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與個人命運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騰訊網燕山大講堂 編  頁數(shù):252  字數(shù):168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大時代的觀察家,個人奮斗的導師,貼身聆聽導師論道!這是一本回顧和展望時代變遷與個人命運改變的書,匯集15位各界名流對大時代與個人命運問題深邃的充滿現(xiàn)實意義的回答。這些觀點視野宏闊,立意高遠,極富深度、發(fā)人深省,毫無疑問,這是這個浮躁的時代最好的清醒劑,讓讀者把我“時代發(fā)展”的脈絡,找到”個人奮斗”的航標。

作者簡介

   燕山大講堂,騰訊公益慈善基金和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主辦、騰訊新聞評論頻道承辦、網友免費參與的公眾論壇,創(chuàng)辦于2008年5月,每周末邀請著名學者和公眾人物就當下的熱點話題或者其學術研究發(fā)表演講并現(xiàn)場回答網友提問。燕山大講堂堅持建設性、開放性、獨立性、學術性。匯聚思想,容納意見。培育國民理性精神,推進中國公民社會建設。

書籍目錄

一、梁曉聲、史靜寰——大時代與個人命運
二、錢鋼——唐山大地震:親歷與記錄
三、畢淑敏、蘆淼——兩個時代同一種青春
四、楊天石——蔣介石其人
五、章東磐——父輩的抗戰(zhàn)史
六、雷頤——制度滯后與清王朝的覆亡
七、張鳴——聽張鳴講民國史
八、高王凌——集體經濟時期農民反行為分析
九、王輝耀——國際人才競爭的中國機會
十、趙樹凱——鄉(xiāng)村民主的前景
十一、陳桂棣、春桃——小崗村的故事

章節(jié)摘錄

   一、梁曉聲 史靜寰——大時代與個人命運   精彩論點:   梁曉聲:我們這代人是缺氧的   前天和昨天我在北京展覽館看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返城知青演出,我聽了他們唱京劇、歌劇。當時有知青戰(zhàn)友跟我說,我們這代人是缺氧的……   梁曉聲:重活一遍,我將是最大的憤青   在我們那個年代,外界的誘惑對我們很少,現(xiàn)在外界的誘惑太多,不同人的人生有很大差距,這個差距造成的心靈沖擊是我們這代人在年輕時絕對想不到的……   五四以后,國家的希望過多壓在青年身上   我們這個國家自五四以后,習慣于把國家的重任、國家的希望壓在青年身上。如此一來,那中年人應該承擔什么呢?其實,有些責任不只是年輕人的,中年人、中老年知識分子,每個人都要擔一份在身上……   不要屏蔽歷史,過去的傷痛要抖露給人看   一定要把過去國家的傷痛抖出來給人看,我一直想發(fā)現(xiàn),在那樣一種傷痛中,國人在人性中的善良、同情還存在嗎?還有嗎?我發(fā)現(xiàn)的情況是依然有,像費孝通和潘光旦的師生情……   80后的夢想未綻放就敗了?   當一個社會的主要問題不是我們造成的,我們甚至會是問題的承擔者。這種情況下,前一代人對我們的狀況不滿意,是否首先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哪一代的青春像我們這么不容易……   梁曉聲:所有賣菜的小販都很自強不息   誰不自強不息?到菜市場去看,所有賣菜的小販比你要自強不息得多,他的生活比你艱難得多。我家里裝修房子,河北來的小青年17歲,我看著他干活,真是心疼,人家不自強不息了嗎?就清華自強不息?   主持人:今天的主題叫 “大時代與個人命運”,請到的兩位嘉賓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為人者師。今天具體的主題是:第一,青春;第二,人者師;另外,在大時代中,每個人的個人命運以及自己在這個社會中與這個社會發(fā)生了什么樣的關系,在這個社會中,又何以自處?!? 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來說,從小在父母的懷抱中,每個人都很關注自己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績,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以及在群體當中取得自己的位置。所以我想,今天先聽兩位老師評價當下的年輕人群體,他們身上有什么樣的特質,他們的青春是什么樣?   史靜寰:每代人對個人成長的外在環(huán)境都心懷遺憾   史靜寰:非常高興今天參加時代論壇,能夠和我的偶像梁老師坐在一起,比較遺憾的是,我沒有梁老師去東北建設兵團的經歷,因為我們那一代人所生活的時代,自己的很多選擇并不是自己做出的,而是時代安排的。所以到六九屆大批的學生到東北建設兵團之后,七零、七一這兩屆的初中畢業(yè)生有一批就留在城里,而我就是初中畢業(yè)以后被留在學校工作,以后念了大學。梁老師1974年在復旦上學,而我于1974年在北師大讀書,我差點和梁老師同學,因為當時只有復旦和師大招生。我有一個長我一歲的姐姐,我們共同生活,父母在外地,所以當時我選擇了師大,失去了和梁老師同學的機會?!? 所以一不留神,從70年代初當老師一直到現(xiàn)在。我記得非常清楚,在2001年(2002年調入清華)師大舉行從教30周年的一個表彰會,當時我也站在中間接受表彰,給我頒獎的副校長大吃一驚說:你怎么當老師都30年了。