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洋場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薛理勇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08出版)  作者:薛理勇  頁數(shù):280  
Tag標簽:無  

前言

舊中國的許多開放口岸城市中有“租界”,因此,租界研究也是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許多大型或?qū)I(yè)的辭典中均收有“租界”條目。什么是租界?我認同《毛澤東選集》注文中對“租界”一詞的釋義,即“租界是帝國主義在中國領土上建立的獨立于中國行政體系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殖民地?!笔紫?,租界并不等同于殖民地,它是在一個主權國家領土上建立的“殖民地”。這里的“殖民地”似應單純理解為“區(qū)域”這一概念。租界的性質(zhì)還是屬于半殖民地的。其次,租界又不從屬于中國的行政體系,不受制于中國的法律制度。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關于“五口通商”的內(nèi)容只有一句話,即“自今以來,大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mào)易通商無礙”。對外國人進入中國通商口岸城市后可以居住在何處,如何獲得土地、房屋等細節(jié)均沒有詳細說明,于是在1843年10月8日簽訂了《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條約。其中第七款就對外國人進入通商口岸后的一系列事宜作了規(guī)定,說:    在萬年和約內(nèi)言明,允準英人攜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不相欺侮,不加拘制。但中華地方官必須與英國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議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準英人租賃……    毫無疑問,中國各地的租界設立的依據(jù)就是《虎門條約》中的這一條款。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臺與英國領事經(jīng)過一段時期磋商后簽訂了《上海租地章程》,劃出上??h城北郊臨黃浦江的土地作為英國人的“居留地”,外國人可以在這里“永租”土地,興建住宅,通商貿(mào)易,后來,“居留地”逐漸蛻變?yōu)椤白饨纭薄?848年和1849年美租界與法租界相繼建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即后來所謂的“公共租界”。所以,上海長期存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兩個租界。    1843年后,計有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奧等9個國家在上海、天津、漢口、廣州、廈門、九江、鎮(zhèn)江、杭州、蘇州、沙市、重慶、福州等12個城市建有租界,租界的總數(shù)共30個。有學者作過統(tǒng)計,這分布在各口岸城市的30個租界的總面積不足50平方公里,而上海一地的兩個租界的面積就達三十多平方公里,占全國租界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之多,所以,上海租界就是全國租界的典型和代表,也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重點。    古代,經(jīng)濟發(fā)達的中原漢民把中原四周的東、南、西、北少數(shù)民族鄙之為夷、蠻、戎、狄,統(tǒng)稱之為“夷”,合稱“四夷”,《尚書·畢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賴”,于是所有的外國被叫作“夷”,洋人就是“夷人”,上海的租界也被叫作“夷場”。這使以戰(zhàn)勝者自居的外國人感到不快,他們希望中國人改變對外國人的看法和稱謂,不要叫他們?yōu)椤耙娜恕被颉拔饕摹?,但始終未能起效果。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1858年中英簽訂的《天津條約》中,英國人干脆把這件事寫入條約中,該條約第五十一款中明文規(guī)定:“嗣后各式公文,無論京外,內(nèi)敘大英國官民,自不得提書‘夷’字?!庇谑牵虾5淖饨缬稍瓉淼摹耙膱觥北桓慕凶鳌把髨觥?。而洋場就是一方被洋化或異化的場化(滬語“地方”的意思)。    租界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的產(chǎn)物,租界對中國主權的侵犯是不言而喻的,但租界又是列強在中國封建帝國中建立的一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于是它又猶如在一個密封的罐子中打了一個洞,開了一扇窗,西風東漸,在侵蝕這個封建帝國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歐風美雨也在不斷改變中國社會,加速封建社會的瓦解,促進資本主義的發(fā)生、發(fā)展,而從城市的角度上來講,它又是一種催化劑、激素,加速了上海城市化的進程。    在自然界,基因或基因的傳承可以使生物維持干萬年的不變,但生物也在傳宗接代之中發(fā)生變異,而就是變異使生物更適應大自然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使生命得以傳承、永恒。一位哲人說,沒有列強的入侵,中國的封建社會也會緩慢地發(fā)展為資本主義社會,列強的入侵加速中國封建制度瓦解,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生、發(fā)展。從社會發(fā)展來講,封建社會比資本主義社會落后,資本主義比封建主義進步,能使社會進步總歸是一件好事情。    同化和異化又是另一個哲學命題。當西方人進入東方之都后,在東方人被西方人異化的同時,西方人也會被東方人同化。于是,上海的租界又不能完全等同西方的城市模式。即使租界當局搬用他們本國的城市模式來制定制度、實施組織和管理,到了中國后仍然走了樣。上海話中的“洋涇浜”是一個多義詞,其中很重要的意義就是指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中西混合,用另一句上海話表達,那就是勿二勿三、勿三勿四,或者不倫不類。“洋涇浜”也是上海租界的代名詞,再套用一句話作為上海租界之種種現(xiàn)象,那就是洋涇浜里格事體老洋涇浜格。    租界的罪惡就是“落后者挨打”,而換一角度來看,上海從東海之濱的一個小縣城逐漸變成國際性的都會,這一結(jié)果與租界又是不無關系的。    薛理勇    2011年7月

