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劉小楓 頁數(shù):28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大約十年前,國朝學界內部發(fā)生過一場論爭——儒家是不是宗教,論爭范圍很小,也就沒引起多少學者關注。卷入論爭的都是搞國學的,主張儒家是宗教(因此認為當稱為“儒教”)的一方,持有的其實是馬克思的宗教觀:宗教是歷史上的過渡性社會現(xiàn)象,最終會消亡……反方差不多也是在這一理論背景上反對把儒家說成宗教,其意圖不外乎是:儒家因此不會像宗教那樣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而消失。 那時,我正好到北京開一個學術會議……當我在寫有名牌的位子坐下時,后座有位從未謀過面的先生就熱情地拉著我的手:“謝謝你,謝謝呵”……我正納悶,這位上了點年紀的先生馬上就說:“謝謝你支持我們的儒家是宗教的觀點……”。 我哭笑不得,不知說什么為好,只好稀里糊涂地點頭搖頭、搖頭點頭……我寫的文章把儒家看作一種宗教,前提可不是把宗教看作歷史上的過渡性社會現(xiàn)象。宗教是屬人的生存現(xiàn)象,不會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而消失。
作者簡介
劉小楓,1956年出生于重慶。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F(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總監(jiān)、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研究員?,F(xiàn)為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比較宗教研究所所長。主要學術著作有:《拯救與逍遙》、《沉重的肉身》,隨筆集《我們這一代人的怕與愛》等。
書籍目錄
前言緯書與左派儒教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游擊隊員與中國的現(xiàn)代性問題《王制》與大立法者之德密……不透風
編輯推薦
《儒教與民族國家》以豐富的資料、嚴密的論證、深刻的分析、流暢的語言敘述了儒教從產生到消亡的歷史,揭示了儒教的神靈系統(tǒng)、祭祀制度、教義教理等從創(chuàng)立、不斷完善到逐漸走向衰亡的過過程,闡明了儒者如何為實現(xiàn)上帝、神靈的意旨而治國、修身,并從事相關的理論探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