是啊,一不留神,當老師已經30年了?!? 每個人都年輕過,每個人都有青春美好的大好年華,但當每個人有了一把年紀以后回顧青春時,感受非常不一樣。我們這一代人出生的時候有大量的孩子出生;在長身體時,趕上了自然災害;該念書時,趕上了文革;該成家時,趕上了晚婚晚育;該生孩子了,趕上了計劃生育;該好好畢業(yè)了,又趕上了文憑潮,要回去念研究生,去出國留學等等。自己個人命運和大的外部環(huán)境并不是那么匹配,我聽我的學生抱怨自己的經歷時,就能感覺到,每代人對自己的命運和外在大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有一種遺憾?!? 主持人:以史老師本人的經歷來說,她是在大時代中逆向生存,逆著時代做了很多個人的努力,我們現(xiàn)在聽聽梁老師的經歷?!? 梁曉聲:我們這代人是缺氧的   梁曉聲:前天和昨天我在北京展覽館,看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一些返城知青在演出,我聽了他們唱京劇、歌劇。當時有知青戰(zhàn)友跟我說,我們這代人是缺氧的。這些知青返城之后,工作問題,家庭的困難,包括個人的問題,要去傾訴,要征求意見,他想來想去,沒有別人,還是找當年的知青戰(zhàn)友或者當年的班長、排長,這樣一找,關系就延長到今天。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焦灼   主持人:聽到兩位老師談論當年自己的選擇,與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有很大的不同。對于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代人來講,更多的是父母希望我們幸福,我們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只要我們過得好,他們就已經非常舒服了,所以我們在進行學校的選擇、職業(yè)的選擇包括專業(yè)選擇時,不會考慮到我家里哥哥姐姐在做什么,在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他們需要我們什么時候畢業(yè)進入這個社會,去掙得一份工資以及我的父母需要我哪一年去贍養(yǎng)他們,更多的考慮是留在北京還是出國留學,是本科畢業(yè)就去工作還是繼續(xù)念書,是現(xiàn)在跟女朋友結婚還是等到5年之后買車買房后結婚。這可能是這一代人的困惑,每個時代有不同的焦灼,并在每個時代應運而生。   剛才兩位老師已經講了,他們作為40后、50后,在那一代人不能選擇的時代里,細微的選擇哪怕是復旦和師大之間,史老師選擇了離家更近一點。而在文憑潮過后,史老師不斷的學習,讀研究生、博士生,一路的讀下去,在當年傳為美談,也為史老師后面的成就奠定了基礎。也就是說,在大時代當中,不管一個時代有什么樣的傷痛和錯誤,通過自己努力都可以糾正過來?!? 現(xiàn)在做一個互動。我的第一個問題是,請兩位老師談談他們認為當代年輕人的青春如何?但兩位都回答了他們的青春是怎樣的,所以我們反其道而行之,現(xiàn)在講講在座各位自己的青春是怎樣的?   剛剛提出了一種觀點:我們認為自己的職業(yè)選擇、專業(yè)選擇、結婚生子是一個痛苦,還有沒有更為細致的痛苦?   梁曉聲:重活一遍,我將是最大的憤青   梁曉聲:我特別心疼現(xiàn)在的青年。在我們那個年代,外界的誘惑對我們很少,為什么要叫平均主義、社會主義,所看到的都是差不多的,漲工資一起漲,調到團里、師里,身份還是一個知青,這就可以使人的關系在大的方面不是功利的。現(xiàn)在就不一樣,如果我是他們中的一員,還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我來自于偏遠的省份,出生于農家,又是家里唯一的一個孩子,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攻城掠地、過關斬將考到北大,來到北京,看到不同人的人生有那么大的差距,這個差距造成的心靈沖擊是我們這一代人在年輕時絕對想不到的。我年輕時,指著一個小磚房說,那是軍區(qū)司令員的住宅,而這個司令員參加過長征,覺得有這個房子是應該的。我到過區(qū)長的家,區(qū)長給我豆餅餡兒包子,我們平時吃不到包子,當時我覺得就像皇宮一樣?,F(xiàn)在像我這樣的人進入到某些家庭的話,我會非常詫異,做夢都想不到原來中國某些人的家會那么大、那么豪華。我想,如果重活一遍的話,我可能比當代的憤青更憤青?!? 最糟糕的事:沒能力做出選擇   史靜寰:我從80年代末去做貧困地區(qū)的教育項目,所以,在貧困地區(qū)看到的是生活條件差的孩子,他們和你自己的孩子一樣聰明,一樣有發(fā)展前途,他們唯一缺少的就是機會,當教育還能給他一線機會和希望時,那就是我們能幫他們一把的時候。所以我沒有像梁老師那樣進到皇宮那樣的大房子里去感覺那種不平衡,而是到農村地區(qū)、貧困地區(qū)感受那種氛圍,并將改變這種氛圍變成一種責任和義務?!? 我特別同意剛才梁老師說的第一點,其實人總是在一種處境當中,我那個時候是沒有選擇,人沒有選擇時,也會有痛苦,會被安排、被分配去做什么事,這個時候,你也會感覺,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會怎樣怎樣?,F(xiàn)在的一代選擇機會很多,但也會痛苦,比如說你的選擇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我感覺更痛苦的是,當你有機會選擇,但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意愿去做出選擇時,是最糟糕的事。