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1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喬治·約翰遜 頁數:128 譯者:(美)約翰遜,劉晶晶
Tag標簽:無
前言
海瑞特·斯萬·勒維特理應享有她個人的傳記。將來,她可能不會再有傳記,因為她所留下的實在太少。沒有日記,沒有通信,也沒有回憶錄:她沒有任何一樣可以吹噓的材料。只能僅憑傳記書中的一些照片和大學天文學入門教材的腳注或補充,來評價她是怎樣的人。我本打算將她作為進入故事的引子,描述20世紀20年代,人們認識到銀河系之外還有更廣袤的宇宙。在哈佛天文臺工作的她,其發(fā)現便是轉折點。我將在第1章闡述這一發(fā)現,并在后面的章節(jié)闡述它的進展。但勒維特拒絕作為故事的引子。我久久不能忘懷這個女人。她的觀測揭開了完全意料之外的自然,不可能跳過她而談及宇宙。與她并肩的海諾·沙普利和埃德溫·哈勃,都是運用海瑞特定理,用光年來測量宇宙。所以當我認為這本書幾乎都要完成時,我發(fā)現自己又回到了起點,找尋勒維特小姐的系譜,像以前從未讀過一般,從頭閱讀這些記錄。一頁接著一頁,草稿中的人物形象逐漸清晰,或許本書不能作為勒維特小姐的傳記,但給讀者講述了關于她的故事。
內容概要
大約一個世紀之前,在美國哈佛大學天文臺的一個狹小的房間里,一個幾乎已經被世人遺忘了的才氣橫溢的女人,找到了開啟無窮宇宙的鑰匙。 她叫海瑞特·斯萬·勒維特,在那段女人遠被排斥在科學領域之外的時期里,她不過就是人們常說的那種“計算機”一也就是計算天文照片上恒星的位置和亮度的人工計算工具。盡管疾病和聽力的逐步喪失一直困擾著她,但她依舊致力于研究那些天文照片中幾乎難以辨認的斑點。在不懈的工作中,她發(fā)現了一個或許將改變宇宙學領域的新規(guī)律。 這個發(fā)現立即就被用于解決一個天文學界眾說紛紜的問題:宇宙究竟有多大?天文家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銀河系即是宇宙的全部,然而,傳奇的天文學家哈勃用勒維特的定理證明,銀河系之外仍有其他星系,而且宇宙是無限廣闊的,當然這是我們現在已知的事實了。 喬治·約翰遜憑借著優(yōu)美的文字和高超的寫作技巧,成為當今著名科普作家之一。他在本書令人傷感地表現了勒維特的偉大發(fā)現和她默默無聞的一生。這本書精彩地講解了如何度量宇宙,也講述了一個動人的被遺忘了的天才的故事。
作者簡介
喬治·約翰遜,《紐約時報》科學版?zhèn)涫芡瞥绲挠浾撸鴷啾?,包括《風中的火焰》、《古怪的美女》,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默里·蓋爾曼的傳記。最近的著作是《穿越時間的捷徑》。現居住在新墨西哥州的圣塔菲。
書籍目錄
序曲 峽谷中的村莊第1章 暗星,白夜第2章 尋找變星第3章 海瑞特定理第4章 三角形第5章 沙普利的螞蟻第6章 晚期的銀河系第7章 星云王國第8章 神秘的“K”第9章 宇宙的潰散第10章 幽靈故事尾聲 山中大火致謝注釋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暗星,白夜我們從清晨勞作到深夜,計算是我們的職責,我們真誠而溫雅,我們的記錄美妙如畫。Pinafore天文臺人們恐怕很難想象一百年前哈佛天文臺是用什么來替代計算機工作的,不是沒有靈魂的電線和硅材,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年輕女人。她的名字叫海瑞特·斯萬·勒維特,她的工作是數星星。今天這類型的工作已由計算機來完成。由電子傳感器裝置拍下天空圖像,再由計算機分析一長串數字。