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周至、 吳艷榮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11出版) 作者:胡嘉猷,邱久欽 編 頁數(shù):23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什么是荊楚文化?荊,是指牡荊,楚是指灌木。古代用荊楚一詞,意為荒蕪之地。所以先秦時把荊楚一帶的文化視為蠻夷文化?! 〕仁敲褡甯拍?,又是國家概念,也是地域概念。楚國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歷史最長的古國之一,歷時800余年。荊楚文化的時間,前從遠古,后至現(xiàn)代,歷史悠久。我們在研究荊楚文化時,要把握楚文化是重點、是源頭?! ∏G楚文化的底蘊十分豐厚,歸納起來可稱為“六大支柱”、“五種精神 ”。六大支柱是:青銅冶煉、絲織與刺繡、髹漆工藝、樂舞藝術(shù)、老莊哲學、屈騷文學。五種精神是:篳路藍縷,即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追新逐奇,即銳意進取、不斷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兼收并蓄,即融會南北、海納百川的開放精神;崇武愛國,即崇尚武裝、熱愛自己國家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諧誠信,即追求和諧、為政以德、重在承諾的守信精神。
作者簡介
王生鐵,男,1942年生,湖北省仙桃市人。湖北省政協(xié)第九屆委員會主席,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長期關(guān)注、支持并研究荊楚文化。主編有《荊楚文化與二十一世紀湖北>等多種書籍,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政協(xié)報》等中央和地方報刊發(fā)表研究荊楚文化的論文數(shù)十篇。
書籍目錄
導言 一、荊楚民間文學 董永的傳說(孝感市) 李白與白兆山的傳說(安陸市) 黃香、孟宗的故事(孝昌縣) 昭君傳說(興山縣) 木蘭傳奇(武漢市) 屈原傳說(秭歸縣) 尹吉甫傳說(房縣) 錢六姐的故事(成寧市) 李闖壬傳說(通山縣) 炎帝神農(nóng)的傳說(隨州市、神農(nóng)架林 禪宗祖師傳說(黃梅縣) 女媧傳說(竹山縣) 伍家溝民問故事(丹江日市) 下堡坪民間故事(宜昌市) 青林寺謎語(宜部市) 黃鶴樓的傳說(武漢市) 惟楚有材(武漢市) 高山流水(武漢市) 武當山傳說(武當山) 都鎮(zhèn)灣故事(長陽縣) 雙合蓮、鐘九鬧漕(崇陽縣) 黑暗傳(保康縣、神農(nóng)架林區(qū)) 二、荊楚民間音樂 興山占歌(興山縣) 宜呂絲竹(宜呂市夷陵區(qū)) 枝江吹打樂(枝江市) 武當山宮觀道樂(十堰市) 牌子鑼(鄂州牌子鑼、下陸王壽牌子鑼、黃州點子、竹山牌子鑼、新洲牌子鑼鼓) 長江峽江號子(巴東縣、秭歸縣) 老河口絲弦(老河口市) 潛江民歌(潛江市) 宜呂堂調(diào)(宜昌市) 馬山民歌(荊州市) 京山田歌(京山縣) 噦噦咚(監(jiān)利縣) 沮水嗚音(南漳縣嗚音喇叭、保康縣沮水嗚音、遠安縣嗚音) 