所以,首先我們應該珍惜選擇的機會,同時應該具備選擇的能力,而且我們要學會承擔選擇對我們帶來的后果?!? 梁曉聲:在可言說的情況下,把看到的說出來   梁曉聲:史老師說的貧困地區(qū)我也去過,中國現(xiàn)在的狀況是這樣的:任何一座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離開這座城市50公里,一下子就會面對貧困,我回到原地,更多的會想到國家的事。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老人,但確實會想到,國家這樣下去,是對的嗎?正常的嗎?這種貧富差距,再繼續(xù)拉大下去,會是怎樣?   作為教師,我有一部分精力是跟學生談我教你什么,你領會了多少?另外一部分精力和心思,確實是“傻乎乎”的想這個國家。其實在大學里,不能只是教書,應該在一切可以言說的情況下,把我們看到的說出來?!? 主持人:梁老師曾經提到,他最希望看到的年輕人是眼睛看到別人,把眼光放到別人身上。其后,我在無數(shù)的場合中“盜用”過這句話,說有位老師這樣講過。實際上,在那段話之后,我問到:您希望您的學生今后從事什么職業(yè)?梁老師說:公務員。當時我感到非常詫異,因為梁老師自己是一位作家。我們知道,中國5000年的歷史當中,公務員叫官宦,和在野的文人、窮書生、臭老九,應該是完全對立的,就是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為什么一個在江湖之遠領域里,如此聰明的一個人希望他的學生來到廟堂之中,而且從基層做起。當時梁老師給我答案,我希望今天能給大家再分享一次,梁老師可以嗎?   梁曉聲:我跟我的學生更多的是談社會,談中國人目前經常談的一個詞:人文。這個詞應用得很廣泛,但“人文”非常簡單,就是普遍人的公平、尊嚴和其它的社會權利。公務員就是在社會的最末端接觸最草根者的一些群體,如果一個人具備人文素養(yǎng)成為公務員,我相信他會處理很多具體的事。我有一位研究生,少數(shù)民族,帶薪讀書,我常把我看的社會學刊物,看完之后勾畫出來給他看,因為他回去注定要做公務員,我希望我的學生以后能夠在國家的基層,從好公務員做起,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要真正讀懂社會必須自己多多實踐   史靜寰:我非常同意梁老師所說的。作為一個老師跟學生的交流應是全方位的,也是多方面的,我們常常說,教書育人對老師來講,最捷徑的是你所承擔的課,但任何一個合格老師都會意識到,并不能只在有限的45分鐘課堂教學中,在有限的學科知識和傳授當中跟學生交流,而要以教師自己的為人處事,自己的言行舉止,自己的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所以,作為一個老師最重要的就在于真誠的和學生去交流?!? 我常常想,這一代人和我們那個時候的區(qū)別就在于經驗,其實很多社會上的經驗不是通過語言的傳授或者老師的告誡而感知。我在上初中時,每天走很遠的路去上學,自己做飯,而且要去老鄉(xiāng)家買柴火,自己燒灶,去井口打水(這有技術含量)。幾年前我買了車,就想去以前走過的地方看看,開著車兩個小時就到了,我兒子就說,這么近的路,你們怎么會走了一個月?所以我現(xiàn)在想,那時的走、看、體驗,可能是我們了解社會所不可缺少的。在現(xiàn)代,我們的年輕人應該意識到自己在社會經歷方面的一些缺陷,這種缺陷就是獨養(yǎng)的孩子在家里被嬌慣,在學校里有各種各樣的具體負擔影響著你們選擇走出去,而且不安定的社會甚至不安全的環(huán)境,也會影響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支持,這些都是你們成長的障礙,但是我希望你們意識到,一個人要真正讀懂這個社會,必須要通過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腳,自己的感受。   今年暑假我和我的先生開車去了西藏,一路上碰到了很多困難,其中一件:我們到了格爾木,馬上就要翻越昆侖山、唐古拉山,我們不能一個車貿然行動了,于是約了幾個車一起走,車主們都比我們年輕,一個30多歲的一家三口,一個27歲的和25歲的小兩口,我們是最大的,奶奶、爺爺級別的,我們幾個人一起走,最年輕的小兩口非常幸福,開著非常好的車,上車前給了我們一套打印得非常漂亮的關于西藏、川藏路線、青藏線旅行指南,關于我們一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東西,當時我們就說,小伙子真棒,你們把所有的細節(jié)材料都準備齊了,看來非常有經驗。后來在昆侖山口照相,小伙子穿著短袖,我說不行,你得穿衣服,他說沒事。接下來,他就發(fā)燒了,開到4800米的高度就不行了,把他送到醫(yī)院進行輸氧、輸液。而這個小伙子的愛人不會開車,最后是我們這兩個爺爺、奶奶級別的人分別開車,把他們拉到拉薩。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孩子網上和所有現(xiàn)代化的知識無所不能,但生活中的經驗一點都沒有。   