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藝術(shù)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美]弗洛姆  頁數(shù):190  字數(shù):94000  譯者:李健鳴  
Tag標簽:無  

前言

1986年,商務(wù)印書館曾經(jīng)約我翻譯著名哲學(xué)家艾里?!じヂ迥返拿稅鄣乃囆g(shù)》。沒想到,二十二年后,《愛的藝術(shù)》又要再版了,這充分說明了這本書的生命力。盡管這二十年來,世事千變?nèi)f化,但這本書的現(xiàn)實意義似乎有增無減,追究原因,無非是生產(chǎn)方式的變化引來了社會關(guān)系的變化,也引來了個性的解放和追求個人自由的機會,但與此同時,每個人所面臨的壓力和困難也不斷地增多,無法掌握命運的感受像一場瘟疫在掃蕩許多人的心靈。為了擺脫困境,幾乎每個人都在尋找各種刺激、手段和方式。但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如果不認識自我,不認識自己在這個社會的位置以及所扮演的角色,不認識自己的迷茫和盲目,只會進入更深的死胡同。在這個意義上,《愛的藝術(shù)》一定會給那些有意識要認識自我和周圍世界的人帶來啟發(fā)和希望。這二十年來,我也有了許多變化,似乎能更冷靜地看待自我和周圍世界,但永遠克服不了的是每日都會遇到的困惑和恐懼,這種對自我的敏感一方面能使自己以一種誠實的態(tài)度看到自己的問題,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對社會的變化有更深的了解。我深知,我之所以有這種不斷認識自我的強烈要求,是同我二十多年前接觸弗洛姆的《愛的藝術(shù)》以及他的其他著作有關(guān)。他的許多作品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看到內(nèi)心,也讓我更能理解身外的大千世界。我曾經(jīng)有過一個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有機會能與別人分享我讀《愛的藝術(shù)》的體會,但總因為工作繁忙或沒有合適的契機,而只能讓這個愿望存留在心底。想不到的是,幾年前,北京友誼醫(yī)院的柏曉莉大夫讓我實現(xiàn)了我的愿望。柏大夫是治療心理疾病的大夫,她還在業(yè)余時間組織病友的集體活動,讓病友在一起就一個專題進行學(xué)習和討論?!稅鄣乃囆g(shù)》也成為了他們的“課本”。我參加過他們的一次活動,到場的人可以說是來自各行各業(yè),但他們對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愛的能力的渴望卻非常相似,我至今還記得他們提的問題和討論時的熱烈場面。一組人讀書的方式在西方有很悠久的歷史,特別是在心理學(xué)界已經(jīng)成為一種獲取認識和了解自我的好方法。我真心希望,柏大夫的做法會繼續(xù)下去,也更希望,這種方法能使《愛的藝術(shù)》這本書獲得更多的讀者。我想,每個看這本書的人一定會受益匪淺,因為這本書以一種特別親切的方式把我們帶入愛的真諦的范疇,它會讓我們小心翼翼地打開自己的心靈,并去挖掘內(nèi)心隱藏的秘密,讓我們成長和成熟。我們這一輩子要做的事情確實很多,但最重要的事應(yīng)該是了解和掌握愛這門藝術(shù),因為只有這條路徑才能使我們感到生命的意義,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到周圍人的存在,并體驗到克服困境的艱辛和歡樂。2008年2月于北京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德裔美籍心理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法蘭克福學(xué)派重要成員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32種文字,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shù)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在《譯文經(jīng)典?愛的藝術(shù)》中,弗洛姆認為,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fā)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達到一種創(chuàng)造傾向性,那么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弗洛姆進而提出,愛是一門藝術(shù),要求想要掌握這門藝術(shù)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并付出努力。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艾里?!じヂ迥?(Fromm.E.) 譯者:李健鳴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愛是一門藝術(shù)嗎?
