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作者:林鴻潮 頁數(shù):241
Tag標簽:無
前言
寫一本通俗易懂的行政法入門教材,我的這個想法由來已久,也曾付諸實踐。2006年,我曾寫過一本叫《中國行政法學》的小冊子,但當時的印量比較少,后來也沒有修訂再版。直到兩三年后,我聽一些學生說道,有些書店里還在賣這本書的復印版?,F(xiàn)在想來,此事很是可惜?! 『髞?,我又獨立寫過一些行政法的教材,但大多是考試類的教材。當然,考試類教材與入門教材在本質(zhì)上沒有大的區(qū)別,其內(nèi)容也大多是交叉的。因為,目前法學專業(yè)的考試譬如國家司法考試,其考察內(nèi)容就是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也就是基礎性、入門性的法學知識。但這兩類教材畢竟有所不同,考試類教材基于提高應試效率的需要可能要對知識體系做一些取舍剪裁,基于考試重點的分布可能要對知識點的詳略做一些處理,這些東西多多少少都會扭曲知識的本來面目,但又是不可避免的?! ∫虼?,再寫一本非考試類的行政法入門教材,仍是我的一個愿望。而且,這個愿望在近兩年變得越來越強烈,這主要源于我在大學本科教學中的一些感受。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上課時大多會帶上一本厚厚的教材,但經(jīng)過詢問,大多數(shù)學生表示并沒有認真閱讀,或者閱讀后不甚理解,以至于將行政法視為十分艱深晦澀的一個學科。對于學生們使用的這些教材,我還是比較了解的,其水準、質(zhì)量都值得肯定,有些我自己也曾使用和參考過。至于學生們?yōu)楹尾辉趺纯椿蛘呖戳艘院蟛辉趺炊?,我想大概是這些教材在編寫時要么高估了讀者的水平,要么高估了讀者的耐心。實際上,作為本科學生所需要掌握的,無非還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而這些教材中的許多內(nèi)容明顯超出了他們當時的實際需要了?! ×硗庖粋€發(fā)現(xiàn)也來自于課堂。我在上課時講解許多法律概念都會使用相對簡明的定義,有的甚至只有寥寥數(shù)語,乃至一句話。學生們在課堂上都表示理解得很清楚,也能記得住。但到了課后,卻有不少學生不無擔心地問我,如果學期考試考到了這樣的概念,按照我提供的定義作答到底行不行,會不會被扣分,因為課本上的定義比我講的要長得多。此時,我除了暗自感嘆一聲“本本主義害死人”之外,也在思索這些傳統(tǒng)的、面面俱到的、四平八穩(wěn)的法學教材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到底是不是合適的? 當然,什么樣的教材對于初學者來說才是必須且合適的,對于這樣一個問題,我自己也不能做出有十足把握的回答,只不過愿意為此多做一點嘗試性的工作。于是,我對以前自己完成的一些書稿重新做了一番檢視和修訂,形成了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這本小冊子。我想,既然定位為入門教材,就直接命名為《行政法入門》吧?! ≡谧珜戇@本書的時候,我懷有這樣的三個目標:說清楚、看得懂、字數(shù)少。說清楚,就是將行政法的知識準確、清晰地傳達給讀者。既不枝枝蔓蔓、冗長羅嗦,也不刻意茍簡、缺胳膊少腿,更不故作驚人之語,或者引喻失義。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基本上按照行政法的學科知識體系,有重點地將初學者需要了解的行政法基本理念、原則、制度進行了介紹。看得懂,就是考慮到初學者的需要,在邏輯層次上力求簡潔明快、脈絡清晰,在語言文字上做到平實質(zhì)樸、明白如話。在書中,我力求不使用某些佶屈聱牙的專業(yè)術語,而是盡量使用通俗化的概念,對一些相對費解的問題則使用淺白的語言給予解釋。對于一些復雜的甚至有爭議的問題,不做過多的比較和爭論,只介紹已經(jīng)取得基本共識的東西。字數(shù)少,同樣是出于本書作為入門教材的定位考慮。因此,我在寫作時不求面面俱到、首末周全,而只將各種理論和制度中最本質(zhì)、最核心的部分拿出來呈獻給讀者。在知識體系上,則盡可能加以整合簡化,如將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制度分別整合為內(nèi)容、構造、過程、準則、結果五個基本方面,而舍棄了傳統(tǒng)上十來個章節(jié)的編排方式。在文字上,我力求在不減損信息量的前提下節(jié)省筆墨,能用一個字寫清楚的,堅決不寫兩個字。當然,由于能力有限,我的這些努力只可能對上述目標有所接近,而不可能完全達到這些目標?! ∥蚁耄@本小冊子對于以下三類讀者是比較適合的:一是必須學習行政法課程的普通法學院校本科生;二是需要掌握一點行政法知識的行政執(zhí)法人員;三是其他對行政法有興趣、希望了解一點行政法知識的人士。希望這本書能夠?qū)λ麄冇兴鶐椭舱\摯的希望讀者們提出批評意見,幫助我繼續(xù)修訂和完善這本書。
