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之維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書店  作者:王曉生  頁數(shù):243  字數(shù):200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采用的方法并非一種嚴格的“史”的方式,而是一種“問題”的方式。目的不是講述現(xiàn)代詩歌發(fā)生的歷史,或者徹底改變以往這段詩歌歷史的敘述,或者挖掘遺忘的詩歌材料,修補殘缺的詩歌歷史地形圖。本書更關注的是五四白話新詩革命的問題研究。

書籍目錄

導論
第一節(jié)論題范圍和分析視角
第二節(jié)研究文獻綜述
第一章相關理論?景
第一節(jié)死文學活文學之爭
一、死文字活文字之爭
二、死文學活文學之爭
第二節(jié)現(xiàn)代文言寫作的翻譯性
第二章詩體解放:理論及現(xiàn)實
第一節(jié)詩體解放的語言現(xiàn)實性
第二節(jié)新詩革命的歷史進程
一、古詩體的非格律化和白話化
二、詩體的散文化
第三節(jié)“我”是誰?
一、重新認識舊詩
二、“我”是誰
三、誰是我“父親”
四、如何給自己命名
五、白話詩的“白”
六、寫詩和做詩
七、用典
八、貴族的與平民的
九、詩與歌
十、押韻
第四節(jié)《小說月報》詩歌
第五節(jié)翻譯介紹外國詩歌
第三章新詩:尋找語言之旅
第一節(jié)抒情詩:愛情詩、小詩
一、浪漫主義與感傷主義
二、愛情詩與小詩
第二節(jié)敘事詩: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
一、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
二、敘事詩
第三節(jié)說理詩:科學主義
一、科學主義與詩歌
二、說理詩
第四節(jié)散文詩
第四章新舊傳統(tǒng):幾次爭論
第一節(jié)擺渡的船:詩歌翻譯
第二節(jié)歸鴉又來:抄襲事件
第三節(jié)“一車新鬼”:丑的字句
結語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相關理論背景  五四白話新詩革命之所以能成功有其大的社會歷史背景。社會革命、思想啟蒙都要求文學進行適應性的革命。沒有這個大的背景五四白話新詩革命是不會發(fā)生的。這些因素已經(jīng)有很多人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論述,在這里我們不去討論五四白話新詩革命的這些廣闊背景。我們只討論與本書后面的論述相關的兩個問題:死文字與活文字的爭論、現(xiàn)代人文言寫作的“翻譯性”。這兩點對我們了解五四白話新詩革命為什么要發(fā)生有幫助,也對我們在后面討論為什么新詩和舊詩存在不同美學特色有幫助?! 〉谝还?jié) 死文學活文學之爭  一、死文字活文字之爭  死文字活文字的爭論問題是因?qū)W校教育問題而引起的。由于口語和書面語的脫節(jié),文言文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學起來很困難,效果很低。在晚清由于救國圖強的迫切需要,發(fā)展教育被放在極重要的位置,而我國的文言文作為教育的語言工具卻很難學,于是矛盾就出來了。比如有人指出,從教育的眼光來看“中國舊文字之習尚”,有四大障礙:“一日艱深,一日空泛,一日屬詞善涂飾而不喜寫實,一日涉筆喜駁雜而不喜謹嚴?!薄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語言之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