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tǒng)們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作者:張程  頁數:30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是一本評介民國早期總統(tǒng)的通俗圖書
《總統(tǒng)們》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總統(tǒng)(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和締造民國、出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孫中山先生,共6位總統(tǒng)。青年作家張程以細膩的筆觸,真實、質樸地評介了民國時期叱咤風云的6位總統(tǒng),一改傳統(tǒng)認識思路里對6人的偏頗認識,引入不少不為人所知或被人忽視的史料,視角獨特地寫出了這幾位人物的另一番故事:全書兼具客觀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耐人尋味,引人深思。

作者簡介

張程,浙江臨海人,現(xiàn)居北京,北京大學國際政治學學士、外交學碩士,現(xiàn)為職業(yè)編輯、業(yè)余作者。張程是近年來頗為活躍的歷史作者。其寫作先是集中在古代專題史和斷代史,出版有《三國大外交》、《脆弱的繁華》等書;之后轉向微觀案例的寫作,出版有文章合集《大案人心》、《帝國的壞脾氣》等,近來,其寫作偏重于中國近代史,從政治運作角度觀察中國社會,從社會變遷角度考察宏觀歷史,出版有《泛權力》、《辛亥革命始末》,此外,張程還出版有《中國臉譜:我們時代的集體記憶》,并翻譯出版了《中國人本色》、《多面中國人》等西方觀察近代中國的作品。在《光明日報》、《國際先驅導報》、《經濟參考報》、《科學時報》、《百家講壇》、《中華遺產》等報刊發(fā)表評論、散文多篇。

書籍目錄

楔子
第一章、孫中山:中國第一位總統(tǒng)
 思想發(fā)軔:西方歸來的革命者
 革命起步:領袖是如何煉成的
 總統(tǒng)生涯:倉促民國和空降總統(tǒng)
 南北統(tǒng)一:議和與讓位
 北京之行:君子遭遇兩面派
 “多用匪類”:不靠譜的依靠力量
 名垂不朽:孫中山之死與身后事
第二章、袁世凱:路過民主共和的門口
 戊戌變法:告密者還是自首者
 晚清重臣:練兵與辦新政
 東山再起:“養(yǎng)病”與逼宮
 宋教仁案:幕后主使?庇護兇嫌?
 艱難抵抗:袁世凱與“二十一條”
 洪憲帝夢:中國還得有皇帝?
 后袁時代:民國從此成亂世
第三章、黎元洪:菩薩總統(tǒng)梅開二度
 武昌首義:別無他選的都督
 張振武案:誣陷案背后的黎袁斗法
 被迫離鄂:黎元洪搬進了瀛臺
 府院之爭:引狼入室成復辟
 法統(tǒng)重光:盡職演員與虛假鬧劇
 息影津門:黎元洪的隱居時光
 ……
第四章、馮國璋:典型軍閥與非典型總統(tǒng)
第五章、徐世昌:民初亂世的方人總統(tǒng)
第六章、曹錕:總統(tǒng)的誘惑力
后記:大變革時期的大人物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午后一時,國民黨繼續(xù)在湖廣會館舉行成立大會,仍由張繼主持,由張耀曾報告六黨合并情況。大會進行中出現(xiàn)了些許插曲,先是有人反對國民黨的名稱,要求改稱民主黨,遭到更多人的反對而作罷;后來又有唐群英女士登臺,譴責國民黨黨綱取消了同盟會中男女平權的條款①,傷了女同盟會員的心。唐群英情緒激動,看到熱心主持六黨合并工作的宋教仁站在講臺旁,舉起手中的扇子就要打宋教仁。張繼趕緊拉住唐群英,好言勸阻下去。會議最關鍵、最費時間的內容是領導人選舉。為避免冷場和秩序混亂,會務人員讓孫中山發(fā)表長篇演講,同時分發(fā)選票并回收計票。孫中山先生口才很好,威望又高,果然吸引住了觀眾,保證了選舉秩序。這次演講,孫中山主要是談民生問題。他指出,現(xiàn)在民族、民權問題基本解決了,只有民生問題尚待解決。黨外人士誤會民生主義是劫富濟貧、擾亂社會秩序,其實民生主義是建設國家,“富人極應贊助提倡之”。因為民生主義的目的是社會均富,防止出現(xiàn)西方社會資本剝削勞動大眾的情況,“民生主義即以富人雖富,不使以其富害貧人”,所以,大家都要來共同實踐民生主義。接著,孫中山回應了男女平等問題,說男女平等始終是革命目標,但現(xiàn)在“可置為緩圖”。只要民主共和鞏固了,社會進步了,男女平等才能有扎實的基礎?!胺駝t,國基不固,男子且將為人奴隸,況女子乎?”梁漱溟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當時選票超過千張,回收、統(tǒng)計工作頗費時間,孫中山演講預訂的時間不夠了。張繼站在孫中山身旁,一見到孫中山露出要結束的話頭,就趕緊揪揪孫中山的衣服,示意他繼續(xù)講下去,如此反復多次。八月底的北京很熱,孫中山又穿著西式大禮服,站著演講時間長了,就不斷地喝水、擦汗。

