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年11月 出版社: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趙薇 改編,沈堯伊 繪 頁數(shù):122
Tag標簽:無
前言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家,杰出的愛國者,是近代中國國家的奠基人。孫中山,名文,字德明,號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國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孫中山14歲那年,經澳門赴檀香山求學,第一次接觸到西方民主和科學的進步思想。孫中山18歲回國,他的反滿革命思想已嶄露頭角。在香港西醫(yī)書院讀書期間,他開始聯(lián)絡同志,鼓吹推翻滿清的革命。事實上,孫中山的偉大胸襟,決不滿足醫(yī)治幾個病人,更重要的是挽救整個中國的生命。甲午戰(zhàn)爭中國慘敗,孫中山正式將自己全副身心投入到拯救中國命運的革命活動中。他首先在檀香山創(chuàng)立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反清團體-興中會,緊接著毅然在廣州發(fā)動了第一次反清武裝起義。失敗后,他成為清政府的通緝人物。從此十數(shù)年間,孫中山一直流亡海外繼續(xù)領導、鼓吹和援助國內的反清革命活動。與此同時,他成就了兩件意義重大的事跡,即不但創(chuàng)立了“三民主義”的偉大學說,而且建立了更廣泛的革命組織“同盟會”。隨后,同盟會在中國國內策動了十次反清起義。雖均未成功,但其英勇壯烈之精神,極大喚醒了中國人民。1911年10月10日,同盟會領導的湖北革命軍士趁武漢空虛,再次起義,終于成功,即是震動世界的“辛亥革命”,宣告推翻清政府,成立中華民國。孫中山回到闊別的祖國。1912年元旦,眾望所歸,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tǒng)。
內容概要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是著名畫家沈堯伊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型連環(huán)組畫,全書共計六十幅彩色丙烯畫,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一代偉人孫中山為自由、平等、博愛奮斗的一生,真實描繪了孫中山從事革命斗爭艱苦卓絕的歷程,畫面精美,氣勢恢宏,極具收藏鑒賞價值。
章節(jié)摘錄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孫文一座即將傾覆的大廈,一個行將就木的王朝,列強瓜分領上和主權,人民歷盡屈辱和苦難,這,就是19世紀末頁的中國。清第九代皇帝光緒小過是慈禧太后的“兒皇帝”,而慈禧又是帝國主義列強的“兒皇帝” 自1840年列強用大炮和鴉片打打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后,高達天文數(shù)字的賠款榨盡了人民的血汗。國辱權喪,海內外華人怎能任人宰割?
后記
1984-1985年間,我畫了連環(huán)廁《首任總統(tǒng)》、《宋氏三姐妹》、《中原大戰(zhàn)》,使我對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業(yè)績深為崇敬,并在造型藝術表現(xiàn)方面有了較多的積定。1986年的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組畫《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應該說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都是較成熟的作品。1986年春,我和愛人趙薇赴澳門探親,《華僑報》社長趙汝能建議在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的11月12日舉辦一個我的專題畫展,我欣然同意。創(chuàng)作用了半年時間,丙烯畫(60×75era)共六十幅,并由趙薇配了文字。選取孫中山先生革命生涯中辛亥革命一段,是考慮到這部分在海內外觀點分歧較少;采用了組合方式,是希望對歷史復雜的個個層面能有更多的包容;此外,這組畫用了在澳門購買的荷蘭丙烯色繪于玻璃卡紙上,在當時這也是很新的材料嘗試,并產生了奇異的效果。1986年l1月10日下午5點半,《孫中山與辛亥革命》連環(huán)組畫展在澳門《華僑報》趙斑斕文化藝術館開幕,澳門文化學會主席彭慕治先生主持剪彩,澳門各界人士出席了開幕式?!栋拈T日報》、《大眾報》、《市民日報》、《正報》、《華僑報》都對畫展進行了報道和評論,澳門電視臺也錄播了畫展實況。
編輯推薦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由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