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葛濤、 石冬旭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08出版) 作者:葛濤 石冬旭 頁數(shù):23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近代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為人類實現(xiàn)長久以來的夢想插上了翅膀。其中照相的發(fā)明與運用,就使人類在認識自然、社會以及自我的真實表象方面邁出了堅實而具有決定性的一步。作為忠實記錄及傳播真實性的工具,照相于近代社會可謂須臾不可分離?!毒呦竦臍v史:照相與清末民初上海社會生活》以19世紀40年代中葉至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社會為背景舞臺,論述了照相傳入以及發(fā)展過程中的諸多“故事”,闡述了這一近代科技發(fā)明在近代中國社會的遭際及其意義。
作者簡介
葛濤,1970年出生于上海。日本關東學院大學經(jīng)濟學學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學碩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F(xiàn)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韓國國民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研究所教授。曾獲多項國內(nèi)外研究及交流基金。主要從事上海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城市史、西物東漸史的研究,先后發(fā)表論文《照相與清末民初上海社會生活》、《聲音記錄下的社會變遷——20世紀初葉至1937年的上海唱片業(yè)》、《電波中的唱片之聲——論民國時期上海廣播唱片的社會境遇》、《“黨義”與“風化”之間——從審查制度看民國時期政治對唱片的影響》、《“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公司盛衰紀》等,翻譯、出版了日本學者小浜正子的《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石冬旭,1976年生于黑龍江省大慶市。法學碩士?,F(xiàn)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政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中國政治、政治社會史等。
書籍目錄
序言緒論第一章 “捕風捉影”的開始——清末民初上海照相業(yè)的演變軌跡一、傳人之初二、規(guī)模初顯三、照相盛景四、阻礙小析第二章 社會生活中的照相一、照相與人物寫真二、鏡頭中的風雅——照相的娛樂功能三、照相與石印第三章 影像與情義——照相的紀念意義-_一、旅滬名人的拍照志奇——以鄭孝胥為例二、殊途留影——紀念人生的特殊時刻第四章 “畫影圖形——照相與身份確認一、“畫影圖形”傳奇二、“犯人留影”——新版“畫影圖形三、驗明正身第五章 幻象與權(quán)謀——照片背后的政治角力一、權(quán)貴政治與攝影二、宮廷政治中的照相三、照片中的共和先烈四、時事攝影中的政情結(jié)語附表一、清末民初上海照相館及照相材料商行簡表二、清末民初上海照相業(yè)大事年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難怪在“飛燕新妝、驚鴻態(tài)度”的倌人隊中顯得格外出挑,令看客“頭皮發(fā)癢”。為之爭風吃醋,亦在情理之中。青樓女子愛照相,各照相館自然會為了吸引這個大主顧而大展身手。除了在拍攝技巧、布景裝幀、照片制作方面竭盡所能外,還采取價格優(yōu)惠等經(jīng)營手段。如耀華照相館西號曾推出“倌人半價”的活動,以對折優(yōu)惠價格吸引妓女前往照相。[36]晚清上海青樓照片,大多精心拍攝,背景精致典雅,人物穿戴人時,神情自然而不失嫵媚,成為彼時社會風貌的絕好寫真。清末民初滬上“名花”請人所攝照片,并不僅限于贈送“情郎”,或掛在影樓出售,有時也會“榮登”雜志的封面或插頁。但這并不等于青樓女子對于自己照片的態(tài)度過于隨意。以包天笑創(chuàng)辦雜志的經(jīng)歷為例。清末民初之際,他陸續(xù)主辦或參與創(chuàng)辦過《婦女時報》、《小說時報》、《小說大觀》等。當時,為雜志選登照片已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那么,包天笑是如何應對這個難題的呢?他在《釧影樓回憶錄》中對此有一番描述,為今人留下了當時照相生活的生動、寶貴的歷史資料。辦《婦女時報》之際,為籌措可供刊登之照片,一度曾使包天笑深感棘手。因為“要向那班閨秀名媛去索取照片,休得問津”,“也只有幾位開通的女士們,方肯取出照片來,給我登載”。一般的良家女子雖然對拍照已漸以為常,但對于公開展示其照片卻“深閉固拒”,因為凡正派女子皆不可以色相示人乃是具有約束力的閨訓。包天笑在良家淑女處碰了壁,便想到“花叢”中去試試運氣,但結(jié)果卻大失所望,只能“偶然”地“索取”到“一兩張照片”。這對于報刊的正常運營而言,顯然是杯水車薪。于是他又心生一計:到照相館去購買。
編輯推薦
《具像的歷史:照相與清末民初上海社會生活》是上海城市社會生活史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