內(nèi)容概要
行政法的入門讀物。按照行政法的學科知識體系,有重點地將初學者需要了解的行政法基本理念、原則、制度進行介紹。用通俗的概念、淺白的語言,解釋復雜的專業(yè)問題。將各種理論和制度中最本質(zhì)、最核心的部分拿出來呈獻給讀者。
作者簡介
林鴻潮,1979年11月生,廣東揭陽人,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師,法學博士后。在教學方面長期致力于行政法學的通俗化工作,撰寫的《行政法專題講座》等教材廣受讀者歡迎,年發(fā)行量達3萬冊以上。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基本原則
第二章 行政主體
第一節(jié) 主體資格
第二節(jié) 基本制度
第三節(jié) 相關問題
第三章 行政行為
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
第二節(jié) 抽象行政行為
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
第四章 行政許可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設定
第三節(jié) 實施
第四節(jié) 其他
第五章 行政處罰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設定
第三節(jié) 實施
第四節(jié) 執(zhí)行
第六章 行政強制
第一節(jié) 行政強制概述
第二節(jié) 行政強制措施
第三節(jié) 行政強制執(zhí)行
第四節(jié) 法院非訴執(zhí)行
第七章 行政程序
第一節(jié) 基本制度
第二節(jié) 信息公開
第三節(jié) 行政聽證
第八章 行政訴訟的內(nèi)容
第一節(jié) 行政訴訟概述
第二節(jié) 案件受理標準
第三節(jié) 受理的案件
第四節(jié) 排除的案件
第九章 行政訴訟的構造
第一節(jié) 管轄
第二節(jié) 原告
第三節(jié) 被告
第四節(jié) 其他
第十章 行政訴訟的過程
第一節(jié) 基本程序
第二節(jié) 特殊規(guī)則
第十一章 行政訴訟的準則
第一節(jié) 證據(jù)規(guī)則
第二節(jié) 法律適用
第十二章 行政訴訟的結果
第一節(jié) 一審判決
第二節(jié) 其他裁判
第三節(jié) 執(zhí)行制度
第十三章 行政復議
第一節(jié) 行政復議的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行政復議的構造
第三節(jié) 行政復議的過程
第四節(jié) 行政復議的準則
第五節(jié) 行政復議的結果
第十四章 國家賠償
第一節(jié) 一般問題
第二節(jié) 行政賠償
第三節(jié) 司法賠償
第四節(jié) 行政補償
章節(jié)摘錄
前言 寫一本通俗易懂的行政法入門教材,我的這個想法由來已久,也曾付諸實踐。2006年,我曾寫過一本叫《中國行政法學》的小冊子,但當時的印量比較少,后來也沒有修訂再版。直到兩三年后,我聽一些學生說道,有些書店里還在賣這本書的復印版。現(xiàn)在想來,此事很是可惜。 后來,我又獨立寫過一些行政法的教材,但大多是考試類的教材。當然,考試類教材與入門教材在本質(zhì)上沒有大的區(qū)別,其內(nèi)容也大多是交叉的。因為,目前法學專業(yè)的考試譬如國家司法考試,其考察內(nèi)容就是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也就是基礎性、入門性的法學知識。但這兩類教材畢竟有所不同,考試類教材基于提高應試效率的需要可能要對知識體系做一些取舍剪裁,基于考試重點的分布可能要對知識點的詳略做一些處理,這些東西多多少少都會扭曲知識的本來面目,但又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再寫一本非考試類的行政法入門教材,仍是我的一個愿望。