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均等化理論與實踐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中國財經(jīng)出版社  作者:王瑩  頁數(shù):202  

內(nèi)容概要

  《財政均等化理論與實踐》主要內(nèi)容在我們迎來改革開放30年之際,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背景之下,舉凡公共服務、政府職能、財政改革等相關問題的討論,已經(jīng)到了非關注社會公平不可的時候。在當前的中國,實現(xiàn)社會公平,固然有多種依托,要牽涉到多種因素,但相對而言,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可能是一個更加重要的依托。致力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可能是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所有這些,最終又要落在“錢”上,要靠財政收支的安排去鋪路。所以,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并實現(xiàn)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礎,又在于財政的均等化。

作者簡介

  王瑩,1972年出生,湖南益陽人,經(jīng)濟學博士?,F(xiàn)為上海金融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mào)所博士后。著有《教育中的政府干預》、《印度稅制》等專著。在《財政研究》、《財貿(mào)經(jīng)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財政與稅務)》等期刊發(fā)表專業(yè)論文近40余篇。主要從事公共財政理論、教育財政、國際稅收等方面的研究。

書籍目錄

導言1 均等化在中國的起和興:簡要的回顧2 均等化: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3 本書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章 均等化:相關的基本概念1.1 均等與公平正義:多學科的考察視角1.2 基本公共服務:含義及范圍1.3 公共財政與均等化:經(jīng)濟學的多維視角1.4 小結第2章 均等化:效率的論據(jù)2.1 效率的論據(jù):彌補勞動力流動帶來的效率損失2.2 效率的論據(jù):彌補財政分權帶來的效率損失2.3 小結第3章 均等化:公平的抉擇3.1 問題的提出3.2 FCE和HEE:影響因素的比較闡釋3.3 FCE和HEE:補助額度的比較3.4 案例分析3.5 小結第4章 均等化:度量的議題4.1 度量的絕對指標4.2 度量的相對指標4.3 小結第5章 均等化:制度設計要素5.1 應稅資源要素5.2 支出需求要素5.3 小結第6章 均等化:發(fā)達國家的視野6.1 澳大利亞的均等化制度6.2 加拿大的均等化制度6.3 德國的均等化制度6.4 小結第7章 均等化:轉型國家的實踐7.1 轉型國家的政府間財政關系:一個簡要的描述7.2 羅馬尼亞的均等化制度7.3 俄羅斯的均等化制度7.4 小結第8章 均等化在中國:基于泰爾指數(shù)的實證分析8.1 基本經(jīng)濟面:不均等概況8.2 基礎教育服務:不均等概況8.3 基本醫(yī)療服務:不均等的概況8.4 社會保障服務:不均等的概況8.5 小結第9章 均等化在中國:制度建設思路與框架9.1 均等化在中國:制度建設目標與實施步驟9.2 均等化在中國:制度設計要素9.3 均等化在中國:制度考評標準9.4 小結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財政均等化理論與實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