梁曉聲:我插一句,這使我想到了我的一部小說《知青》在黑龍江拍攝,劇組找到的演員和我們當年差不多,20歲左右。我去看了部分樣片,所有的勞動場面不是勞動,都是表演,什么活都不會干,因此我埋怨導演,你們要培訓,但有一些不應該需要培訓,比如洗衣服?!? 主持人:兩位老師已經說了很多他們對這代年輕人的憂思、印象以及希望,而且也提到了作為師長,他們擔負什么樣的責任和將來怎么樣做。我也想聽聽在座的各位就剛才的話題你們是怎么想的。在上世紀,陳寅恪先生來到清華做了一個論壇,講到君子時,梁啟超說到了“厚德載物”,后來陳寅恪先生提到了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實際上,對這個學校,對這個校園以及其中每個人的敬佩和愛是因為你們是獨立的人,你們有自己的靈魂。所以我想請每位同學講講自己覺得關乎這個時代的自己痛苦,未必是兩位老師已經提到的,也未必是我提到的,而是屬于自己的?!? 缺了“自由思想、獨立精神”,清華校訓被攔腰斬斷?   梁曉聲:你這么一說,我又想到了,清華的四句校訓,現(xiàn)在攔腰截斷成兩句,后兩句很少提,不提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沒有一點表達的地方還是清華嗎?是出過梁實秋、聞一多、潘光旦先生的地方?   自由思想、獨立精神,如果清華時代論壇都不談的話,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都不向我們的青年學子談這兩點的話,那中國的教育就拉倒吧,中國的青年也拉倒吧。這兩所學校是一定要培養(yǎng)出具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還要有高尚品格的學生。中國有那么多的大學,有那么多的大學學子,這兩所大學的學子在精神上、思想上和人格上一定更要有責任做示范,這我的觀點?!? 學生:謝謝梁老師,我們清華還有一句話叫“行勝于言”,這也是清華學生的一個風格,也許我們不是很強調四個字的一些口號,但我們會努力做得漂亮。   梁曉聲:做也要做,說也要說,大家都不說,聲音都沒了?!? 就要在青年中強調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這樣我們才能夠產生出新人,才會增強社會的公民意識,而不是一般常識?!? 什么叫公民意識?你是公民,國家是為你服務的,你也要為國家服務。怎么樣在這種關系中和國家互動,中國現(xiàn)在需要這樣的青年,需要明白這一點的人?!? 80后一代的痛苦是與心靈貧瘠抗爭   學生:謝謝梁老師,您說的這些話,我會向我們的校領導做一些反饋。回到前面剛剛所說的話題,我非常同意兩位老師的觀點,我想請問老師一個問題,您真的覺得社會貧富差距或者說歷史與現(xiàn)代的差距,會使人的經驗和成長經歷不公平嗎?   梁曉聲:我知道你的意思,我舉一個例子,委內瑞拉總統(tǒng)曾經發(fā)布過一條法令,不允許電視里播放價值超過8美元以上的兒童玩具。為什么?因為頻繁播放會大大傷害那些根本就不能為孩子買起玩具的母親。看看我們現(xiàn)在電視是什么樣的,貧困地區(qū)、救災地區(qū)鏡頭剛一轉過來,馬上就打房地產、珠寶、首飾的廣告,碩大的鉆戒戴在女性手指上,女性就說,這是我的最愛?!? 學生:謝謝梁老師,我想請問您,這樣的現(xiàn)象,真正的錯誤在于珠寶商嗎?導致貧困的罪魁禍首是在珠寶商嗎?這是我的一個想法。當今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矛盾,因為這不是我們想象出來的一個事件,而我想告訴老師的是,我在讀您一些關于北大荒作品時,有這樣一個體驗,您那一代人所經歷的痛苦是如何與貧瘠土地、生活抗爭,而我們這一代人所經歷的痛苦很可能是與心靈貧瘠抗爭。   主持人:你知道你的心靈為什么會貧瘠嗎?   學生2:那您知道他們那個時代的土地會如此貧瘠嗎?   主持人:我知道?!? 學生:我想告訴老師和大家的是,之所以稱之為時代,是因為它的不可復制性,你沒有辦法理解我們這一代人的痛快?!? 梁曉聲:痛快?你肯定不是來自偏遠農村,家里生活比較安逸,從小受過寵愛,基本上是想要什么東西都能要到,你的爸爸、媽媽不會是我剛才所舉委內瑞拉例子里的爸爸媽媽,因為你活得痛快,但你可知道中國人有多少活得不痛快嗎?   學生:我選擇新聞與傳播學院,就是想用我一己之力,因為我沒有辦法反對我的家庭,我的媽媽對我是很寵愛,給我所有想要的東西,我要的書她就一定幫我買到,所以我想用所有的資源去支撐這個國家,錯誤不在于一個國家有多少富人,而在于這些有能力的人能不能為國家做出一些事,我想這是我們這一代人該做的事,謝謝老師?!? 新聞人要記住新聞是社會公器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姑娘講得很好,是個很可愛的女孩,就讀的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所以要特別溝通一下,當你過多的關注你自己這一代人心靈是否貧瘠時,你的眼光可能就看不到別人的痛苦,在當代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所不能讓你理解的很多不平等的東西,是你現(xiàn)在看不到的?!? 梁曉聲:你將來要做一個什么樣的新聞傳播人?新聞是社會公器,這個社會公器肩負著使我們的人民過上公平的、人人都感覺到正義的和有尊嚴的生活,這是新聞傳播人的最大責任,在完成責任之后,再去體會你的痛快?!? 