后記

感謝大家閱讀此書。    這是一本評介民國早期總統(tǒng)的通俗圖書。以1928年東北易幟為界,“中華民國”38年歷史(1911年至1949年)可以分為兩段。前17年北洋軍閥操縱北京政權,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北洋政府時期”。這本《總統(tǒng)們》里的總統(tǒng)就包括北洋政府的五位總統(tǒng)和締造民國、出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孫中山先生,共六位總統(tǒng)。    北洋政府時期,政局亂得一塌糊涂。16年間,北京召集過五屆國會,頒布過7部憲法,組建過42屆政府,約60個人擔任或者代理過內閣總理。但以“總統(tǒng)”名義執(zhí)政的卻屈指可數,其中臨時大總統(tǒng)2人(孫中山、袁世凱)、大總統(tǒng)5人(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其他名稱的國家元首有臨時執(zhí)政1人(段祺瑞)、陸海軍大元帥1人(張作霖)。這8個人中,中間的6個人都在小站練過兵,是百分百的北洋槍桿子人物(徐世昌雖出身翰林,但投筆從戎),最末位的張作霖畢業(yè)于“綠林大學”,投靠了袁世凱,也算半個北洋槍桿子。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是位西式政治家,不做軍閥的那一套,可也掏過手槍扔過炸彈,軍事經驗不遜于其他諸人。8位國家元首都深深地與亂世軍隊牽連在一起,是民國早期的一大特色。    本書又是怎么寫這六位總統(tǒng)的呢?    老實說,書中的六位總統(tǒng)都是知名度很高的歷史人物,課本教、電視放、報刊寫、口耳相傳,相信每位讀者肚子里都裝著許多關于他們的故事。要把他們寫好、吸引讀者重返清末民初去看他們的作為,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情。本書寫的是我心目中的六位民國總統(tǒng),我嘗試著寫出他們的另一面。因為我覺得,人們對六位總統(tǒng)慣常的認識存在偏頗,許多史料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比如課本上的袁世凱就戴著一張面具:面目猙獰,一無是處。我覺得袁世凱并非沒有政見、一心追逐權勢的卑鄙野心家。他在朝鮮局勢、編練新軍、主政直隸、晚清新政等方面都有建樹,是當時國內外矚目的政治人物。在民國初年,袁世凱被許多人看做是穩(wěn)定局勢的強權人物。但在西方民主共和問題上,袁世凱無知,而且排斥。他曾對西方外交官說:“我們傳統(tǒng)的習慣與你們西方的很不相同,我們的事情非常復雜,我們不能穩(wěn)妥地運用你們的抽象的政策觀念?!笨紤]到袁世凱一生只有四年生活在民國,他的底色是傳統(tǒng)的、舊式的。他首先是個清朝權臣,其次才是民國總統(tǒng)。實事求是地講,袁世凱對局勢的判斷并不是完全錯誤的——中國的問題不是西方的民主共和能徹底解決的,驟然照搬西方制度反而會激化中國的問題。歷史和現(xiàn)實已經證明,西方的許多思想和制度都在中國國情下水土不服。當然,袁世凱肯定是個大罪人。他的罪過在于,作為掌握政權的強力人物理應為中國找到正確的富強之路,可他卻將中國步步引入歧途,直至個人粉墨登場南面稱孤。袁世凱對民國初年的局勢惡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還有許多人看到袁世凱做過皇帝,就以為袁世凱過著帝王般的奢侈生活。其實從河南農村走出來的袁世凱終生帶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他留著兩撮大胡子,又喜歡喝粥,幾乎每餐都喝好幾種粥,有大米粥,有小米和玉米混摻的粥,還有一種河南的綠豆糊糊。袁世凱吃東西很快,幾口就吞完了一大海碗的面條,常常弄得胡子、衣服上沾滿飯食。即使當了總統(tǒng),袁世凱也從不用手絹,抹湯汁、擤鼻涕都用衣袖擦擦,結果渾身上下臟兮兮的。更“鄉(xiāng)土”的是袁世凱不愛洗澡,與當時北方農村的老農一樣每年只在過年時洗澡,平時就用濕毛巾擦一擦身體完事。別看袁世凱留下來的戎裝照威風凜然、光彩照人,可就光鮮那么一層,里面還是一個河南老農。    后人常常僅憑結果去評價歷史人物的一生。袁世凱日后的表現(xiàn)讓許多人過分關注他的惡行,忽視了他身上的閃光點。其他幾位總統(tǒng)的遭遇也類似,不到百年的歲月在他們身上沉淀了不厚不薄的塵埃。希望本書多少能吹散一些歷史的塵埃,顯露真跡。    