內(nèi)容概要

  在上海的近現(xiàn)代史中,租界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黑幫、買辦之間的恩怨紛爭,各色奇聞軼事、大案疑案,這些所發(fā)生的背景都繞不開租界。租界又不單單是背景,它是當時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城市里人事的行為邏輯,它是彼時城市生存的一種方式,卻至今還影響著這座城市的發(fā)展。作者是著名的上海史專家,對上海歷史有著相當深入和寬泛的研究。在書稿中,他闡述了上海租界的由來和幾次擴展,揭露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近代對中國的野蠻侵略和無恥掠奪;同時,也十分客觀地敘述了隨著租借的建立和西風東漸,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近代市政建設、市政管理等也隨之進入上海,在客觀上對上海的近代化起了促進作用。書稿面面俱到地介紹了上海租界建立后上海的城市模式,以及租界的公共交通、司法、消防、郵政電信、水電煤、菜場、垃圾處理、博彩等上海人的衣、食、住、行、玩各個方面,同時也穿插介紹了上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以及有關的上海風俗、民情、語言等,猶如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了一幅鮮活的舊上海風情畫。

作者簡介

薛理勇,1947年生于上海。長期任職于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從事上海歷史、中華文化史、風俗史研究?,F(xiàn)任上海市規(guī)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地名學會常務理事、上海道教協(xié)會常務理事等,并擔任SMG紀實頻道嘉賓主持。著有《文以興游——豫園楹聯(lián)碑刻賞析》、《上海路名地名拾趣》、《上海灘地名掌故》、《上海滄桑百年》、《上海俗語切口》、《上海妓女史》、《外灘萬國建筑博覽》、《上海老城廂史話》、《上海老學?!?、《上海閑話》、《上海閑話碎語》、《上海租界史話》、《外灘的歷史和建筑》、《消逝的上海風景線》、《食俗趣話》等;主編《上海文化源流辭典》、《上海掌故辭典》。