而且,這個愿望在近兩年變得越來越強烈,這主要源于我在大學本科教學中的一些感受。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上課時大多會帶上一本厚厚的教材,但經(jīng)過詢問,大多數(shù)學生表示并沒有認真閱讀,或者閱讀后不甚理解,以至于將行政法視為十分艱深晦澀的一個學科。對于學生們使用的這些教材,我還是比較了解的,其水準、質(zhì)量都值得肯定,有些我自己也曾使用和參考過。至于學生們?yōu)楹尾辉趺纯椿蛘呖戳艘院蟛辉趺炊?,我想大概是這些教材在編寫時要么高估了讀者的水平,要么高估了讀者的耐心。實際上,作為本科學生所需要掌握的,無非還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而這些教材中的許多內(nèi)容明顯超出了他們當時的實際需要了。 另外一個發(fā)現(xiàn)也來自于課堂。我在上課時講解許多法律概念都會使用相對簡明的定義,有的甚至只有寥寥數(shù)語,乃至一句話。學生們在課堂上都表示理解得很清楚,也能記得住。但到了課后,卻有不少學生不無擔心地問我,如果學期考試考到了這樣的概念,按照我提供的定義作答到底行不行,會不會被扣分,因為課本上的定義比我講的要長得多。此時,我除了暗自感嘆一聲“本本主義害死人”之外,也在思索這些傳統(tǒng)的、面面俱到的、四平八穩(wěn)的法學教材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到底是不是合適的? 當然,什么樣的教材對于初學者來說才是必須且合適的,對于這樣一個問題,我自己也不能做出有十足把握的回答,只不過愿意為此多做一點嘗試性的工作。于是,我對以前自己完成的一些書稿重新做了一番檢視和修訂,形成了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這本小冊子。我想,既然定位為入門教材,就直接命名為《行政法入門》吧。 在撰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懷有這樣的三個目標:說清楚、看得懂、字數(shù)少。說清楚,就是將行政法的知識準確、清晰地傳達給讀者。既不枝枝蔓蔓、冗長羅嗦,也不刻意茍簡、缺胳膊少腿,更不故作驚人之語,或者引喻失義。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基本上按照行政法的學科知識體系,有重點地將初學者需要了解的行政法基本理念、原則、制度進行了介紹??吹枚?,就是考慮到初學者的需要,在邏輯層次上力求簡潔明快、脈絡清晰,在語言文字上做到平實質(zhì)樸、明白如話。在書中,我力求不使用某些佶屈聱牙的專業(yè)術語,而是盡量使用通俗化的概念,對一些相對費解的問題則使用淺白的語言給予解釋。對于一些復雜的甚至有爭議的問題,不做過多的比較和爭論,只介紹已經(jīng)取得基本共識的東西。字數(shù)少,同樣是出于本書作為入門教材的定位考慮。因此,我在寫作時不求面面俱到、首末周全,而只將各種理論和制度中最本質(zhì)、最核心的部分拿出來呈獻給讀者。在知識體系上,則盡可能加以整合簡化,如將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制度分別整合為內(nèi)容、構造、過程、準則、結果五個基本方面,而舍棄了傳統(tǒng)上十來個章節(jié)的編排方式。在文字上,我力求在不減損信息量的前提下節(jié)省筆墨,能用一個字寫清楚的,堅決不寫兩個字。當然,由于能力有限,我的這些努力只可能對上述目標有所接近,而不可能完全達到這些目標。 我想,這本小冊子對于以下三類讀者是比較適合的:一是必須學習行政法課程的普通法學院校本科生;二是需要掌握一點行政法知識的行政執(zhí)法人員;三是其他對行政法有興趣、希望了解一點行政法知識的人士。希望這本書能夠?qū)λ麄冇兴鶐椭?,也誠摯的希望讀者們提出批評意見,幫助我繼續(xù)修訂和完善這本書。
編輯推薦
《行政法入門》編輯推薦:知識體系完整:按照行政法的學科知識體系,囊括行政法學的基本概念、理念、原則和制度,共十四章。內(nèi)容重點突出:著眼初學者學習、考試和工作需要,刪繁就簡,呈獻給讀者的是各種理論和制度中最本質(zhì)、最核心的部分。闡釋通俗易懂:用通俗的概念、淺白的語言,解釋復雜的專業(yè)問題,字數(shù)少、但說的清楚、看得明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