第二章 愛情的理論
(一)愛情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
(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
(三)愛的對象
(1)博愛
(2)母愛
(3)性愛
(4)自愛
(5)神愛
第三章 愛情及其在當代西方社會的衰亡
第四章 愛的實踐
附錄
艾里希·弗洛姆生命中的愛
——回憶弗洛姆的一生/萊內(nèi)·芬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第二章 愛情的理論(一)愛情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愛情的每一個理論必須要以人的理論、人的生存理論為前提。我們所能看到的動物的愛情或者更確切地說動物身上類似愛情的東西,主要是動物的一部分本能。在人身上只能看到這一本能的殘余。人的存在的根本要點是人超越了動物界,超越了本能的適應(yīng)性,脫離了自然——盡管人永遠不可能完全脫離自然。人繼續(xù)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同自然分離,永遠不可能再同自然合二為一。人從天堂里被趕出來后失去了同自然的和諧狀態(tài),帶有火劍的天神就擋住了人的歸路。人只能繼續(xù)前進,不斷發(fā)展人的理智,用一種新的、充滿人性的和諧去取代永不復(fù)返的類人猿時代的和諧。人一生下來——亦指種族和個人——就從一個確定的環(huán)境,如本能,被推到一個不確定的、完全開放的環(huán)境中去。人只了解過去,對未來——除了知道要以死亡告終外——一無所知。人擁有理智;人是生命,一種意識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意識到自己,他人,人的過去和發(fā)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對他的單一存在的覺悟,對他短暫生命的覺悟,人意識到身不由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獨和與世隔絕,意識到面對社會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無能為力——所有這一切都使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為無法忍受的監(jiān)禁。如果人不能從他的監(jiān)獄中解放出來,如果他不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同他人或周圍世界結(jié)合在一起,他就會瘋狂。經(jīng)歷過孤寂的人必然會有恐懼感。實際上孤寂感是每種恐懼的根源。孤寂意味著與外界沒有聯(lián)系,不能發(fā)揮人的力量,意味著一籌莫展,不能把握世界、事物和人;意味著世界把我淹沒,而我只能聽之任之。所以孤寂是引起強烈恐懼感的根源,同時孤寂還會引起羞愧和負罪的感覺?!妒ソ?jīng)》中亞當和夏娃吃了辨別善惡之樹的果子后,他們就不再順從上帝(只有允許不順從時,才會產(chǎn)生善惡),他倆就脫離了動物界與大自然的原始和諧,從而成為人。當他倆作為人誕生后,“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赤身裸體,感到很是羞愧”。難道我們還應(yīng)該用十九世紀拘泥的道德觀去解釋這一古老、基本的神話,即這個故事是要我們相信,亞當和夏娃之所以羞愧是因為他倆都看到了對方的性部位?這種解釋肯定不對。如果我們這樣理解這一故事,我們就忽視了主要的一點,那就是:男女在意識到自己和對方后,也就意識到了他倆之間的區(qū)別和距離,知道他倆屬于不同性別。由于他們認識到他們之間的區(qū)別,所以他們就相互陌生起來,因為他們還沒有學(xué)會去愛對方——亞當把責任推卸到夏娃身上,而不是試圖為夏娃辯護這一事實就證明這一點。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又沒有通過愛情去達到新的結(jié)合——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時也是負罪和恐懼的根源。因此對人來說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jiān)禁。人在達到這一目的過程中的完全失敗就會導(dǎo)致人的瘋狂,因為人只有通過完全徹底地脫離周圍世界,以至于不再感到與世隔絕,他對徹底孤獨的恐懼感才會得到克服——因為他與之隔絕的世界從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人——所有時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永遠面臨同一個問題,即:如何克服這種孤獨感,如何超越個人的天地,實現(xiàn)人類的大同。