br />?。ㄈ┈F代《商君書》注釋本簡介
?。ㄋ模渡叹龝纷x法
五、《商君書》的思想內容
?。ㄒ唬┥叹膰矣^念
?。ǘ┥叹膹娏τ^
?。ㄈ┥叹姆ㄖ嗡枷?br />?。ㄋ模┥叹膭葜螌W說
?。ㄎ澹┥叹呐懦猱惗?br />?。┥叹嗡枷刖C述
?。ㄆ撸┥叹能娛滤枷?br />  注析
例言
 更法第一
 墾令第二
 農戰(zhàn)第三
 去強第四
 說民第五
 算地第六
 開塞第七
 壹言第八
 錯法第九
 戰(zhàn)法第十
 立本第十一
 兵守第十二
 靳令第十三
 修權第十四
 徠民第十五
 刑約第十六(原文亡)
 賞刑第十七
 畫策第十八
 境內第十九
 弱民第二十
 御盜第二十一(原文亡)
 外內第二十二
 君臣第二十三
 禁使第二十四
 慎法第二十五
 定分第二十六
 《商君書》佚文六法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這些說法恐怕不當。因為:一、“昊英”之類,只是諸子征引古史來說明問題,而不是史家在確定上古帝系,伏羲、昊英雖然屬于兩個傳說系統(tǒng),但作者征引誰應該是很自由的,正如韓非有時征引堯禪帝位于舜的事跡(《韓非子·十過》),有時又征引“舜逼堯”的傳說(《韓非子·說疑》)一樣,這種征引內容的不同并不能確證其作者的不同。二、商鞅主張法治,但并不一概排斥賢人,如《更法》說“賢者更禮”,《修權》說“論賢舉能而傳焉”,《賞刑》說“圣人以功授官予爵,故賢者不憂”。三、《開塞》并不一概地反對“義”,它所竭力反對的是“立民之所好而廢其所惡”的“世之所謂義”,而該文的“義”實是《開塞》所提到的武王之義,作者在《開塞》中并未加以否定,所以其文說:“吾所謂刑者,義之本也?!币虼?,兩者并不矛盾。四、該篇對“義”僅僅是采取了“不貴”的態(tài)度,并沒有特別的仇視。五、該篇主張“壹民于戰(zhàn)”,這“壹”并不只是“心志專一于農耕”的意思。六、此文說“人主處匡床之上……而天下治”,這.是依靠了“無所不見”、“使眾不得不為”的手段才取得的,所以它實是一種“有為而治”,與韓非所說的“無見其意”、“見而不見”、“令名自命”、“令事自定”的“靜退”“無為”原則(《韓非子·主道》)并不相同,其間并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七、流暢與用詞,不宜用來判定其著作年代,因為本書流暢的篇章甚多。總之,該篇所主張的適時而治、“以戰(zhàn)去戰(zhàn)”、“以刑去刑”、“勝其民”、“使民樂戰(zhàn)”、“行間之治,連以五”等,都可與他篇互相印證,所以它應為商鞅所作。第十九篇《境內》,一般人都認為是商鞅所作。有人認為是商鞅變法時所擬訂的一個法制草案,但在流傳中有了脫誤。第二十篇《弱民》,有些人認為不是商鞅所作,理由可概括如下:一、該篇文字與《去強》重復很多,可證非出于一人之手。二、末節(jié)文字較明暢,而文中又提及了商鞅死后的人物“烏獲”。三、末節(jié)自“楚國之民”以下,顯然是節(jié)取了《荀子·議兵篇》,而又搞亂了原文的次序,其中所說的“唐蔑死于垂涉,莊蹻發(fā)于內”,“鄢、郢舉”等,都發(fā)生在商鞅死后。凡此種種,有人推斷該篇是荀卿以后戰(zhàn)國末年或西漢初法家者流雜輯各種材料而成,但也有人認為該篇是商鞅的學生在荀子逝世前夕(約前247年)作成的。以上這些論據值得重視,但結論未必正確。據有人研究,該篇除末節(jié)外,實為《去強》的注文,所以它與《去強》的文字有很多重復也是正常的。我以為,該篇除末節(jié)外,均為商鞅所作。至于末節(jié),它與《去強》毫無關系,文筆也與前文不同,顯然與前文不是同一篇文字,所以肯定不是商鞅所作,而是荀子以后的人所作。其中前半節(jié)是根據《商君書·錯法》發(fā)揮而成的,后半節(jié)是根據《荀子·議兵篇》改寫而成的。大概編書的人見這一節(jié)的開頭與《商君書·錯法》類似,就誤以為是商鞅的作品而編人了書中。第二十一篇《御盜》,原文已經亡佚,無從考其真?zhèn)?。第二十二篇《外內》,有人認為是西漢的法家如晁錯等的作品,理由是:其通篇意簡而文清,且在戰(zhàn)國時代很少說“邊利”這樣的話。漢代有邊患,才常說邊事。有人認為這是前250年以后的作品,理由是:《徠民》主張將新來的移民驅人農耕、將原有的秦民投入戰(zhàn)場,而該篇將兵戰(zhàn)與農耕判然劃開,顯然是對《徠民》的分工主張的發(fā)揮,所以應成于《徠民》之后。這些說法值得商榷。因為:一、西漢人雖談邊事,但沒有用“邊利”之語;更何況從該篇末句可以看出,作者的主旨是為了國富兵。

編輯推薦

《商君書》:國學經典導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商君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收錄了商君的言行,很多篇不是商君寫的,是后人將他言行收錄成書
  •   欲學法家思想必看之一本書
  •   內容叫空洞,評價教粗淺,但有商君書全文。
  •   印刷和內容都沒有讓人失望。
  •   前幾天剛剛讀完全書,不禁感慨,許多書籍、文章,未能深究商子之實,而動輒扣以“專制”、“愚民”的帽子,實在是可笑可恨可嘆。商鞅對于國家權力與社會民眾的關系、官僚政府的治理、經濟潛力的開發(fā)、人力資源的管理等方面的論述,不得不說實為中國兩千多年之絕唱。據《戰(zhàn)國策》記載,秦孝公曾經打算禪位于商鞅,而商鞅卻辭絕了,此等風度,真可謂許由、務光之遺風矣。
  •   此書價格大于價值,只是對原文進行注釋而已。沒有對原文進行深入的解析。原以為這么貴的價格還會對文章進行深入解讀,其實沒有??梢再I其他版本。
  •   只有字段的翻譯,沒有整篇文章的翻譯。
  •   望著眼前這本2000多年前的著作,不僅為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感嘆不已。經典的意義在于“解決”了所處社會發(fā)展階段最根本的問題。不用多說,這是一本探索中國古代文明的藏寶圖和指南。強烈推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