書籍目錄

十里洋場話租界南洋之巔的上海港英人居留地文惠廉與美租界大英法蘭西,大家勿來去上海租界有多大租界的定型The Bund——外灘十字街頭棋盤街江浦之匯跨大橋城市“共和國”的交通與電訊馬車開進大上?!敖避囎印豹気啽P黃包車時代由“第1路”電車說開去交通規(guī)則的前世今生中國近代郵政業(yè)的發(fā)軔TELEGRAPH——信息傳遞“德律風”新風尚租界“衛(wèi)士”從“巡捕”到警察“衙門八字開”從“西牢”到“東方巴士底獄”如飛救火馬車來杵急鐘樓報祝融租界的“水龍會”上海救火聯(lián)合會洋涇浜和洋涇浜語何為“洋涇浜”《英話注解》與寧波人楊勛的《別琴竹枝詞》上海租界流行語城市與房地產(chǎn)業(yè)地產(chǎn)主與房產(chǎn)商之間的“租地造屋”“頂”與租金“石庫門文化”精通“堪輿”與“青烏”的“地產(chǎn)大王”萬國儲蓄會的房產(chǎn)投資自來燈火滿街明自來清水四處流電線木頭“豎起來”“進出口”管理租界中的菜場殺業(yè)公司乳業(yè)的萌芽與發(fā)展“報曉雞”馬桶車公共廁所與“撒水菩薩”租界里的三駕馬車公家花園與博彩開放西人花園張園憶舊從申園到愚園“江南票”與“發(fā)財票”跑馬場與香檳票STADIUM與“輸?shù)降住?/pre>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大英法蘭西,大家勿來去與美國一樣,法國政府于1844年也委任原法國駐希臘公使剌萼尼(Marie Melchior Joseph de Lagrene)為全權特使。他率領七艘法國兵艦和一艘貨船于1844年8月抵達澳門。這位外交手段高明的剌萼尼并不急于拜訪中國官員,而是不斷對外放風,一會兒說想與中國交好以對付英國,一會兒又說大清必須給法國與英、美相等的權益,一會兒又說大清在康熙、雍正時抄沒了許多法國天主教的產(chǎn)業(yè),他們要上北京與中國皇帝論理。而經(jīng)歷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之苦的大清官吏已經(jīng)患了“恐外癥”,生怕列強的出兵。一直到10月初,已經(jīng)把中英《南京條約》和中美《望廈條約》研究得滾瓜爛熟的剌萼尼才要求正式拜訪耆英,并向耆英提出簽訂條約的要求。10月24日,耆英登上了停泊在廣州附近黃埔的一艘法國兵艦,與剌萼尼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共36款,取得了大清在《南京條約》、《望廈條約》給英國和美國的同樣權利外,同時還解除了清康熙、雍正時對天主教的禁令,承認天主教在中國為合法宗教。1847年5月20日,法國外交部任命的駐上海第一任領事敏體尼(Louis Charles Nicolas Maximilien Montigny,今西藏南路舊名“敏體尼蔭路”,即以他的名字命名)從法國搭乘雙桅快船“迪蓋-特魯安”號起程,途經(jīng)新加坡時換乘英國快船“加勒比”號,于1848年1月28日抵達上海。從法國到上海單程花了8個多月,陪他同往的只有家眷和在新加坡雇的一個傭人,據(jù)記載,這個傭人叫布雷東,是一位廚師,到上海后就患了痢疾,并于11月4日病逝,這是在上海死亡的第一個法國人。英國與法國均為歐洲的大國,隔英吉利海峽相望,在歷史上,英法之間的戰(zhàn)爭不斷,關系長時期處于不和或敵對的狀態(tài)。法國人梅朋和傅立德合著的《上海法租界史》中講:敏體尼到上海后,“并沒有受到同僚們的,特別是阿禮國的熱誠接待”,而就在他到上海之前,上海已經(jīng)發(fā)生了“升旗事件”,所以敏體尼“希望避免和同僚們發(fā)生任何沖突,甚至任何麻煩”,但是“他絕不想把自己的國旗藏在箱子里,更不愿意自己這個法國代表處于另一國的管轄下”。敏體尼希望爭取像英國一樣,在上海建立獨立的“法租界(Concession Francaise de Changhai)”。