原始時代的洞穴人、游牧民族、埃及的農(nóng)民、腓尼基的商人、羅馬的士兵、中世紀的僧侶、日本的武士、現(xiàn)代的職員和工人都有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一成不變,因為它出自同一土壤——即人的狀況,人類存在的條件。但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卻各不相同。人可以通過信拜動物、祭人或軍事掠奪、奢侈享受、清教徒式的節(jié)制、狂熱的工作、藝術(shù)活動和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通過對上帝和他人的愛情做出自己的回答。雖然有各種回答的方式——詳細地列出這些方式就產(chǎn)生一部人類歷史——但決不是無邊無沿。相反,如果我們撇開一些微小的、非本質(zhì)的區(qū)別,可以確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對這一問題所能做出的回答是有限的。宗教和哲學(xué)的歷史就是這些既紛繁、然而數(shù)量上又是有限的回答組成的歷史。人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在一定的范圍則取決于人所達到的個性的高度。在一個孩子身上,“我”字幾乎還沒有形成。每個孩子都同母親融為一體,只要母親在他身旁,他就不會有孤獨感。他的孤獨感通過母親的存在,同母親的乳房和肌膚的接觸而得到緩和。一直到孩子發(fā)育到產(chǎn)生孤獨感和個性這個階段,母親的存在才不足以消除他的孤獨感,他必須以其他的方法克服這種孤獨感。人類在孩提時代幾乎是以同樣的方式體驗與大自然的和諧。大地、動物和植物完全是人的世界。人把自己看作和動物完全一致,這表現(xiàn)在人裝扮成動物以及崇拜圖騰或其他的動物神。但人類越脫離原始的紐帶,就越疏遠自然世界,就越要尋找擺脫孤獨的途徑。達到這一目的的一種途徑是不同形式的縱欲。例如自我引起——或借助于毒品——的恍惚狀態(tài)就是一種形式的縱欲。原始部落的許多儀式提供了這方面活生生的例子。在短暫的極度興奮中,世界消失了,與世隔絕的感覺也隨之消失。如果是集體縱欲,那么參加者還會體驗到與一組人共命運的感受,從而加劇效果。性的體驗常常是和這種縱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性縱欲可以達到同恍惚狀態(tài)和吸毒一樣的效果。集體性縱欲的儀式流傳很廣,其效果是參加者在此后一段時間內(nèi)不會有強烈的孤獨感,但漸漸地恐懼感又會上升,因此就必須重復(fù)這一儀式。只要縱欲是一個部落的集體活動,就不可能引起恐懼和羞愧的感覺。這樣的一種行為是“正確的”,甚至是一種美德,因為這是一種集體活動,不僅得到醫(yī)生和僧侶的同意,甚至得到他們的支持,因此參加者也沒有必要感到羞愧或有負罪的感覺。但是生活在已經(jīng)失去這種儀式的文化中的人如果選擇同一種方式去克服自己的孤獨感,就另當別論了。酒和毒品是生活在一個非集體縱欲的時代的一些人所選擇的方式。同生活在集體縱欲文化時代的人相反,這些人受到良心譴責的痛苦。他們一方面想通過酗酒和吸毒去克服孤獨感,但在縱欲以后他們的孤獨感卻加劇了,所以不得不更經(jīng)常地,更強烈地去重復(fù)縱欲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性縱欲是克服孤獨感的一種自然和正常的方式,并有部分效果。許多不能用其他的方式減輕孤獨感的人很重視性縱欲的要求,實際上這和酗酒和吸毒并無多大區(qū)別。有些人拼命地想借性縱欲使自己克服由于孤獨而產(chǎn)生的恐懼感,但其結(jié)果只能是越來越孤獨,因為沒有愛情的性交只能在一剎那間填補兩個人之間的溝壑。通過縱欲達到人與人之間的結(jié)合的所有方式都有三個特征:首先這些方式都是強烈的,甚至會很激烈;其次它們需要整個人——包括身心都投入進去;第三就是需要不斷重復(fù)——因為縱欲的效果只能持續(xù)很短的時間。但是,無論是過去的人,還是現(xiàn)代人,克服孤獨感最常用的方法卻與此截然相反。這一方法就是通過同一組人保持一致,通過同一組人的習慣、風格和看法保持一致來達到同其他人的結(jié)合。這一方法的發(fā)展也有一個歷史過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愛的藝術(sh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6條)

 
 