北洋政府時期順帶著也沾染了不少的歷史灰塵。那是個無論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統(tǒng)治薄弱、民生暗淡的時期。東南西北軍閥攻來打去,全國一盤散沙;外辱不斷,中間還夾雜著“二十一條”和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怎能不叫愛國志士為之扼腕嘆息?但是北洋政府時期并非一無是處。恰恰是政府控制力的薄弱,才給民族經濟、社會事業(yè)帶來寬松發(fā)展的空間,非政治層面的各項事業(yè)取得了長足發(fā)展。當代社會的許多事物,都可以在北洋政府時期的社會中找到模糊的源頭。近年來,人們拿出望遠鏡回望民初社會,興趣盎然。其中最明顯的原因就是,民初社會擁有若干值得肯定、珍惜和回顧玩味的東西。    1912年4月16日,上海《民權報》發(fā)表了署名“天仇”的文章《膽大妄為之袁世凱》,此后一連發(fā)表了10篇批判袁世凱的文章,歷數袁世凱劣跡。“天仇”是當時年僅21歲的戴季陶的化名。他把袁世凱批判得體無完膚、十惡不赦,更在4月26日發(fā)布《討袁世凱》一文,指責袁世凱“儼然帝制自為,且較亡清為尤甚”。    在絕大多數時間里,包括袁世凱在內的北洋軍閥對媒體的批評坦然處之。盡管有時候,北洋軍閥對媒體的批評很不高興,和作者、編輯對簿公堂,但對簿公堂本身就意味著北洋軍閥對媒體的寬容。比如馮國璋曾經因為報紙稱他為“狗”(他本來就是“北洋三杰”中的“狗”),憤而與報館法庭上相見。但他對報刊媒體總體是寬容的,并無取締、操縱之舉。民國初年的報館遍地開花,繁榮得很。報館里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比如戴季陶之類的“憤青”,往往因某個事件或者不公現(xiàn)象抨擊政府,指名道姓罵政治人物。他們的監(jiān)督很有意義,但很多時候是僅憑有限的事實亂扣帽子亂放炮。1912年早期,袁世凱的形象和作用還相當正面,《民權報》和戴季陶的言行遭到了同盟會穩(wěn)健派的反對。同盟會的《民立報》就和《民權報》打起了筆仗,批評《民權報》意氣用事,一不稱自己的心意,就搬出民主共和自由平等來,胡亂罵人,成了“謾罵”派。其實,《民立報》自己也批評袁世凱,只是比較溫和而已。    寬松的環(huán)境讓戴季陶們的膽子越來越大。熊希齡財長與列強銀行團磋商的借款時候,“天仇”發(fā)表了一篇言辭激越的奇文《殺》。全文四句話,24個字:    “熊希齡賣國,殺!唐紹儀愚民,殺!袁世凱專橫,殺!章炳麟阿權,殺!”    于是,公共租界當局以戴季陶“鼓吹殺人”為名將他逮捕。十里洋場各報館頓時大嘩,強烈要求租界當局放人。國務總理唐紹儀也致電上海交涉使說:“言論自由,為約法所保障”,囑其與租界當局交涉。租界當局第二天就讓戴季陶交保開釋,不久以“妨害秩序”罰款戴季陶30銀元結案。    這便是民國初年社會的好玩之處,當時有“報館熱”、“政黨熱”、“辦學熱”、“新學熱”、“出洋熱”等等。大城市中,稱會、稱黨的名目繁多,數不勝數。上海百姓專門造了一個詞來形容一類人:街頭政治家。有那么一群人,終日里西裝革履、挾著公文包,與社會三教九流廣有聯(lián)系,滿嘴新名詞,什么國家、政府、民主、共和、平等、富裕等等。一旦國家有事或者社會上出了熱點問題,他們就鼓噪而起,成立若干協(xié)會、團體或者大會。別看這些全國性團體的總部設在里弄的某個亭子間里甚至是樓道的一角,卻絲毫不影響街頭政治家們的熱情。于是,五花八門的通電充斥中國上空。一些人甚至以名字列人通電為榮,至于這些通電有沒有人看沒關系,只要自己能露臉就行了。如果有人去看電報內容,即使看完覺得電報狗屁不通,通電之人也得意洋洋,多了份炫耀的談資。當是時,西方風氣洶涌進入中國,主流觀念希望中國大地能夠復制西方社會,可惜學得不深不好,就變成了上述情形。    民國初年,中國大地處于千年未有的大變革時期,不單單有傳統(tǒng)王朝崩潰新權威未能建立的混亂,還有中西方思想觀念激烈碰撞的混亂。如何看待這個大變革時期呢?許多人認為這一階段因為缺乏社會鋪墊和思想教育,依然沒有逃出中國傳統(tǒng)“改朝換代”的范疇?!?0世紀最初的十年,是清王朝統(tǒng)治威信大面積墮落的十年,對于那些對政治并不敏感,甚至對革命黨人賣力地宣傳不甚了了的下層百姓來說,如果說他們也有一些改朝換代的預感的話,那么恐怕更多的來源于歷史習慣。在多少懂得一點歷史知識的老百姓眼里,一個統(tǒng)治了260年的王朝,無論如何也是該壽終正寢了。一時間,有關清朝氣數已盡的民謠,盛傳于大江南北,黃河上下……這些民遙和傳言,有些固然有革命黨人的因素,但能夠迅速地流傳開來,畢竟說明它們契合了老百姓的某種心理。