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皮慶生 頁數(shù):397
Tag標簽:無
前言
關于傳統(tǒng)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研究,盡管出于自尊,我們不太愿意說我們的研究是受外人影響而來的,但是,真正現(xiàn)代學術意義上的研究,確實可能是和西洋和東洋人的刺激有關,比如,1892年以后陸續(xù)出版的荷蘭人格羅特之《中國宗教系統(tǒng)》六大冊,1914年后陸續(xù)出版的法國人亨利道勒之《中國迷信研究》十大冊,以及那個時代逐漸“進口”的西洋民俗學、神話學、人類學等方法,確實刺激了中國學者反身回看自己的民間宗教信仰。20世紀的20年代到30年代,在江紹原的《發(fā)須爪:關于他們的迷信》(開明書局,1928)、許地山的《扶箕迷信的研究》、鄭振鐸《湯禱篇》(寫于1932年12月,發(fā)表于1933年第30期《東方雜志》)中,都能夠看到東洋和西洋的關注領域、研究方法和分析理論的痕跡?! ≈袊鴮W術界對于本國民間宗教信仰有“產(chǎn)權”也有“特色”的研究,雖然受到這些來自西洋東洋的理論、方法以及成果的影響,但是,主要的進展卻表現(xiàn)在歷史領域,中國學者向來有歷史嗜好。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復旦文史叢刊中的一種。該書以張王、祠賽社會、祈雨、祠神信仰傳播、正祀與淫祀五個個案為例,將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置于唐宋社會變革的背景下,全面考察了祠神活動存在、演變的真實狀況,及其復雜的社會、政治與文化背景。在史料分析的基礎上,本書檢討并糾正了前人的若干觀點,如正祀、淫祀二元對立,商人是祠神信仰傳播的主要力量、社首與會首混淆等,將國內(nèi)外的同類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晒└鞔髮T盒W鳛榻滩氖褂?,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作者簡介
皮慶生,江西新干人。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隨后在中學教書。1999-2005年就讀于清華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現(xiàn)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宋代民間信仰、禮制和文獻學史,在《文史》、《臺大歷史學報》、《歷史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
書籍目錄
葛兆光序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概念闡釋與研究范圍 第二節(jié) 研究史回顧 第三節(jié) 本書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四節(jié) 本書章節(jié)安排及主要內(nèi)容第二章 張王個案研究 第一節(jié) 張王神跡之演變 第二節(jié) 張王形象的塑造 第三節(jié) 張王信仰的外傳 第四節(jié) 官方、地方社會與張王信仰第三章 “祠賽社會”——以祠神信仰為中心的宗教集會 第一節(jié) 祠賽社會之概況 第二節(jié) 祠賽社會的功能 第三節(jié) 社首與會首——祠賽社會的組織者 第四節(jié) 差異性的態(tài)度:官方與士人第四章 祈雨與宋代社會 第一節(jié) 形式多樣的祈雨方法 第二節(jié) 祈雨實踐——朝廷 第三節(jié) 地方官員的祈雨實踐 第四節(jié) 對祈雨“異端”的批評第五章 他鄉(xiāng)之神——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的傳播 第一節(jié) 祠神信仰傳播的幾個基本問題 第二節(jié) 五通、仰山、天妃、梓潼的傳播 第三節(jié) 經(jīng)典的重新解釋——宋人對神靈越界現(xiàn)象的回應第六章 正祀與淫祀——宋代祠神信仰的合法性研究 第一節(jié) 宋人的正祀、淫祀觀念 第二節(jié) 朝廷、地方官員打擊淫祀的實踐 第三節(jié) 打壓與提升——民眾祠神信仰的命運與文明的推廣第七章 結語附錄一 《祠山事要指掌集》的版本及史料價值附錄二 張王信仰事跡編年附錄三 張王行祠分布表附錄四 兩宋皇帝祈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附錄五 五通、仰山、天妃、梓潼行祠分布附錄六 兩宋關于正祀、淫祀的詔令與行為一覽表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概念闡釋與研究范圍 一、概念闡釋 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中,民眾的信仰圖景十分復雜,為此研究者在使用概念時頗費思量。就我所知,國內(nèi)學界先是有中國有沒有“宗教”之爭,后來在討論釋道之外的民眾信仰時有過“民間宗教”、“民間信仰”、“大眾宗教”和“民生宗教”等不同說法,海外學者則使甩過“folk religion”、“popular religion”、“diffused religion”、“l(fā)ocal relgion”等概念。不同的概念反映了研究者理論、方法上的差異。在這些概念中,筆者比較傾向于使用“大眾宗教”和“diffused religion”,這也是本書使用“民眾祠神信仰”這一概念的原因之一?! ‘斎?,直接原因在于本書的討論對象乃是民眾崇奉的祠神,即地方祠廟、神祠中所供奉之神祗,我認為它們也是過去所說的“民間信仰”的核心。宋代以來的方志中,往往專設“祠廟”或“神祠”一門,來記載這些佛教寺院、道教宮觀之外的地方性宗教活動場所,而本書的討論基本是圍繞祠神展開的信仰活動,用“祠神信仰”這一概念顯然比較合適。 出于同樣的考慮,本書沒有使用“民間信仰”或“民問祠神信仰”,而用“民眾祠神信仰”來指稱這一研究對象,因為“民間信仰”有強調其信仰群體、價值觀念等方面均為下層的意味,同時隱含著將此類信仰活動與釋道區(qū)分的意思。事實上,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祠神信仰的信眾涵蓋了所有階層,包括士人群體,并將儒釋道的一些核心觀念有機地融匯進來,所以使用“民眾祠神信仰”較“民間信仰”似乎更具體、更合理,且表示不排除某些祠神所帶有的釋道色彩。
媒體關注與評論
該書不僅彌補了我國學界在宋代民間信仰研究中的一個弱項,而且回應了歐美、日本中國研究界在這一領域所提出來的一些新見解和新問題。作者全面深入而細致地檢查宋代文獻,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新材料。書中每一章雖具體而微,但整體上看卻是對宋代祠神信仰的全面研究,既有宏觀的眼光,又有深入考證,作者把祠神信仰置于學界關注的“唐宋變革”大背景下,幾乎每一章中都深入探討了大問題,如中央與地方、傘國性精英與地方士紳、理學與現(xiàn)實、區(qū)域與跨區(qū)域,以及中國文明的推進等等,因而超越了一般民間信仰研究的局限?! 獜偷┐髮W文吏研究院教授葛兆光
編輯推薦
《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