  •   本書是德裔美籍心理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法蘭克福學(xué)派重要成員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32種文字,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shù)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
  •    首次出版于1956年的《愛的藝術(shù)》,用來觀照當下中國戀愛現(xiàn)實,真是恰如其分。“愛的藝術(shù)”概念的提出,本身正是對普遍性的無愛和誤愛狀態(tài)的一種反諷。書中觀點對我并無多少新鮮之處,很多思考也和我本人的愛情立場不謀而合。使我敬佩的,是弗洛姆談?wù)搻矍闀r,所抱持的那種嚴肅、虔誠和專注的態(tài)度。而我們所真正缺乏的,其實就是這種全神貫注的態(tài)度。我敢說,對我們中的大部分而言,愛情最多只是人生的一個經(jīng)驗。它在特定的生活階段發(fā)生,在特定的生命時期結(jié)束,而后就成為永久的記憶。大抵如此而已。它不是我們粗糙心靈的一抹永恒陽光,我們也不會把其上升到存在本體的角度去思考和關(guān)注。
  •   弗洛姆在這本書中所說的愛是一種廣義上的愛,博愛、母愛、性愛、自愛、神愛,它是一種給的能力,現(xiàn)在還有多少人有這種給的能力?不想付出,都想得到更多,不管是物質(zhì)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即使得到再多也依然覺得空落落的。這種空虛病得治,弗洛姆的這本《愛的藝術(shù)》是個不錯的選擇,值得一讀。是否真的能治好,得看各人的造化了,但至少能讓你看到一個努力的方向。
  •   艾里希·弗洛姆的《愛的藝術(shù)》會使我們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的實質(zhì),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社會問題,同時也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一切啟發(fā),這是他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愛情”這一現(xiàn)象的分析。
  •   對于弗洛姆大師的書,不知道怎么評論,也許也根本不應(yīng)該評論。有共鳴,有思考,有不滿,也許,我們經(jīng)歷不夠,還有很多東西不能理解,但總是在思考中進步了??傊?,看著看著,突然就不知道說些什么了,好像一些東西已經(jīng)慢慢的種在了心里。
    愛的藝術(shù),是非常棒的書,很喜歡,獨立與思考,讓你思考與成長。建議,更多的人來讀讀大師的思想。
  •   這本書中,弗洛姆對愛的詮釋不同于一般人,他從激進的、人道主義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場出發(fā),把愛看作是人類對自己生存問題的一種回答,是人與人之間合作統(tǒng)一的巨大力量。
  •   不愧為心理學(xué)家弗洛姆的經(jīng)典之作,向我們詮釋了愛的真正內(nèi)涵,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靜下沉思,接受靈魂的洗禮
  •   自從我學(xué)心理學(xué)以來,弗洛姆一直就是我的偶像,我激動于他提出的社會潛意識,驚嘆于他所著的《愛的藝術(shù)》,在仔細品味該書之后,更是感慨于他的思想深度,對各種愛的解讀也讓我為之興嘆。
  •   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愛這種東西詮釋的淋漓盡致,對于青年人甚至中年人都是一種啟迪,愛不是一種和成熟與時間無關(guān),只需要投入身心感情的,“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兩者有天壤之別。愛真的是一門藝術(shù),需要我們?nèi)W(xué)習與感悟,否則很有可能,愛成了傷害,成了一種習慣,一種填補空虛的方式,甚至只是一種游戲了。
  •   關(guān)于愛情,我們了解的太少了,讓弗洛姆告訴你愛的真諦
  •   據(jù)說 美國哈弗的學(xué)生人手一本《愛的藝術(shù)》,我覺得,每個人類都該人手一本!這本書告訴你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如何愛人,很多人生活抑郁,求愛不得等,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你缺失的可能不是愛,而是愛的能力!而愛也是需要學(xué)習的!
  •   愛的藝術(shù)是一本這樣的書,懂愛的人可以讓你覺得你自己付出的愛真的是很少,讓不懂愛的人知道如何去愛……這是一本值得精讀的書,雖然書中各種一遍讀不懂的文字,但是推敲起來還是耐人尋味啊。超贊?。?!