這個機會不久就來臨了,1843年3月“青浦教案”發(fā)生了,此事本來只是英國與中國的沖突,從宗教角度而言,英國是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教案的涉及者也是基督教,而法國是天主教為主的國家,很明顯,不論從何角度來講,“青浦教案”與法國人,與敏體尼是毫不相干的。但他表現(xiàn)得異常積極,堅決支持英國人向中國提出的要求,這顯然是向英國人獻媚示好,另一方面又直接譴責、攻擊中國政府違約和無能。而此時的上海地方政府早已成了驚弓之鳥,急于平息“青浦教案”,敏體尼見時機成熟,即于1848年8月6日向上海道臺吳健彰提交了一份希望在上海建立法租界的照會,全文如下:大法蘭西國領事敏體尼為照會事:據(jù)法中和平通商條約第二十二款規(guī)定,凡法蘭西人至五口通商地方居住,聽其租賃房屋或租地自行建屋,建行,建墳地、禮拜堂、學房、醫(yī)人院各項。地方官會同領事官酌議定法蘭西人宜居住宜建造之地。凡地租、房租多寡之處,彼此在事人務須按照地方價值定議。中國官阻止內(nèi) 地民人高抬租值,法蘭西領事官亦謹防本國人強壓迫受租值。房屋間數(shù)、地段寬廣不必議立限制,等等。大法蘭西國領事鑒于本國僑民呈請租地之要求,并據(jù)上述條款之規(guī)定,研究了尚未出讓之土地,認為洋涇浜南岸,從城關開始可一直伸展至將來需要的地點為止,最是適宜。因此本領事要求貴道臺,按照別國人的同樣待遇,即便指定這個地區(qū)為法國租界,并派專門人員為法商雷米估定其所要購置地皮的價格。請您派人會同雷米前往察看地方,劃定四界。夏末乃是最宜于建屋之時,現(xiàn)即將來臨,請貴道臺速即發(fā)令,以免拖延此事。此致吳道臺閣下。敏體尼(簽字)吳健彰是廣東人,原為廣州“十三行”買辦,也是旗昌洋行的大股東之一,通過捐納獲候補道員銜。當時上海急需一位精通英文和洋務的道臺,他在英美勢力的幫助下,于1848年4月出任代理上海道臺。也許是受了英、美關系和勢力的影響,這位吳道臺根本不把法國佬放在眼里,他不僅不對法領事的照會“復照”,還表示出對法國佬鄙視的態(tài)度,所以《上海法租界史》對吳健彰的記載也很不客氣:吳健彰原是廣州的一個行商,擁有巨大的財產(chǎn),他就憑靠這點獲得了好幾個官銜和這個道臺官職(在中國,這是可以用錢買的)。他幾乎是不識字的,所以不可能參加科舉,甚至連官話也不會講。但是他的不標準的英語倒講得很流利,這種英語勝過中國俗稱的洋涇浜英語。他的兄弟是資本雄厚的怡和洋行買辦,他自己在廣州和外國人有長期的老關系,因此他被派到這一個新開放的對外通商口岸。惱羞成怒的敏體尼立即通過法國公使向清廷施加壓力,而已經(jīng)焦頭爛額的清政府又生怕外交事件被擴大,遂撤銷了吳健彰代理上海道臺的職務。1848年9月,新任道臺麟桂上任,僅半年后麟桂就批準法租界建立,并以告示形式正式向上海市民公布。

編輯推薦

《精品上海書系:上海洋場》面面俱到地介紹了上海租界建立后上海的城市模式,以及租界的公共交通、司法、消防、郵政電信、水電煤、菜場、垃圾處理、博彩等上海人的衣、食、住、行、玩各個方面,同時也穿插介紹了上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以及有關的上海風俗、民情、語言等,猶如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了一幅鮮活的舊上海風情畫?!蚰涎笾畮p的上海港/大英法蘭西,大家勿來去/上海租界有多大/“江北車子”獨輪盤/“德律風”新風尚/“衙門八字開”,從“西牢”到“東方巴士底獄”,如飛救火馬車來/何為“洋涇浜”/“石庫門文化”/電線木頭“豎起來”/公共廁所與“撒水菩薩”/租界里的三駕馬車/從申園到愚園/“江南票”與“發(fā)財票”/STADlUM與“輸?shù)降住薄?/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上海洋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