薅草鑼鼓(南漳縣、通山縣、宜昌市、神農(nóng)架林區(qū)) 喜花鼓(建始縣) 利川燈歌(利川市) 長陽山歌(長陽縣) 呂家河民歌(丹江口市) 挑擔圍鼓(荊州市) 嘉魚嗚嘟(嘉魚縣) 建始絲弦鑼鼓(建始縣) 赤壁腳盆鼓(赤壁市) 興山圍鼓(興山縣) 土家族打溜子(鶴峰縣、五峰縣) 三、荊楚傳統(tǒng)戲劇 漢劇(湖北省) 荊州花鼓戲(天門、仙桃、潛江市) 楚劇(鄂東) 黃梅戲(黃梅縣) 江漢平原皮影戲(潛江市、天門市、仙桃市) 襄陽花鼓戲(鄂西北) 梁山調(diào)(鐘祥市) 東路花鼓戲(羅田縣、麻城市) 采茶戲(陽新縣) 荊河戲(荊州市) 巴東堂戲(巴東縣) 鶴峰柳子戲(鶴峰縣) 儺戲(鶴峰縣、恩施市) 南劇(成豐縣、來鳳縣) 山二黃(竹溪縣) 隨州化鼓戲(隨州市) 崇陽提琴戲(崇陽縣) 遠安花鼓戲(遠安縣) 恩施燈戲(恩施市) 京劇(湖北省) 四、荊楚民間美術(shù) 黃梅挑花(黃梅縣) 陽新布貼(陽新縣) 紅安繡花鞋墊(紅安縣) 天門糖塑(天門市) 漢繡(武漢市) 雕花剪紙(孝感市、鄂州市、仙桃市) 老河口木版年畫(老河口市) 潛江木雕(潛江市) 夷陵農(nóng)民版畫(宜呂市) 洪湖漢繡(洪湖市) 黃岡民問繪畫(黃岡市) 英山雕刻(英山縣) 鳳凰燈(鄖陽縣) 房縣皮影(房縣) 恩施儺面(恩施州) 五、荊楚民間舞蹈 撒葉兒嗬(長陽縣、五峰縣、巴東縣) 趕象(宜城市) 端公舞(南漳縣) 建始鬧靈歌(建始縣) 耍耍(宣恩縣、恩施市) 地盤子(成豐縣) 土家族擺手舞(來鳳縣) 麻城花挑(麻城市) 土家族八寶銅鈴舞(宣恩縣) 三節(jié)龍?跳鼓(云夢縣) 肉連響(利川市) 拍打舞(通城縣) 滾燈舞(松滋市) 地龍燈(來風縣) 鳳凰燈(鄖縣) 六、荊楚民間曲藝競技 鼓盆歌(刺州市) 善書(漢川市) 楠管(枝江市) 武當武術(shù)(十堰巾) 小曲(武漢市) 大鼓(武漢市、團風縣) 南曲(長陽縣、五峰縣) 恩施揚琴(恩施市) 蛻鼓子(松滋市、公安縣) 跳三鼓(石首市) 漁鼓(湖北省) 評書(湖北省) 道情(湖北省) 小曲(利川市) 蘭花筒(宜城市) 滿堂音(鶴峰縣) 打鑼鼓(隨州市) 岳家拳(武穴市) 七、荊楚節(jié)日與廟會 屈原故里端午習俗(宜呂市、秭歸縣) 西塞神舟會(黃石市) 社節(jié)(恩施州) 牛王節(jié)(來鳳縣) 土家兒女會(恩施州) 荷花嫘祖廟會(遠安縣) 土家告祖禮儀(五峰縣) 草把龍燈(潛江市) 歸元廟會(武漢市) 武當廟會(丹江口市) 八、荊楚傳統(tǒng)醫(yī)學和飲食 上清丸(荊門市) 李時珍及草藥文化(蘄春縣) 麝火療法(洪湖市) 道教醫(yī)藥(武當山特區(qū)) 應(yīng)山滑肉(應(yīng)山縣) 沔陽三蒸(仙桃市) 蟠龍菜(鐘祥) 武漢熱于面(武漢市) 孝感麻糖(孝感市) 洪山菜薹(武漢市) 陸羽“文學”泉(天門市) 太和茶(武當山) 九、荊楚傳統(tǒng)技藝 ■亭扎制工藝(宜呂市) 車溪造紙(宜昌市) 手工布鞋(枝江縣) 西陵彩扎(宜昌市) 五眼泉石雕(宜昌市) 高洪太銅鑼制作技藝(武漢市) 木雕船模制作技藝(武漢市) 高龍扎制技藝(武漢市) 管窯陶瓷燒制技藝(蘄春縣) 結(jié)語:荊楚菲物質(zhì)文化漫談 叢書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荊楚百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