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海南 作者:劉士林 頁數:23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世紀殘照,千年熹微,所謂古今氣運一大遷移者,其物是人非、陰紆陽慘之狀,不可勝言矣。初,余迫于生計,棲身汴都。方尺陋室,蜷曲室礙。然環(huán)堵皆書,朝夕寓目,意志昂然,不改其樂。感百年蒼黃,思返本開新,以吾中華文化之本體俱存于詩學之統(tǒng)系,大異西方諸國諸族,始首倡“中國詩性文化”之新理念,時值年少英發(fā),撰《中國詩哲論》(即叢書之《中國詩學精神》)、《中國詩學人類學》(即叢書之《中國詩學原理》),及《中國詩性文化》三書,期深究天地萬物之心,以明吾族吾民之性。其間困頓曲折,暮鼓晨鐘,難與外人道?! ∨f版凋蔽,諸本多不復見,承蒙友人相惜,佐以文集行世。遂乎校一過:復蒐集零丁,裒成一帙,是為《中國詩詞之美》。此巧《中國詩性文化系列》之所由出也。
作者簡介
劉士林,1966年生于河北曲陽,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上海師范大學中國美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學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等。自20世紀90年代始,主要從事美學、中國詩學、當代文化研究;近年來致力于“現(xiàn)代學者舊體詩詞”、“江南美學與文化”、“都市文化研究”的探索。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多種,代表作有《中國詩性文化》、《先驗批判》、《澄明美學》、《新道德主義》、《苦難美學》、《20世紀中國學人之詩研究》。曾獲第12屆中國圖書獎、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等。
書籍目錄
上編:白楊多悲風前記:關于古詩閱讀的一些散記1 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蘆葦——《秦風·蒹葭》與中國民族生命情感的歷史源流2 “半個月亮爬上來”——《陳風·月出》新解3 先秦時代的哭喪儀式——《檜風·素冠》新解4 歡天喜地“鬧洞房”——《邶風·新臺》新解5 “五谷里的田苗子數上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兒就數蘭花花好”——《齊風·甫田》中的性隱喻6 《離騷》“求女”意象勾沉7 努力加餐飯——《古詩十九首》之一札記8 “謝詩如出水芙蓉”——謝靈運的《登池上樓》9 西洲在何處,兩漿橋頭渡——《西洲曲》與我的江南情結中編:床前明月光前記:關于唐詩精神的一些斷想1 春天的夢想和憂傷——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2 《鋤禾》的人文闡釋——李紳的《憫農》其二3 《采蓮曲》與語言本體論4 我在美麗的江南——從白居易的《憶江南》開始5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李白的《行路難》之三6 30以后才知道——劉禹錫的《烏衣巷》7 二十四橋明月夜——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8 沉寂的鐘聲9 誰道飄零不可憐——張燕萍點?!多嵃鍢蚣沸蛳戮帲捍松砗鲜窃娙宋辞坝洠何以趺囱芯科瓞F(xiàn)代學者的舊體詩詞來1 20世紀中國學人之詩研究2 王國維的《詠史詩二十首》3 陳寅恪與“聽曲文”4 陳寅恪的“舊巢痕”5 晚年馬一浮的哀怨與愉悅6 錢鐘書舊體詩及其晚年心境7 關注現(xiàn)代學者的舊體詩詞8 如何解讀陳寅恪的詩——奉答吳小如先生附編:訪談、講演及其他1 中國文化精神的本體論闡釋——劉士林訪談錄2 學術研究與批評的中國話語——劉士林教授訪談3 在江南發(fā)現(xiàn)詩性文化——在全國審美文化學術研討會上的演講4 詩性智慧的現(xiàn)代闡釋——讀勞承萬先生的《詩性智慧》5 也無風雨也無情——我的學術自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