19世紀80年代晚期,哈佛大學開始進行一項馬拉松式的計劃,對星星在天宇中的位置、亮度和顏色進行編目。那時候,最接近現代數字計算機便是笨拙的機械計算器,例如菲爾特及塔蘭(Felt&Tarrant)計算機和布魯斯(Burroughs)算術機,它們都擁有成排的按鈕,費力的手動控制桿和響鈴,同時也有人腦的參與。像勒維特小姐一樣勤勞的人們:他們實際上就是所謂的計算機,拿著每小時25美分(比紡織工人高10美分)的工錢,檢查夜空照片中無數的小光斑,他們邊測量邊計算,然后把觀測結果記錄在本子上。試想天空的顏色顛倒,陰冷的暗星分布在白色的蒼穹。當望遠鏡對準天空拍攝時,照相底片便能有這樣的效果。光線聚焦于一個玻璃片上,其一側涂抹了感光乳劑:照相軟片的原始形式。這樣的50萬個易碎光片,存儲在當時勒維特小姐住地(即現在計算機工作處)鄰近的四方形建筑物中。因為害怕地震會毀壞這些玻璃的資料庫:其在天文學上的損失相當于燒毀了亞歷山大圖書館:哈佛大學修建了兩層嵌套結構的儲藏室。儲藏室與建筑物的外墻分離,在內部將兩層鋼梁和地板構建在彈簧片做的機械裝置上面,看起來就。像一輛舊式馬車和敞篷貨車。
后記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依曼努爾·康德兒時最愛夏夜,因為可以抬凳納涼,倚在躺椅上,搖著大蒲扇,數著天際中遙遠的精靈。黑黑的天穹為幕,綴著的小精靈一直從我眼前排列到腦后,或頑皮,或活潑,或矜持,或深思。那么多,那么清晰,或許也只能在夏夜。一句“攪拌銀河水,化作滿天星”便是那時的感覺。長大了,城市喧囂了,功課忙碌了,思緒也凌亂了。很少再仰望那片深邃,尋找那些兒時的玩伴了。偶爾的抬頭才發(fā)現,地上的霓虹已經遮掩了天上的星光,灰蒙的天空已經朦朧了清澈,兒時天際的夢已漸漸遠去。直至本書出現,作為譯者的我,為了完成本書翻譯,不得不查詢資料,閱讀文獻,思緒漸漸被拉回了純透的天空。每晚閑暇都會走到窗前與星空對視,試圖找到答案:宇宙是什么?宇宙的終極是什么?宇宙進化的終極又是什么?你們究竟有多遠?在你們那兒是否有生命,而生命的存在又是否只是局限于有機體?宇宙的存在形式如此豐富多彩,那又究竟是誰安排了這井然有序的場面?疑問,疑問,腦中充斥著疑問,但它們無語。這些星星啊,它們見識了太多的滄海桑田,平淡地看待每個追求真諦的靈魂,只是偶爾,僅是偶爾,對不停追尋其本質的人,給予那一丁點的機會從狹小的望遠鏡頭前窺探到那一丁點的奧秘,于是我們一丁點、一丁點地拼湊出整個星空。展望星圖,或許每顆星背后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哈勃、伽利略、哥白尼等著名的天文學家向我們走來,形象清晰。可是在狹長的銀河系中,又淹沒了多少默默無聞、才氣橫溢的天文學者,勒維特小姐便是其中一名。若沒有她,或許變星至今仍埋沒于星群,宇宙仍在未知遠處,人們仍然無知的妄自尊大,無數的仍然背后,又有幾人能記得她呢?如今仰望星空,便有了一種畏懼,對美麗的畏懼,對生命的畏懼,對無知的畏懼。引述奧斯卡·王爾德的話來結束:“世界的真正奧秘之所在,并不是不可見之物,而是可見之物。”譯者2007年4月
編輯推薦
《勒維特之星》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展望星圖,或許每顆星背后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哈勃、伽利略、哥白尼等著名的天文學家向我們走來,形象清晰??墒窃讵M長的銀河系中,又淹沒了多少默默無聞、才氣橫溢的天文學者,勒維特小姐便是其中一名。若沒有她,或許變星至今仍埋沒于星群,宇宙仍在未知遠處,人們仍然無知的妄自尊大,無數的仍然背后,又有幾人能記得她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