主持人:謝謝梁老師,對女孩子來說,這個話稍微有點重,梁老師絕對不是為了夸獎一個人,是希望媒體起到這樣一種作用,媒體是這個社會的監(jiān)督者和守望者,是第四權力,所以更多的要把來自于官方灌輸給我們那些東西拋開,自己獨立的、審慎的審視這個世界究竟有什么樣的問題。就像那個女孩說的一樣,家庭富裕不是她的問題,媽媽對她好是她的幸運,于是她有這樣的力量、心智、智慧以及她的成績、美貌來到這里,學習這樣的一種專業(yè),到社會上承擔這樣一種責任。   學生:就在前幾天我們的院長范敬宜老師過世了,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越接近基層就越接近真相。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是“面向主流,培養(yǎng)高手”。我們不缺少娛樂節(jié)目的主持人,可是,在聲色犬馬的社會中,貼近基層,對于一個文科學生來說要保持一個非常平靜的心是困難的,我非常同意您的觀點,這也是我所在的新聞與傳播學院所教給我的最重要理念?!? 主持人:剛才這個女孩的提問體現(xiàn)了這次論壇的精神,雖然在臺上臺下,雖然是師者與學生,但每個人是平等的。您剛才說“面向主流,培養(yǎng)高手”,作為稍長一點點的前輩我只想說,確定誰是這個國家的主流,那9億人才是主流。培養(yǎng)什么樣的高手?梁老師剛才說過了,我不做過多的闡述,希望你越來越好,越來越順利?!? 誰說80后一代的夢想未綻放就敗了?   學生2:這是我聽過最好的時代論壇,真的是獨立的人在自由交流。我來自那片神奇的土地黑龍江,哈爾濱,父親是知青,我是中文系學生,讀過您的作品。前不久,我把潘鳴嘯《失落的一代》送給父親,問他怎么看他們那代人的青春。在今天這樣一個變化的時代,他作為一個被邊緣化的知青,得不到脫身。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總是聽到很多對80后、90后的指責,但如果我們真的是如此一無是處,那梁啟超死得不瞑目,他為什么要寫《少年中國說》而不是“少年中國瞎說”?   當一個社會主要問題不是我們造成的,我們甚至會是問題的承擔者、承受者,這種情況下,前一代對我們的狀況不滿意,是否首先應該反思一下他們是怎么教的?哪一代的青春像我們這么不容易?青春時代本應夢想綻放,但我們的青春還沒綻開就敗了?!? 也許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教誨,因為我們長大了,我們希望更多一點理解,我們渴望用自己的學術思想對社會的發(fā)展指出理性的非功利性批判?!? 梁曉聲:如果說沒開就敗了,那這個國家明天的希望在哪兒?一定要使其開的時間更長久,而且開得更艷麗更好?!? 史靜寰:怎么就做出了沒開就敗的判斷?而且在你這個年齡?!? 學生3:我補充一句,我在海外生活了3年,回國見到大學同學時,我聽到這樣的話:當年我們一起奮斗激揚的事,今天全干,因為這就是生活;我同學8年的愛情失敗了,女友嫁給了大她12歲的人,說這就是生活,因為他有房子。理想?夢想?在哪兒?他用了《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中的一句詩:多年后的夜晚/我掩面哭泣/青春的燈火若即若離/是誰讓我一生懷疑/誰又是我的福音/誰在天堂/誰在地獄/我該去哪里找回自己青春的夢/   梁曉聲:五四以后,國家的希望過多壓在青年身上   梁曉聲:我們這個國家自五四以后,習慣于把國家的重任、國家的希望壓在青年身上。我剛才提出一個問題,中年人應該承擔什么,我們這樣的人應該承擔什么?我們這個國家是有問題的,我們國家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家,是有問題的國家,希望我們共同去面對,首先是面對,如果不能面對的話,那太荒唐了?!? 如果你們都沒有能力在這個國家把自己的人生打理好的話,這是讓人沮喪的事,你們不應該認為:我們就應該只顧自己。你們也有30歲、40歲的時候,到你們40歲的時候,你們是清華大學畢業(yè)的,是中國的中年知識分子,你們也要承擔,這個承擔現(xiàn)在不必,但將來一定要承擔?!? 中華民族的苦難太長遠,太深重了,我在讀書時,偶然記下了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給妻子的遺書——《與妻書》: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天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shù)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我看到這里受到了震撼,在那個年代,我們的民族產生了這樣的青年。我突然想到陳獨秀和吳越,兩個人是好朋友,但互相爭執(zhí)起來,以致于打斗起來,爭的是什么問題呢?兩個人都要爭著去完成一項刺殺清王朝即將出洋的五大臣的任務,吳越要去,陳獨秀也要去,他們那時只不過20多歲,最后吳越說,在完成這種匹夫之勇的事無非是血劍之死,橫尸兩具,和那種喚醒我們的民眾,建設一個中華民族強盛的國家,這二者之間,哪個任務重?陳獨秀說,當然后者重,吳越說,那你來完成后者,我來完成前者?!? 也想到汪精衛(wèi)和陳璧君,他們年輕時是那樣斗志激揚。