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0 出版社:廣西民族出版社 作者:李綠江 頁數(shù):14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東盟十國文化叢書》是國內(nèi)第一套從文化角度、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東盟十國的叢書。這套叢書能夠加強中國和東盟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為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的建設(shè)發(fā)揮積極作用。打開這套叢書,將帶領(lǐng)你踏上了東盟文化之旅,讓你更多更深更感性地了解了東盟十國。 本書是叢書之一,以優(yōu)美的散文筆調(diào)和精美的圖片,集中表現(xiàn)了緬甸的歷史、地理、宗教、文化藝術(shù)、民俗風情等方面的內(nèi)容,向讀者展示了緬甸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我從遠古悄悄走來 這方水土緩緩撩開面紗 蝴蝶是自由的 把豺狼的面目看個真真切切 龍船花開百日紅 國魂悠悠在升華 晚霞映照著伊洛瓦底江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第二章 舉手投足皆有佛 民族劃分各從其說 細說“八大金剛” 佛法廣大源遠流長 緣由心出善從己念 塔寺林立香火鼎盛 佛光處處有彼岸第三章 信步行走,一葉扁舟慢慢搖 笑意寫在臉上 你的名字經(jīng)常變 男人都是“三等公民” 八大生肖你屬誰 滿目皆裙裾 有規(guī)矩才能成方圓 老貓小貓大花臉 天下無雙長脖女 美食素食我自在 亞洲第一女權(quán)國 潑水狂歡洗塵埃 好日子都在節(jié)里過 茶中又得一日閑第四章 漁樵耕讀的亙古回聲 史前文化,風雨侵浸到今天 傳統(tǒng)戲劇唱“堂會” 藝術(shù)家國王點化木偶劇 敲敲打打演繹樂韻悠揚第五章 我心飛翔,邊走邊唱 東方花園的心脈律動 永遠的皇城曼德勒 數(shù)千座佛塔同一座城 高原明珠茵萊湖 亞洲大陸最后一塊凈土第六章 金飯碗就在手上 僅有稻花是不夠的 寶石玉石耀天姿 柚木,柚木 魚蝦肥碩躍銀鐮 花開花落皆有時編后語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男人都是“三等公民" 每一個國家因民族、地域、生活習(xí)慣的不同,總會有與別的國家不一樣的風土民情。緬甸自然也不例外。這些習(xí)俗無論是多么的與眾不同,體現(xiàn)出來的角度是多么的奇特,甚至是與公認的邏輯是多么的不同和匪夷所思,但匯總起來,依然是這個國家最具特色也最迷人的地方。 緬甸在民俗方面,無疑是保存得最完好、同時也是最古老的國家之一。 說緬甸男人是典型的“三等公民”,這是外界的評論,他們自己倒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三等”指的是:等天亮、等吃飯、等睡覺。言外之意,男人們一般都游手好閑。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緬甸社會將人分為五等,從尊到卑的依次排列是:和尚與軍人、男人、女人、尼姑和人妖。和尚與軍人處于社會最高等級,人們必須對他們抱以尊重。女人和尼姑都是下等公民;女人必須承受更重的生活壓力和磨難。因為在佛教的生死輪回教義中,女性被認為是低下的性別。在緬甸,男人出家當和尚可以還俗,什么時候出家,什么時候還俗,完全由自己決定;出家的次數(shù)也是自己拿主意。女人則不同,如果不出家,小小年紀就開始學(xué)習(xí)操持家務(wù),長大嫁人后,全家的生計至少三分之二以上要扛著。一旦出家當了尼姑,則終身不能還俗,要一生伺候佛祖;而且,還要比和尚持戒更嚴,要遵守另外增加的八項戒律。至于人妖,地位就更低下,只能勉勉強強與“人”稍微沾點邊。通常人們普遍都與人妖保持距離。 按照緬甸的傳統(tǒng),婦女因為比男人地位低下,就該多干活多受磨難。特別是在廣大農(nóng)村,在稻田里干活的,幾乎清一色是婦女,許多繁重的體力活兒也都歸婦女來做。