  •   我看了這本書,感到不錯,就給同事說了,同事也讓買了,說這本書無論從各方面說,在生活中我們都需要愛,讀懂愛的藝術(shù),在實際工作中,家庭方面都會有好的幫助。
  •   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   這樣一本哲理書,對于我這個經(jīng)歷還不夠的人來說,讀起來還是有些困難的。不能走一點神,必須專心致志,否則你看了也沒辦法記住里邊說的東西。我一直在床上,半夜的時候看,那個時候不管是內(nèi)在還是外在,都一片平和。
    我還沒談過戀愛,當同學(xué)看見我看這本書的時候,都取笑我來著。說我是空空的積累愛情理論,沒有實踐過。但這本書所指的愛情并不是很簡單的男女之間的愛情,它說得很寬泛。讀了4分之3,我都覺得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純粹的愛情,大家都在做自己以為是但其實不嚴格算是的事,突然覺得一個人的認知高度若是很低的話,那真是很可悲的。
    我們現(xiàn)在所追求的人人平等,追求的竟是生活模式的一致。我覺得說得是正確的??墒牵俏一钤谶@個世界上,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年輕的時候奮斗,年老的時候享福一把嗎!
    …………
    《愛的藝術(shù)》這本書,引人深思。18歲的時候,在我剛剛要擁抱世界的時候讀。真的是太好了。以后還會讀,也許經(jīng)歷多了,又會有新的想法出來。
    想說的話很多,因為這本書實在是給我太多啟發(fā),可是語無倫次,我也不知道我說的是什么了。


    就這本書來說,書好小好薄。紙質(zhì)還可以。
  •   這是買的第二本《愛的藝術(shù)》了,可以說真的改變了我的愛情觀。學(xué)會愛與被愛,祝大家都有甜蜜的愛情!
  •   一天就收到這本書,速度還是很快的,其實早就在圖書館里看過這本書,是一本好的書,愛是一種能力,愛的價值觀錯了,你下一次的愛情當然也會受挫,里面的文字還需多多揣測。
  •   ,。在書店看到就特想買。封面大愛吖,就是書是密封的,不知道內(nèi)容如何,回家看到當當上有就毫不猶豫的買了,又有審美價值又有閱讀價值的書真的不多啊,這一系列的書全都是這個樣子的,弗洛姆的著作,是心理學(xué)必讀課外書之一吖,強推。適合,心理學(xué)愛好者,專業(yè)人士,對親密關(guān)系想有一定了解的。弗洛姆說的不一定全對,雖然喜歡把心理和神學(xué)掛鉤,但還是很有道理的。
  •   弗洛姆是一個很厲害的哲學(xué)家,心理學(xué)家。
  •   愛的藝術(shù),藝術(shù)的愛,要學(xué)會怎么去愛
  •   愛的藝術(shù)從各個方面描述了我們應(yīng)該怎么樣學(xué)會愛!??!包涵豐富的人生哲理,很好?。?!
  •   這本書真的很好,反反復(fù)復(fù)讀了很多遍,耐人尋味,自然也道出了一個人能夠愛人的真諦,本書是以愛情來寫一個人愛的能力,其實我個人認為總體是在寫一個人愛的能力,很好的一本書。。。
  •   這是一本教會我們?nèi)绾螌W(xué)會愛的書籍。我們總是以愛的名義傷害愛的人,不知如何去愛,卻從未想過如何學(xué)習愛,而這本書就是教我們?nèi)绾螑鄣臅?,很好,讓人受益?/li>
  •   之前看了pdf格式電子書,很喜歡,買來精裝版本的是為了想留留著隨時看。既然愛是一門藝術(shù),就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一定的實踐來懂得愛。書包裝挺不錯,薄薄的一本書。物流快吶~~~
  •   讀完本書,深受震動。深刻地表達了什么樣的愛及愛的能力對于孤獨的作用,對于一個人的價值。
  •   很多人總會輕易說出愛,但是愛的分量如此之大,又叫人怎敢輕易說出口。
    作為傳統(tǒng)思想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會輕易說出來的,即便有時候?qū)⒆拥乃魇浅鲇陉P(guān)愛,因為缺少親子之間的溝通,孩子往往不能理解。成人之間有時輕易說出的愛反倒讓人覺得過于廉價,所以愛與被愛都是需要學(xué)習的。
  •   這一本很好的書,不僅僅是作者對于愛的理解。當我們在看的時候慢慢的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理解愛的藝術(shù)。
  •   很喜歡這本小書,既可以感悟到一些無法言說的東西,又可以學(xué)到寫作技術(shù),在不知不覺中學(xué)愛的藝術(shù)。一家人都喜歡這本書。
  •   愛的藝術(shù)
  •   聽過MP3版的,覺得有必要買實體書讀讀。
    愛是一門藝術(shù),需要學(xué)習。
  •   一直很欣賞弗洛姆的書,這本書絕對值得讀
  •   心理學(xué)大家弗洛姆的著作,必讀?。?!