在那個暴力革命的時代,汪精衛(wèi)為完成刺殺攝政王的任務,陳璧君知道后,初次見面就說,我知道你此去可能無回,我非常欽佩你,因為你是為國家為民族而去赴死的,我沒有什么可相爭的,今晚你就留宿在我們這里吧?!? 我們講中華民族的古典精神,比之先賢,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蔣百里任保定軍事學院校長之后,曾要求自己的軍官學生們要英勇善戰(zhàn),但他們后來投降打了敗仗。蔣百里就說自己教得不好,教得不好是要責罰的,說完就拔槍自殺。   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中國是強大了,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升了,但問題也同時出現(xiàn),歷史的、現(xiàn)實的、更深層的,但我們大小知識分子卻沒有多大的覺悟,這是可悲的?!? 史靜寰: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和五四前后不一樣   史靜寰:剛才我們的討論非常嚴肅,因為他已經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最初從個人的選擇做起,現(xiàn)在要轉入國家的選擇,當一個國家面臨生死存亡最危機的時候,民眾的反應,特別是知識分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勇敢,我們認為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和五四前后的時代,并不是一樣。有一種說法,溫水煮青蛙,當一個社會特別是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進入到轉型時期,而這個轉型,又不是外強入侵和民族生死存亡時,大家可能會用不同的心態(tài)來看待這個環(huán)境,所以當梁老師說起委內瑞拉總統(tǒng)下令電視里不允許播8美元以上的玩具,大家可以鼓掌,但我們有處在這樣的處境中嗎?總統(tǒng)可以下令廣告不能播,那么就不能播,我們不是沒有經過那樣?我們自己選擇不要那樣的時代,或者說我們選擇一種更多元,不是一種集權方式,我們選擇了市場經濟,選擇了改革開放?!? 青年不了解歷史,對國家問題認識會切斷   梁曉聲:我插一句,你講的是那個年代的事,我不知道作為大學學子對那個年代知道多少。那個年代才不久,我非常驚訝于我教的學生包括大學里的學子,對于這個國家剛剛經歷過的浩劫一無所知,這讓我非常困惑,如果對歷史一無所知的話,他們對于國家目前問題的認識都會切斷?!? 史靜寰:所以和同學們分享我們的成長經歷,也是使大家不要割斷歷史,即使中國是這樣走過來的,而且在走的過程中,每代人都留下了他應該留下的印跡,這也是為什么梁老師的書會那么打動大家,我們看那一代人寫的書時,感受到的是那一代青年人他們言說的國家、社會以及他們心目中所體會到對國家的責任、負擔?!? 我學外語給了我什么,在那個時代給我了一雙不同的看自己生活的眼睛。我們最早接觸到外國人,當時有巨大的反差,看第一部外國電影就是《音樂之聲》?!兑魳分暋纺欠N美,那種人性、溫情以及愛恨分明和人性最深處的情感,深深的打動了我?!? 梁曉聲:一個沒有童心的國家拍不出這樣的電影,這些電影讓我們對美帝國主義有了不同的看法?!? 了,那就意味著在它的發(fā)展中,遇到眾多的我們根本不希望看到的東西,這些東西來了,它并不像我們期待那樣可以經過篩選,經過屏蔽被選擇,那么在這個時候,我們更要保持一種清醒的態(tài)度,一種基本價值的判斷,所以這也是我們今天坐在這兒。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感到無力,因為工作已經跟不上大眾傳媒,包括越來越惡劣的社會環(huán)境對青年人的影響。我們常常感慨:邊緣貧困甚至非常封閉的地區(qū),教師水平很低,學校條件很差,但孩子們保持一種非常讓人羨慕的童真以及對理想的追求,而大城市,這么好的條件,很好的老師,但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們顯得很無力?!? 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人類社會是不是進步呢?也可能人類社會的進步,帶來了很多跟我們最初期待的東西不相匹配,那我們的未來會怎樣?我不知道,但是我想每個人都現(xiàn)實的面對,作為一個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格局中,表達方式可能不一樣,但關注的問題是一樣的?!? 主持人:剛才爭論一度很激烈,但這就是爭論的本質,我們?yōu)槭裁匆獱幷撃??因為我們并不想在同一個世界爭的只是同一個夢想,那樣的話,就是千人一律,千人一面。剛才兩位老師說了自己比較完整的想法,各位有什么樣的想法?   你個人有光明,中國就不黑暗   網友:梁老師說到,清華大學畢業(yè)的學生應該是給這個社會減少壓力。剛才這位女生那種衣食無憂的狀態(tài)我們是羨慕的,因為她從小就可以考慮自己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而不是自己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樣一種狀態(tài)本身就非常值得羨慕。而這樣的過程,我到大二時才醒悟過來,畢業(yè)之后應該能夠做到衣食無憂。