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作者:鄧聯(lián)建 頁數(shù):392
內容概要
《大學英語教學漫議》集中反映了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問題及其研究成果,包括自主學習與學習策略的動態(tài)研究、P2P網(wǎng)絡技術與交互式教學模式研究、分級教學探索與實踐、口語教學實驗研究、戲劇欣賞等文化素質類課程設計、視聽說形成性評價實驗及作文評分方法研究等等,而且實證性研究占有很大篇幅,客觀地反映了教學實驗的真實情況,對廣大大學英語教師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
書籍目錄
修正性反饋中的“注意假設”和中國學習者二語發(fā)展關系研究ESL作文評分方法的信度比較研究P2P網(wǎng)絡技術與外語交互式教學模式研究英語學習者自我效能與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的研究國內英語自主學習研究的概況與對策探討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普通本科院校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詞匯學習策略調查報告大學英語學習者短語性動詞回避現(xiàn)象調查——一項基于語料庫的研究顯性“重鑄”對外語習得的實證研究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英語教學詞匯量的評估大學生英語學習所感知的社會支持與學習者自主關系研究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與對策基于學習風格的英語口語課合作學習實驗研究從模因論視角看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預制語塊輸入NBECT口語測試及其對商務英語口語教學的反撥作用“支架理論”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零課時”中的應用研究大學英語課堂寫作評分方法對學習者寫作能力的影響大學英語學習者閱讀策略使用的動態(tài)研究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形成性評價的實驗及數(shù)據(jù)分析論英美戲劇賞析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高校雙語教師素質調查與思考湖南省大學英語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與評價調查研究影響SL/FL語用能力發(fā)展的文化流利性剖析商務英語專業(yè)以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本位的研究與實踐英語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順應論視角下英文電影片名的漢譯語用翻譯視角下的隱譯與顯譯中醫(yī)典籍中的文化圖式及其翻譯從翻譯美學的角度看霍譯《紅樓夢》從關聯(lián)翻譯理論視角分析外貿英文信函中模糊語的漢譯大語境下語篇翻譯的語域分析跨文化交際語境下提高翻譯質量的文化制約因素與策略選擇全球化視角下國際商務翻譯中的“零對等”商業(yè)翻譯與文學翻譯對文化“水土不服”的不同處理哲學視角下中西翻譯標準的對比中英文化差異和與商務英語翻譯策略研究從范疇化視角看說漢語兒童的早期名詞習得“很+名詞”結構的隱喻釋解突顯理論與詩歌省略從《純真年代》看伊迪絲·華頓的“雙性同體”文學價值觀從修身視角論孔子學說與愛默生思想的契合《我的安東尼婭》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闡釋試析《呼嘯山莊》人物會話中的人稱指示《小鎮(zhèn)畸人》中詞匯銜接分析從體驗哲學看過去時語法化彷徨與毀滅——評克萊斯特的《馬販子米夏埃爾·科爾哈斯》合成心理空間視角下的英語歷史現(xiàn)在時基本層次范疇視角下的同源賓語結構英漢文體新詞的認知研究語塊運用對閱讀理解表現(xiàn)的預測力研究關系化的語用考察等級突顯下的跨文化預設與誤解中西“不中聽”信息的交際風格的文化透視——強弱交際語境的視角對唐納德·巴塞爾姆小說《機械時代終結時》的讀者反應解讀淺析火星文網(wǎng)絡言語社區(qū)
章節(jié)摘錄
2)課內教學。應采用講解+導視/播放的方式。教師首先簡要介紹劇作家所屬的戲劇流派,其創(chuàng)作背景、思想和藝術特色、代表作品等,而后,便開始播放劇本演出的原版錄像或光盤。在播放過程中,導視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只是播放給學生看,就會導致學生只關注舞臺表演,不專心聽懂語言和理解內容,從而失去英文戲劇教學的意義,也不可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此外,戲劇所使用的是經(jīng)過精心錘煉的生活語言,加之生動的舞臺表演,學生一般能夠理解其字面含義;但由于學生所掌握的語言和文學知識有限,僅靠他們自己的視聽很難深刻領會原版戲劇的思想藝術內涵。因此,在播放過程中,教師應選擇某些關鍵場景做適當?shù)膶б?。例如,美國戲劇名篇尤金·奧尼爾的《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第一幕開始時有詳盡的舞臺說明,這種舞臺說明對理解全劇的主題思想及人物性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開始播放錄像的同時,應當把預先制作成文檔的舞臺說明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并提示學生注意。對關鍵性場景或對白,則應采用停機講解的方式,以使學生在聽懂語言內容的基礎上,將視聽感知上升為深層的理性認識,從而領悟作品的意義。例如,在《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一劇中,“霧”是一個重要的象征,隨著霧氣越來越濃,泰倫一家人的心情越來越壓抑,他們的孤獨越來越明顯,劇情也隨之一步步向高潮發(fā)展。在播放過程中,當劇中人談論霧或霧笛時,可以按暫停鍵,向學生解釋“霧”在該劇中所起的象征作用以及劇中人物對霧的態(tài)度所折射出的他們的人生哲學。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意蘊和內涵。 在播放之后,為了調動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深入品評所觀看內容,教師可設計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通過視頻展示臺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在上述的《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一劇中教師可設計的問題,如:劇中的母親瑪麗到底是一個受害者還是一個悲劇制造者?兄弟二人中誰身上有劇作家本人的影子?教師也可以參加到某一小組的討論中去,帶動學生圍繞討論題展開討論。這樣做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他們超越淺層的觀賞,深入到這部現(xiàn)代悲劇的內核,較準確地把握該劇的本質?!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