  •   弗洛姆的思想是不是和榮格相近
  •   學(xué)會愛,得先培養(yǎng)愛的能力,愛自己,愛別人
  •   值得每個年輕人閱讀,尋求一種愛的生活方式
  •   剛看完,果然是心理學(xué)經(jīng)典,內(nèi)容通俗易懂,也有一些例子,對愛的闡述很到位
  •   超贊 很喜歡 愛的能力 需要培養(yǎng)吧。
  •   我們在語文課上學(xué)了這里的一部分 我喜歡他對愛的理解 我喜歡這個版本的翻譯 我和我們語文老師 都覺得好 我爸看了也覺得好 辦公室的老師也說好 準備買 這是一本值得買的書 不要猶豫
  •   重新領(lǐng)略了愛的意義,很讓人深思
  •   愛是一種能力,并非你自以為是了解的樣子,需要每個人學(xué)習
  •   剛看完前言,覺得耳目一新,沒買虧,想要學(xué)會愛的盆友不能錯過哦
  •   通常是在車上閱讀的,讀完一個段落總要思考一些時間,讓我們找到愛的本位,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的需要。
  •   這書看了2遍,經(jīng)典??赐曛螅l(fā)現(xiàn)自己對愛不懂,是真不懂。今后多努力實踐。
  •   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這是里面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
  •   充滿愛的一本書,收貨很多
  •   這本書把愛的各種方式都體現(xiàn)的淋漓精致?。?!
  •   別人推薦我看,我又推薦別人看,或許是為了愛的理智些,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驚喜~
  •   此書非常適合我們年輕人閱讀,尤其是不懂得愛的年輕人、、、
  •   真應(yīng)該人手一本,去看看,愛的真諦。
  •   讀了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對愛的朦朧認識被佛洛姆精準的表帶出來,還給了我不少新的啟示。
  •   對愛的解釋,有獨特的見解
  •   經(jīng)典之作,需要反復(fù)閱讀的書。愛也是需要學(xué)習的,學(xué)習怎樣去愛別人,怎樣被別人愛。
  •   愛也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也是要鍛煉的。值得學(xué)習。
  •   或許你一直都想知道愛究竟是什么,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你隱隱約約就覺得愛是個怎樣子,但是你沒有你完整的概念。建議你可以閱讀這本書,你不必要去贊同,但是你肯定會受益匪淺??!真的~~~
  •   讀了三分之一了。教會我很多。如果愛不落實到關(guān)心,關(guān)愛,那愛就只是一種情緒。。。這本書告訴我,什么是母愛、父愛、博愛、性愛……值得細細讀的好書!
  •   是老師上課時推薦我們看的一本書。一聽到這個書名還以為是那種國內(nèi)哪個情感作家寫的。沒想到竟然是國外作者寫的。教會如何更好的去愛更好的處理感情問題。
  •   這是法蘭克福學(xué)派的好書!