我是清華畢業(yè)的,如果連我這樣的人在社會都無法生存,那我們的國家真的不值得為之奮斗了?!? 我想問主持人,您在做主持時紅線是什么?豐滿的理想和現(xiàn)實的骨感,您有什么看法?我希望就這樣的話題讓梁老師給我們提一些建議,年輕人應該觸犯哪些紅線,不應該觸犯哪些紅線?   主持人:紅線是你的,不是我的,在我這兒沒有紅線,有一位老師曾經說過,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國,你怎么樣,中國就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就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就不黑暗。所以我想跟你說的是,紅線是你的,不是我的,障礙和鴻溝也是你設想出來的。也許在你之前,是某一些體制、某些集體強加于你的,但你來到清華這所大學,學校賦予你最多的是,當你有獨立思想之后,要懂得把身上所謂的紅線以及身邊像護城河一樣阻礙你跟世界產生直接聯(lián)系的溝溝坎坎,自己去抹平它,你是有資格站起來面對這個世界的,不是坐著、躺著,更不是跪著,這不是主持人應該有的操守,更不是傳媒人應該有的操守,這是每個生活在世界上,不只是中國人都應該有的操守,我們不能這樣有尊嚴的看待自己,又怎樣能關注到別人的尊嚴?又和別人共同推動文明共同體的發(fā)展?謝謝?!? 梁曉聲:你剛才說的已經完全代表我想說的了?!? 這不是一個出可愛人的時代   學生4:梁老師剛才提到的清華校訓引發(fā)很多思考,我們現(xiàn)在的校訓不是之前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但談了很多關于現(xiàn)代青年責任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現(xiàn)在清華的很多畢業(yè)生都不像之前跟風出國,大家留在北京、上海去應聘高薪職位,他們仍然是時代的先鋒,在他們身上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一直存在。我想問史老師一個問題,明年是清華百年,也是我畢業(yè),您覺得百年的這屆畢業(yè)生或者對于我來說,應該怎樣詮釋我們現(xiàn)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以及如何詮釋我們過去一直提的自由之思想和獨立之精神。謝謝?!? 史靜寰:百年校慶給清華一個機會重新回顧自己百年的發(fā)展,思考未來的百年,清華這幾年在人才培養(yǎng)的走向上要有導向,而且要堅定不移的去宣傳一些,叫主流也好,不叫主流也好。就是說清華作為一個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學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而不僅僅是名牌,這也是為什么這幾年清華不斷反思的原因。在一個躁動、急功近利看待自己和社會的時代,不是一個出大師的時代,甚至不是一個出思想家的時代,但它給我們提出了眾多問題。   梁曉聲:不是一個出可愛人的時代?!? 史靜寰: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自我反思,覺得都在變。   所有賣菜的小販都很自強不息   梁曉聲:自強不息。誰不自強不息?到菜市場去看,所有賣菜的小販比你要自強不息得多,他的生活比你艱難得多。我家里裝修房子,河北來的小青年17歲,我看著他干活,真是心疼,人家不自強不息了嗎?就清華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什么叫厚德載物?如果我們把這個做到了,也是不錯的,做到有德載物就不錯了。做一件好事不會影響你什么,大家可能會想,我一定要做嗎?我有不做的權利嗎?如果這個社會發(fā)生到當你去同情、去幫助去為某人伸張正義時,被看成另類,你還做嗎?如果你做不到,少跟我談厚德載物?!? 主持人:剛才那個男孩子的問題,我想聽聽你的看法,你自己是怎么解釋的呢?   學生4:梁老師說得非常好,我非常同意、贊成您的看法。有一個想法我不得不在這里表達一下,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的含義一定不是說只有清華人才可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它是在提倡整個社會每個人都能夠做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一個校訓所想達到的最終效應?!? 梁曉聲:世界其他國家在這點上做得一點都不比中國差,所以中國人不必為其他國家在厚德載物、道德、人性方面去操心,也不必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去影響、啟發(fā)、教育他們,自我教育非常重要?!? 學生4:“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我們的校訓,也是我們今后一直要提的一句話,我們一定要堅持這句話。關于我自己之后的打算,我一定會在這片土地上,為我們的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謝謝?!? 