反過來說,革命黨人其實也受到了氣數說的影響,我們在許多起義后建立的軍政府的文告上,都能看到諸如‘上征天意,下見人心’,以及‘胡運告終’之類的說法。”(張鳴著:《民意與天意》,載于《辛亥革命與20世紀的中國》)“新思想新觀念,新的社會組織方式,是客觀存在的,有目共睹的,但傳統(tǒng)被掩蓋了,新的東西被夸大了。辛亥革命的本體,仍然是一個王朝更替的運動?!?朱宗震著:《大視野下清末民初變革》)    中國第一位總統(tǒng)孫中山在1912年元旦面對幾十位臨時參議員宣誓,誓詞很短,卻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時代。從此,千年古國告別了王朝,進入了現(xiàn)代社會?!斑@個生生不息的最古老的國家,便由‘帝制’轉人‘民治’的新時代了。在此之前的社會政治制度,帝王只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已。圍繞著這個帝王,還有一整套交互運作的國家機器和與它們配合得天衣無縫的文化體系、社會生活方式以及價值系統(tǒng)。它們是個相輔相成、一轉百轉的整體。因此,要從一個古老的封建制度,或帝國制度,轉入一個民主代議制度,這種制度轉型,就非三年五年之功了?!?唐德剛著:《袁氏當國》)各國都經歷了從王朝到現(xiàn)代的轉型。這個轉型很艱難,涉及各方各面,難免存在反復。英國就有王朝復辟和光榮革命,法國有恐怖統(tǒng)治和拿破侖稱帝,俄國的轉型期更長,農奴經濟、專制殘余和薄弱的經濟讓自上而下的歷次政治躍進都大打折扣。民國建立后種種亂象,常讓人有痛心疾首之感,但是如果放在社會艱難轉型的大背景中觀察,我們也許會平常、客觀一些。轉型的疼痛表現(xiàn)為社會亂象,也許是中國付出的必要的代價。    誠如孫中山先生所言:“民國肇建,百廢待舉,況以數千年專制一變而為共和,誠非旦夕所能為力?!?   三    每一本書的完成,都是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結果,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獻。本書的主要參考書目有:張憲文主編的《中華民國史綱》,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唐德剛著的《袁氏當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版;中國史學會編的《辛亥革命與20世紀的中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8月版;朱宗震著的《真假共和-1912的中國憲政實驗的臺前幕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真假共和一1913的中國國憲政實驗的困境與挫折》,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朱宗震著的《大視野下清末民初變革》,新華出版社2009年4月版;[美]費正清著,劉尊棋譯的《偉大的中國革命》,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6月版;夏雙刃著的《亂世掌國——平議民國大總統(tǒng)》,九州出版社2006年2月版;李菁著的《孫中山傳——天下為公》,華文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王政著的《歷史的棱角》,中國長安出版社2007年9月版;劉秉榮的《荒誕史景——北洋官場迷信實錄》,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1月;張鳴的《歷史的壞脾氣》,中國檔案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編輯推薦

《總統(tǒng)們:民國總統(tǒng)的另一面》:權力巔峰的黑白神情,民國總統(tǒng)的多面人生。六個總統(tǒng)的政治傳記,六億同胞的亂世體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總統(tǒng)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從一個新的角度闡述了那段歷史,趣味性和歷史性結合的好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