緬甸婦女的勤勞和韌勁是世界一流的,搬磚運瓦、筑基壘墻、挑水扛木、收割打谷、砍柴喂牛等等,無不是一把好手。干這些重體力活可不是說著好玩的,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長期做下來,會讓人累個半死;但緬甸女性,2000多年了,就是這么走過來的。由此亦可見,緬甸婦女的忍耐力也是相當驚人的。 女人們在干重活,男人們則大多躲在陰涼的竹屋內(nèi),喝喝茶,聊聊天,照看一下孩子,十分悠閑自在。緬甸的孩子天性自由,成年人大多并不對其多加約束;緬甸又處在較為原始的農(nóng)耕社會,沒有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有可能帶來的意外危險因素,整個社會因為信佛也極少發(fā)生刑事案件,因此,所謂“男人主內(nèi)”,“在家照看孩子”云云,亦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事實上根本就沒這檔子事——說緬甸男人是“甩手掌柜”,也許更為貼切。 婦女一天辛苦的勞作后,回到家里還要洗衣、做飯、伺候丈夫和孩子。但吃飯是必須由男人先動手動口,優(yōu)先洗澡也是男人的權(quán)力。 緬甸社會認為婦女的筒裙和衣褲屬于不潔之物,這些衣物的晾曬絕對不能超過人頭的高度。緬甸男人非常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下鉆過,認定這樣會一輩子倒足大霉。另外,緬甸的佛塔也禁止婦女登上塔基,禁止婦女往佛像身上貼金。 有些外界女權(quán)主義者因此甚替緬甸婦女鳴不平,認為緬甸女性正在遭受“與男性完全不平等對待”。但她們沒有想到,篤信佛教是緬甸民眾的精神主流,不僅男性覺得這樣的區(qū)別對待完全符合佛旨,女性自己本身也認定這是理所當然。 事實上,緬甸男子并非絕對的不干活。公務(wù)員要辦公,軍人要操練,建筑工作要建塔寺,產(chǎn)業(yè)工人要上班。即使是在最“大男子主義”的廣大鄉(xiāng)村,在稻田里耕地、播種和施放農(nóng)家肥,也是一些大老爺們的事。只是男人們的生活重點不在于此,他們更熱心于每年用幾個月的時間到各處去參拜寺廟和佛塔,從事各種佛事活動。禮佛才是大老爺們關(guān)心的大事。 緬甸婦女是很辛苦的,但同時又有幾分幸運。緬甸全民跟著佛教走,佛教講究輪回轉(zhuǎn)世和因果報應(yīng),并不看重今生的享受,故僧侶多素食。倘若在今生的口腹之欲和榮華富貴上斤斤計較,算下來也是一種“罪過”,也為廣大民眾所不屑。緬甸男人們生活簡約,衣食住行,馬馬虎虎過得去就行了。婦女們所做的簡單飯食,很容易就將大老爺們打發(fā)過去,爺兒們并不太挑三揀四。 除了多干活,干重活和有某些禁忌外,緬甸男人對婦女的行動自由并不多加干涉。婦女們可以走街串巷,可以聚集嬉戲,可以穿任何色彩絢麗的漂亮衣服,可以涂脂抹粉,可以參加各種佛事活動,也可以自由戀愛;有不少家庭雖由婦女挑起生計大梁,但經(jīng)濟大權(quán)卻由婦女來掌握。男人們都不希望婦女們整天拉長個臉,女人們也認為辛苦操勞是為了早脫苦海,倒也人人臉上寫著知足。最有趣的是,其他國家的尼姑,穿著都是白色或灰色粗布僧衣,而緬甸的尼姑,卻是身著粉紅色袈裟和玫瑰紅褲子,倒也平添了幾分俏麗和活力——而男人們,也并不對此說三道四。 一方面,緬甸的婦女承受著最沉重的壓力;另一方面,她們又同時享受著相當大的自由空間;同時,整個社會,包括女性本身,又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這是合情合理的——對這種現(xiàn)象該怎樣理解,當然是每個人都可以見仁見智。 有一點可以肯定,除了某些佛教教義和民間傳統(tǒng)的禁忌外,緬甸婦女所能享受到的權(quán)利,相比而言并不算少。而且,男人們當了“三等公民”,也并不會造成婦女處境的水深火熱。相反,這種現(xiàn)狀也成了緬甸社會安寧祥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如此看來,“三等公民”非但不是那么面日可憎,倒有幾分可愛和率真。 P72-75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