主持人:謝謝,就像梁老師反復解釋的一樣,梁老師不是針對某一個人,你剛才有半句話沒有講完,“您覺得有必要針對我們600個人進行這樣的教育嗎?”其實不是的,我們這個論壇強調平等,原因就是中國本土好東西是有的,儒家有四個字是我非常喜歡的:反躬自省。所以有的時候,當別人說出來時,不見得是針對你的,也是在提醒他自己,剛才梁老師和史老師反復的找自己身上的毛病,如果你覺得這個東西是有益的,你吸收一些,   要屏蔽歷史,過去的傷痛要抖露給人看   學生4:梁老師您好,我前些天在圖書館看了一本書,受到很大觸動,聯(lián)想到1949年之后整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我個人感覺,從打倒胡風以后到文革,中國知識分子一直是弱勢群體。1948年底,很多知識分子選擇留在大陸,但這些人的命運讓人非常感慨,在當年各種運動中被打倒,他們當年回國的初衷,心中的理想和以后真正所面臨的現(xiàn)實差距太多太多。我想問一下梁老師,您對知識分子當年的一些選擇有什么看法,對我們現(xiàn)在這一代人的選擇有什么看法?謝謝。   梁曉聲:那個年代的一些知識分子,是懷抱著非常純真的理想主義回到祖國,但是他所回到的祖國,是剛剛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奪得政權的祖國,這樣一個國家神經緊張是必然的。我們對于當下的中國,無論有多少不滿的地方,至少在我這兒,都不會成為我希望中國再回到從前那個中國的理由,不!絕不可能!我絕不愿回去,我認為中國的希望是在前邊,而不是在后邊,因為那時的中國是最缺少“人文”二字的中國,是最缺少人道主義的中國,那么多家破人亡、那么多妻離子散,那么多人死亡,而且都是國家優(yōu)秀的精英,都是知識分子。每段歷史回過頭去看時,是讓人心疼的。   有一種文化觀認為,那些事都過去了,我們就把它屏蔽掉,過去的事還總想著干什么?我始終反對把這一段歷史屏蔽掉的文化觀,對于這種文化觀我非常生氣,剛才我也說,一定要把過去國家的傷痛抖出來給人看,我的眼睛一直想發(fā)現(xiàn),在那樣一種傷痛中,國人在人性中的善良、同情還存在嗎?還有嗎?我發(fā)現(xiàn)的情況是依然有,像費孝通和潘光旦的師生情。我做的是文學工作,我一定要用文學的方式把人性的溫暖之面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呈現(xiàn)出來?!? 文革時中國人活得沒有尊嚴,少數(shù)特權者除外   學生4:謝謝梁老師的回答,我曾經試想,如果我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回到那樣一個時代,會感到非常茫然,你抗爭會被打倒,根本就沒有辦法逃避那些運動,要說違心的話,更有甚者是以迎合的心態(tài),成為陷害知識分子的幫手、幫兇。如果倒退20年或者30年,您也處于那樣的時代,會怎樣去對待?   梁曉聲:你剛才說的那些右派,恰恰是在文革中,他們有多位成為我的忘年交,我和他們建立了很好的友誼,這友誼一直延續(xù)著。當然這個問題談起來,有一個和書的關系,我上中學時,也恰恰是文革,我們家是收廢品的,收了很多廢棄的書,包括盧梭的《懺悔錄》和伏爾泰的書,因此我在中學時,不但讀小說,而且讀了很多西方啟蒙時期的數(shù)學類書籍,這些會影響我對社會的判斷?!?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時代與個人命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5條)

 
 

  •   這是對國內各界的十五位名人的訪談錄,他們都是著名的學者、作家和文化工作者,他們的成名和個人的命運都和我們這個大時代密不可分,他們中的許多觀點,具有視野寬闊,立意高遠,給人深刻的啟示。
  •   大人物,大時代。個人命運、。喜歡的問題。喜歡的人
  •   大時代下的我們,該懂得更多的哲理與時俱進,仔細閱讀中,內容很好,很耐讀!
  •   著名人物的零距離對話,富有啟發(fā)性
  •   書名,封面都很大氣,內容更是視角獨特,可以推翻以往對一些事情的認知,原來如此...
  •   第一次買這類的書,不得不說很好看,很有感觸,地震和小崗村那段紀實性的東西尤其,推薦購買閱讀!
  •   真實地反映了人物的抱負!
  •   內容不錯,閑暇時同事翻了幾頁,也說很好
  •   有名家智慧,有真實展現(xiàn)事件事實,非常好!
  •   正版,內容很好,紀實性的,耐讀
  •   還沒看完,但至少看過的內容很精彩,值得閱讀收藏!
  •   有講解、有交流、有互動,很好的一本書。很喜歡!
  •   做活動時候買的,很超值,比書店的便宜很多!
  •   朋友介紹我買的這本書,
  •   剛看完第2章,書寫的很好,尤其是寫唐山大地震的那章。建議大家也買來閱讀學習一下!
  •   通過此書對很多歷史史實有了重新的認知和了解,對于當下的我們大有益處
  •   問題普普通通,不夠尖銳
  •   還湊合吧,鑒于書的價格還比較低廉。
  •   還可以吧,其實覺得有些夸夸其談了。。。。
  •   內容不錯,情節(jié)吸引人。
  •   大時代與個人命運
  •   書要么是盜版,要么是印刷不好。
  •   看看過去的年代
  •   個人與歷史
  •   還沒有仔細看 挺好

推薦圖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