  •   書外包裝很有藝術(shù)。里面的閱讀了些章節(jié)。受益匪淺。
  •   因為一段話喜歡上這本書。有關(guān)愛與需要。
  •   是一本有思想的書,對于愛讀書的人必讀。
  •   理論性很強。偏理論性。很適合在愛面前感到彷徨的人
  •   教人如何理解愛 并且正確地去愛
  •   沒想到是本小書,但是也花了不少時間,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完。有很多真知灼見,對現(xiàn)實的生活很有幫助??梢远嗫磶妆椋锩娌粌H講到“愛”,還有對宗教和哲學(xué)的理解。
  •   真正的愛情指導(dǎo)書?。?!
  •   這是一本很經(jīng)典的書,之所以能流傳這么多年,被翻譯為多種語言,有一定的道理的。剛看了一半,內(nèi)容分析的很透徹,但是需要時間靜下心來慢慢讀
  •   這本書真的可以讓你知道什么是愛,反正我被感動了。
  •   很喜歡啊 希望更多人能夠懂得什么是愛 讓彼此學(xué)會去愛
  •   講了母愛、父愛、性愛、神愛。神愛可能我們沒有宗教信仰不太理解呢!總之看完后收獲很多!
  •   拿到手就開始看,寫得比較深奧,需細細研讀。愛,原來是整個世界觀。
  •   讓理解什么是愛
  •   愛得理性了一點
  •   大愛費洛姆
  •   原來愛還是挺廣泛的
  •   愛是美的,有責任的愛,遵循道德的愛才是我們追求的愛。
  •   教我如何去愛 雖然已經(jīng)畢業(yè) 但是還是希望自己依然年輕 真心的單純的誠摯的對待自己的心 自己的愛 自己的愛人
  •   認真愛吧,學(xué)會理解自己,學(xué)會愛自己。
  •   很有啟發(fā)性,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什么是愛,有作者獨特的觀點。值得閱讀!
  •   能很好的指導(dǎo)怎樣理解愛
  •   內(nèi)容深刻,知道如何去愛,如何感恩
  •   這是本在朋友那里聽來的書名,自己上網(wǎng)找了讀書心得查看.一看之下就明白自己是喜歡的..立即購買.雖然篇幅不長.但是一貫的好裝幀.書面喜歡.內(nèi)容也OK.這本關(guān)乎愛情的小書,撫慰我老去的心靈.
  •   用簡潔深刻的話來描述剖析愛情的本質(zhì),很受益
  •   沒個大學(xué)里的年輕人,都應(yīng)該認真學(xué)習一下愛情,上一下愛情課
  •   對人生很有幫助 正確認識自己 家人 正確愛情觀 人生觀 必修啊···
  •   只是買9元那本就好了,和這本內(nèi)容一樣的,
    書不愧是經(jīng)典,適合每個要戀愛的人看,
    而且是那種空了拿出來再翻翻的書,值得收藏
  •   果然經(jīng)典,供自己思考回味,雖然有些觀點還是需要駁斥的
  •   需要仔細看,經(jīng)典不會錯
  •   好書,不過很想看看原版,因為總覺得有些翻譯不得我心。
  •   很好的書,買來幾個小時就看完了,收獲很大。希望中國人都看看,尤其是想談戀愛的人。
  •   非常喜歡,內(nèi)容很有哲理,但不是一般的人能夠讀懂。需要閱歷
  •   弗羅姆這本書就是經(jīng)典,看過電子版,還是買實體更好
  •   絕對好書,真誠推薦,不看后悔
  •   裝幀的很好,經(jīng)典就是經(jīng)典。好評!
  •   不愧經(jīng)典,把感悟系統(tǒng)的細說,讓你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   經(jīng)典書做得多讀幾次,每一次體會都不一樣
  •   經(jīng)典好書,非常值得學(xué)習!推薦精裝版的包裝也不錯
  •   蕭翰推薦的書,而且本身就是經(jīng)典,果然是大師,推崇~
  •   經(jīng)典不用說,出版社完全可以信任。很不錯。
  •   絕對的經(jīng)典??!
  •   需要較好的理論做鋪墊,看了一遍,沒讀明白,還要繼續(xù)讀
  •   這本書是很多人推薦的名著,應(yīng)該好好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